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不同产地叶下珠及叶下珠联合用药抗鸭乙肝病毒疗效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应用重庆麻鸭乙肝动物模型进行了不同产地叶下珠及叶下珠联合喹诺类抗菌药环丙沙星抗鸭乙肝病毒的疗效初探,连续一月用药后,结果表明:广西叶下珠、云南叶下珠能使血清DHBVDNA滴度下降(P<0.05),而重庆叶下珠无此作用(P>0.05);且云南叶下珠停药1周后有血清DHBVDNA回升现象:广西叶下珠与环丙沙星合用,似有增强抗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总被引:51,自引:2,他引:51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在肝硬化患者的发生率为10.0%~25.0%,重型肝炎患者SBP的发生率为17.7%~47.0%。 一、细菌学及其耐药性的变迁 SBP感染多来自肠道细菌,绝大多数为单一细菌感染,厌  相似文献   
3.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对85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3例患者只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42例患者在综合疗法基础上给予ALSS治疗,并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毒素及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ALSS治疗后,肝功能明显改善, PT、 TNF-α、内毒素及 NO 水平明显下降 (P<0.05~0.001),血清Cl-水平也明显降低(P<0.001).ALSS治愈好转率为50.0%(21/42),而对照组治愈好转率为20.9%(9/4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ALSS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12/42).结论 ALSS治疗慢性重型肝炎能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并降低TNF-α、内毒素及NO等病理成分,能明显提高其治愈好转率,其中早、中期患者疗效明显好于晚期患者.  相似文献   
4.
重型肝炎预后单因素分析与评估系统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对影响重型肝炎预后的单因素进行分析,从中筛选出对预后有明显影响的因素,并确定其与预后的相关程度,从而构建出重型肝炎预后评估系统,并检验其效能。方法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1997年1月至2003年3月收治的301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分别从年龄、性别、临床分型、病原分型、并发症、既往病史、生化指标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研究,借助SPSS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这些因素与重型肝炎预后的相关程度。利用得到的独立危险因素和各自的相关系数构建重型肝炎预后评分公式,将原始数据代人公式进行评分,验证系统的评估效能。结果年龄、临床分型、肝性脑病、电解质紊乱、原发性腹膜炎、酸碱失衡、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出血、既往肝硬化基础、酶胆分离、凝血酶原活动度、总胆红素、尿素氮、肌酐、血钠等指标与预后有明显的关系。进一步的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凝血酶原活动度、尿素氮、血钠、肝性脑病为影响预后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对构建的评估系统的评价效能进行研究发现: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于40分组,治疗有效率为76.9%,40~80分组,治疗有效率仅12.5%,80分以上组,治疗均无效,两组评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凝血酶原活动度、尿素氮、血钠、肝性脑病作为独立的危险因素可用于预后评分系统的构建。本研究构建的重型肝炎预后评估系统能较好地反映预后。  相似文献   
5.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远期生存质量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远期生存质量进行研究,为其预后判断,药物疗效的分析及药品经济学评估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补充修订的SF-36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调查101例6~l 8年前经肝穿活组织检查诊断的慢性乙型肝炎和105例门诊体检的普通人群。 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精神健康、肝病特有症状5个方面的远期生存质量低于普通人群,差异有显著性(μ≥2.10,P<0.05)。 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远期生存质量差。  相似文献   
6.
N-乙酰半胱氨酸对肝损伤大鼠体内NO水平及NOS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肝损伤大鼠肝脏病理的影响及对肝脏损伤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ml/kg 1次;肝损伤模型组:给予D-gal 1g/kg腹腔注射1次;NAC实验组:于腹腔注射D-gal 1g/kg后6、12、18 h分别腹腔注射NAC 0.1mmol/kg 1次.急性肝损伤模型建立后24h取血及肝组织标本,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测定其血清、肝组织NO水平及肝组织NOS活性.结果:NAC实验组大鼠的肝脏病理形态较肝损伤模型组有所改善,其血清NO水平较肝损伤模型组增高,而肝组织中NO水平较模型组降低,均具有统计学差异.NAC组大鼠肝组织中cNOS活性较模型组有明显提高,而iNOS活性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均<0 05).结论:NAC可以改善急性肝损伤大鼠的肝脏病理改变,该保护作用可能通过影响不同型别的NOS活性而改变体内不同部位的NO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强肝丸C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强肝九丸是以中草药叶下珠为主,黄芪等药为辅的中药方剂。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证实叶下珠有较强的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其抗病毒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观察了强肝丸C、肝得健在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作用。 一、材料与方法 1.动物模型:采用健康成年的重庆麻鸭产的蛋孵化的1日龄雏鸭,经腹腔接种 0.1ml DHBV DNA阳性的血清。接种1周后,分别颈外静脉抽血,用地高辛标记的DHBV DNA探针经斑点杂交检测筛选出感染阳性鸭作为实验动物。 2.实验分组及用药方法:将DHBVDNA阳性的1月龄鸭55只…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22岁。因发现左眼球上隆起一包块4年余,于1998年7月8日来我科就诊。患者既往健康,家族史无特殊。眼部检查:视力双眼均为5.1,左眼球无突出,运动自如,球结膜无充血,颞上象限,距角膜缘约6mm处见一约2cm×1cm×0.4cm之包块,表面...  相似文献   
9.
20例患者 ,男性 18例 ,女性 2例 ,病程 2月~ 2年 ,平均半年。查见患耳局限性隆起 ,表面正常标志消失 ,重者整个耳廓形态改变 ,穿刺抽出不等量淡黄色液体。首次治疗于常规消毒后 ,抽出囊内液体 ,取地塞米松注射液 5mg注入囊腔内 ,反复抽注 ,遗少量于腔内 ,拔针。使用珠海和佳EBH Ⅲ型耳鼻喉综合治疗仪 ,功率设置为 2 0~ 30W ,时间为 10~ 15min ;将微波理疗辐射器置于患部 ,每日 1次。以后治疗 ,若无液体渗出 ,则仅做微波理疗 ;耳廓有增生变形者 ,则于增生区增加注射康尼克通注射液 ,每周 1次。病程短 ,病变范围小者一次治疗痊愈…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裸DNA转染原代大鼠肝细胞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BV)环化裸DNA转染原代大鼠肝细胞瞬时表达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肝细胞与HBV之间的互动关系奠定基础. 方法采用原代大鼠肝细胞(PRH)作为靶细胞,电转环化HBV DNA,于转染后1~10d各时点分别以Southern杂交和斑点杂交分析HBV DNA的复制中间体与复制形式,以IMX系统检测HBsAg、HBeAg,以western免疫印迹、免疫斑点印迹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BcAg,用RT-PCR检测HBV S/X mRNA,并采用电镜观察有无Dane颗粒合成.以单纯电击PRH为对照组. 结果 HBV环化裸DNA在PRH中的复制为游离型,可见rcDNA、cccDNA和ssDNA等复制中间体;表达的蛋白质产物、HBsAg于转染后各时点PRH裂解液中均可检测到(P/N值4.83~85.69,阳性≥2.1),峰值于1~3d,转染后1~10d平均P/N值为18.239±27.459;PRH培养上清液中未检测到HBsAg;HBeAg于PRH培养上清液和细胞裂解液中均呈阴性(P/N值<2.1);HBcAg于转染后1~3d时点内检测到低度表达;HBV S mRNA为阳性,而X mRNA为阴性;电镜未观察到Dane颗粒. 结论 HBV环化裸DNA转染原代大鼠肝细胞瞬时表达模型稳定性、可重复性均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