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观察归龙汤联合西药治疗0级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名0级糖尿病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3组患者均以原有的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注射降糖方案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加服归龙汤治疗,对照1组给予西洛他唑片口服,对照2组仅给予基础治疗。3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4例,显效17例,有效6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5%;对照1组治愈11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2.5%;对照2组治愈5例,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19例,有效率为52.5%。3组疗效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归龙汤治疗0级糖尿病足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机制可能与归龙汤改善0级糖尿病足患者高凝状态和免疫失衡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2.
归龙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归龙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的基础治疗(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注射降糖等)维持原方案不变;治疗期间停止服用有可能影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发展及预后的药物,如营养神经药、改善血循环药。治疗组予归龙丸5g,3次/日;对照组予弥可保0.5mg,3次/日;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指标变化。结果:归龙丸具有明显的降血糖、降血脂、改善血流变的作用,可降低血浆内皮素含量,增加一氧化氮含量,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结论:归龙丸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制剂。  相似文献   

3.
玉红膏外敷治疗糖尿病足祛腐生肌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玉红膏外敷对处于祛腐生肌期的糖尿病足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的作用。方法:选择wagner分级2。4级的糖尿病足病人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初步消肿、抗感染治疗,及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对照组使用常规纱布换药、凡士林外敷治疗,治疗组使用本院制剂玉红膏外敷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后的肉芽组织填充率。结果:2组治疗前的肉芽组织填充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治疗1周、2周、3周、4周后,2组肉芽组织填充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护〈0.01)。本次治疗组19例用胰岛素或合并口服降糖药降糖,9例单用口服降糖药,2例因各种原因未用降糖药。对照组14例用胰岛素或合并口服降糖药降糖,14例单用口服降糖药,2例因各种原因未用降糖药。2组用胰岛素或合并口服降糖药的患者肉芽组织填充率与单用口服药降糖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降糖手段的不同对肉芽组织的作用不同。结论:玉红膏外敷对糖尿病足祛腐生肌期肉芽组织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曲波 《中医药学报》2002,30(6):43-44
目的 :观察降糖方对继发口服降糖药失效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 :将 70例此类患者根据治疗前血糖情况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每日加服降糖方 30 0ml,对照组每日加服VitC 0 .3g,观察治疗前、治疗后 8周Kitt、FBG、2h -PBG以及血脂的变化。结果 :胰岛素敏感指数及血糖、血脂改善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降糖方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和血脂。  相似文献   

5.
归龙丸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归龙丸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病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归龙丸方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改善神经功能传导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但两组在降糖方面比较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归龙丸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归龙汤联合西药治疗0级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诊断为0级糖尿病足的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归龙汤联合西药治疗,同时诊断为0级糖尿病足的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ABI评分为(1.4±0.2)分,对照组患者的ABI评分为(0.7±0.1)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凝血指标水平(PT、APTT、TT以及FIB)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级糖尿病足采用归龙汤联合西药治疗可以缓解患者的病情,调节患者的凝血功能,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李丽  吕瑛  郑萍  张翼  王阳  贾晔  沈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4):3765-3766,3777
目的观察中医药茶并足部穴位按摩相结合治疗0级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0级糖尿病足患者18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90例,对照组93例。对照组在应用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给予甲钴胺片进行预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药茶并足部穴位按摩治疗。2组通过临床症状、神经病变检查、足部自觉症状、神经电生理等指标确认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足部疼痛麻木感与神经电生理疗效无显著性差异,而足部压力感觉阈值治疗组略高于对照组。总体效果2组相似。结论中医药茶并足部穴位按摩对0级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二级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续命降糖方联合前列腺素E1(PGE1)治疗糖尿病足对ET、CGRP平衡的影响。方法将40例糖尿病足病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n=20)采用基础治疗+口服续命降糖方+静滴前列腺素E1并与对照组(n=20)采用基础治疗+静脉滴注PGE1进行比较。观察治疗前后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疗效判定及治疗前后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测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0%,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ET、CGRP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组治疗前后ET、CGRP水平差异更显著(P0.01)。结论糖尿病足患者(DF)ET水平升高、CGRP水平下降;续命降糖方联合PGE1治疗后ET水平下降、CGRP水平回升显著;续命降糖方联合PGE1比单纯PGE1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加服自拟温阳通络方治疗0级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0级DF患者随机分为2组。两组均予控制血糖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另予自拟温阳通络方口服,对照组40例另予西洛他唑口服,两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踝肱指数、神经传导速度等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均明显下降,但治疗组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结论:温阳通络法可缓解0级DF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下肢供血,保护神经功能,可能与其下调血浆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参芪降糖颗粒辅治对口服降糖药治疗失败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自主神经功能、心血管靶器官损害的影响。方法将103例口服降糖药治疗失败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芪降糖颗治疗,疗程为12周。记录2组治疗8周、12周后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达标率,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心率变异性(HRV)及心血管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并统计2组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12周后Hb A1c达标率均明显高于治疗8周后(P均0. 05),且观察组治疗8周、12周后Hb A1c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 2组治疗后FPG、2hPG、C肽、FINS、HOMA-IR,HRV相关参数LF/HF,心血管靶器官损害指标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Sokolow-Lyon指数、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与二尖瓣舒张早期心肌速度比值(E/E')、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均明显降低(P均0. 05),HOMA-β和HRV相关参数RMSSD、SDANN、SDNN、PNN50%、LF、HF和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速比值(E/A)均明显升高(P均0. 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5),2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治疗失败的T2DM患者基础上加用参芪降糖颗,可显著提高血糖达标率,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具有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和保护心血管作用,且可减少胰岛素用量,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6例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分为治疗组56例及对照组54例,两组患者均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以控制血糖。治疗组加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对照组加用V itB1和V itB12。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07%,对照组70.3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滋肾消渴方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3月本院内分泌科收治的60例0级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对照组服用西洛他唑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滋肾消渴丸。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踝/肱动脉比、神经传导速度,及相关的理化和安全指标的对比变化。结果:临床症状评分上,观察组疼痛感、麻木感、间歇性跛行及总体症状改善上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踝/肱动脉比对照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滋肾消渴丸能温肾活血,补虚,对于治疗0级糖尿病足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唐昭 《中医药导报》2011,17(12):53-54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养阴化瘀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53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口服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并口服弥可保0.5 mg,3次/d;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益气养阴化瘀方口服,1剂/d,2次/d.两组均30 d...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为主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进行饮食控制、适当运动、药物降糖(口服或注射胰岛素);使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口服治疗,治疗8周。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阳还五汤主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满意,未见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益气养阴法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给予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降血糖治疗,治疗组2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益气养阴基础方,并随证加减.15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FBG、PBG较治疗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常规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降血压、降血脂、抗炎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每天1次,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溃疡面积、足背动脉的管径和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84%,对照组有效率为7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溃疡面积明显小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足背动脉管径和血流速度明显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疗效确切,能减小糖尿病足患者溃疡面积,改善足部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拟芪地降糖汤与西药降糖药联合使用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单纯使用西药降糖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芪地降糖汤,疗程3个月,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治疗组显效8例,有效2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2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胰岛素水平、ISI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而对照组ISI显著下降(P<0.05),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治疗后胰岛素、ISI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地降糖汤能够治疗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方治疗糖尿病足(0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糖尿病足(0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相同的综合基础治疗。治疗组18例,加用中药外洗;对照组18例,加用生理盐水加碘伏浸洗。结果:治疗后两组皮温、足背动脉搏动、痛觉及异样感觉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8.89%,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外洗治疗糖尿病足(0级)疗效满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在口服降糖药基础上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对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降糖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口服降糖药联合地特胰岛素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观察空腹血糖(FPG)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IC)、体质指数(BMI)的变化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PFG、2hPG及HbAIC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体质指数变化不大(P0.05),部分患者体重略有下降,无明显低血糖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口服降糖药物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方案具有简单、有效、安全、依从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鹿茸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鹿茸方治疗DPN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基础治疗(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注射降糖等)维持原方案不变;治疗期间停止服用有可能影响DPN发生、发展及预后的药物,如营养神经药、改善血循环药。治疗组予鹿茸方10g,3次/d;对照组予弥可保0.5mg,3次/日;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指标变化。[结果]鹿茸方具有明显的降血脂、改善血流变的作用,可降低血浆内皮素含量,增加一氧化氮含量,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结论]鹿茸方是治疗DPN的有效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