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剪切暴力作用于头部所致的脑内神经轴索弥漫性断裂,诊断和治疗困难,死亡率高。本文分析总结1993年4月-2005年2月我科收治的105例DAI,探讨其诊疗特点,以期提高其救治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81例,女24例,年龄2-68岁,平均38.3 岁。伤后入院时间:<3小时61例,3-6小时21例,6-12小时12例,12-24小时8例,24小时-3天3例。致伤原因:车祸伤82例(78.1%).坠落伤15例(14.3%),打击伤8例(7.6%)。  相似文献   

2.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诊断(附6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勇  石建辉  龙松森 《四川医学》2003,24(5):490-490
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是剪力作用于头部致脑内的神经轴索损伤。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 ,典型的病理变化为神经轴索断裂和轴缩短。近年对此研究较多 ,但诊断标准未完全统一 ,现通过我中心近年收治的 6 8例DAI病例来探讨DAI的临床诊断。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5 9例 ,女 9例。年龄 3~ 4 8岁。受伤原因 :车祸伤 5 7例 (83% ) ,坠落伤 8例 ,其他 3例。受伤至入院时间 :<3h 4 7例 ,3~ 12h 14例 ,>12h7例。本组病例纳入标准 :①头部受复杂外力致伤。②伤后持续昏迷 >6h ,无中间清醒期。③CT或MRI检查无异常 ,但临床症状严…  相似文献   

3.
弥漫性轴索损伤 ( 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在特殊外力机制作用下 ,脑内发生的以神经轴索受损为特征的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诊断和治疗困难 ,预后极差 [1]。我院神经外科通过综合方法治疗 36例 DAI,取得较好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2 8例 ,女 8例 ,年龄 8~ 68岁 ,平均 37.6岁 ,受伤至入院时间 1~ 18小时 ,平均 8小时。1.2 受伤情况 (按头部受伤机制分类 ) :旋转性损伤30例 ,加速伤 2例 ,减速伤 4例。1.3 临床表现 :36例伤后均昏迷。 GCS评分 :3~ 4分者 2 4例 ,5~ 6分者 10例 ,7~ 8分者 2例 ;伤后昏迷持…  相似文献   

4.
谢一金 《右江医学》2006,34(4):397-398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d injury,DAI)是剪应力作用于头部致脑内神经轴索损伤。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典型的病理变化为神经轴索断裂和轴缩球[1]。DAI占重型颅脑损伤的20%,在因颅脑损伤死亡病人中占29%~43%,仅次于硬膜下血肿,是颅脑损伤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我科近年共收治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人42例,经过综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DAI患者42例,男性29例,女性13例。年龄13~65岁,平均38.4岁。致伤原因:交通伤31例,坠楼伤9例,打击伤2例。GCS评分大于8分者4例,小于8分者38例。2.症状及体征伤后均有…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 本组36例弥慢性轴索损伤(DAI)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8例,年龄18~56岁.致伤原因:交通伤34例,高空坠落伤2例.入院时GCS评分:3分18例,4分3例,5分6例,6~7分9例.入院诊断:特重型颅脑损伤27例,重型9例.  相似文献   

6.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外伤直接引起的脑白质广泛性损害,是闭合性颅脑外伤中的一种原发性损伤,病情重,发病率高,占重型颅脑损伤的20%,死亡率高达42%~62%[1],也是导致颅脑损伤病人长期昏迷的因素之一。我院1999年1月~2004年10月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GCS<8分)28例中出现弥漫性轴索损伤6例,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36·8岁。其中车祸伤4例,坠落伤2例;入院时呈昏迷状态5例,有中间清醒期1例。入院后均急行颅脑CT检查,其中弥漫性脑水肿和脑肿胀2例,脑干损伤伴脑室内出血2例,…  相似文献   

7.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 DAI)是一种严重的颅脑损伤 ,临床上救治难度大 ,死亡率高 ;笔者于 1 998年1 0月~ 2 0 0 2年 1 0月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类损伤 2 5例 ,取得了一定疗效 ,现将其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 2 5例 ,男 1 8例 ,女 7例 ;年龄最大 71岁 ,最小 2 1岁 ,平均 36.5岁 ;受伤时间最短0 .5 h,最长 8h,平均 3.5 h;入院时 GCS最高 7分 ,最低 3分 ,平均 5分 ;车祸伤 1 6例 ,高处坠落伤 9例 ;合并多发骨折 8例 ,外伤性湿肺 3例 ,气血胸 6例 ,创伤性休克 5例 ;全部病例均行头颅 CT扫描 ,提示除具 DAI…  相似文献   

8.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弥漫性脑损伤的主要病理类型,以轴索广泛性损害为其主要特征。DAI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救治措施仍是颅脑创伤学探讨的重点和难题。现就我院从1998年以来共收治DAI87例作回顾性治疗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63例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的发病情况、影像学表现、临床诊断及处理 ,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最近 5年来我院颅脑损伤抢救中心收治的 6 3例DAI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该组病人中入院时GCS评分低于 8分的共 4 9例 (77.8% ) ;其中GCS <5分的有 32例 (5 0 .8% )。该组的总死亡率为 2 2 .2 %(14 /6 3) ,入院时GCS评分越低 ,预后越差。亚低温治疗的病人 ,GCS平均为 4 .3分 ,死亡率为 2 5 % (4/12 )。结论 :DAI的诊断主要根据其临床表现结合CT/MRI资料。治疗上宜采用综合治疗方式。早期应用促进神经修复的药物 (GMI)和亚低温能提高疗效 ,应在临床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0.
胡文斌 《华夏医学》2003,16(1):88-89
弥漫性轴索损伤 (diffuse axonal injury,DAI)不论是单独还是与其它颅脑损伤共存 ,其病死率和伤残率均高 ,是重型颅脑损伤较为危险的一类损伤 [1 ] ,本院自 1999年 4月至 2 0 0 0年5月共收治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 13例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3例中 ,男 8例 ,女 5例 ,年龄 17~ 5 5岁。致伤原因 :交通事故伤 11例 ,坠落伤 2例。入院时 GCS3~ 5分 4例 ,GCS6~ 8分 7例 ,GCS 8~ 12分 2例。均作 CT检查 ,有胼胝体、脑干、小脑小出血灶为中心型 ;周围型以大脑半球白质与灰质交界处小出血点 ;脑室型 ,侧脑室壁或第三脑室内有…  相似文献   

11.
分析52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车祸伤41例(78.8%),坠落伤8例(15.4%),打击伤3例(5.8%)。原发性昏迷50例,无原发性昏迷2例,有中间清醒期3例,瞳孔改变21例。Levi DAI临床分级1级4例,2级11例,3级24例,4级13例。经综合治疗DAI患者死亡18例,植物状态3例,重残12例,中残9例,良好10例。认为Levi DAI临床分级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发生率高、预后差,高龄DAI预后更差,目前尚缺乏明确的诊断手段和有效的治疗措施。我科2004年8月至2009年10月收治老年DAI病人32例。现就其临床特点、诊断及预后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2例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55-78岁,平均66.5岁。32例均为闭合性损伤,其中交通伤26例,坠落伤6例。合并颅盖骨骨折或颅底骨折12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9例,四肢骨折8例。1.2临床分组:将脑外伤后原发昏迷持续6h以上,  相似文献   

13.
弥漫性轴索损伤 (DiffuseAxonalInjury,DAI)是闭合性颅脑损伤中一种重要的原发性脑损伤类型[1] 。 1996年 1月~2 0 0 0年 1月我院共收治 5 8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38例 ,女 2 0例 ,男女比为 1 9∶1。年龄 12~ 6 0岁 ,其中 2 0~ 40岁者 36例 ,占 6 0 %。受伤至入院时间为 30分钟~ 16小时 ,平均约 6小时。1.2 受伤原因 交通事故伤 46例 (79 3% ) ,高处坠落伤 10例 (17 2 % ) ,打击伤 2例 (3 5 % )。1.3 临床表现 患者均有原发性昏迷 ,入院时GCS评分 :3~ 5分 2 0例 ;6~ 8分 2 8例 …  相似文献   

14.
我院近 3年来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316例 ,其中颅脑损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 (PVS) 13例 ,占 4 .11% ,经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3例 ,男 9例 ,女 4例 ,年龄 8~ 76岁。重型颅脑损伤 5例 ,特重型 8例 ;伤后进入到 PVS的时间最短 2 3d,最长 96 d,平均 37d。伤后至清醒的时间最短 6 2 d,最长 2 37d,平均 89d。入院后全部病人经头颅 CT扫描确诊有不同程度的脑损伤。其中行开颅手术治疗 9例。 13例中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 6例 ,脑干损伤 5例 ,脑疝 10例 ,外伤性脑积水 3例 ,低氧血症 10例 ,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20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相关临床特点与诊断方法,为后期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20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15例,颅内血肿去骨瓣减压术5例。院内5例死亡(25%),主要死因脑干功能衰竭,伤后6小时,生存者伤后6~12周GOS评定预后,恢复良好10例(50%),中残5例(25%)。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病情重,预后差,应给多途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发生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以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分析25例DAI病人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点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相比较。结果本组25例中20例为交通事故伤;保守治疗17例,手术治疗8例,死亡15例,死亡率为65%。结论DAI常发生于交通事故伤,是重度脑损伤高死亡率和致残率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依据了解致伤机制结合临床表现和CT和/或MRI影像学特征,尚无统一诊断标准;综合治疗措施是当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入院时GCS评分和瞳孔变化情况是判断预后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性治疗方案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的疗效。方法:选取96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实行综合性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后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伤后3个月各年龄段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判断疗效,36例死亡及植物生存者伤后至入院平均时间3.6小时,而恢复良好者伤后至入院平均2.4小时(P0.05)。其中恢复良好32例(33.3%)、重残28例(29.2%)、植物生存22例(22.9%)、死亡14例(14.6%)。结论: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采取综合性治疗方案取得一定的疗效,DAI的死亡率仍占较大比例。  相似文献   

18.
我院于 1996年 10月~ 2 0 0 4年 2月共收治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患者 4 3例 ,现将其治疗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 3例患者中男 35例 ,女8例 ,年龄 17~ 5 4岁 ,平均 35 8岁。受伤方式 :交通肇事伤 2 8例 ,坠落伤 12例 ,工地砸伤 3例。1 2 临床表现 哥拉  相似文献   

19.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导致病人伤后死亡、植物生存或严重神经功能障碍的最主要原因,到目前为止,DAI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本文就本科2000-2006年收治54例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人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侯剑  熊晓峰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4):4752-4753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发病机制及其与脑挫裂伤、原发性脑干损伤、脑震荡的关系。方法:分析26例DAI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点与原发性脑损伤的特征进行比较。结果:死亡5例,植物生存4例,重残2例,中残4例,轻残6例,良好5例。结论:DAI是常见的弥漫性脑损伤,是外伤直接引起的脑白质广泛性轴索损伤,常包含脑震荡、原发性脑干损伤、脑皮质挫裂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