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为了探求血、尿、骨灰中Ca、P及钙调节激素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中的变化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用11月龄雌性大鼠去卵巢后3个月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取血、尿、骨标本.测右后肢股骨、胫骨及第2~4腰椎骨密度,血清、尿、骨灰中Ca、P含量及血清中E2、CT、PTH含量.结果与正常假手术组对照,模型组右股骨、胫骨及腰椎BMD,右股骨湿重、干重、灰重及骨灰Ca、P含量,血清中E2、CT明显降低(P<0.01),而尿Ca排出量及血清PTH含量则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血Ca、P及尿P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Ca、P及E2、CT、PTH等调节激素在骨质疏松症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杜仲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骨密度及生物力学的影响,探讨杜仲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方法:将8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阿尔法骨化醇组和杜仲实验组。除假手术组打开腹腔,暴露卵巢后即缝合外,其他3组均摘除双侧卵巢。阿尔法骨化醇组和盐杜仲实验组分别用阿法骨化醇软胶囊和盐杜仲灌胃,另外2组正常饲养。3个月后,测定血清雌二醇(E2)、骨钙素(BGP)及尿羟脯氨酸(HOP)。测定股骨骨干重、骨灰分、胫骨抗弯曲力及腰椎骨密度。结果:盐杜仲可增加去卵巢大鼠体内岛含量,降低体内BGP及尿HOP含量,增强去卵巢大鼠腰椎骨密度及提高胫骨抗弯曲力。结论:杜仲可抑制骨吸收,提高骨的强度及质量,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
曾叶明 《新中医》2017,49(2):84-86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机制。方法:将11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5例。2组均予阿法骨化醇胶丸治疗,观察组再予补肾活血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骨钙素(BGP)、抗酒石酸碱性磷酸酶(TRACP-5b)的变化,评估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腰椎、股骨颈骨密度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腰椎、股骨颈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中BGP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而TRACP-5b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BGP水平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而TRACP-5b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78.2%,观察组9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1,P=0.0310.05)。结论:补肾活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老年骨质疏松症安全有效,能有效提高患者骨密度及改善骨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4.
益骨汤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骨钙素及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益骨汤对去卵巢大鼠成骨功能的影响。方法:取12周龄W istar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A(模型组)、B(治疗组)、C(阳性对照组)、D(正常对照组)4组,每组10只,前3组行完整双侧卵巢摘除术,D组行假手术,术后常规饲养12周,再分别予以生理盐水、益骨汤水提液、α-D3水溶液及生理盐水灌胃治疗12周,处死大鼠,取血清用放免法测定血清中BGP水平;以双能X线密度仪测定大鼠右股骨上干骺端骨密度;取右胫骨上端做病理切片,通过HE染色对成骨细胞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血清BGP、骨矿含量、骨密度明显高于模型组,HE染色发现其成骨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结论:益骨汤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提高血清BGP水平,加快骨形成,具有治疗OP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肾健骨汤对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模型大鼠股骨颈骨密度及血清雌二醇(E_2)、白介素-6(IL-6)、骨钙素(BGP)影响。方法:选择4月龄SPF级未经交配健康的雌性大鼠,取12只为正常组(A组);采用去卵巢骨质疏松造模法,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补肾健骨汤组(C组)及雷洛昔芬组(D组)各12只,假手术组(E组)12只大鼠只切开皮肤肌肉,取等同体积的脂肪组织,不去卵巢;灌胃8周后完成大鼠骨密度检测,处死取标本检测。结果:(1)骨密度:干预12周后,模型组大鼠骨密度低于假手术组(P0.05);补肾健骨汤组及雷洛昔芬组骨密度高于模型组(P0.05)。(2)BGP:模型组大鼠组低于假手术组(P0.05),补肾健骨汤组及雷洛昔芬组血清BGP均高于模型组(P0.05)。(3)雌激素:模型组雌激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假手术组(P0.05);补肾健骨汤组、雷洛昔芬组雌激素水平均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洛昔芬组骨与补肾健骨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IL-6:模型组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健骨汤组、雷洛昔芬组IL-6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洛昔芬组骨与补肾健骨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健骨汤能改善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升高雌激素及骨钙素水平,促进骨生成,并降低IL-6水平,提示这可能是补肾健骨汤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给予补肾活血中药,每日1剂;对照组口服阿仑膦酸钠片70 mg,每周1次,碳酸钙D3片600 mg,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2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腰椎(L1~L4)及左侧股骨颈骨密度、血清骨钙素(BGP)、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Ⅰ型原胶交联C-末端肽(CTX),并检测安全性指标。治疗后评价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BGP、BAP、TRACP-5b、PINP、CTX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BGP、BAP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安全性指标未见异常改变。结论补肾活血法能有效提高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改善临床症状,可能与其有效调节骨转换代谢平衡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味二仙汤对阳虚质骨质疏松症患者体质状态、腰背部及关节处疼痛、肢体活动状况、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对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符合要求的100例阳虚质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抗骨质疏松治疗,治疗组用加味二仙汤联合基础治疗,为期6周。记录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腰背部与关节处疼痛评分、阳虚症状积分及肢体活动状况(short physical performance battery,SPPB)评分;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钙(calcium,Ca),血磷(phosphorus,P),腰椎1-4(L_(1-4)),股骨颈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钙素(osteocalcin,BGP)及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type 1 procollagen amino terminal peptide,P1N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腰背及关节处疼痛评分,阳虚症状积分,肢体功能活动评分,L_(1-4)及股骨颈骨密度,Ca,P,BGP及P1N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6周后,治疗组肢体活动状况评分,L_(1-4)及股骨颈骨密度,血清Ca,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腰背部及关节处疼痛评分,阳虚症状积分,BGP及P1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二仙汤可以显著减轻阳虚质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背部及关节处疼痛,增强肢体功能活动状况,改善患者体质状态,提高骨密度,降低骨转换,对阳虚质骨质疏松有良好的治疗与改善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鹏  刘羽  胡泊  王红辉 《新中医》2019,51(2):155-159
目的:观察补肾健膝汤和依降钙素联合治疗对膝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疗效、血清骨钙素(BGP)和Ⅰ型胶原羧基末端交联肽(β-CTX)的影响。方法:将122例膝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1例应用依降钙素治疗,治疗组61例应用补肾健膝汤和依降钙素联合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统计2组治疗前后骨密度和骨关节指数(WOMAC)评分,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BGP和β-CTX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80%,显著高于对照组77.05%(P 0.05)。治疗后,2组腰椎正位(L2~)4和股骨颈的骨密度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0.05),且治疗组腰椎正位(L2~)4和股骨颈的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晨僵、疼痛、日常活动困难和总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且治疗组晨僵、疼痛、日常活动困难和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血清BGP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0.05)、血清β-CTX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且治疗组血清BG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血清β-CTX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补肾健膝汤和依降钙素联合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同时能明显改善血清BGP和β-CTX水平。  相似文献   

9.
《新中医》2019,(2)
目的:观察补肾健膝汤和依降钙素联合治疗对膝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疗效、血清骨钙素(BGP)和Ⅰ型胶原羧基末端交联肽(β-CTX)的影响。方法:将122例膝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1例应用依降钙素治疗,治疗组61例应用补肾健膝汤和依降钙素联合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统计2组治疗前后骨密度和骨关节指数(WOMAC)评分,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BGP和β-CTX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80%,显著高于对照组77.05%(P 0.05)。治疗后,2组腰椎正位(L2~)4和股骨颈的骨密度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0.05),且治疗组腰椎正位(L2~)4和股骨颈的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晨僵、疼痛、日常活动困难和总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且治疗组晨僵、疼痛、日常活动困难和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血清BGP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0.05)、血清β-CTX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且治疗组血清BG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血清β-CTX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补肾健膝汤和依降钙素联合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同时能明显改善血清BGP和β-CTX水平。  相似文献   

10.
加味补肾壮筋汤对膝骨关节炎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探讨加味补肾壮筋汤对家兔实验性膝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病理学和血液中SOD活性、LPO含量的影响.按Hulth法建立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芬必得组和中药组.检测家兔血液中SOD活性和LPO含量,并在手术显微镜、光镜及扫描电镜下对关节软骨进行观察.结果中药组SOD活性较芬必得组和模型组高(P<0.05),LPO含量较芬必得组和模型组低(P<0.05).手术显微镜、光镜及扫描电镜下观察,中药组关节软骨退变程度较芬必得组和模型组轻.表明加味补肾壮筋汤具有抗脂质过氧化,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保护软骨细胞免于自由基损害,延缓关节软骨退变,促进关节软骨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金刚健骨片防止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机理。方法:摘除雌性 S D大鼠双侧卵巢制成动物模型,灌药13 周断头取血,用放免法测定动物血清内分泌激素 E2, B G P, C T, P T H。结果:金刚健骨片和对比药物骨松宝,尼尔雌醇均能提高模型鼠 E2, B G P, C T 水平,抑制 P T H 分泌。结论:金刚健骨片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形成与骨吸收失衡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补肾法对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影响的作用机理探讨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使用补肾方剂(补肾健骨胶囊)对切除卵巢后引起大鼠骨质疏松的雌性成年大鼠进行了雌激素和补肾健骨胶囊的治疗。观察了大鼠雌激素、黄体生成素、子宫重量,以及股骨计量学和胫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变化。统计学结果显示:补肾健骨胶囊治疗能改善去势大鼠的骨质丢失状态,起到保护骨骼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其具有1.性激素样作用;2.增强成骨细胞活性,使骨生成增强;3.调节机体内环境微量元素的平衡,促使矿物质在骨中的沉积,进而发挥抗骨质疏松症作用。  相似文献   

13.
牛膝总皂苷对维甲酸致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牛膝总皂苷对维甲酸致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用维甲酸复制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给于牛膝总皂苷30,100,300 mg.kg-1连续灌服,测定大鼠血清钙、磷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素含量以及尿液中羟脯氨酸含量,与模型组进行比较。结果:牛膝总皂苷可升高骨质疏松大鼠血钙含量,升高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血清骨钙素水平,降低尿中羟脯氨酸水平。结论:牛膝总皂苷可改善骨质疏松大鼠的骨代谢。  相似文献   

14.
补肾中药对去势大鼠骨生物力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使用补肾方剂(补肾健骨胶囊)对切除卵巢的雌性成年大鼠进行了治疗,并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尼尔雌醇治疗组的大鼠进行了比较。统计学结果显示,使用补肾健骨胶囊治疗的各组大鼠股骨骨载荷、骨桡度、骨强度、弹性模量等生物力学指标明显好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说明补肾健骨胶囊治疗可明显改善去势大鼠的骨生物力学状态,提高骨骼抵抗外力冲击的能力,有效的防治大鼠去势后引起的骨质疏松症,避免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追溯中药益智近2千年性味功效记载及其演变历程,研究不同时代益智的用药特点、配伍规律,获得益智的临床应用规律。方法:在查阅《本草图经》、《证类本草》及《汤液本草》等代表性本草中有关益智的药性记载基础上,对于《神农本草经疏》《魏氏家藏方》及《丹溪心法》等方剂典籍中益智的配伍情况进行归纳概括,总结出益智的临床应用特点及配伍禁忌。结果:益智临床上主要用于:①治小便频数、淋沥,②治赤白浊、崩漏,③摄涎哕、治逆气上壅、呕吐,④治疗疝痛,⑤治疗其他病证。其应用禁忌为"不宜多服"。结论:对益智医用历史的追溯将为益智现代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同时对于海南地道药材益智的早日开发利用奠定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二陈汤配方颗粒与传统煎剂的化学成分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采用色谱法对二陈汤配方颗粒剂与传统煎剂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建立配方颗粒剂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用不同溶剂提取的部位,采用TLC、GC、HPLC及氨基酸分析仪对其配方颗粒与传统煎剂中化学成分进行定性鉴别比较。结果:配方颗粒剂与传统煎剂的色谱图基本一致。结论:此法准确、简便,可作为配方颗粒剂与传统煎剂的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参芪解郁处方的提取工艺。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法测定参芪解郁方传统汤剂以及颗粒剂中橙皮苷的含量,以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和加水量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参芪解郁处方传统汤剂中橙皮苷含量显著高于颗粒剂中橙皮苷含量;汤剂中对橙皮苷提取量影响顺序为煎煮次数> 煎煮时间> 加水量,其中煎煮次数有显著性差异;参芪解郁方最佳煎煮条件为煎煮3次,煎煮0.5小时,加水量7倍。结论:参芪解郁方高效液相分析方法为该 方的定量方法;优选的参芪解郁方煎煮工艺稳定,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18.
研究补肾方预防和治疗地塞米松致雄性大鼠骨质疏松的疗铲,并探讨其生化机制。方法:采用12月龄SD雄性大鼠46只,随机分组给药,18周后分别测定全身骨密度,股骨抗弯强度以及血清中骨下素,甲状旁腺素,睾酮,雌二醇的水平。结果;全身骨密度,股骨抗弯强度预防组显著高于地塞米松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维甲酸、D-半乳糖、苯妥英钠和糖皮质激素4种方式诱导大鼠骨质增生模型的骨密度和各项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维甲酸诱导模型组、D-半乳糖诱导模型组、苯妥英钠模型组和糖皮质激素模型组,每组10只大鼠。采用相应的方式诱导大鼠骨质增生,持续给药2个月后观察1个月。检测5组大鼠的骨密度、血钙、血磷、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甲状旁腺激素(PTH)、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等。结果:股骨骨密度、胫骨骨密度及BGP、IGF-1维甲酸诱导模型组、D-半乳糖诱导模型组、苯妥英钠模型组、糖皮质激素模型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钙及血磷D-半乳糖诱导模型组、苯妥英钠模型组、糖皮质激素模型组低于对照组(P0.05);维甲酸诱导模型组高于对照组(P0.05)。ALP甲酸诱导模型组高于对照组(P0.05)、BGP、IGF-1维甲酸诱导模型组、D-半乳糖诱导模型组、苯妥英钠模型组、糖皮质激素模型组低于对照组(P0.05)。PTH、TRAP维甲酸诱导模型组、D-半乳糖诱导模型组、苯妥英钠模型组、糖皮质激素模型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甲酸、D-半乳糖、苯妥英钠和糖皮质激素4种方式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模型中,骨密度、BGP、IGF-1、PTH和TRAP表现出了相同的变化趋势,而血钙、血磷、ALP的变化趋势则因诱导方式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