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观察实验性Ⅰ型糖尿病恒河猴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  7只恒河猴分别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链脲佐菌素 (streptozotocin ,STZ) ,建立STZ性Ⅰ型糖尿病恒河猴模型 ,观察其心脏、肾脏、胰脏、脾脏等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动物胰岛数量明显减少 ,分布稀疏 ,残存胰岛萎缩 ,胰岛大小不等 ,成纤维细胞增生。肾小球增大 ,毛细血管壁增厚、僵硬 ,肾小管内膜细胞玻璃样变性 ,肾小球球囊内皮细胞增生。心肌变性、坏死、淤血 ,心肌细胞肥大 ,中、小血管壁增厚 ,血管壁纤维组织增加 ,冠状动脉内膜局部增厚 ,内皮细胞增生。脾脏小动脉硬化。结论 通过对STZ诱发的Ⅰ型糖尿病模型胰岛、肾脏和心脏等结构病理观察说明 ,该动物模型可用于糖尿病组织病理研究和药物疗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微囊化胰岛移植联合肾动脉重建大鼠模型,并观察该模型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早期肾脏病变的疗效。方法:SD大鼠单次大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实验分为3组:①DN组;②微囊组(采用微囊化胰岛腹腔移植);③联合组(进行微囊化胰岛移植联合肾动脉重建)。各组观察4周后,收集24 h内所有尿液,检测尿蛋白总量,并随机检测各组血糖。收集各组肾脏和肾动脉分别进行PAS染色和HE染色,并观察结果。结果:微囊化胰岛移植联合肾动脉重建可以降低大鼠血糖,明显减少尿蛋白。肾脏PAS染色提示联合组和微囊组均可以减轻肾小球硬化,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和微囊组肾动脉内膜增厚不显著。结论:微囊化胰岛移植联合肾动脉重建可以显著减轻早期DN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动物实验研究芦荟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DCC)的防治作用。方法:四氧嘧啶诱发糖尿病鼠,随机分为治疗、对照二组,治疗组给予芦荟灌胃给药0.4ml/日,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实验第4、8、12、16周各测定血糖和尿蛋白1次,第16周时处死大鼠,剥离双侧坐骨神经,测定其传导速度,取肾脏病理切片PAS染色用于观察病理变化。结果:糖尿病鼠应用芦荟治疗后血糖明显下降,尿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肾病理切片PAS染色发现对照组肾小球结构紊乱,基底膜增厚,PAS阳性物质大量沉着于毛细血管之间,而治疗组上述病理变化显著减轻。结论:芦荟对糖尿病鼠神经传导速度及肾脏病变的改善有明显效果,使用芦荟防治DCC是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氯沙坦钾 (Losartan)对糖尿病肾病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 ,模型成功后 ,动物分成 2组 ,治疗组给予氯沙坦钾灌胃 ,糖尿病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设正常对照组 ,亦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实验的第 1,2 ,4周取肾组织进行石蜡包埋和电镜制样 ,石蜡切片HE ,PAS染色 ,光镜观察 ,超薄切片经铅 -铀双染色 ,电镜观察。结果 :糖尿病组大鼠出现血糖升高 ,肾组织切片PAS染色肾小球系膜区弥漫性增宽 ,肾小球囊壁PAS阳性物明显增多。电镜显示肾小球基底膜不规则增厚、足突融合、系膜外基质增多 ,内皮细胞窗孔消失 ,有的肾小球毛细血管闭锁 ;治疗组肾小球的上述变化明显减轻 ,肾功能显著改善。结论 :动物实验证实氯沙坦钾可抑制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的增生 ,改善肾功能 ,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恒河猴糖尿病动物模型基础上,用特殊染色、免疫组化双染方法显示胰腺等组织中的特征性病变。方法 健康恒河猴5只,小剂量(30mg/kg)多次静脉注射STZ,濒死状态时将动物安乐死。取胰腺、心脏、肾脏、脾脏、肝脏、眼球、脑等器官制成石蜡切片,用H.E,PAS,masson,天狼星红和甲苯胺蓝等方法进行特殊染色,用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法同时显示胰岛A、B细胞。结果 模型动物的胰岛萎缩,数量减少。Masson染色见外分泌部间质内纤维增生。局灶性慢性肾炎,病变区肾间质纤维组织增生,部分肾小球及肾小管萎缩。天狼星红染色见脾脏中央动脉管壁增厚。免疫组化双染见胰岛A胰高血糖素表达增多,胞浆呈棕褐色。B胰岛素表达减少,胞浆粉红色。结论 H.E染色结合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双重染色可较好地对STZ诱导糖尿病动物模型进行组织学评价。  相似文献   

6.
大鼠早期糖尿病肾小球及肾小管的动态病理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大鼠早期糖尿病肾小球基膜和肾小管基膜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PAS染色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检测大鼠早期糖尿病肾小球直径、截面积以及肾小球基膜厚度和肾小管基膜厚度的动态变化。同时观察实验动物血糖和肾脏肥大指数的变化。结果 :糖尿病大鼠 1~ 4周肾小球系膜细胞外基质 (ECM)增加 ,PAS阳性物质逐渐增多 ,肾小球基膜和肾小管基膜的厚度明显较正常对照增厚 (P <0 .0 1) ,且随病程延长呈进行性增厚。结论 :大鼠早期糖尿病已出现肾小球形态变化并有ECM增加 ,肾小球基膜和肾小管基膜增厚 ,且随病程延长呈进行性加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四氧嘧啶诱发兔糖尿病的胰岛素管理、血糖变化规律及肾脏病理变化。方法按每千克体重100mg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建立兔糖尿病模型,监测血糖、体重变化,并予胰岛素皮下注射;12周后测尿白蛋白、肾重,体重值,肾脏组织PAS染色。结果静脉注射四氧嘧啶24h内10%兔死于低血糖,至72h83.3%兔血糖大于16.0mmol/L,胰岛素用量逐渐减少,至12周63.3%兔血糖基本可控制于16.0~25.0mmol/L。12周时病理显示糖尿病兔肾小球体积增大,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多,部分毛细血管腔闭塞,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样变性、空泡变性,管腔内见蛋白管型。结论此模型死亡率低,可形成稳定的糖尿病模型,分阶段胰岛素管理,用量逐渐减少,12周时可形成典型糖尿病肾病模型。  相似文献   

8.
丹芍化纤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丹芍化纤胶囊治疗对糖尿病肾病(DN)有无改善作用。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SD大鼠糖尿病模型,每日分别予以依那普利(10 mg/kg)及丹芍化纤胶囊(0.8 g/kg)灌胃治疗,共观察8周。测定各组大鼠血糖、血肌酐、尿肌酐水平及24 h尿蛋白量,光镜下观察大鼠肾组织结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及两治疗组的血糖、血肌酐、尿肌酐等指标明显改变(P〈0.05或P〈0.01)。丹芍化纤胶囊治疗组和依那普利治疗组大鼠24 h尿蛋白含量显著低于糖尿病模型组(P〈0.05)。HE及PAS染色光镜观察显示糖尿病模型组与两治疗组肾脏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及纤维化,肾小管上皮细胞水变性和坏死,肾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及淋巴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但两治疗组肾脏组织的损伤程度明显轻于糖尿病肾病模型组。结论:丹芍化纤胶囊治疗可减轻糖尿病肾病大鼠尿蛋白的排出量,并对糖尿病肾脏病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27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芪甲苷组,每组9只。模型组、黄芪甲苷组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STZ)40 mg/kg腹腔注射构建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造模成功后,黄芪甲苷组给予黄芪甲苷40 mg/kg灌胃治疗,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持续12周。12周后,测定大鼠空腹血糖(FBG)、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肾脏病理结构变化;过碘酸雪夫(PAS)染色、马松(Masson)染色法观察肾脏纤维化程度;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组织中腺苷酸蛋白活化激酶(AMPK)、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甲苷组大鼠FBG、UACR显著降低(P<0.05),BUN、SCr含量未见明显改变;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甲苷组大鼠肾小球体积减小,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生、肾小囊腔狭窄程度、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减轻;进一步的实验结果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饮食诱导的广西巴马小型猪糖尿病模型,研究其肾脏的病理学改变。方法:将雄性广西巴马小型猪1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两组,5只饲以基础饲料作为正常对照组,5只饲以高糖高脂高胆固醇饲料作为高糖高脂组,建模5个月后处死动物,取出左肾,计算左肾重/体重比值,常规制片,HE、PAS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高糖高脂组部分肾小球肿胀,基底膜增厚,系膜区增宽,基质增加,少数肾小球纤维化,囊腔闭塞;小叶间动脉管壁增厚,平滑肌细胞增生,管腔狭窄。而对照组肾脏病理改变不明显。结论:用高糖高脂饮食喂养广西巴马小型猪5个月,可引起肾脏发生典型的早期病理改变,说明饮食诱导法可建立较理想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模型。  相似文献   

11.
姜黄素对糖尿病及其微血管病变治疗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俞盛  金建生 《医学综述》2007,13(19):1496-1498
糖尿病是危害人群健康的一种慢性疾病。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始终是医学研究的一大热点。近年来姜黄素对糖尿病和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治疗作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已引起研究人员的重视。姜黄素可以显著的降低糖尿病动物模型血糖水平,参与调脂及抗氧化过程。姜黄素可以减弱多种诱发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诱发因素,并且对靶器官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部分省市糖尿病足调查及神经病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n SD  Lin CJ  Wang AH  Zhao S  Yan L  Wang PH  DU YM  Wang ZJ  Xiao ZH  Ma XY  Chen GC  Zhou YS  Li Q  Bian RW  Mao JP  Xu ZR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8):1241-1244
目的调查和分析糖尿病足神经病变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对全国14家医院的2004年全年门诊和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统一调查,包括病史回顾、体格检查、生化检查等,对足溃疡进行分类、分期、神经病变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纳入统计糖尿病足患者530例,神经性溃疡患者337例(63.6%)其中单纯性足部神经性溃疡172例(32.5%),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混合性溃疡165例(31.1%),缺血性足部溃疡193例(36.42%)。足溃疡诱因物理因素占62.4%~84.9%。神经性足溃疡患者病程3(1,60)个月明显短于缺血性足溃疡组5(1,96)个月(P〈0.001)。混合性足溃疡患者病程12(1,108)个月长于神经溃疡患者及缺血性溃疡患者(P〈0,001)。足部溃疡程度Wagner分级与糖尿病病程、经济收入、足畸形、膝反射、踝反射、足部音叉振动觉、尼龙丝感觉点、踝肱指数(ABI)、足部动脉搏动、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呈相关关系;显著相关的因素是左胫后ABI、右足音叉振动觉及经济收入。结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中神经性溃疡较常见,神经性损害预后优于血管性因素糖尿病足;混合性糖尿病足预后较差。周围神经病变中尼龙丝感觉点、足部音叉振动觉和肌腱反射的检查最为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中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最为常见。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是DPN中最常见的类型,隐匿起病,缓慢发展,以感觉障碍为主要表现,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由于药物治疗的种种限制,目前国内外倾向于非药物治疗的研究逐渐增多,如电疗、磁疗、超声疗法、针灸疗法等。非药物治疗操作简单,疗效明显,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葛根素治疗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葛根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76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然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h尿白蛋白排出量(UAER)的变化情况。结果:应用葛根素后患者尿白蛋白显著下降(P〈0.01)。结论:葛根素治疗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7~2008年住院的2219名2型糖尿病患者中资料齐全的1887名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检测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功能、血脂、尿酸,检查眼底、24h尿蛋白排泄率。通过Pearson检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肾病呈平行关系(P〈0.05),但又不完全平行。男性、病程长、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高胆固醇血症及家族史是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病程长、视网膜病变、空腹血糖高、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密度脂蛋白低、高尿酸、高血压是肾病的危险因素(P〈0.05)。对已患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来说,甘油三酯高、血尿酸高、血压高的患者易合并。肾病(P〈0.05);对已患肾病患者来说,病程长、有周围神经病变易合并视网膜病变和高密度脂蛋白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聪 《河北医学》2009,15(12):1447-1449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性。方法:测定糖尿病患者晨尿中尿微量白蛋白,与正常人晨尿中尿微量白蛋白的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组尿微量白蛋白均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明显升高,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与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93例,按白蛋白排泄率分成4组,将每组中的血压分剐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与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各组问的血压值有显著性差异,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每组问的血压值均无统计学意义。同时,患病各组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高血压虽不是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因素,但高血压对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相互影响仍不可小视,其具体影响作用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β-羟丁酸在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DK/DKA)中的意义和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科1 209例糖尿病无酮症患者(DM组),262例患者(DK/DKA组)和480例同时期行体检的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判断β-羟丁酸的诊断价值。结果 DK/DKA组患者血清β-羟丁酸水平高于DM组和正常对照组(P <0.01),DK/DKA组血清β-羟丁酸较尿酮体更早转阴(P <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β羟丁酸为DK/DKA的独立危险因素。β-羟丁酸诊断DK/DKA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5,取诊断临界值为1 mmol/L作为诊断切点,敏感度85.1%,特异度95.3%,阳性预测值80.36%,阴性预测值96.89%;以血清β羟丁酸0.66 mmol/L作为筛选切点,敏感度95%,特异性89.2%,阳性预测值66.41%,阴性预测值99.9%。结论 以血清β羟丁酸≥1 mmol/L诊断DK/DKA有较高诊断准确性,血清β羟丁酸≤0.66 mmol/L时可认为糖尿病患者未合并DK/DKA。  相似文献   

19.
盐酸丁咯地尔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4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疗效。方法:对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观察,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丁咯地尔15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ATP40mg,辅酶A 100U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每日1次。结果: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2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经x~2检验P<0.01,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是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糖神胶囊防治糖尿病大鼠肾脏损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糖神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肾损害的保护作用,并探讨黄芪在糖神胶囊中的最佳剂量。方法建立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分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高剂量黄芪糖神胶囊治疗组(HDT组)、低剂量黄芪糖神胶囊治疗组(LDT组)。用药8周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血清果糖胺(FIM)、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尿微量白蛋白(UAlb)、红细胞中山梨醇含量(RBCS)、肾重/体重等。行大鼠肾脏PAS染色测定肾小球平均截面积(MGA)及体积(MGV);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① HDT、LDT组较DM组Scr下降、Ccr升高(P<0.05),UAlb、RBCS、FBG、FIM、肾重/体重、MGA、MGV均下降(P<0.05);② HDT、LDT组均可降低ICAM-1的表达。上述指标以HDT组改善最明显。结论糖神胶囊能有效减轻糖尿病大鼠肾损害。黄芪在糖神胶囊中的最佳剂量为120g/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