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孤立性肺结节的MS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不同CT征象,并探讨各种不同征象及联合多种征象在肺部孤立性结节定性诊断中的价值,以期提高对其的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经手术病理和临床随访证实的孤立性肺结节的相关临床及CT资料(包括后处理重建资料)。结果:分叶征、短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空泡或空气支气管征在恶性结节组中的出现率依次为72.4%、65.5%、51.7%、53.4%、36.2%,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的25.5%、8.50o、8.5%、23.4%、1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而上述征象在细支气管肺泡癌组与非细支气管肺癌泡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上述2种或2种以上征象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性(81.0%)、特异性(80.9%)及准确性(81.0%)较高,而假阳性率(19.2%)和假阴性率(19.0%)相对较低。良性结节多边缘光滑(74.5%),长毛刺的出现率(29.8%)较高,结节内钙化的发生率(21.3%)等与恶性结节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分叶征、短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空泡或空气支气管征中2种或2种以上的征象并结合强化特征等对恶性结节的诊断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周围型肺腺癌CT征象在评估其病理学分级中价值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周围型肺腺癌CT征象和病理学分级的关系,探讨周围型肺腺癌的CT征象在其病理学分级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对照分析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48例周围型肺腺癌的主要CT征象,并探讨CT征象与病理学分级之间的联系。结朵周围型肺腺癌的瘤体大小、深分叶征、血管集柬征的显示率在中高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胸膜凹陷征和毛刺征的显示率在中高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间的差别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瘤体直径〉3cm且具有深分叶征、血管集束征等CT征象的周围型肺腺癌恶性程度较高,而毛刺征和胸膜凹陷征对评价肿瘤恶性程度的意义可能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肺部恶性局灶单纯性磨玻璃密度结节的CT影像。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肺部局灶单纯性磨玻璃密度结节CT资料,根据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恶性组5l例,良性组17例。观察并对比分析其cT征象,研究恶性结节的CT特征。结果圆或椭圆形(82.35%)、界面清楚(100.00%)、空泡征(60.78%)、血管集束征(27.45%)、胸膜凹陷征(72.55%)、边缘分叶或部分光滑(94.12%和9.80%),在恶性结节的cT征象中有较高的阳性率,与良性结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蜂窝征(7.84%)及边缘毛刺征(21.57%)在良恶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灶单纯性磨玻璃密度结节的病灶形状、界面清晰度、内部结构、邻近结构和边缘形态等cT征象,有助于恶性结节的诊断及良恶性鉴别诊断,为指导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肺单个结节/肿块的疾病构成临床特点以及诊断方法。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在该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08例肺单个结节/肿块连续性病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根据诊断结果分为良性病变组(良性组, n=22)和恶性病变组(恶性组,n=86),并比较两组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评价各种诊断技术的诊断效率。结果与恶性组比较,良性组平均年龄较低[(50.3±18.8)岁vs.(61.2±10.7)岁,P<0.05)],发热比例较高(33.3%vs.8.3%)(P<0.01)。良性组结节/肿块平均直径(34.9±16.0)mm与恶性组(42.1±20.6)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结节/肿块CT分叶征(75.6%)、血管集束征(32.6%)、胸膜凹陷征(40.7%)多于良性组(分别为50.0%、4.5%和、13.6%)(P<0.05),但空泡征则低于良性组(17.4%vs.40.9%)(P<0.05)。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 CT引导经皮经胸腔穿刺肺活检诊断率分别为39.2%(31/79)和96.8%(60/62)。41例同时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CT引导经皮胸腔穿刺肺活检,诊断率分别为24.4%和97.6%(P<0.01)。结论肺单个结节/肿块疾病构成以恶性肿瘤为主,CT 特征对鉴别诊断有一定提示意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一定诊断意义,CT 引导经皮胸腔穿刺肺活检诊断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及造影增强模式特征。方法:回顾经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58例(131个结节)的超声资料,总结常规声像图特征、结节血流丰富程度及血流形态及增强模式。结果:恶性组甲状腺结节回声、声晕形态及内部钙化分布与良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良性组甲状腺结节血流丰富程度以0级/1级为主(68.25%),恶性组以2级/3级为主(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血流形态以I型/II型为主(73.02%),恶性组以Ⅲ型/Ⅳ型/Ⅴ型居多(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良性组甲状腺结节80.95%环状增强、恶性组86.76%不均匀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利用不均匀增强模式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敏感度86.76%、特异度87.30%、阳性预测值88.06%、阴性预测值85.94%、准确率87.02%;利用环状增强诊断甲状腺良性结节,敏感度80.95%、特异度97.06%、阳性预测值96.23%、阴性预测值97.06%、准确率89.3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及造影增强模式有助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及鉴别诊断,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信息,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肺内不同病理的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探讨其对SPN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有明确病理学结果的SPN共45例,其中,良性16例,恶性29例,所有病例均行MSCT扫描与后处理,显示SPN的分布、形态及内部特征,并同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45例S P N的中,良性结节(良性组)包括炎性假瘤6例,结核球4例,错构瘤3例,隐球菌2例,血管内皮瘤1例;恶性结节(恶性组)包括腺癌21例,鳞癌3例,小细胞癌2例,肺泡细胞癌3例;良性结节组直径平均为2.1 cm ,恶性结节组直径平均为2.6cm ;所有SPN位于肺内侧带5个、中间带12个、外侧带28个,相应部位恶性结节的百分比分别为40%(2/5)、50%(6/12)、75%(21/28),其分布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恶性结节在肺部的上、下叶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的分叶、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及支气管气征、血管集束征的发生率,恶性组高于良性组(P<0.05),其中炎性假瘤和腺癌具有类似表现;对于SPN内出现钙化,结核球与错构瘤发生率高;空洞在肺结核和肺癌中出现比例高。结论 MSCT可以充分显示SPN的分布、边缘及内部形态特征,可以达到对良、恶性SPN的定性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血管纠集征的CT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血管纠集征在常规横断位及三维重建中的出现率,探讨其对良、恶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和临床证实的良、恶性肺结节47例,分别统计血管纠集征在横断面及三维重建图像上的出现率,并判断结节处血管有无增粗。结果:(1)在横断面及三维重建中,恶性肺结节血管纠集征的出现率均分别高于良性结节,但两者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恶性肺结节三维重建后血管纠集征的出现明显高于横断面,两者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3)恶性肺结节三维重建后血管增粗数明显高于横断面,两者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4)恶性肺结节三维重建后血管增粗数明显高于良性结节,两者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1)血管纠集征不是恶性肺结节的特异性征象,但在恶性肺结节中出现率略高。(2)结节处血管增粗高度提示为恶性结节。  相似文献   

8.
李洁  李霞  荆志敏  吴慕冰 《河北医学》2011,17(4):446-448
目的:回顾性研究超声对鉴别的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对比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49例甲状腺结节中的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甲状腺结节性疾病中良恶性结节的超声征象:纵横比、壁结构、声晕、内部回声、钙化形态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内血管分布状况及结节内血流阻力示较良性结节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对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0年12月经手术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10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136个结节)CT表现,分析良恶性甲状腺结节CT表现及征象差异。结果:良性结节多为多发低密度结节,外形规则.可呈岛状强化结节改变,实性结节中度强化,边缘可见厚薄不均强化环,结节周围及壁光滑锐利,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恶性结节多为单发低密度结节,密度不均,形状不规则,边缘模糊,内有不规则坏死区,结节周围有强化残圈,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可发生甲状腺周围器官组织浸润和颈部淋巴结转移。良恶性甲状腺结节在结节大小、密度及增强扫描时的密度无明显差异(P〉0.05)。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表明,良性及恶性甲状腺结节在结节形态、形状、边界、是否有包膜和钙化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是否有壁结节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节密度、形态、边界、有无包膜及钙化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MscT三维重建技术对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pulmonarynodules,SPN)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孤立性肺结节病例93例,其中选择结节直径≤3cm的40例入组,所有入选的40例病例均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良性病变20例,恶性病变20例,通过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reformation,MPR)、多曲面重组(Curedplanarreformation,CPR)、容积再现(Volumerendering,VR)等重建方法,对孤立性肺结节与相邻血管束、支气管、胸膜之间关系的显示图像进行分析,经卡方检验,比较良、恶性结节的血供特点、与周围支气管、胸膜的差异性。结果良、恶性孤立性结节的血供特点与周围支气管、胸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供较丰富为主表现的恶性占85%,良性仅占15%;支气管中断或里杯口状为主表现的恶性占75%,良性未见该征象;胸膜凹陷征为主表现,恶性占80%,良性占15%。结论联合64MSCT的多种重建方法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超  韦菊临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8):879-881,884
目的:统计分析孤立性肺结节周边结构CT征象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43例经病理证实的孤立肺结节病例,行常规和对病灶局部薄层扫描,按照良、恶性进行分组,对良、恶性肺结节周边征象进行分类统计,包括分叶征、血管切迹征、棘突征、毛刺征、边缘锐利、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阳性支气管征、晕征、卫星灶征、充血征、引流线征等12个邻近肺野征象。比较不同征象在良、恶性结节中出现的百分比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43例病例中,良性病变44例,恶性病变99例,除阳性支气管征和绒毛征外,其他周边结构征象在良、恶性肺结节中差异均显著(P<0.05)或非常显著(P<0.01)。结论:绝大多数孤立性肺结节的周边征象对诊断有价值。阳性支气管征和绒毛征在良、恶性结节中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强动态CT增强扫描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诊治的104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行动态CT增强扫描,对比动态CT增强扫描与病理学检测结果,并观察CT值变化情况。结果动态CT增强扫描诊断率较高,即良恶性肺结节诊断符合率依次为95.31%、97.50%;本组良恶性肺结节患者CT增强值均显著高于CT平扫值,但是恶性肺结节CT值变化幅度更大(P0.05,P0.01)。结论动态CT增强扫描对良恶性SPN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良、恶性肺内孤立性结节胸部X线平片和CT表现,提高良、恶性肺内孤立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方法:经手术和临床证实的孤立性肺结节60例均行胸部正、侧、斜位片检查,53例行CT(30例CT增强扫描,10例CT靶扫描),2例行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恶性肺结节(52例)表现为边缘分叶或(和)毛刺征,结节密度不均匀,有空泡征或(和)支气管充气征,胸膜凹陷征和血管集中征,模糊绒毛影,CT增强有明显强化。良性(8例)表现为边缘光滑而锐利,密度较高而均匀,结节中可见钙化,CT增强无或轻度强化。结论:CT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价值优于常规X线平片。对X线平片诊断出的恶性或疑似恶性病例应行CT,可提高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 SMI)分析乳腺良恶性结节中的血管特征表现,判断此项技术的运用前景与价值。方法选取乳腺肿瘤病人75例,其中确诊为乳腺良性肿瘤病人45例,乳腺恶性肿瘤病人30例,共获得有效病灶结节94个,其中良性结节45个(良性组),恶性结节49个(恶性组)。通过SMI观察血管走向、血管主干与分支夹角、穿支血管和血管数量4项病变血管特征,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根据乳腺良恶性结节内血管特征的不同表现,采用ROC曲线分析SMI技术鉴别乳腺恶性结节内部血管特征的临界值,并进一步分析得出其敏感性与特异性指标。结果在SMI技术的视角下,2组血管走行方向、血管主干与分支夹角、穿支血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2组血管丰富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MI诊断乳腺恶性结节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敏感性91.84%、特异性75.56%、准确性67.39%、阳性预测值80.4%、阴性预测值89.5%。结论SMI可以很好地反映乳腺良恶性结节内部血管特征区别,对于乳腺恶性病变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肺部结节影像学特征对良恶性的判断价值以及Mayo Clinic Model肺癌模型对华人人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有明确病理诊断结果,同时有完整CT结果的肺部结节患者64例。根据良恶性分成两组,分别对其结节大小、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是否合并钙化、结节位置、发病年龄等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另外根据Mayo Clinic Model肺癌方程及SPSS统计学软件建立ROC曲线。结果:良性组与恶性组病变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叶、毛刺、血管集束征、钙化、胸膜凹陷征有统计学差异(P<0.05),空泡及发病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提示:曲线下面积为0.848(95%CI 0.746~0.951)。结论:孤立性肺结节越大,其恶性病变的风险越高,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均提示恶性可能,结节钙化提示良性可能。Mayo Clinic Model对华人肺部结节判断有一定价值,敏感度达86%,特异度达71.4%。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CT与MRI在孤立性肺结节性质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穿刺或随访确诊为孤立性肺结节的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CT、MRI对孤立性肺结节性质鉴别的临床价值。结果 CT诊断准确率为92.59%;MRI诊断准确率为75.93%,CT对孤立性肺结节定性准确率高于MRI(P0.05)。恶性结节、炎性结节强化峰值(PH)、主动脉强化值比值(SPH/PPH)均高于良性结节(P0.05),但恶性结节与炎性结节CT增强扫描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对孤立性肺结节性质鉴别价值优于MRI,可清晰显示病变形态学特点,对内部结构、钙化征显示率好,且安全、无创、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三维最大密度投影法重建显示SPN与其肺内血管关系进行分析并分型,探讨其对判断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37例SPN患者,行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后行3D MIP重建观察结节与血管关系并分型.结果:37例3D MIP重建图像中,35例与血管关系显示良好,其中恶性22例,良性15例,表现为Ⅰ型表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的CT定量分析对肺部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0例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并确诊的肺部结节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Siemens双源CT对患者进行平行扫描及增强扫描,根据CT影像数据观察分析患者肺部结节病灶检出情况(敏感度、特异度)、结节影像学特征、病灶强化情况及肺部结节谱曲线斜率(K)、病灶钙含量(Ca)、标准化碘浓度(NIC)、有效原子序数(Eff-Z)值变化。结果CT扫描技术诊断肺部结节良、恶性敏感度为96.88%,特异度为97.37%,准确率97.13%;恶性结节和良性结节肺部结节圆形及类圆形、形态不规则、磨玻璃结节、血管集束征、空泡征、分叶征及胸膜凹陷征数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央可见空腔和细胞坏死,肺细胞癌影像图边界清晰,伴分叶征,腺癌影像图表现为分叶状或圆形的孤立结节,且边缘呈毛刺状;结节病灶矢状位CT平扫图显示,右肺上尖叶存在小块清晰均匀阴影,增强扫描结果显示肺部病灶轻、中度强化;恶性结节组K、NIC值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结节组Ca、Eff-Z值明显低于良性结节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基于"人工智能"的CT定量分析对肺部结节良、恶性诊断准确率较高,且可进一步鉴别肺内小病灶,对肺部结节患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