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micro RNA let-7a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及其在白内障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Real time q-PCR方法,检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前囊膜和正常人眼晶状体前囊膜、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模型和正常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let-7a的表达情况;利用Lipofectamine 2000瞬时转染let-7a mimic和let-7a inhibitor,分别上调和下调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let-7a的表达,并利用Real time q-PCR方法验证转染效率,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前囊膜组let-7a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模型组let-7a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let-7a mimic转染组let-7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let-7a inhibitor转染组let-7a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let-7a mimic转染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let-7a inhibitor转染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cro RNA let-7a能够调控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从而在白内障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micro RNA let-7a可能成为白内障非手术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i R-29b(micro RNA-29b)的作用靶点及其对肝肿瘤细胞系Huh7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干预作用。方法荧光定量PCR检测正常肝细胞系LO2及肝癌细胞系Huh7的mi R-29b和Mcl-1表达水平。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Mcl-1基因是否受micro RNA调控。将mi R-29b模拟物通过Lipofectamine 2000顺时转染Huh7细胞,检测mi R-29b对Mcl-1表达水平的影响。MTT法检测mi R-29b模拟物转染对Huh7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 V/PI染色法检测mi R-29b对Huh7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肝肿瘤细胞相比于正常肝细胞高表达Mcl-1(3.42±0.15比1.00±0.04,P0.05)低表达mi R-29b(0.43±0.04比1.00±0.06,P0.05),在肝癌细胞中转染mi R-29b可使Mcl-1的表达水平下降(0.37±0.03比1.03±0.07,P0.05),转染mi R-29b可抑制Huh7细胞的增殖(0.85±0.11比1.68±0.17,P0.05)并诱导其发生凋亡[(28.4±2.10)%比(3.6±0.06)%,P0.05]。结论 Mi R-29b下调Huh7细胞Mcl-1蛋白的表达并诱导其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硒蛋白K(Selenoprotein K,Sel K)基因沉默(RNA silence,RNAi)对小鼠T淋巴细胞内钙流和白介素2受体(Interleukin-2 Receptor,IL-2R)分泌的影响。方法 制作小鼠T淋巴细胞干扰载体p GPU-Sel K,用脂质体Lipofectin 2000将干扰质粒和对照质粒转染小鼠T淋巴细胞,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核酸和蛋白水平Sel K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Real time PCR检测IL-2R的分泌。结果 与转染的对照组质粒p GPU-NC比较,转染p GPU-Sel K载体的细胞Sel K在m 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分别显著降低了42.37%(P0.01)和45.44%(P0.01)。另外干扰组整体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细胞分泌IL-2R水平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 干扰载体p GPU–Sel K可以下调小鼠T淋巴细胞Sel K的表达,抑制细胞的钙流和IL-2R的分泌,从而可能改变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相似文献   

4.
张积广 《中外医疗》2014,(29):55-57
目的研究micro RNA-101(mi R-101)对紫杉醇诱导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将mi R-101mimics、si RNA-EZH2转染到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应用流式细胞学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EZH2,Bim和cleaved PARP的表达。结果 mi R-101过表达或EZH2基因沉默促使紫杉醇诱导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与相应的阴性对照组相比凋亡细胞数量分别为2.4倍及2.2倍,;mi R-101抑制EZH2表达并增强凋亡相关蛋白Bim和cleaved PARP的表达,,与相应的阴性对照组相比Bim和cleaved PARP的表达分别为1.8倍及2.7倍。结论 mi R-101增强紫杉醇诱导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为mi R-101介导的EZH2低表达诱导凋亡相关蛋白Bim生成,因此促进紫杉醇诱导肺癌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i R-122调控LAMC1表达与肝癌细胞迁移侵袭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人正常肝细胞株LO2、肝癌细胞株Hep G2和高转移能力肝癌细胞株SMMC-7721,构建mi R-122 mimics稳定表达载体并对其进行转染,Real-Time PCR检测各组细胞株内micro RNA-122含量;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划痕实验检测肝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生物信息学预测、荧光报告载体实验Real-Time PCR检测层粘连蛋白γ1(Recombinant laminin gamma 1,LAMC1)m RNA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人正常肝细胞株LO2相比,mi R-122过表达后,肝癌细胞株Hep G2和高转移能力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LAMC1 m RNA含量显著降低,肝癌细胞株Hep G2和高转移能力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调mi R-122表达可通过调控LAMC1表达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熊果酸通过调节mi R-373-3p对肺癌A549细胞凋亡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熊果酸对肺癌A549细胞的毒性作用;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熊果酸作用于转染mi R-373-3p的A549细胞后对A549细胞凋亡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熊果酸加药组和转染mi R-373-3p mimics组中A549细胞mi R-373-3p表达程度;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熊果酸作用下mi R-373-3p调控的下游靶基因TXNIP m RNA及蛋白的表达;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检测mi R-373-3p细胞迁移能力。结果熊果酸显著降低肺癌A549细胞的生长活力(P<0.05),IC 50为60μmol/L;瞬时转染mi R-373-3p mimics可以上调A549细胞中mi R-373-3p的表达(24 h,11.367±2.120;48 h,12.167±1.108);熊果酸作用于转染mi R-373-3p mimics的A549细胞后,能够显著提高细胞中mi R-373-3p mimics的表达水平(24 h,16.787±3.109;48 h,16.980±3.106);并且mi R-373-3p mimics下游预测的目标基因TXNIP m RNA(10.757±0.79)及蛋白表达量(0.8210±0.043)均明显上升;FCM结果显示:mi R-373-3p能够促进肺癌A549细胞凋亡(46.20±5.970)。细胞转染mi R-373-3p mimics后,迁移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0.001)。结论熊果酸能够通过促进肺癌A549细胞凋亡抑制其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mi R-373-3p表达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mi R-210 inhibitor对大鼠背脊髓神经元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背脊髓神经元细胞,随机分成正常组,H2O2组,H2O2联合mi RNA Negative control组以及H2O2联合mi R-210 inhibitor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活性氧,Elisa检测NOX2。【结果】q PCR结果显示,100μmol/L H2O2处理可导致大鼠背脊髓神经元细胞内mi R-210表达量上升7.34倍;转染mi R-210 inhibitor可明显抑制mi R-210的表达量;MTT结果显示,抑制mi R-210的表达可明显降低H2O2对大鼠背脊髓神经元细胞存活率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抑制mi R-210的表达可以明显阻止H2O2对大鼠背脊髓神经元细胞凋亡的诱导,显著降低凋亡率;进一步研究发现,转染mi R-210 inhibitor可显著性降低H2O2诱导的细胞内NOX2和ROS的表达。【结论】H2O2刺激鼠脊髓神经元细胞导致细胞内mi R-210表达的上调;降低mi R-210的表达能够降低细胞内NOX2和ROS的表达,抑制NOX2/ROS通路从而减缓H2O2对大鼠背脊髓神经元细胞造成的损伤,推测mi R-210可以作为脊髓损伤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micro RNA-26b(mi R-26b)联合顺铂对宫颈癌细胞的杀伤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人正常宫颈上皮细胞系CRL-2614及宫颈癌细胞系Hela、SiHa和C-33a的mi R-26b表达水平。MTT法检测顺铂单独治疗及联合mi R-26b治疗对宫颈癌细胞系Hela的杀伤活性。利用生物信息学及Western blot方法验证mi R-26b是否调节Hela细胞Mcl-1表达。构建Mcl-1真核表达载体,MTT法检测Mcl-1表达载体转染对mi R-26b联合顺铂杀伤Hela细胞疗效的影响。结果宫颈癌细胞系mi R-26b表达水平:Hela细胞为(0.21±0.04),Si Ha细胞为(0.42±0.03),C-33a细胞为(0.33±0.03),显著低于正常宫颈上皮细胞系CRL-2614的(1.00±0.05)(P0.05)。mi R-26b联合1μmol/L顺铂治疗组对Hela细胞的杀伤活性[细胞活力抑制率为(52.6±6.9)%]显著高于1μmol/L顺铂单治疗组[细胞活力抑制率为(6.7±3.5)%]。mi R-26b转染后,Hela细胞Mcl-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mi R-26b联合1μmol/L顺铂在Mcl-1表达载体转染后对Hela细胞的杀伤活性[细胞活力抑制率为(19.6±6.7)%]显著低于未转染Mcl-1表达载体的mi R-26b联合1μmol/L顺铂组[细胞活力抑制率为(55.7±7.6)%]。结论 Mi R-26b通过靶向于Mcl-1增强顺铂对宫颈癌细胞系Hela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9.
桂连  黄俊琪 《热带医学杂志》2014,(11):1530-1534
micro RNAs(mi RNAs)是一类长度为21~25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小RNAs,在转录后水平上负向调控基因的表达。micro RNA-106b(mi R-106b)作为mi RNAs的一员,其免疫调节功能可通过影响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的表达和TGF-β信号通路来实现。此外,mi R-106b还影响细胞的自噬和凋亡途径。现就近年来mi R-106b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RNAi技术抑制Bcl 2基因的表达,观察其对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和放射敏感性变化的影响。方法构建Bcl 2基因的干扰质粒pBcl 2 siRNA,稳定转染人肺腺癌A549细胞,同时设立转染无意义链组、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采用Real time RT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 观察Bcl 2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克隆形成方法,检测RNA干扰对A549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bcl 2 siRNA质粒,转染A549细胞,获得稳定转染细胞株A549/Bcl2 Ins;Bcl 2mRNA、 Bcl 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A549/Bcl2 Ins凋亡率[(10.11±0.92)%]明显高于对照组,6Gy X线照射后凋亡率[(28.81±1.10)%]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未照射组;A549/Bcl2 Ins的D0和Dq值分别为1.399和1.298,明显低于转染无意义序列细胞株A549/Bcl2 Neg(1.695和2.480)、转染空载体细胞株A549/SD (1.706和2.227)和空白对照细胞A549(1.816和2.777)。结论RNAi技术可以有效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Bcl 2基因的表达,增强A549细胞对X线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肌节同源盒基因同系物2对小鼠晶状体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肌节同源盒基因同系物2(Msx2)表达缺失后晶状体早期发育过程的变化,探讨Msx2对晶状体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 利用Msx2基因敲除小鼠胚胎,采取组织学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晶状体发育过程中的异常变化及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Msx2基因敲除后,晶状体的发育受到明显的抑制,晶状体早期发育迟缓,晶状体与角膜组织分离延迟.同时Msx2表达缺失使晶状体细胞溴脱氧尿核苷(BrdU)标记比例下降.结论 Msx2基因敲除小鼠晶状体发育出现异常,晶状体发育异常的原因之一是晶状体发育过程中晶状体上皮细胞细胞增殖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mi R-125a-5p、mi R-193b的表达水平。方法收集研究对象共102例,分为四组,其中对照组25例(A组),稳定型心绞痛组22例(B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6例(C组),急性心肌梗死组29例(D组)。抽取静脉血,进行单核细胞分离、提取总RNA,实时荧光定量(RT-q PCR),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mi R-125a-5p、mi R-193b表达水平。结果与A组比较,B组、C组、D组mi R-125a-5p、mi R-193b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01);与B组比较,C组、D组mi R-125a-5p、mi R-193b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 <0.01);而C组和D组之间mi R-125a-5p、mi R-193b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i R-125a-5p、mi R-193b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进展,可能为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3.
张维  高云升 《中外医疗》2012,31(9):176-177
目的探讨S100A8小干扰RNA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RNA干扰试剂盒合成S100A8小干扰RNA,脂质体法转染胃癌细胞株72h后,用Real 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中S100A8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S100A8小干扰RNA能够显著下调S100A8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能够明显诱导细胞的凋亡。结论 S100A8小干扰RNA能够显著下调S100A8基因的表达,并诱导细胞凋亡,S100A8很可能通过通过干扰细胞周期和抑制细胞凋亡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p53基因低表达的人且不胎肺成纤维细胞(HELF)。方法利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建立p53基因低表达的HELF。采用Real—time PCR法及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不同组(p53基因低表达细胞组、对照细胞组、正常细胞组)HELP的p53基因表达改变。结果转染p53质粒组(低表达组)细胞,p53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正常细胞组及转染PC质粒组细胞明显降低,差别有意义(P〈0.05),表达量约是正常细胞的50%;转染PC质粒组(对照组)细胞与正常组细胞p53基因mRNA表达问差异元意义(P〉0.05).结论1353基因低表达HELF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i R-203a、p63亚基TAp63和ΔNp63m RNA及其蛋白在寻常型银屑病不同发展时期皮损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静止期和退行期皮损组织共30例、皮损旁组织15例和正常皮肤组织15例,通过Real time PCR技术检测mi R-203a、ΔNp63和TAp63 m RNA在银屑病不同发展时期皮损组织、皮损旁组织和对照组中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ΔNp63蛋白在银屑病不同发展时期皮损组织、皮损旁组织和对照组中的表达情况。银屑病不同发展时期皮损组织中mi R-203a与p63m RNA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RT-PCR结果显示mi R-203a在不同发展时期的银屑病皮损及皮损旁正常组织中表达上调(P0.05)。ΔNp63m RNA在不同发展时期银屑病皮损组织表达上调(P0.05),TAp63 m RNA在银屑病不同发展时期皮损组织表达降低(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ΔNp63蛋白在寻常型银屑病的进行期和退行期中表达上调(P0.05)。银屑病不同发展时期皮损中mi R-203a与ΔNp63m RNA表达呈正相关(r=0.30,P0.05),mi R-203a与TAp63 m RNA表达呈负相关(r=-0.37,P0.05)。结论 mi R-203a、p63及其亚基ΔNp63和TAp63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可能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活动性肺结核患者(TB)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mi RNA表达谱,筛选一组用于结核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分子标志物。方法选取健康对照(HD)、结核菌潜伏感染者(LTBI)、TB各6例,采集外周抗凝血并分离外周单个核细胞(PBMC),再用免疫磁珠技术分选CD14+单核细胞,提取总RNA,利用mi RNA芯片检测CD14+单核细胞中mi RNA表达谱。筛选差异表达的mi RNA分子,利用Taq Man探针q PCR技术在大样本人群中进行验证(HD、LTBI、TB各25例)。结果基因芯片结果显示mi R-487家族可以将三组人群进行有效区分,依据其在不同人群中表达趋势共分为4个基因簇。从每个基因簇中筛选具有代表性的4个mi RNA分子进行Taq Man q PCR验证,包括mi R-487b-3p、mi R-134-5p、mi R-487a-3p、mi R-539-3p,其表达趋势与芯片结果一致。其中TB人群mi R-487b-3p表达量显著低于HD、LT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mi R-487a-3p在LTBI、TB人群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HD(P<0.01,P<0.05);TB人群mi R-539-3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D、LTBI(P<0.05,P<0.05)。结论 mi R-487家族与结核菌感染、发病的关系密切,其中mi R-487b-3p联合mi R-539-3p可以作为活动性结核诊断标识,而mi R-487a-3p可以作为结核菌感染诊断标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胃黏膜相关组织(MALT)淋巴瘤的micro RNAs(mi RNAs)谱,并探讨mi RNAs表达与胃MALT淋巴瘤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收集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3年1月~2013年6月间手术治疗胃MALT淋巴瘤47例,检测手术切除标本的石蜡mi RNAs水平,并比较mi RNAs谱中mi R-142-5p及mi R-15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结果胃MALT淋巴瘤组织中有38条mi RNA上调,包括差异17倍mi R-142-5p和4.5倍mi R-155;另外,有28条下调包括mi R-34a表达差异为4.9倍。本研究结果发现胃MALT淋巴瘤组织mi R-142-5p及mi R-155表达显著高于相应正常胃黏膜(P<0.01),且Hp感染阳性胃MALT淋巴瘤病例mi R-142-5p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Hp感染阴性病例(0.65比1.29,P=0.022),且较大肿瘤(≥5 cm)病例的mi R-142-5p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小肿瘤(<5 cm)病例(1.63比1.36,P=0.038),肿瘤浸润深度超过肌层及全层病例的mi R-142-5p表达显著高于肿瘤浸润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病例(1.19比0.67,P=0.041),且Ⅱ+Ⅲ+Ⅳ期组mi R-142-5p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Ⅰ期病例(1.36比0.67,P=0.034)。另外,本资料表明Hp感染阳性胃MALT淋巴瘤病例mi R-155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Hp感染阴性病例(1.34比11.46,P=0.010),且较大肿瘤(≥5 cm)病例的mi R-155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小肿瘤(<5 cm)病例(1.34比4.36)(P=0.048),肿瘤浸润深度超过肌层及全层病例的mi R-155表达显著高于肿瘤浸润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病例(1.86比1.37,P=0.048),且Ⅱ+Ⅲ+Ⅳ期组mi R-155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Ⅰ期病例(13.90比1.81,P=0.009)。结论胃MALT淋巴瘤组织与正常胃组织之间mi RNAs表达差异显著,尤其是mi R-142-5p及mi R-155基因,且这两种基因表达与肿瘤大小、核分裂像及恶性程度等密切相关,提示mi RNA在胃恶性淋巴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筇亚单位(PSMB5)基因过表达对氧化条件下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PSMB5并将其转染人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株SRAO1/04中,形成稳定表达,同时设pcDNA3.1空载体为对照组。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PSMB5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情况。H2O2分别作用PSMB5转染细胞及空载体转染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转染后用G418筛选3周后,获得PSMB5转染及空载体转染的G418抗性的细胞克隆。转染PSMB5基因的细胞PSMB5 mRNA表达强度明显增高.而空载体转染细胞与未转染细胞无显著差异:转染PSMB5基因的细胞的PSMB5蛋白表达也显著高于空载体转染细胞。低浓度H2O2作用后,转染PSMB5基因的细胞增殖能力高于空载体转染细胞。【结论】低浓度氧化环境下蛋白酶体历亚单位PSMB5过表达能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短发卡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沉默Survivin基因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87增殖、凋亡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对胶质瘤细胞株U87转染Survivin shRNA干扰质粒(Suvrivin shRNA-i),以及对照无意义质粒(Suvrivin shRNA-nonsense),应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Survivin mRNA和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及TUNEL测定细胞凋亡形态.结果 转染Survivin shRNA-i组的Surviv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转染Survivin shRNA-i后细胞周期G2/M期阻滞显著,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结论 靶向Survivin基因的特异性shRNA能够阻制U87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脂联素(Adiponectin,Ap N)是脂肪细胞分泌的最主要抗炎细胞因子。利用Ap N过表达(Ap N-Over)和Ap N基因敲除(Ap N-KO)小鼠模型筛选出Ap N的靶micro RNAs(mi RNAs),以探寻脂肪组织新的具抗炎作用的功能性mi RNAs。方法:给予4周龄雄性Ap N-Over小鼠和其野生型对照小鼠高脂饮食6周后,分离提取腹股沟脂肪组织。采用mi RNA微陈列芯片筛选出两组小鼠脂肪组织间表达有差异的mi RNAs;在Ap N-Over,Ap N-KO和高脂(HFD)诱发的肥胖小鼠脂肪组织中用定量PCR验证上述筛选出的差异mi RNAs;采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预测mi RNAs的靶基因。结果:Ap N-Over小鼠脂肪组织中有12个mi RNAs的表达与野生对照小鼠显著不同;定量PCR验证结果显示有3个mi RNAs确实受到Ap N的调节:mi R532-5p的表达被Ap N下调,而mi R883b-5p和mi R1934的表达被上调;其中仅有mi R1934在Ap N-KO小鼠的脂肪组织中明显下降,与Ap NOver小鼠脂肪组织呈现相反的表达模式;mi R1934在HFD诱发的肥胖小鼠的内脏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普通饮食喂养的小鼠(1.00±0.22 vs.0.54±0.13,P=0.04)。生物信息数据库预测出mi R1934有53个靶基因,其中2个靶基因为丝氨酸/苏氨酸激酶3(serine/threonine kinase 3,STK3)和趋化因子(C-C motif)配体[chemokine(C-C motif)ligand,CCL19],二者均为参与JNK信号通路的分子。结论:mi R1934是体内脂肪组织中受脂联素特异性调节的mi RNA。肥胖小鼠内脏脂肪组织中mi R1934的表达显著降低;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发现mi R1934可能参与调节JNK信号通路。因此脂联素特异性的靶mi R1934有可能为改善脂肪组织炎症及其相关的代谢异常提供新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