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含少量I抗原的i型患者血清中抗-I引起配血困难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I是一种普遍的自身抗体,通常是温度范围很窄的冷凝集素,效价很低,4℃效价<64,一般不引起血型鉴定及配血困难[1].近年来关于抗-I的报道,多见于高效价抗-I引起的冷凝集素综合征,而含少量I抗原的i型患者体内的抗-I所引起的血型鉴定及配血困难却较为罕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血型中的自身抗体主要分为冷自身抗体和温自身抗体两大类,为非特异性抗体,它们几乎和所有的细胞发生凝集,主要存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白血病等患者体内。冷自身抗体主要包括抗-H、抗-I、抗-IH抗体等;温自身抗体主要包括抗-Wrb、抗-Ena、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i型患者血清中抗-I性质和效价。方法应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i型患者体内的抗体性质及效价进行分析,并应用抗-Ⅰ对哈尔滨地区献血者I抗原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i型患者产生的同种异型抗-Ⅰ,效价在室温和4℃时为4 096,37℃为2 048,抗体为IgM性质,可被DTT裂解。对4 680人份健康献血者进行筛查,没有发现i型献血者。结论 i型成人血清中存在的同种抗-Ⅰ一般仅在低温时有活性,如此高效价、温幅宽的抗-I国内尚属首次报道。建立i型的稀有血型库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哮喘小鼠模型的病理特点及精氨酸酶-I在哮喘小鼠中的转录水平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激素干预对精氨酸酶-I转录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哮喘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孟鲁司特(MK)干预组、地塞米松(DXM)干预组;图像分析肺内支气管平滑肌厚度;阿尔新兰染色,观察粘液分泌情况;半定量PCR检测精氨酸酶-I mRNA水平。结果哮喘组出现管壁增厚、平滑肌增生、粘液分泌增加、炎症细胞浸润等特征,精氨酸酶-I mRNA水平明显增高;MK组、DXM组与哮喘组比较,炎症反应轻微,平滑肌增生、粘液分泌不明显;DXM组精氨酸酶-mRNA水平降低,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少量、多次变应原吸入可导致气道炎症和重构,精氨酸酶-I在哮喘小鼠中的表达水平升高,DXM干预可降低精氨酸酶-I mRNA水平,一定程度上延缓气道重构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肌钙蛋白Ⅰ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的判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cTn-I)浓度的动态变化 ,探讨其与AMI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AMI患者76例 ,采用美国××公司的ACS180SE化学发光免疫系统 ,以双抗体夹心法测定cTn -I浓度 ,观察cTn-I浓度及动态变化 ,并观察住院期间心脏病变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除1例外 ,其余75例AMI患者cTn-I浓度均高于正常 ,敏感性为98.7 %。有10例AMI患者cTn -I浓度持续升高时间>10d,10d后cTn -I浓度波动于 (1.50~3.11)ug/L之间。发生心衰、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明显高于cTn -I较快恢复正常者 ,P<0.05。观察期间有30例AMI患者出现左心衰 ,cTn -I持续升高时间为 (9.47±4.70)d ,而不发生左心衰者cTn -I持续升高时间为 (6.71±1.77)d ,P<0.05。cTn-I持续升高时间在7d内住院期间无1例死亡 ,7~10d内有2例死亡 ,>10d有5例死亡 ,P<0.05。结论 cTn -I浓度持续升高 ,缓慢下降 ,为近期预后差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需加强监护 ,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 正常人血清中最常见的冷凝集素是抗-I。一般健康人的血清中冷凝集素效价不高,且在4℃以下才有活性,没有临床意义。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支原体肺炎,偶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感染)会产生很高的冷凝集素,但临床上常为原因不明。冷凝集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浙江省绍兴地区常见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ac(3)-I[编码:3-乙酰转移酶-I]、aac(6')-Ⅱ[编码:6'-乙酰转移酶-Ⅱ、ant(3")-I[编码:3"-核苷转移酶-I]、aph(3')-Ⅳ[编码:3'-磷酸转移酸-Ⅳ]存在状况。方法收集21株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耐氨基糖苷类药物的革兰阴性杆菌进行4种基因PCR检测。结果3株鲍曼不动杆菌均检出aac(3)-I和ant(3")-I基因;3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中有1株检出ant(3")-I基因,经对PCR产物测序测得序列与美国GenBanK核酸库中已登陆的ant(3")-I基因序列一致。结论浙江绍兴耐氨基糖苷类药物的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存在aac(3)-I和/或an(t3")-I基因。而其它耐药菌可能存在本研究所检测的4种基因以外的基因。  相似文献   

8.
秦明照  耿小勇 《临床荟萃》2007,22(7):457-460
1试验介绍1.1背景非甾类消炎药(NSAIDs)在世界范围内应用广泛,并且在骨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需长期应用,但由于胃肠道并发症限制其应用。人们寄希望于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SCOX2-I),能降低胃肠道事件的风险,并避免传统NSAIDs的抗血小板作用。一些大规模试验显示SCO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ABCD3、ABCD3-I与ABCD3-V评分量表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进展为急性脑梗 死(ACI)的评估价值。方法:确诊为TIA的患者218例纳入研究,依据发病后7d内有无进展ACI分为ACI组 27例和非ACI组191例。记录ACI相关危险因素、ABCD3、ABCD3-I与ABCD3-V评分分值等。Logistic回 归分析ACI相关危险因素、ABCD3、ABCD3-I与ABCD3-V评分分值等差异性。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 分析ABCD3、ABCD3-I与ABCD3-V评分评估TIA患者7d内发生ACI风险的价值。结果:本组TIA患者进展 为ACI的发生率为12.39%;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年龄>65岁、持续时间≥30 min、发作次数≥3次、病程≥ 24 h、门诊接受口服治疗及治疗周期、ABCD3、ABCD3-I与ABCD3-V评分是TIA进展为ACI的独立危险因 素;ABCD3、ABCD3-I 与 ABCD3-V 评分量表对评估 TIA 患者进展为 ACI 均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结论:ABCD3、ABCD3-I与ABCD3-V评分量表对评估TIA进展ACI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干扰素γ(IFN-γ)、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I I (LC 3-I I)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 r i m a r ySj?g re n’ ss y n d ro m e, p S S)与非干燥综合征患者唇腺中的表达,探讨三者与唇腺灶性指数、血清抗核抗体滴度、补体及免疫球蛋白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探索p SS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p SS患者及怀疑p SS但最终排除诊断的患者的唇腺各19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组织样本中IFN-γ,caspase-3,LC3-II的表达,统计分析p SS患者及非p SS患者之间三者表达的差异性及三者与唇腺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及自身免疫活化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IFN-γ主要表达于唇腺中浸润的炎性细胞的细胞质中,caspase-3主要表达于唇腺腺泡上皮细胞及导管上皮细胞的细胞质中,LC3-II在炎性细胞和唇腺上皮细胞的细胞质中均有表达。IFN-γ,caspase-3,LC3-II(上皮细胞)、LC3-II(炎性细胞)在p SS及非p SS患者唇腺中的表达具有显著差异(均P0.001)。IFN-γ在唇腺中的表达与caspase-3,LC3-II(上皮细胞)、LC3-II(炎性细胞)、灶性指数、抗核抗体滴度存在正相关性(r=0.549,0.822,0.757,0.762, 0.560,均P 0.001)。Caspase-3在唇腺中的表达除与I F N-γ之外,还与LC3-II (上皮细胞)、LC3-II(炎性细胞)、灶性指数、血清Ig A、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水平呈正相关(r=0.646,P0.001;r=0.454,P=0.004;r=0.688,P0.001;r=0.376,P=0.020;r=0.337,P=0.039)。LC3-II (上皮细胞)在唇腺中的表达除与IFN-γ, caspase-3之外,还与L C 3-I I (炎性细胞)、灶性指数、抗核抗体滴度呈正相关(r=0.800,P0.001;r=0.788,P0.001;r=0.467,P=0.003)。LC3-II (炎性细胞)在唇腺中的表达除与I F N-γ, caspase-3, LC3-II (上皮细胞)之外,还与灶性指数、抗核抗体滴度、类风湿因子呈正相关(r=0.727,P0.001;r=0.459,P=0.004;r=0.410, P=0.011)。结论:I FN-γ, caspase-3, LC3-I I在pSS患者唇腺中高表达,三者之间存在相关性,且三者均与唇腺灶性指数及抗核抗体滴度呈正相关,提示II型干扰素通路的活化及唇腺上皮细胞的凋亡和自噬及炎性细胞自噬可能在p SS自身免疫活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规则抗体导致ABO正反定型不符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方法总结分析12例不规则抗体导致ABO正反定型不符血型血清学试验结果,通过不规则抗体筛查、不规则抗体鉴定、相应血型检测明确不规则抗体导致ABO正反定型不符确切原因,用相应抗原阴性红细胞重新进行ABO血型反定型。结果 12例标本中抗-M 4例,抗-N 1例,抗-M合并抗-N 1例,抗-Lea1例,抗-P11例,抗-I 1例,抗-D 1例,抗-E 1例,抗-A11例。用相应抗原阴性红细胞重新进行ABO血型反定型,正反定型结果均相符。结论不规则抗体是导致ABO正反定型不符的常见原因,经过适当处理可以正确鉴定ABO血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M抗体对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符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在该院进行血型鉴定的27 620例标本,其中26例标本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经盐水介质法复查,仍有8例标本正反定型不符。对这8例标本进行抗体筛查和鉴定。结果经鉴定,8例标本的血清中检出5例抗-M抗体(62.5%),2例抗-I抗体(25%),1例抗-Lua抗体(12.5%)。经卡方检验,抗-M抗体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M抗体干扰ABO血型鉴定,容易引起血型鉴定错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220例患者血型不规则抗体分析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目的 对上海地区患中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方法 对2000年以来上海各医院送捡的免疫血液学标本2149例,应用盐水、抗球蛋白法、聚凝胺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结果 共鉴定确认血型不规则抗体220例。其中自身抗体66例、确定同种特异性抗体154例,分别为:抗-D 41例、抗-E 37例、抗-cE 19例、抗-Ce 4例、抗-CD 3例、抗-c 4例、抗-M 15例、抗-N 3例、抗-PI 2例、抗-Le^a 1例、抗-Le^b 4例、抗-Le^x 1例、抗-Mur 3例、抗-S 2例、抗-HI 11例、抗-Jk^b 1例、抗-Fy^b 1例、抗—Tj^a 1例、抗-I 1例。结论 检出的不规则抗体与国外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国外常见的抗—K、抗—Fy^a在国内较少见。产生抗体的患(不包括孕妇)以女性居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一例临床配血不合的不明抗体的成分和来源,探讨大量输注配血不合红细胞而没有导致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方法对患者血浆做血型鉴定、直抗、抗筛、抗体鉴定和抗体效价测定等血清学试验。结果患者血浆中同时存在效价高达1∶1024的抗-I为主的多种抗体,包括特异性抗体和药物抗体且已激活补体,造成配血不合。结论大量配血不合红细胞的输注并没有引起明显输血不良反应,临床输血应根据患者病情灵活调整输血方案。  相似文献   

15.
王玉月  史伟峰  周军 《检验医学》2013,(11):1008-1011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分离的广泛耐药(XDR)-鲍曼小动杆菌(AB)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获得性耐药基因情况。方法用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物敏感性分析仪对AB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gyrA和parC基因扩增测序确定AB。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20株XDR—AB的10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6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和外排泵adeB基因,并用DNA测序比对。结果20株XDR—AB中,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3)-I、aac(6’)-Ib、ant(3”)-I、aph(3’)-I检出率分别为90.0%、30.0%、95.0%、95.0%,而aac(3)-lI、aac(6’)-Iad、aac(6’)-lI、ant(2”)-I、ant(4’)-I及aph(3’)-VIa基因均未检出。armA型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和外排泵adeB基因检出率均为100%。结论20株XDR—AB均携带rarmA和adeB基因,同时aac(3)-I、ant(3”)-I和aph(3)-I检出率较高,提示ICU分离的XDR—AB对氨基糖苷类药物高水平耐药可能与携带的耐药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测定黄菊液在细胞培养条件下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 (HSV -I)的作用。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黄菊液以 4种方法与不同感染剂量的HSV -Ⅰ作用后 ,加入细胞培养板内观察病毒致细胞病变作用 (CPE) ,以能抑制最大病毒感染量的药物浓度为判断结果的标准。结果 :管外法和治疗法在病毒感染剂量为 2 5TCID5 0 时 ,可抑制CPE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抗生素后效应(PAE)与细菌耐药基因关系。方法阿米卡星(AMK)对80株大肠埃希菌的PAE结果与其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3)-I,aac(3)-Ⅱ,aac(6')-I,an t(3')-I的关系分析。结果PAE的长短与其耐药基因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细菌的耐药基因是影响其相应的PAE的又一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组织标本同源异型盒基因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磷酸化应激诱导蛋白1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卵巢癌组(80例卵巢癌患者)、良性组(35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正常组(35例正常卵巢组织患者)的卵巢组织标本进行细胞染色,采用免疫组化链菌素亲生物素-过氧化酶连接法检测卵巢组织标本同源异型盒基因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磷酸化应激诱导蛋白1表达,并根据染色结果评定阳性表达状况。比较3组间以及不同病理特征、预后卵巢癌患者上述指标阳性表达率,并分析其阳性表达率与临床特征、不良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卵巢癌组同源异型盒基因5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良性组、正常组(P<0.0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磷酸化应激诱导蛋白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良性组、正常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卵巢癌患者同源异型盒基因5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不良预后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与组织分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磷酸化应激诱导蛋白1阳性表达率与卵巢癌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不良预后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与组织分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卵巢癌患者组织标本同源异型盒基因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磷酸化应激诱导蛋白1呈异常表达,三者均参与病情进展、淋巴结转移,且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型抗体抗-Ⅰ对于血型鉴定以及临床输血安全的影响并了解自身冷抗体抗-Ⅰ及同种抗体抗-Ⅰ的差异及其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7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38例抗-Ⅰ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1例罕见成人i血型产生同种抗-Ⅰ。采用抗人球蛋白法及盐水试管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和鉴定,并对临床输血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38例抗-Ⅰ包括自身抗-Ⅰ37例及同种抗-Ⅰ1例,其中抗-Ⅰ34例,抗-Ⅰ合并同种抗体4例。4℃条件下,29例抗Ⅰ效价在32~512之间,2例抗Ⅰ效价>1 024。37例产生自身冷抗体患者红细胞经37℃生理盐水洗涤及血清经4℃冷吸收处理后,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一致,交叉配血相合。输血后的效果评估除一例输注后Hb上升不明显,其余37例均有效。成人i血型患者红细胞经上述相同方法处理后,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一致为B型;反定型增加脐血ABO型红细胞确认i血型。该例成人i型患者体内所产生的天然IgM同种抗-Ⅰ效价为256,输血原则为自身输血。结论产生低温反应性抗-Ⅰ患者输血治疗应采用加温缓慢输注,并密切关注患者状态。产生同种-I成人i血型患者输血原则为自身输血,若患者大量失血缺乏i型血液,首选年龄大的I血型供血者;还可做血浆置换,暂时性移除抗-Ⅰ。  相似文献   

20.
FRET(荧光能量转换)是由一个发色团发射荧光,当此发色团熄火后,第二发色团可接着发射出更大波长的荧光。因此,它被用来验证邻近的一个复杂分子和确定表位。FRET还用来检测抗-HPA-Ia(aHPA-Ia)。作者用PE-抗人IgG(PE-aHu)作为一发色团供者,结合CD41或CD61,再用Cy5-抗鼠18G作为受者/第二发色团,建立FRET检测抗-HPA-Ia。几种商品化的CD41和CD61抗体,用于评价在FRET中的效果,方法是用具有血小板抗原(HPA)-I(a )的血小板倍比稀释。CD61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