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1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48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237篇
内科学   103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400篇
预防医学   154篇
眼科学   52篇
药学   122篇
  1篇
中国医学   175篇
肿瘤学   2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代谢紊乱是危重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血糖升高是患者病死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安全有效的血糖管理是提高危重患者救治质量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危重患者血糖管理的效果越来越好, 血糖目标由既往的单一化逐步向多样化过渡,血糖监测和胰岛素给药模式也越来越符合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本文将从目标血糖、血糖监测方法、胰岛素调节方案3个方面对危重患者血糖管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危重患者血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并开拓关于血糖管理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快速可靠地评估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动脉自旋标记(ASL)的不匹配对于临床取栓决策至关重要。醒后卒中患者中仅有极少数可进行取栓治疗,本研究回顾性地分析了大血管闭塞的醒后卒中患者的预后,依据入院磁共振ASL及DWI序列ASPECTS不匹配选择患者进行干预。方法 回顾性分析连续12例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醒后卒中患者,接受治疗前均进行了磁共振(ASL与DWI)检查。不匹配ASPECTS定义为ASL-ASPECTS与DWI-ASPECTS的差异(分数越高,差别越大)。结果 所有患者取栓治疗后均成功再灌注(脑梗死溶栓分级TICI 2b-3)。11名(91.7%)患者出院时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降低,8名(66.7%)患者90 d改良Rankin 量表(mRS)评分≤2分。结论 基于ASL和DWI的ASPECTS不匹配可用于快速筛选患者,指导动脉取栓治疗。  相似文献   
3.
建立完善的分级诊疗模式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分流患者,有利于真正意义上缓解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与居民就医需求日益提升之间的矛盾。作者从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模式下阐述常熟市公立医疗机构改革过程中有效促进分级诊疗的新举措,包括在医疗层面组建医疗共同体、明确功能定位;在医药层面创新药品一体化管理;在医保层面实施总额支付制度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酸枣仁芽的化学成分,从物质基础的角度探寻萌发对酸枣仁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干燥的酸枣仁芽粉碎后石油醚浸泡提取,除去油脂类成分,残渣干燥后再用甲醇加热回流提取,减压浓缩后得酸枣仁芽甲醇浸膏,将浸膏溶解,采用硅胶,C_(18)反相硅胶,LH-20型羟丙基葡聚糖凝胶等多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NMR和MS等现代波谱技术,结合参考文献确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酸枣仁芽中分离鉴定13个化合物,分别为酸枣仁皂苷B (1),酸枣仁皂苷D (2),酸枣仁皂苷A (3),白桦脂酸(4),白桦脂醇(5),羽扇豆醇(6),麦珠子酸(7),美洲茶酸(8),齐墩果酸(9),熊果酸(10),木兰花碱(11),荷叶碱(12),当药黄素(13)。结论:以上化合物均首次从酸枣仁芽中分离得到。经对比,发现酸枣仁芽的化学成分与传统药用部位种子相似,主要为三萜及皂苷类、黄酮类、生物碱类化合物等,为酸枣仁芽药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三焦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因其不像其他脏腑一样有一个具体的解剖器官,几千年来对三焦的争论颇多。《黄帝内经》属于六腑的三焦论述、吴鞠通的三焦辨证等,从无形的功能到有形的网膜、膜腠、少阳三焦膜系等。现代医学对人体肠系膜胸腹膜间质组织等的不断认识,中医学对人体三焦认识超越现代医学的部分体现出来。三焦为人体脏腑联系的膜性管状通道,为上下内外流通的四通管道,主要调控人体的水液和气机运行代谢,三焦膜性管道的气化功能产生人体所需的护卫精微,护卫精微缺少、紊乱为肿瘤、免疫疾病发生转移多脏受累的关键。三焦郁滞为复杂疾病的主要病机,三焦郁滞状态的基本治疗法则是疏利三焦,重在"通、化、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影响山东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发病的危险因素,为科学防制该病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1∶2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收集病例、对照的基本情况、可疑暴露因素等信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配对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病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74例SFTS确诊病例和748例对照。分析结果显示,有病例接触史(OR = 5.84,95%CI:1.11~30.88)、有家养动物(OR = 1.74,95%CI: 1.02~2.96)、近1个月见过蜱(OR = 5.85,95%CI: 2.73~12.53)、近2周有蜱叮咬史(OR = 29.58,95%CI: 6.70~130.60)、从事田间作业(OR = 2.63,95%CI:1.41~4.91)、住宅周围环境有杂草/农作物/菜地(OR = 3.24,95%CI:1.74~6.05)和住宅卫生条件差(OR = 2.20,95%CI:1.32~3.66)是SFTS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近1个月有亲邻发病(OR = 0.01,95%CI:0~0.03)、采取防护措施(OR = 0.21,95%CI:0.10~0.46)是SFTS发病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接触病例、饲养家养动物、蜱叮咬、无防护措施的野外作业及住宅周围环境卫生较差等是影响山东省SFTS发病的危险因素。应加强重点人群SFTS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减少危险因素暴露,以控制SFTS传播。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延续性护理对慢性附睾炎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0例慢性附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40例,观察组实施基于电话随访、微信平台的系统延续性护理,对照组常规电话随访,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后1月及护理后3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Barthal指数变化。结果两组护理前HAMD评分、CD-RIS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1月、3月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3月CD-RISC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护理后1月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3月观察组BI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改善慢性附睾炎患者心理弹性,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缓解抑郁情绪,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对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治疗的临床护理,对照组不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血糖控制在10 mmol/L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护理,不仅控制血糖好,而且住院时间短,无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背景 研究证实,有多种细胞参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其中RPE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MT)可能与PVR有关,其主要生物学行为是RPE细胞的增生和迁移.已证实高血糖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的主要原因,而高糖条件下RPE细胞是否发生EMT鲜有报道. 目的 建立体外高糖细胞培养模型,探讨高糖对人RPE的迁移能力及EMT的影响.方法 用含质量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对人RPE细胞D407细胞株进行体外培养和传代,取6~8代细胞用于实验.依据培养液中血糖浓度的不同将细胞分为3个组,正常对照组培养基中葡萄糖终浓度为5.5 mmol/L,高糖培养组葡萄糖终浓度为60.0 mmol/L,用含5.5 mmol/L葡萄糖和甘露醇的DMEM培养基培养细胞作为高渗对照组.采用细胞划痕试验法检测划痕后0、24、48和72 h时3个组RPE细胞的迁移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高糖培养组在培养不同时间点RPE细胞间质化标志物闭锁小带蛋白-1(ZO-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在细胞中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对照组培养的RPE细胞呈多角形,核仁清晰,排列致密;高糖培养组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RPE细胞逐渐变大、变长,细胞结构不清,排列紊乱;高渗对照组细胞结构接近正常对照组.划痕试验显示,高糖培养组在划痕后48 h可见细胞迁移,划痕后72 h划痕基本消失,而正常对照组和高渗对照组划痕仍然存在.划痕后各时间点高糖培养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高渗对照组,组间和各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328.600,P=0.000;F时间=773.270,P=0.000).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培养后48 h、72 h组细胞中ZO-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α-SMA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高糖条件下RPE细胞的迁移能力增强,发生EMT改变,可能参与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