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17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雪原  杨树源  黄楹  孙梅  卓杰  高满 《天津医药》2011,39(12):1116-1119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经额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自发性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及对脑水肿的影响。方法:113例自发性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根据发病后手术时机不同分为超早期组(<6h)31例、早期组(6~24h)42例和延期组(>24~72h)40例。比较3组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血肿清除率、脑水肿体积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变化及远期疗效的差异。结果:3组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残余血肿体积、血肿清除率和初始脑水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病后7d脑水肿体积超早期组[(6.6±4.8)mL]和早期组([8.2±5.9)mL]明显小于延期组([15.8±15.4)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手术后NIHSS改善超早期组[(11.3±6.0)分]和早期组([12.5±6.3)分]明显高于延期组([6.3±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6个月ADL评分超早期组和早期组优于延期组(均P<0.01),但前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额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可以有效清除血肿,早期手术能够减轻术后灶周水肿的程度并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再出血概率可能更小。  相似文献   
2.
随着对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iury,TBI)病理生理变化的深入了解,神经创伤重症监护体系的日臻完善,颅脑创伤的救治工作有了许多改进和提高,但迄今为止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死率仍高居不下.分析患者早期死亡原因多为严重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形成脑疝所致[1].颅脑创伤的病理生理演变有两个过程,首先是瞬间外力对脑的机械性损伤,此为原发性损伤,然后因神经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机制变化造成更为严重和广泛的继发性损伤,进一步加重了脑组织原有的损伤,继发性损伤是进行性的,几个小时到几天才发展至高峰[2,3].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低温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上个世纪50-60年代,临床医生认为引起重型颅脑创伤(TBI)死亡的原因是脑肿胀和颅内压增高,因此认为如果能很好地控制高颅压可改善TBI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三叉神经鞘瘤手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叉神经鞘瘤系颅内良性肿瘤 ,肿瘤全切除可以治愈。然而由于传统的常规入路术野暴露不良 ,肿瘤切除常不完全 ,所以复发率较高。本院采用颅底入路及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三叉神经鞘瘤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院自 1 990年至 1 997年共收治三叉神经鞘瘤1 1例 ,占同期颅内肿瘤的 0 .3% ,占同期神经鞘瘤的4.7%。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5例 ,女性 6例 ;平均年龄33岁 ( 1 7~ 52岁 ) ,病程 5个月至 6年。首发症状多为三叉神经感觉和运动障碍。常见症状依次为面部麻木、咀嚼肌无力、头痛等。肿瘤分类 :依据影像学检查所显示肿瘤的…  相似文献   
5.
张建宁  杨树源 《人民军医》2000,43(11):639-640
重型颅脑损伤 (severeheadinjury ,SHI)急性并发症 ,轻者延缓康复 ,重者导致死亡。因此 ,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及时治疗此类并发症是提高SHI救治成功率、改善预后的重要问题。1 低氧血症低氧血症是SHI后的常见并发症 ,其发生率很高。近年来发现 ,SHI后几乎所有患者都可出现动脉血氧分压下降 ,只是程度有所不同。低氧血症是导致伤后中枢神经系统代谢紊乱、全身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的重要并发症。1 1 病因 主要包括 :( 1 )呼吸道阻塞、呼吸中枢被抑制等 ,使肺泡通气不足 ;( 2 )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儿茶酚胺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6.
7.
积极开展脊髓髓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脊髓髓内肿瘤并不少见,根据国内外文献报告占椎管内肿瘤的15%~20%。脊髓髓内肿瘤位于颈段者占45%,位于胸段者占394%。由于切除肿瘤的操作过程中常并发脊髓损伤、缺血和水肿,可加重患者原有症状和体征,特别是高颈段髓内肿瘤术后可发生呼吸功能障碍,排痰困难,高热,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故以往认为脊髓髓内肿瘤特别是高颈段髓内肿瘤切除术是十分危险的,多数人对本病的手术治疗持悲观态度。70年代以前,对髓内肿瘤多倾向于采取活检、椎板切除减压术及放疗等姑息治疗方法,患者的预后大多极差。其原因主要有两…  相似文献   
8.
脊髓手术中的神经电生理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神经外科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已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我国这项工作则在稍后时间起步。由于脊髓神经外科在我国的发展中较滞后,因此,脊髓手术的神经电生理监测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尚需积极发展。脊髓、脊柱手术的神经电生理监测自有其特点,既要监测脊髓又要监测神经根,既要监测运动神经又要监测感觉神经,还要顾及二便功能。监测手段目前主要包括术中肌电图(EMG)和诱发电位,但是随着近年来监测技术的发展,监测方法和应用范围已经有了飞跃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双嗜达莫(Dipyriamole)为一冠状动脉扩张药,有广谱抗病毒作用,临床应用广泛,尤其在儿科应用普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鼠实验性脑创伤后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由液压型创伤装置致大鼠一侧脑挫伤,利用地高辛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技术观测IL1β和TNFα的基因表达。结果:鼠脑创伤后上述两种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水平迅速增高,在伤后1小时即可达到最高水平,并持续至伤后6小时,伤后24小时后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两种细胞因子在脑组织中的表达区域很类似,主要出现于创伤侧及对侧脑皮质、海马、胼胝体、脉络丛等部位。结论:脑创伤后炎性细胞因子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内部产生,IL1β及TNFα可能对脑创伤后继发性神经损害有直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