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上海医学》2007,30(Z1)
目的观察心衰康颗粒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Bax、Bcl-2蛋白的影响,从而探讨其干预心肌心梗后左心室重构,防止心力衰竭的机制。方法结扎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根部建立心梗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心衰康大剂量组、心衰康小剂量组和卡托普利对照组。药物干预60 d,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形态学的改变;免疫组化法观察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衰康大、小剂量组和卡托普利组均与假手术组、模型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而心衰康大剂量组与卡托普利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Bax、Bcl-2蛋白:模型组的Bax蛋白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假手术组(P值均<0.05),Bcl-2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心衰康大剂量组和卡托普利组的Bax蛋白阳性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 Bcl-2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而心衰康大剂量组与卡托普利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心衰康小剂量组的Bax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Bcl-2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结论心衰康颗粒大剂量组能够抑制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与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抑郁对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Bax和Caspase-3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各组8只,A组为假手术组,B组为抑郁大鼠假手术组,C组为心肌梗死组,D组为抑郁大鼠心肌梗死组。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Bcl-2、Bax和Caspase-3的基因表达。结果: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以及心肌细胞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和心肌细胞Bcl-2、Bax、Caspase-3 mRNA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以及心肌细胞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和心肌细胞Bcl-2、Bax、Caspase-3 mRNA表达均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以及心肌细胞Bax、Caspase-3蛋白表达和心肌细胞Bax、Caspase-3 mRNA表达高于C组,而心肌细胞Bcl-2蛋白及mRNA表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可以加重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促凋亡基因Bax及Caspase3表达、下调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大鼠缺血心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表达的影响,以及与心肌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的关系,探讨TRAIL因子在心血管疾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左冠状动脉结扎的方法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心梗组、阿托伐他汀(10 mg.kg-1.d-1)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水平;病理组织学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免疫组化及实时定量RT-PCR测定心肌TRAIL、Bax、Bcl-2的表达;TUNEL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心梗组凋亡细胞数显著增加;与心梗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心肌细胞凋亡数显著减少(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心梗组Bcl-2/Bax下降;与心梗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Bcl-2/Bax明显上调(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心梗组TRAIL在蛋白及基因水平表达明显下降;与心梗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心肌TRAIL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促使大鼠缺血心肌TRAIL基因表达上调,TRAIL基因可能参与了阿托伐他汀抗心肌细胞的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科素亚治疗慢性压力负荷性心力衰竭大鼠,探讨其对心肌细胞凋亡及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为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心衰组(n=10)、治疗组(n=10)和对照组(n=10),采用鼠腹主动脉缩窄术复制心力衰竭模型.治疗组给予科素亚30 mg·kg-1·d-1 灌胃,心衰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3个月后测量血流动力学指标,原位脱氧核糖核酸酶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心肌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 心衰组与对照组相比,心功能明显减退(P<0.01),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加(P<0.01),心肌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减少、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Bax比值降低;治疗组与心衰组相比,心室重构改善(P<0.05),心肌细胞凋亡减少(P<0.01),心肌细胞中Bcl-2表达增加、Bax表达减少(P<0.05).结论 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增加与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增加有关.减少Bax蛋白表达,同时增加Bcl-2蛋白表达水平,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功能,是科素亚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抑郁对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Bax和Caspase-3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各组8只,A组为假手术组,B组为抑郁大鼠假手术组,C组为心肌梗死组,D组为抑郁大鼠心肌梗死组.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Bcl-2、Bax和Caspase-3的基因表达.结果: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以及心肌细胞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和心肌细胞Bcl-2、Bax、Caspase-3mRNA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以及心肌细胞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和心肌细胞Bcl-2、Bax、Caspase-3mRNA表达均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以及心肌细胞Bax、Caspase-3蛋白表达和心肌细胞Bax、Caspase-3mRNA表达高于C组,而心肌细胞Bcl-2蛋白及mRNA表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可以加重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促凋亡基因Bax及Caspase3表达、下调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桔梗皂苷D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使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大鼠AMI模型后,分为AMI组、桔梗皂苷D低、中、高剂量组,并设置假手术组作为对照.桔梗皂苷D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25、50、100 mg/kg的给药剂量灌胃给药,每天1次,给药4周;假手术组和AMI组给予相同体积和频次的生理盐水.给药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心脏功能,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损伤,TUNEL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凋亡相关蛋白及血管紧张素1(AT1)-心锚重复蛋白(CARP)信号通路.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AMI组大鼠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升高,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P<0.05),心肌组织损伤明显,心肌细胞凋亡增加,Bax和裂解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增加,Bcl-2表达水平降低(P<0.05),AT1-CARP信号通路明显激活.与AMI组比较,桔梗皂苷D低、中、高组LVEDD和LVESD降低,LVFS和LVEF明显增加(P<0.05),心肌损伤明显缓解,细胞凋亡明显减少,Bax和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下调,Bcl-2表达水平上调(P<0.05),AT1-CARP信号通路被明显抑制.结论 桔梗皂苷D能够改善AMI大鼠心肌损伤及心肌细胞凋亡,机制为抑制AT1-CARP信号通路从而调控凋亡相关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组织Bc1-2、Bax表达及血流动力学功能影响。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结扎其左前降支制作AMI模型,将术后24h存活的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AMI组。另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只在其左前降支下穿线不结扎。治疗组给予法舒地尔5mg/kg腹腔注射,每日2次;AMI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分别测其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dp/dtmax);RT-PCR法测定Rho激酶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凋亡相关蛋白Bcl-2及Bax表达的变化。结果AMI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组织Rho激酶mRNA、凋亡相关蛋白Bcl-2及Bax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F=14.79~178.79,q=4.85~24.95,P<0.01)。与AMI组相比,治疗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心肌组织Rho激酶mRNA表达减少,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增加,Bax表达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q=3.20~15.11,P<0.05、0.01)。结论Rho激酶参与了AMI后心肌细胞凋亡及心力衰竭的进展,法舒地尔通过抑制Rho激酶的表达减少细胞凋亡,保护缺血心肌,延缓心力衰竭进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丁苯酞( NBP)在大鼠心肌梗死后对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92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8只,模型组、NBP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21只。其中模型组和NBP组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仅开胸,不结扎冠状动脉。采用TUNEL法检测模型组和NBP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电子透射显微镜观察模型组和NBP高剂量组梗死交界区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 TTC染色分析模型组和NBP高剂量组心肌梗死面积,Western blot法检测模型组和NBP高剂量组大鼠心肌梗死4 h后抗凋亡蛋白Bcl-2和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水平。结果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实验过程中,NBP预处理过的大鼠与模型组相比,NBP中、高剂量组显著减少心肌细胞凋亡(P<0.05);NBP高剂量组可显著缩小大鼠急性心肌梗死面积(P<0.01),同时可有效抑制线粒体损伤(P<0.05);NBP高剂量组可显著提高Bcl-2蛋白表达水平( P<0.05)及Bcl-2/Bax的比值( P <0.05)。结论 NBP 通过提高 Bcl-2蛋白表达水平及Bcl-2/Bax的比值,减少线粒体损伤,降低心肌梗死过程中细胞凋亡指数,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有效地抑制急性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球囊垫扎法制作大鼠在体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并利用球囊反复抽瘪-充盈方法观察缺血后适应.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适应组,每组12只.于再灌注末处死大鼠,分别测定心功能参数、血浆心肌酶、细胞凋亡指数和心肌梗死范围;Western blot 法测定Bcl-2、Bax、Caspase-3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缺血后适应组心功能参数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改善(P<0.01);血浆心肌酶谱、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心肌梗死范围比缺血再灌注组减少(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心肌组织中Bcl-2表达升高,Bax及Caspase-3表达降低(P<0.01).结论:缺血后适应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缺血心肌细胞凋亡,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激活RIS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陕西医学杂志》2015,(11):1450-1453
目的:研究外源性Apelin-13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保护作用。方法: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存活大鼠分为心梗组(AMI组)及Apelin-13治疗组,另设假手术组(Sham组)及假手术Apelin-13治疗组(Sham+Apelin-13组)。治疗14d后,取心脏组织,TTC/Evans Blue染色检测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检测心脏组织病理变化;TUNEL法检测心肌组织细胞凋亡阳性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蛋白Bcl-2、Bax、Cleaved-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组相比,Apelin-13治疗后,大鼠心脏组织梗死率显著减小,心肌组织炎性细胞富集减少,凋亡心肌细胞数减少,促凋亡蛋白Bax、cleaved-Caspase-3表达减少,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增多。结论:Apelin-13可以有效缓解缺血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肌细胞凋亡,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备选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iR-126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大鼠建立AMI模型,随机分为AMI组、miR-126 mimics negative control(NC)组及miR-126组,其中NC组及miR-126组分别采用心肌组织局部注射慢病毒转染miR-126 mimics NC及miR-126 mimics,另外假手术组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穿线不结扎。记录大鼠心脏功能,TCC法及原位末端凋亡法(TUNEL)检测心肌凋亡指数及梗死面积,比色法检测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 3)及Caspase 8活性,Western-blot法检测Bax及Bcl-2表达,同时RTPCR法检测Fas及Fas-L 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AMI组及NC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长轴缩短分数(FS)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降低,心肌凋亡指数提高,心肌梗死面积增大,Caspase 3及Caspase 8活性上升,Bax蛋白表达量上调,Bcl-2蛋白表达量下调,Fas及Fas-L mRNA水平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MI组及NC组比较,miR-126组能扭转此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R-126能显著抑制AMI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与调节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构建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探讨Notch信号蛋白在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及益气活血方对其干预作用。方法清洁级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组、培哚普利组,以第7天、第28天2个时间窗进行观察,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构建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术后第2天开始灌胃给药。采用小动物超声系统检测各组大鼠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率(LVFS),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形态改变,蛋白印迹法测定Notch1、Notch3、Notch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第7天、第28天模型组LVEF、LVFS显著减少(P0.01),梗死边缘区心肌细胞数量减少,可见炎性细胞浸润,Notch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Notch3蛋白表达仅在第7天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第7天益气活血组LVEF、LVFS显著减少(P0.05),Notch1、Notch3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第28天益气活血组LVEF显著增加(P0.05),Notch1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1)。结论益气活血方能够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功能,并且长期应用疗效更佳,其生物学机制可能与心肌梗死损伤修复相关蛋白Notch1、Notch3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凋亡相关基因Bcl-2、c-fos和Bax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参附注射液(SF)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体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模型,35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C组)、生理盐水30 min对照组(IR 30)、生理盐水120 min对照组(IR 120)、SF 30 min组(SF 30)和SF 120 min组(SF 120),心肌缺血40 min再灌注30 min或120 min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和c-fos在心肌中的表达量.结果 与C组比较,IR组心肌Bcl-2、Bax和c-fos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Bcl-2/Bax比值显著下降(P<0.01);与IR组比较,SF组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Bax和c-fos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Bcl-2/Bax比值显著升高(P<0.01).结论 SF对IR心肌保护效应可能与其促进Bcl-2蛋白高表达、抑制Bax与c-fos蛋白表达、增加Bcl-2/Bax比值,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内吗啡肽-1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作用以及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内吗啡肽-1后处理组(EM50组)、内吗啡肽-1+渥曼青霉素后处理组(EM50+Wort组)和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渥曼青霉素后处理组(Wort组)。采用结扎大鼠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期间动态监测大鼠心率、平均动脉压;再灌注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浆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钙蛋白I、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等生化指标,RT-PCR检测Bax和Bcl-2基因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磷酸化Akt蛋白和总Akt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心率和血压降低(P<0.05);与IR组比较,EM50组心率和血压有所增高(339.94±26.65 vs 284.01±34.99;75.02±14.45 vs 55.83±20.98,P<0.05);血浆中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钙蛋白I、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丙二醛含量或活性下降(P<0.05),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加(132.77±8.25 vs 84.10±12.42,P<0.05);p-Akt蛋白表达水平较高(0.61± 0.06 vs 0.38±0.04,P<0.05),Bax基因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降低(1.70±0.39 vs 3.78±0.71;0.30±0.08 vs 0.53±0.07,P< 0.05),Bcl-2基因的表达量升高(1.20±0.44 vs 0.55±0.25,P<0.05);与EM50组比较,EM50+Wort组心率和血压降低(P<0.05);血浆中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钙蛋白I、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丙二醛含量或活性增加(P<0.05),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P<0.05);p-Akt蛋白表达水平较低(P<0.05),Bax基因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Bcl-2基因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 EM-1后处理可调节细胞凋亡,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对EM-1后处理产生的心肌保护效应发挥一定的介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盐诱导激酶2(SIK2)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SIK2抑制剂组,5只/组(造模前24 h左股静脉注射博舒替尼10 mg/kg)。超声检测大鼠心功能,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自噬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SIK2和LC3B、Beclin-1、p62等自噬相关蛋白以及p-mTOR、mTOR、p-ULK1、ULK1相关通路蛋白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组织病理损伤严重,自噬小体数量增加(P<0.05),同时SIK2蛋白表达增多(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SIK2抑制剂组SIK2蛋白表达减少(P<0.01),心肌组织病理损伤较轻,自噬小体数量减少(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LVEF、FS值降低(79.33±3.40 vs 38.67±2.49,59.33±5.25 vs 19.33±1.25,P<0.001);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SIK2抑制剂组LVEF、FS值升高(38.67±2.49 vs 59.33±3.40,19.33±1.25 vs 30.67±3.40,P<0.05),3组IVSDd、LVPWDd无明显差别(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表达增多,p62蛋白表达减少(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SIK2抑制剂组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表达减少,p62蛋白表达增多(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p-ULK1(Ser757)蛋白表达增多(P<0.01),p-mTOR蛋白表达减少(P<0.0001);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SIK2抑制剂组p-ULK1(Ser757)蛋白表达减少(P< 0.01),p-mTOR蛋白表达增多(P<0.05);各组mTOR、ULK1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SIK2可能通过mTOR/ULK1信号通路促进细胞自噬,对SIK2进行抑制,可以减少异常自噬,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鼠同种异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NCs)急性心肌梗死区内移植对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4只,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后,分别将制备的培养基(对照组)和BM-MNCs悬液(移植组)由心外膜下植入梗死心肌周围.移植术后4周,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形态及功能,采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细胞中Bcl-2、Fas、FasL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观察梗死区心肌内移植BM-MNCs及其周边区组织形态学特点.结果:移植术后4周,移植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UNEL结果显示:移植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移植组心肌细胞中Bcl-2蛋白平均光密度值显著升高(P<0.05),Fas、FasL蛋白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降低(P<0.05),同时观察到移植组心肌梗死区内有BrdU标记阳性的BM-MNCs移植细胞存活.结论:同种异体BM-MNCs移植可以抑制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Bcl-2、Fas、FasL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 缺血心肌内移植早期对心肌细胞凋亡、血流动力学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 贴壁培养方法分离培养Wistar 大鼠MSC,结扎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结扎后30min 随机分为MSC 组( 于梗死边缘分4 点心肌内注射1×106 /0.1ml 的MSC,10 只),AMI 组( 同法心肌内注射PBS 0.1ml,10 只),假手术组(SHAM 组,5 只).监测细胞移植后72h 血流动力学、超声心动图及TUNEL 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与SHAM 组相比,AMI 大鼠血流动力学恶化,表现为平均动脉压、左心室收缩压明显下降,左心室舒张末压显著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及缩短分数均显著降低,梗死及缺血区心肌细胞凋亡比例分别为41.6% 和18.9% ;MSC移植减少梗死及缺血区心肌细胞凋亡32% 和51%(P 均<0.01),但对大鼠的平均动脉压、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舒张末压及左心室功能无明显改善作用(P 均>0.05).结论 MSC 移植早期能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但不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对硫氧还蛋白(Trx)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完全随机分组:假手术组(sham)、急性心肌梗死组(AMI)、氯沙坦组(LOS)、氯沙坦+硝基左旋精氨酸组(LOS+L—NNA)、硝基左旋精氨酸组(L—NNA)。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法制备AMI模型。L—NNA抑制一氧化氮合酶,LOS阻断AT1受体。RT—PCR半定量检测心肌Trx、Bcl-2、Bax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Trx蛋白表达。结果:AMI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较,Trx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Bax mRNA表达增强,Bcl-2 mRNA表达降低(P〈0.05)。LOS组与AMI组相比较Bcl-2 mRNA,TrX蛋白表达增加(P〈0.05)。L—NNA组与AMI组相比较,Trx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Bcl-2 mRNA表达增加(P〈0.05)。LOS+L—NNA组与LOS组相比较Bax mRNA、Bcl-2 mRNA、Trx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L—NNA组与LOS+L—NNA组相比较,Baxm RNA、Bcl-2 mRNA、Trx 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rx在心肌梗死大鼠中通过拮抗心肌细胞凋亡而对心肌起保护作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过程中NOS和AngⅡ受体信号转导通路对Trx表达及细胞凋亡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