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实验性肝纤维化形成的性别差异及雌激素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实验性肝纤维化形成的性别差异及雌激素的作用.方法 通过四氯化碳(CCL4)诱导雄性、雌性及雌性去势大鼠的肝纤维化动物摸型,观察雌激素对各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作用,以及雌激素拮抗剂他莫昔芬对纤维化形成的影响.结果 雌激素可以明显降各组大鼠的血清ALT、AST水平,减少透明质酸(HA)和IV型胶原(CIV)等肝纤维化指标(P<0.05),抑制肝脏的胶原沉积和肝星状细胞(HSC)对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减少I型胶原的合成.而他莫昔芬却具有雌激素相反的作用.雌性大鼠对CCL4致肝纤维化的反应性明显弱于雄性大鼠.结论 雌激素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可能是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等慢性肝病中存在性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雌激素代谢产物介导雌激素抗肝纤维化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 β Est抑制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可能作用途径。 方法 在动物实验中采用皮下注射CCl4 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观察 2 0 μg/kg/dβ Est对完整或去势雌性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 6周后收集肝组织和血清标本 ,以标准酶法、ELISA、RIA分别测定血清肝功能、ECM及E2 水平 ;VG染色胶原染色及α SMA免疫组化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 ,结合图像分析计算胶原面积。在细胞学实验中采用原位酶灌注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HSC。初次传代后的HSC被随机分成 10组 ,分别加入不同浓度 β Est、2 0HE、2Me0E ,加药后 72h ,采用MTT、ELISA及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HSC增殖、培养液中HA、CIV含量及细胞中α SMA、ER表达。结果 β Est能抑制雌性大鼠纤维化形成 ,改善肝功能 ,降低ECM分泌、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及α SMA表达 ,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与血清E2水平呈负相关 ,相关系数为 -0 57;10 - 9M~ 10 - 7M浓度的 β Est、2 0HE、2Me0E能抑制活化HSC增殖、分泌ECM ,呈剂量依赖关系 ,而10 - 7M浓度β Est、2 0HE、2Me0E均能抑制活化HSC表达α SMA ,强度依次为 2Me0E >2 0HE >β Est。 结论 雌激素抑制肝纤维化形成可能通过其代谢产物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口服氧化苦参碱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血清生化和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1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20)、CCl4模型组(n=30)、氧化苦参碱预防低剂量组(n=30)、中剂量组(n=30)和高剂量组(n=30)。氧化苦参碱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氧化苦参碱的用量分别为30、60、100mg/kg体重,每日灌胃1次,共12周。血清ALT、GGT、总胆红素、白蛋白水平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HA、LN、PⅢNP、Ⅳ型胶原含量分别以RIA和ELISA方法检测。肝组织学检查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结果 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氧化苦参碱预防组较对照组肝功能有明显改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明显降低;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对照组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明显高于氧化苦参碱预防组。结论 口服氧化苦参碱可改善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血清生化和肝纤维化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对肝纤维化大鼠模型α-SMA、TGF-β1的影响及其抗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采用40?l4皮下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并以柴胡疏肝散干预,测定肝功能、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及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α-SMA、TGF-β1表达,RT-PCR检测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柴胡疏肝散组较模型组:肝功能明显改善,血清HA及LN显著降低,肝组织HYP含量明显少,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肝组织α-SMA及TGF-β1表达减少。结论柴胡疏肝散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17β-雌二醇及代谢产物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17β-雌二醇(β-Est)及其主要代谢产物2-羟雌二醇(2OHE)、2-甲氧雌二醇(2MeOE)对肝星状细胞(HSC)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 采用原位酶灌注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HSC。初次传代后,HSC随机分成10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β-Est、2OHE、2MeOE,加药后72h,采用MTT、ELISA及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HSC增殖、培养液中透明质酸(HA)和Ⅳ型胶原(VⅣ)含量及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雌激素受体(ER)表达。结果 在10^-9~10^-7mol/L浓度范围内,β-Est、2OHE、2MeOE能抑制活化HSC增殖、分泌细胞外基质(ECM),呈剂量依赖关系,10^-7mol/Lβ-Est、2OHE、2MeOE能抑制活化HSC表达α-SMA,生物学活性依次为2MeOE>20HE>β-Est。10^-7mol/L β-Est能促进HSC表达ERβ蛋白,而相同浓度2OHE、2MeOE对HSC表达ERβ蛋白无影响。结论 在生理条件下,雌激素抑制肝纤维化形成可能通过其代谢产物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荆和α-1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对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理.方法 40只sD大鼠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组、单用卡维地洛组、卡维地洛治疗组,分别测定各组的肝功能[丙氨酸氮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球蛋白(A/G)],肝纤维化血清指标(PC4、HA、CN),肝纤维化组织学指标(HE染色,Masson染色).SP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RT-PCR法测定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TGF-β1 mRNA).结果 与造模组相比,卡维地洛改善了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病理学检查指标都有所下降.结论 卡维地洛能够减轻CCl4致大鼠的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7.
重组肝再生增强因子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邱德凯  沈敏  熊伍军  陈颖 《肝脏》2002,7(1):14-16
目的 观察重组肝再生增强因子 (rALR)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 构建表达ALR的质粒 ,将得到的rALR用于CCl4 致肝纤维化的大鼠 ,观察rALR对肝纤维化动物模型肝功能、血清细胞外基质水平及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影响。结果 rALR可显著改善CCl4 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功能 ,降低血清细胞外基质水平和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结论 rALR对实验大鼠肝功能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对抗肝纤维化亦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软肝冲剂对CCl4肝纤维化大鼠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软肝冲剂对CCl4肝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软肝冲剂促进肝细胞再生、阻止肝纤维化、肝硬化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Northern-blot方法检测CCl4肝纤维化大鼠TGFβ1mRNA表达.结果:Northern-blot杂交显示,实验第45、90天,模型组、中药各组和西药秋水仙碱组大鼠肝脏TGFβ1 mRNA表达均较正常组增强(P<0.01).但中药各组和西药秋水仙碱组TGFβ1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1).其中中药高剂量组TGFβ1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中药低剂量组和西药秋水仙碱组(P<0.01).结论:软肝冲剂能调节CCl4肝纤维化大鼠TGFβ1mRNA表达,促进肝细胞再生,抑制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胆管结扎(BDL)、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生化指标、肝脏病理学及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方法 9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分为CCl4肝纤维化模型组(44只)及其对照组(6只)和BDL肝纤维化模型组(30只)及其对照组(10只)。CCl4肝纤维化模型组是采用50%的CCl4橄榄油溶液对大鼠进行腹腔注射的方法来制备模型,而BDL肝纤维化模型组则采用结扎大鼠胆总管的方法来制备。观察大鼠一般情况,生化方法测血清ALT、AST、TBil、DBil;ELISA法测血清透明质酸(HA)和层黏连蛋白(LN)水平。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肝组织FN表达。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血清生化学结果显示,BDL组大鼠自胆管结扎术后第7天开始,TBil及DBil即上升到较高水平且随后一直保持此水平,CCl4肝纤维化模型组大鼠2周始逐渐升高,至8周达高峰;BDL大鼠纤维化指标HA、LN水平显著高于同期CCl4模型组;CCl4模型组大鼠可见肝细胞弥漫性脂肪变性,汇管区-汇管区或汇管区-中央静脉间纤维间隔形成极为显著,BDL大鼠则表现为肝内胆管显著增生,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间隔形成同时存在;BDL组中FN的表达呈分散无规则型,且纤维组织细小,而CCl4组的FN多集中表达于小叶之间的间隔处,纤维组织粗大。结论 BDL和CCl4均可诱导大鼠肝纤维化,BDL较早引起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升高,可见明显胆管增生,CCl4则以脂肪变性为主;FN在两种模型中表达分布不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GZ)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护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腹腔注射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7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罗格列酮组、罗格列酮预防组(小、中、大剂量组各10只)秋水仙碱组.应用HE染色、Masson染色、网状纤维染色观察大鼠肝纤维化的程度;生化法检测肝功能ALT、AST、Alb等;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PPAR-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罗格列酮预防组大鼠与模型组相比,肝组织结构明显改善,纤维化增生程度减低,肝功能改善,肝组织内丙二醛(MDA)、TGF-β1的表达均降低;RGZ综合效果优于秋水仙碱.结论:RGZ可通过激活PPAR-γ途径,减轻氧化应激后继的肝纤维化病变,降低TGF-β1的表达,对肝纤维化有良好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更年甘露饮加小剂量雌激素对去势大鼠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更年甘露饮加小剂量雌激素对去势大鼠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探讨一种防治女性绝经后心血管疾病的新方法。方法雌性大鼠去势后预防用药3个月,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激素水平、血脂水平,胸主动脉雌激系受体α、β的表达。结果小剂量雌激素无明显改善作用,更年甘露饮加小剂量雌激素、常量雌激素及单纯更年甘露饮均能改善血清激素及血脂水平,提高胸主动脉雌激系受体α、β的表达,其中更年甘露饮效果最弱。而常量雌激素使子宫内膜明显增生。结论更年甘露饮加小剂量雌激素改善去势大鼠血清激素及血脂水平,提高胸主动脉雌激素受体α、β的表达与常量雌激素相似,对子宫内膜无明显增生作用,可作为一种防治女性绝经期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肝纤维化本质是过多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沉积于肝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是最重要的促肝纤维化因子,它能促进肝贮脂细胞(HSC)合成胶原、纤维连接蛋白及蛋白多糖等ECM,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合成,并促进HSC分泌组织金属蛋白酶Ⅰ抑制剂(TIMP-1)等从而减少ECM降解。Smad4是TGF-β信号传导通路中的一个关键性因子,因此,我们将腺病毒介导的反义Smad4基因转移至大鼠体内,观察其对CCl4/乙醇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GbE)对CCl4大鼠肝组织TGF-β1mRNA表达及胶原沉积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10只。四氯化碳(CCl4)组15只和GbE组(CCl4 GbE)组15只。12W后,观察各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逆转录PCR法测定TGFβ1mRNA表达;测定肝组织丙二醛(MDA)及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结果:CCl4组8只大鼠肝脏内形成假小叶,GbE组中3只大鼠肝脏有假小叶形成。GbE组大鼠TGFβ1mRNA表达、肝组织中MDA及血浆PAF含量明显低于CCl4组(P<0.05)。结论:GbE能下调CCl4大鼠肝组织TGFβ1mRNA表达并抑制胶原沉积。  相似文献   

14.
EGCG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1和CT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EGCG)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运用腹腔注射CCl4构建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EGCG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运用HE染色、Massion三色染色检测肝纤维化的变化;生化检测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转移酶(AST);同时检测肝组织的羟脯氨酸、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底物(TBARS)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分别运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和蛋白质表达.结果:EGCG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EGcG对肝细胞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与纤维化模型组比较,EGCG干预组血清ALT、AST水平降低(138.4±45.8vs 234.6±63.2,96.4±20.5 vs 186.2±36.6,均P<0.05).EGCG显著抑制肝组织α-SMA的表达.EGCG通过抑制TBARS的形成和提高GSH含量,显著改善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的氧化状态.同时EGCG显著抑制肝组织TGF-β1及CTGF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均P<0.05).结论:EGCG能够显著抑制肝纤维化的进展,其机制与EGCG改善大鼠肝脏的氧化状态及抑制TGF-β1和CT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细胞因子及超微结构的变化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四氯化碳(CCl4)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及定位,血清IL-6、IL-10和IL-18的变化,以及肝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将2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模型组大鼠予以40?l4皮下注射8周后处死.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GFβ1和CTGF在肝脏的表达及细胞内的定位;ELISA检测血清IL-6、IL-10和IL-18;电镜检测肝组织超微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肝内TGFβ1和CTGF表达增加,免疫阳性反应信号的主要位于纤维间隔中的细胞浆;模型组大鼠血清IL-6和IL-18升高,而IL-10较正常组降低(P<0.05 or P<0.01);超微结构符合肝纤维化改变.结论:TGFβ1、CTGF、IL-6、IL-10和IL-18与肝纤维化的形成发展有关,可作为抗肝纤维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李文庭  贺永文 《肝脏》2007,12(4):265-267
目的 研究己酮可可碱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CCl4诱导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试验组全程给予己酮可可碱治疗.测定大鼠血清ALT、Ⅳ型胶原含量及肝组织中β-catenin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正常大鼠肝脏不表达β-catenin;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β-catenin的表达呈强阳性,多表达于胞质,且向细胞核内转移;经己酮可可碱治疗后,试验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地显著降低,胶原面积占肝组织的面积百分比下降(P<0.05),β-catenin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两者呈正相关(r=0.842,P<0.001).结论 β-catenin在纤维化程度高的肝组织的表达增强,是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反应指标;己酮可可碱能显著降低纤维化大鼠肝脏β-catenin的表达,延缓大鼠肝纤维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银杏叶提取物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逆转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病理过程的逆转作用.[方法]采用CCl4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成功后,予EGb或0.85%氯化钠灌胃,8周后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苦味酸-酸性品红染色和网状纤维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变化,酶动力法检测肝功能,SP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α-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2)、Ⅰ型胶原表达的变化,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TGF-β1、Ⅰ型胶原、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的表达情况.[结果]EGb可促进大鼠肝纤维化的逆转,使肝组织中α-SMA、TGF-β1、Ⅰ型胶原、TIMP1的表达降低(P<0.01);肝功能改善(P<0.01);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分级好转,胶原纤维、网状纤维所占面积显著缩小(P<0.01).[结论]EGb能有效逆转大鼠肝纤维化病理过程,其作用机制为抗脂质过氧化、保护肝细胞和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抑制TGF-β1、Ⅰ型胶原、TIMP1的合成,从而逆转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γ-干扰素抗肝纤维化动物实验和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重组人γ干扰素(IFN-γ)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观察IFN-γ治疗中度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方法用四氯化碳(CCl4)和二甲基亚硝胺(DMN)分别诱导形成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采用三种不同剂量IFN-γ对两种模型肝纤维化大鼠进行治疗,并与正常对照组、秋水仙碱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相比较,观察各组肝功能、血清透明质酸(HA)水平、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α-SMA的变化;对37例中度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IFN-γ治疗9mo,观察组织病理学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变化.结果两种模型组中,三组IFN-γ治疗组肝纤维化程度均明显小于秋水仙碱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部分肝功能指标、肝Hyp含量、血清HA水平较秋水仙碱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亦有显著降低.三组IFN-γ治疗组之间,随剂量增大存在明显量效关系;14例IFN-γ治疗前后肝组织活检显示,其中12例患者肝纤维化进展被阻断甚至逆转,IFN-γ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有明显好转.结论 IFN-γ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大鼠肝纤维化有较好疗效,IFN-γ的治疗效果与剂量有关;IFN-γ对中度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补锌对大鼠血清锌和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补锌对大鼠血清锌含量及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影响. 方法:将Wistar大鼠46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四氯化碳(CCl4)模型组、高糖组、补锌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后四组动物每只给CCl4油溶液0.15 mL腹腔内注射2次/wk, 共注射8 wk;后三组大鼠分别给予高糖、葡萄糖酸锌,观察每一种情况对大鼠血清锌含量、肝功能和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产生的影响. 结果:实验的4 wk和8 wk时,补锌组与模型组及高糖组血清ALT均增高,各组间差异不明显,但补锌组AST均明显降低,与模型组及高糖组比较有较明显差异(164.8±54.72a,143.5±46.6b vs 262.0±142.4,260.4±125, aP<0.05,bP<0.01).补锌组大鼠血清锌含量在8 wk时均较模型组明显增高(30.4±4.6,30.4±4.6 vs 16.2±4.3, P<0.01),维持在正常水平,并对大鼠肝纤维化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两个剂量组间未见明显差异(36.3±5.4 vs 30.4±4.6).高糖使大鼠的体重明显增加,未见大鼠肝纤维化的改善. 结论:补锌对肝损伤动物血清锌及肝纤维化的影响表现在后期,采用低剂量较长期的补锌方法可能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性激素对雌性大鼠血管内皮细胞(VEC)增殖的影响,比较成年雌性大鼠人工绝经前、后及补充不同剂量性激素后内皮功能的变化。方法:(1)以MTT法检测含不同浓度的17-β雌二醇(E2),孕酮(P)的培养基对细胞增殖的影响;(2)将48只成年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单纯去势组、去势+补充大剂量E组、去势+补充中剂量E组、去势+补充小剂量E组。观测各组血管壁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含量及血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前列环素(PGI2)、血栓烷A2(TXA2)的含量。结果:(1)3×10-8、3×10-7ME2可促进雌性大鼠VEC增殖,Tamoxifen可阻断E的这种作用;(2)与假手术组比较,单纯去势组大鼠血管壁NOs、血清NO含量降低;血浆ET含量、TXA2/PGI2比值增加(P<0.01)。与单纯去势组比较补充适量雌激素组或雌孕激素组可改善这一状况。结论: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可引起内皮功能障碍,补充适量雌激素可改善这一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