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重型肝炎50例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两组均常规给予护肝药物、对症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PE疗法。结果治疗组的生存率为72.00%(18/25),与对照组(40.00%)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PE治疗重型肝炎可明显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设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病情差异无显著性(>0.05),两组均按重型肝炎常规检查和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PE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ALT、AST、TBIL下降,PTA(%)提高,ALB上升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0.05),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是治疗重型肝炎的方法有效的,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3.
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重型肝炎139例,设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采用重型肝炎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PE治疗,并检测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氨、血清HBV-DNA定量、肾功、电解质、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预后.结果:PE治疗后肝功能明显改善,血氨下降由127.91±57.33(μmol/l)降至81.51±40.20(μmol/l)(P<0.001),血清HBV-DNA定量水平平均对数值(Log10 copy/ml)由5.72±1.39降至4.53±1.35(P<0.05).治疗组治愈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7.03%(61/91)、50.0%(24/48)P<0.05,其中又以重型肝炎早期、中期组治愈好转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分别为95%(19/20)、72.27%(8/11)及82.05%(32/39)、57.14(12/21).结论:PE治疗可提高重型肝炎疗效,以早、中期最为适宜,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膦甲酸钠治疗重型肝炎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 -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 - 2R)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4 3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膦甲酸钠,其余治疗两组相同。观察两组患者病死率、HBV -DNA阴转率以及血清TNF -α、SIL - 2R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病死率为2 0 .8% ,对照组是5 2 .6 % ,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两组治疗后HBV -DNA的阴转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 -α、SIL - 2R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TNF -α、SIL - 2R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膦甲酸钠能明显降低重型肝炎患者血清TNF -α、SIL - 2R ,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周恩如  涂晓燕  游山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5):1920-1922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血浆置换PE、血浆灌流PA)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时血浆置换PE、血浆灌流PA的观察和护理。方法:选择重型肝炎90例,治疗组46例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对照组44例不用人工肝治疗。结果:治疗组生存率(67.39%)与对照组生存率(47.73%)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药物联合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和做好观察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肝炎合并原发性腹膜炎的疗效。方法:将45例慢性重型肝炎合并原发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与对照组(20例),两组内科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血浆置换疗法。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检测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腹水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并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60.0%,对照组2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浆置换疗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合并原发性腹膜炎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效果的主要因素。方法随机抽取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40例患者为治疗组,36例为对照组,两组内科综合治疗相同,治疗组加PE治疗。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化指标等的变化及出院后6个月随访,判断PE的疗效及影响疗效主要因素。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2、4周ALT、TBIL指标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均<0.01);治疗组急、慢性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随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组早、中期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晚期,PE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现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等并发症时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E治疗重型肝炎疗效肯定,肝病严重程度、病期及并发症为影响疗效主要因素,掌握治疗时机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6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5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取综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20/28),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39.3%(11/2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肝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是临床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一种有效方法,且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霉酚酸酯(MMF)治疗进展迅速的慢性重度乙型肝炎以阻断重型肝炎的发生.方法进展迅速的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接受还原型谷胱甘肽、前列腺素E1及新鲜血浆、白蛋白等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MMF治疗.结果MMF治疗组治疗好转率为88.2%(30/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4%(17/26,×2=4.53,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19.3±6.3)d,对照组为(27.3±5.8)d,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4.98,P<0.05).治疗组有5.9%(2/34)发展为慢性重型肝炎,对照组重型肝炎发生率为26.9%(7/26),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5.12,P<0.05).未观察到MMF有明显诱发继发感染、消化道出血及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等毒副反应.结论 MMF能安全地用于治疗进展迅速的慢性重度乙型肝炎,能有效地阻止其向慢性重型肝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血浆置换联合血浆胆红素吸附(PE+PBA)与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PE+DPMAS)治疗亚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探讨重型肝炎的最佳人工肝治疗方案。方法统计同期收治的应用人工肝治疗的140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亚急性重型肝炎病例,按照 PE、PE+PBA、PE+DPMAS 分为3组,对比3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血常规、电解质和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PE+DPMAS 组治疗有效率70.8%,稍高于 PE、PE+PBA 两组(60.9%、67.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3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球蛋白(GLB)等生化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01),治疗后 PE 组前清蛋白(PA)较治疗前升高,PE+PBA 组和 PE+DPMAS 组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 组凝血酶原时间(PT)较治疗前下降(P <0.05),PE+PBA 组 PT 较治疗前下降,PE+DPMAS 组 PT 较治疗前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E 组血清 K+、C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01);PE 组治疗前、后血清 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E+PBA、PE+DPMAS 组血清 Na+较治疗前降低(P <0.001);3组血清 Ca2+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血常规 WBC、Hb、PLT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E 单独应用和联合 PBA 或 DPMAS,均可有效改善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提高救治率;联合治疗可节省血浆用量2/3,方便更多患者使用;PE 联合 DPMAS 对患者血清 Cl-、Ca2+及 Hb 下降的影响幅度最小,具有更佳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联合大黄灌肠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内科综合治疗加血浆置换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大黄煎剂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清蛋白(ALB)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平均PE次数与平均住院费用。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7.113,P〈0.01);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PE次数及平均住院费用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浆置换联合大黄灌肠治疗重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脐血输注 (UCBT)合并血浆置换 (PE)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方法 :将 117例慢性重肝病人分为 4组 ,分别应用成人鲜血或冰冻新鲜血浆 (对照组 ) ,UCBT ,PE和UCBT +PE治疗 ,观察病人治疗前后部分肝功能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各治疗组病人降低血胆红素、升高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活性T淋巴细胞、CD4细胞、白细胞介素 2及膜白细胞介素 2受体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 ,其中UCBT +PE组的效果又优于其它各组。结论 :UCBT合并PE治疗能提高重型肝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重症肝炎血浆置换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疗法对重症肝炎预后及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尿素氮(BUN)、电解质(K 、Na 、Cl-)等影响。方法PE组在综合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PE疗法。常规消毒后行股静脉穿刺置管,留置双腔导管固定,建立血液通路。PE每次交换同型血浆2500~3000ml。每例治疗1~4(2.6±1.4)次。结果PE组82例,存活57例,存活率69.51%;对照组82例,存活33例,存活率40.24%;PE组存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E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SB)、血氨(NH3)明显下降,血清白蛋白(ALB)、PT、PTA明显上升(P<0.01)。PE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5、30d比较,SB、丙氨酸转氨酶(ALT)明显下降,ALB、PTA明显上升(P<0.01)。而血清电解质(K 、Na 、Cl-)、BUN等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PE疗法可提高重症肝炎患者的存活率,降低SB,提高ALB及PTA,从而为重肝患者肝细胞再生和肝移植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4.
报导同期治重症型肝炎4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0例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疗法基础上,加用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结果治疗组病死率为40%,对照组病死率为70%,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血浆置换(PE)术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0例重型肝炎患者应用PE治疗45例次,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等指标判断临床疗效、观察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及患者耐受情况判断其安全性和可行性。结果:血浆置换术后重型肝炎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达87%,血清胆红素平均降低34.3%,PTA上升13%。治疗过程中以血压下降、心慌、恶心、过敏等不良反应发生率20%,未发生大出血、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和血制品引起的重叠感染,耐受情况良好。结论:PE可显著改善肝功能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提高近期存活率,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邱平  林锋  贾杰  曾丽花  李晖 《中国热带医学》2005,5(3):412-413,471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型肝炎的治疗时期和临床疗效。方法47例重型肝炎为治疗组,应用ALSS治疗;94例重型肝炎为对照组,仅用综合疗法治疗。结果经ALSS治疗后,治疗组肝功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总治愈好转率为59.5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0.42%(P<0.05);而早、中期重型肝炎治愈好转率为100.00%,与对照组(51.66%)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5),但晚期重型肝炎中,ALSS治愈好转率为20.83%,对照组为6.00%,两组无显著差异(P>0.1)。结论ALSS治疗重型肝炎疗效可靠,在早、中期重型肝炎进行ALSS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中药凉血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病情采用本院开展的不同模式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联合血浆灌流、胆红素吸附联合血浆置换、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分子吸附再循环)联合凉血解毒化瘀方治疗46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30例对照组仅给予基础疗法加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氨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46例患者中临床治愈9例,显效25例,有效6例,无效3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86.96%,优于对照组,随访半年存活率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有效手段,联合凉血解毒化瘀方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技术—人工肝支持系统对重型肝炎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HFD)、血液灌流(HP)、血浆置换(PE)、高通量血液透析串连血液灌流(HDF HP)、连续肾替代串连血浆置换或串连血液灌流(CRRT PE、HP)、血浆滤过吸附(PFA)等,对19例重型肝炎、肝脏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愈3例(3/19,15.8%);好转8例(8/19,24.1%);无效2例(2/9,10.5%);死亡6例(6/19,31.6%)。结论:血液净化技术对重型肝炎近期有效,但远期疗效仍较差,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阿拓莫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 (商品名为阿拓莫兰 )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5 0 5例慢性乙型肝炎按病情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三型 ,各型分别按随机抽样方法分为治疗组 2 6 0例 (轻度 4 6例 ,中度 15 8例 ,重度 5 6例 ) ,对照组 2 4 5例 (轻度 4 2例 ,中度 15 0例 ,重度 5 3例 )。对照组采用B族维生素 ,维生素C ,复方丹参注射液 ,肌苷注射液等静脉滴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拓莫兰 12 0 0mg静脉滴注 ,每日 1次治疗。疗程 30天。观察症状、体征及治疗前后监测肝功指标。结果 :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重度治疗组肝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 (P<0 .0 0 1,P <0 .0 0 1) ;治疗有效率也较对照组高 (P <0 .0 0 5 ,P <0 .0 2 5 )。结论 :阿拓莫兰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 ,能维护肝细胞膜稳定性 ,可作为病毒性肝炎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