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患者肌酸激酶(creation kinase,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on kinase—MB,CK—MB)以及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的影响,探讨其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103例于我院择期行OPCAB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分别于术前、术后6h、术后12h和术后24h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CK、CK—MB及cTnI。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桥血管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曲美他嗪组术前C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6h、12h、24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曲美他嗪组术前CK—M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6h、12h和24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曲美他嗪组术前cTn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6h、12h和24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曲美他嗪可明显降低OPCAB患者CK、CK—MB和cTnI的释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和曲美他嗪联合预处理对体外循环(ECC)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曲美他嗪(单纯治疗)组(n=15);阿魏酸钠和曲美他嗪(联合治疗)组(n=15)。分别于手术前(T0)、术毕(T1)、术后6h(T2)、术后24h(13)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时记录心脏复跳、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CKMB和cTnI两组均明显升高,但T1、T2、T3时联合治疗组低于单纯治疗组(P〈0.05);MDA两组各时点均较术前明显升高,联合治疗组低于单纯治疗组(P〈0.05);SOD在术后持续下降,但单纯治疗组在各时点下降更为显著(P〈0.05);术后多巴胺用量,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单纯治疗组(P〈0.05)。结论阿魏酸钠和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可以明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优于单纯治疗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曲美他嗪对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射频消融术(RFCA)中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61例SVT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I组)、左卡尼汀组(1I组)、曲美他嗪组(11I组)、左卡尼汀与曲美他嗪(IV组)联合治疗组,分别在术前、术后6h、12h、24h、72h检测血清CK-MB、cTnI水平。结果各组血清CK—MB和cTnI水平均呈现术后6h升高,24h开始回落,以后于72h逐渐正常和接近正常的现象。Ⅱ组、Ⅲ组、Ⅳ组与I组相比,血清CK—MB、cTnI水平升高的幅度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血清cK—MB、cT—nI水平的增幅显著低于Ⅱ组及Ⅲ组,术后72hcTnI水平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与曲美他嗪联合应用能发挥协同作用,对RFCA受损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标记物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浆肌钙蛋白I(cTnI)及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水平变化,评价曲美他嗪对CK-MB、cTnI及h-FABP的影响。方法:将9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37例)及对照组(61例),于PCI术前即刻及术后次日清晨6时分别检测血清CK-MB、cTnI及h-FABP,另选取对照组加测术前即刻、术后3 h、6 h及术后>10h的血清h-FABP水平。结果:对照组术后CK-MB及cTnI含量较同组术前明显增高(P<0.05),曲美他嗪组术后CK-MB及cTnI含量较同组术前有所增高(P>0.05),对照组和曲美他嗪组术后>10h测得h-FABP值分别较术前有所升高(P>0.05)。曲美他嗪组CK-MB、cTnI术前-术后差值分别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h-FABP术前-术后差值较对照组有所降低(P>0.05)。对照组术前即刻、术后3h及术后6h h-FABP值逐渐增高,术后>10 h降低,但仍高于术前即刻水平(P<0.05)。结论:PCI术治疗对UAP患者术后心肌细胞可造成微小损伤,PCI术前至少24h以上给予曲美他嗪能够减轻UAP患者PCI术后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5.
吕建庄  张敏娟  葛兴利 《安徽医学》2015,36(9):1103-1105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与尼可地尔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相关心肌损伤干预作用。方法将行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曲美他嗪组和尼可地尔组,分别采用不同药物治疗,比较心肌损伤相关指标水平。结果术前3组CK-MB、IcTn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6、12、24小时CK-MB与cTnI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美他嗪组与尼可地尔组患者术后MPV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美他嗪组与尼可地尔组术后CK-MB、cTnI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曲美他嗪组与尼可地尔组患者术后CK-MB与cTnI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前使用曲美他嗪与尼可地尔,可减少PCI引起的心肌损伤,发挥心肌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在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造影剂肾病(CIN )的作用。方法将2009-2011年住院行急诊PC 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和对照组,分别测定并比较二组患者造影后24、72h的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以及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结果曲美他嗪组与对照组基础状态包括年龄、性别、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吸烟史、体重指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用药情况等基线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术前Scr相比,对照组术后72h Scr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美他嗪组术后72h Scr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72h Scr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曲美他嗪可能对患者急诊PCI术后CIN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变化,探讨他汀类药物预处理是否能够减弱围术期心肌的急性损伤。方法 选择具有典型稳定型心绞痛症状或负荷试验阳性患者101例,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方法将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安慰剂治疗,他汀组52例给予辛伐他汀片20mg,每晚睡前服用。所有病人入选后按分组开始治疗,治疗7d后行PCI治疗,术前、术后8h、术后24h分别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Ⅰ(cTnⅠ)。结果 两组PCI术前CK、CK-MB和cTn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8h与术前比较,CK、CK-MB和cTnI明显升高,P〈0.05,术后24h进一步升高,P〈0.01;术后8h及24h,常规组CK、CK-MB和cTnI均较他汀组升高明显,P〈0.05。结论 PCI围术期存在心肌的急性损伤,辛伐他汀预处理具有明显改善围术期心肌急性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肌钙蛋白Ⅰ(cTnⅠ)的影响.方法 选择因冠状动脉狭窄病变需行PCI术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41例,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治疗基础上,术前3 d加服曲美他嗪后行PCI术20例为曲美他嗪组,未服曲美他嗪行PCI术21例为常规治疗组.两组在行PCI术前3d、术后24 h均检测血清SOD、MDA、hs-CRP和cTnⅠ的水平.结果 曲美他嗪组PCI术后24h较术前3d的hs-CRP、MDA和cTnⅠ水平降低(P<0.01),SOD水平升高(P<0.01);常规治疗组PCI术后24 h较术前3 d的hs-CRP、MDA和cTnⅠ水平升高(P<0.01),SOD水平降低(P<0.01);曲美他嗪组常较规治疗组术后24h hs-CRP、MDA和cTnⅠ水平降低(P<0.01),SOD水平升高(P<0.01).结论 曲美他嗪能够抑制PCI术后炎症反应,减少膜脂质的过氧化损伤,从而减轻PCI术造成的心肌细胞损伤,预防再狭窄,为PCI术患者提供心脏保护.  相似文献   

9.
胡晖  卢孔杰  袁高辉 《当代医师》2013,(11):1502-1504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血清内脂素(Visfatin)及肌钙蛋白I(cardiacTroponinI,cTnI)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8例UAP经PCI的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24、72h及50d测定血清Visfatin水平及cTnI水平。入选同期52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随访3年,观察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与Visfatin和cTnI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UAP患者Visfatin和cTnI水平PCI术后24h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Visfatin水平在术后30d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cTnI水平在术后30d显著低于术前水平(P=0.02);Visfatin与cTnI水平呈正相关(r=0.523,P=0.01);发生MACE的PCI患者术后血清Visfatin与cTnI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MACE患者(P:0.03);Visfatin与cTnI是MACE独立危险因素(OR=3.27,2.85,P〈0.05)。结论UAP患者PCI术后血清Visfatin与cTnI水平均一过性升高,且与发生MACE相关,两者在UAP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预测方面均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对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入选拟行PCI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2例,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曲美他嗪组PCI术前7 d开始口服曲美他嗪20 mg,每天3次,术后继续服用3个月;所有入选患者给予阿司匹林及常规药物治疗。每例在PCI术前及术后6、24 h测定血清肌钙蛋白I(cTnI)、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PCI术前及术后1、3个月分别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结果:术前2组患者cTnI、CK-M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PCI术后曲美他嗪组在各个测量时段均能显著降低患者cTnI、CK-MB水平(P0.01),PCI术后1、3个月曲美他嗪组左室射血分数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PCI术前应用曲美他嗪能显著降低手术诱导的心肌损害,进一步改善PCI术后的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崔建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4,(12):1042-1044,1047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98例行PCI术治疗的UAP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人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PCI术前2组患者血清CK-MB、c Tn I及h-FAB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PCI术后血清CK-MB和c Tn I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但对照组患者PCI术前后血清h-FA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CI术前后血清CK-MB、c Tn I及h-FAB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K-MB和c Tn 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PCI术后2组患者血清h-FA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前2组患者血清TNF-α、INF-γ、IL-10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PCI术后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对照组患者PCI术后血清IL-10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PCI术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10和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PCI术前后血清TNF-α和INF-γ水平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有效减轻UAP患者PCI术后炎症反应,对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地佐辛预给药对下肢缺血再灌注诱发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下肢远端骨折患者40例,ASAI或II级,随机分为两组(n=20):地佐辛组(B组)和对照组(C组)。所有患者均选择硬膜外麻醉,B组在上止血带前15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注射液0.1mg/kg,C组以生理盐水代替。两组分别于上止血带前(T0),第二次松止血带后5 min(T1)、2h(T2)、6h(T3)、12h(T4)及24h(T5)颈内静脉血采血5ml,检测血清CK-MB、cTnI、TNF-a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T0时比较,C组CK-MB水平T2~5时点明显升高,cTnI、MDA及TNF-a水平T1~5时点明显升高(P〈0.05),B组CK-MB水平T3,4时点明显升高,TNF-a水平T1~3时点明显升高,cTnI水平T1~5时点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B组CK-MB水平T2~5时点降低,cTnI、TNF-a水平T1~5时点明显降低,MDA水平T1~4时点明显降低(P〈0.05)。结论:地佐辛预给药可以降低血清CK-MB、cTnI升高幅度,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早期或即刻应用替罗非班对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血流和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78例高危ACS患者随机分为早期组(PCI术前4-6h给予替罗非班,n=39)与即刻组(PCI术中导丝通过病变时立即给予替罗非班,n=39),对比两组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心肌激酶同工酶(CK—MB)、血小板聚集率(PAR)、心电图ST段改变、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给药前相比,两组患者给药后cTnI、CK—MB均明显增高(P〈0.01),PAR显著降低(P〈0.01),但给药后两组患者此3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以及TMPG分级均显著改善(P〈0.01),且术后早期组患者TMPG分级显著优于即刻组(P〈0.05);给药后两组患者ST段压低程度显著减轻(P〈0.01),缺血导联数目显著减少(P〈0.01),且给药后早期组患者ST段压低程度显著低于即刻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MACE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替罗非班应用于高危ACS患者PCI围手术期能够有效增加心肌灌注,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状态,早期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CPB)下行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5例。七氟醚组于手术开始后持续吸入1.1%七氟醚,至CPB开始时结束;对照组不用任何吸入性麻醉药。分剐于麻醉前、主动脉开放后30min、1h、术后8h和24h抽取桡动脉血,检测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以及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前MDA、SOD、cTnI、CK与CK.MB均在正常范围,MDA、cTnI、CK与CK.MB在主动脉开放后各观察时点明显升高(P〈0.05),SOD则明显下降(P〈0.05);七氟醚组血清中MDA和cTnI在各观察时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SOD、CK和CK-MB比较没有明显差别。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可以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3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小丽 《海南医学》2009,20(12):32-34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8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曲美他嗪+常规治疗,n=43)以及对照组(辅酶Q10+常规治疗,n=43)。于开始治疗前以及药物治疗4个月后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及6 min步行试验。结果在心绞痛发作例数、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时需用硝酸甘油缓解例数方面治疗组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69.8%和46.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治疗开始时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个月后治疗组LVEF及6 min步行距离较前显著改善(P均〈0.05);且6 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能改善心肌供血,保护心肌,对血液动力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钱雪松 《当代医学》2013,(31):43-44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和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5%(41/45),明显高于对照组76.74%(55/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为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前应用负荷剂量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TMZ)60 mg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相关心肌损伤的影响;探讨术后长期应用曲美他嗪对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症状的影响。方法 93例拟行择期PCI手术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曲美他嗪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接受抗血小板药物等常规药物治疗。曲美他嗪组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于PCI术前0.5~1.0 h一次性口服60 mg曲美他嗪,PCI术后长期口服常规剂量曲美他嗪(20 mg Tid)。分别测定PCI术前和术后16~18 h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cTnI)浓度,电话随访2组患者PCI术后有无再发心绞痛症状。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79例成功完成PCI手术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曲美他嗪组35例,对照组44例)。PCI术后16~18 h时,曲美他嗪组与对照组患者的cTnI水平均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对照组相比,曲美他嗪组患者术后cTnI水平升高>0.1 ng/mL患者的比例显著减少(P<0.05);平均随访9月后,与对照组相比,曲美他嗪组再发心绞痛症状患者的比例显著减少(P<0.05)。结论 PCI术前口服负荷剂量曲美他嗪可以减少手术相关心肌损伤,术后长期服用则可以降低再发心绞痛症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