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病例数快速攀升。因患者体内病毒核酸的存在是目前唯一的确诊依据,而目前临床上普遍反映核酸检测阳性率不够理想,故对病毒核酸检测的实验室条件、检验人员及检测过程中各个环节都有较高要求。本文着重阐述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各个环节中的检测要点、最新的行业规范及共识内容,同时探讨临床检测中的疑难问题,以期为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的准确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南京市无偿献血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情况,迫切需要一部新的地方性法规出台。新制定的《南京市献血条例》,在确立政府牵头的联席会议制度、献血点的规划设置、建立信息平台屏蔽高危人群、用血核销、献血者优惠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创新。笔者认为,地方卫生立法要勇于突破部门利益束缚,积极回应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诉求,强化法律实施和监督,使条例能真正地为地区采供血事业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骨髓移植诱导临床心脏移植后供者特异性免疫耐受的可行性.方法 采取供心的同时采用改良"灌流法"获取供者的骨髓350 ml,经过滤及离心处理后,加入细胞冷冻保护液共80ml,分装于低温冻存袋,经程序降温,置于-80℃冰箱中保存.在常规原位心脏移植术后40 d,取冻存骨髓快速复温,穿刺受者双侧髂后上嵴,立即行骨髓腔内骨髓细胞输注(IBM-BMT),共输注单核细胞1.2×107/kg,CD34+细胞2.38×105/kg.骨髓输注前3 d行预处理,包括应用氟达拉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及全身淋巴结照射.骨髓移植后静脉应用他克莫司(Tac),维持血Tac浓度谷值在10~20μg/L;3周后改为口服Tac+吗替麦考酚酯(MMF);6周后改为环孢素A及MMF.分别于心脏移植后2、4、8和12周采集受者外周血,分别于术后4、8和12周采集受者的骨髓,应用短串联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供者嵌合体.心脏移植后每周行心肌内心电图检查,每月行心肌活检1次.术后3个月,取受者及第三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结果心脏移植后1、2及3个月时受者的外周血及髂骨内骨髓细胞中供者来源的细胞比例分别为26.3%、19.1%、4.8%和46.3%、24.4%、7.6%.IBM-BMT后心肌内心电图监测显示心肌阻抗及R波波幅无明显变化.术后3个月行心内膜心肌活检,未见排斥反应征象.术后3个月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心脏舒张、收缩功能良好.MLR提示受者对供者特异性刺激呈现低反应性,而对第三者仍保持良好的免疫活性(P<0.01).结论 采取分期骨髓移植免疫耐受诱导方案可安全、有效地建立嵌合体,成功诱导心脏移植后供者特异性免疫耐受,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 new strategy of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BMT) for donor-specific tolerance induction after heart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Donor bone marrow cells (BMCs)were harvested simultaneously with donor cardiac graft using modified perfusion method (PM) ,then stored in a -80 ℃ refrigerator after filtration and centrifugation. Whole BMCs (IBM-BMT) (monocytes 1.2 ×107/kg,CD34+ cells 2.38× 105/kg) in host iliac bones were injected into the bone marrow cavity 40 days after heart transplantation. Preconditoning regimens that consisted of fludarabine, antithymoctye globin and total lymphoid irradiation were performed 3 days before BMT. Tacrolimus (Tac) was administrated intravenously after BMT or orally in conjunction with mycophenolate mofetil (MMF) 3 weeks later.Cyclosporine and MMF were orally administrated 6 weeks later. Donor chimerism was detected using short tandem repeats-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in monocytes from peripheral blood at the 2nd,4th, 8th or 12th week after BMT or BMCs at the 4th, 8th or 12th week after BMT. Intramyocardium electrocardiography examination or endomyocardial biopsy was performed weekly or monthly respectively. 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s (MLR) were performed 3 months after BMT. Results Donor chimerism in monocytes in peripheral blood or BMCs in iliac bones measured at the 1 st,2nd and 3rd month after BMT was 26.3%, 19.1%,4.8% ,and 46.3%, 24.4%, 7.6%, respectively. After 3-month follow-up, there was no rejection confirmed by endomyocardial biopsy or intramyocardium electrocardiography. Echocardiography revealed that the diastolic and systolic function of the cardiac graft was maintained well 3 months after BMT. MLR revealed donor-specific hyporesponsiveness while immunocompetence was preserved to third-party antigens. Conclusion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two-stage BMT strategy is a safe and feasible method for the induction of donor-specific tolerance via stable mixed chimerism and needs to be further confirmed after a long-term observation.  相似文献   
4.
甲型H1N1流感在墨西哥暴发后迅速蔓延至全球,各个国家迅速开展对该病毒的研究,争取尽早研制出疫苗。中国在全球率先研制出甲型H1N1流感疫苗。为了解南京市民对该疫苗的认知以及接种意愿,为以后的疫苗接种政策的制定提出指导性意见,借助本市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平台开展了电话调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联合低剂量泽菲单药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并观察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我院自2006年10月~2009年10月确诊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且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3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3D-CRT治疗4周,总量为40~60Gy,每周3次,3~5Gy/次;治疗组患者在给予同等剂量3D-CRT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联合单药泽菲治疗,在每周3D-CRT治疗开始前3~4h给予静脉输注泽菲200mg/m2,1次/周,共4周;全部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4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人数)为7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3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在未终止放化疗的基础上给予药物对症治疗后患者均能耐受,全部患者均未出现休克、死亡等严重不良反应,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无显著差异(P=0.431)。结论 3D-CRT联合低剂量泽菲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较好,可显著提高患者近期的总有效率,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患者耐受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氧化型辅酶Ⅰ(NAD+)对受辐射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照射组和NAD+组,每组20只。收集处理24 h后各组小鼠股骨骨髓细胞,进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检测细胞凋亡率、p53和bcl-2蛋白阳性表达以及Caspase-3活性;收集处理后10 d各组小鼠脾脏单核细胞,检测脾淋巴细胞凋亡率、p53和bcl-2蛋白阳性表达以及Caspase-3活性。结果照射组和NAD+组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而NAD+组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显著高于照射组(P<0.05)。照射组和NAD+组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NAD+组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照射组(P<0.05)。照射组和NAD+组小鼠骨髓有核细胞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NAD+组小鼠骨髓有核细胞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照射组(P<0.05)。照射组和NAD+组小鼠骨髓有核细胞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NAD+组骨髓有核细胞的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照射组(P<0.05)。照射组和NAD+组骨髓有核细胞的Caspase-3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NAD+组骨髓有核细胞的Caspase-3活性显著低于照射组(P<0.05)。照射组和NAD+组脾淋巴细胞凋亡率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AD+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率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照射组(P<0.05)。照射组和NAD+组小鼠脾淋巴细胞的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NAD+组脾淋巴细胞的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照射组(P<0.05)。照射组和NAD+组小鼠脾淋巴细胞Caspase-3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NAD+组小鼠脾淋巴细胞Caspase-3活性显著低于照射组(P<0.05)。结论 NAD+可通过抑制受辐射损伤小鼠免疫细胞凋亡而发挥免疫防护作用;NAD+发挥抗免疫细胞凋亡作用的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受辐射损伤细胞p53表达水平、上调bcl-2表达以及抑制Caspase-3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用一种新型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葡萄球菌盒式染色体(SCCmec)基因进行分型研究,以了解该地区流行株的主要型别.方法 收集136株经MicroScan Walkaway-40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鉴定的MRSA;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和mecA,femB基因复合扩增法进行确证试验;用新型多重PCR方法对确证的MRSA进行SCCmec基因分型.结果 127株被确证为MRSA;SCCmec分型显示,125株为SCCmec I型,与以往报道相同;其余两株均为ScCmec Ⅳa,结合病例资料判定该两株菌为社区获得性MRSA.结论 该研究中的MRSA主要携带SCCmec II型基因,携带SCCmec Ⅳa型基因的社区获得性MRSA为该地区首次报道;新型多重PCR方法是适用于临床实验室进行MRSA SCCmec分型研究的更为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鼻咽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127例鼻咽癌标本和60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中bFGF的表达.结果:鼻咽癌组bFGF阳性表达率为78.0%,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无阳性表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处转移组bFGF阳性表达率为89.7 %,显著高于无远处转移组的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FGF在鼻咽癌组织中有高表达,参与了鼻咽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bFGF可以作为评价鼻咽癌恶性程度的1个新型指标,来预测鼻咽癌的侵袭转移情况及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10.
6种仪器测定血葡萄糖结果的相关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不同仪器测定血葡萄糖结果的可比性.方法:使用6种仪器测定血糖.结论:One Touch血糖仪测定的血糖结果与7170A、NOVA5的相关性较差,相关系数(r)分别是0.73、0.76;并与7170A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百分偏差为-22.41%.Precision QID的结果与7179A、NOVA5的相关性较好,r分别是0.88、0.92,与7170A的测定结果平均百分偏差为-1.98%.Precision QID测定的葡萄糖值比One Touch的更接近7170A、NOVA5的结果.实验室各仪器测定的葡萄糖结果有显著的相关性,CX7、NOVA5、Vitros250的结果与7170A的结果的相关系数r分别是1.01、0.95、0.97;平均百分偏差分别是0.76%、0.15%、-2.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