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小组化”助教指导模式在临床技能同质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心肺复苏实训课程为试点,将上海中医药大学2018级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五年制)32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助教授课(teaching assistant,TA)组,各16人。对照组实施传统授课方法;TA组内再分为A小组、B小组、C小组、D小组,分别由4位研究生助教进行小组化授课。比较两组学生的满意度和考核成绩。采用SPSS 25.0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A组在学生满意度调查结果中,增加实践机会、临床技能操作能力、学习效果、总体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课堂考核成绩,TA组[(85.19±2.93)分]和对照组[(82.75±4.5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 d后考核成绩比较,TA组(83.50±5.13)分优于对照组(74.68±3.87)分;且对照组30 d后成绩低于即刻成绩,前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1),TA组成绩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组化”助教指导模式在临床技能同质化培训中效果较好,且有稳定的远期培训效果,学生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同质化管理结合分期带教法对肝胆外科规培医生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3月本院肝胆外科轮转学习的46名规培医生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方法;另选取2020年4月~2020年6月在本院肝胆外科轮转学习的50名规培医生作为观察组,实施同质化管理结合分期带教法。对比两组带教前后专业水平、临床能力以及对带教满意度。结果:带教后两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成绩高于带教前(P<0.05),且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带教后两组临床问诊、体格检查、人文关怀、临床诊断、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总体评价评分均高于带教前(P<0.05),且观察组以上7个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规培医生的带教过程中,运用同质化管理结合分期带教法可提高规培医生的专业水平和临床能力,增强带教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教师模拟标准化病人(TSP)联合临床医师技能培训考试系统(OSCE)教学模式创伤骨科学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5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生,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41名和对照组44名。观察组实施TSP结合OSCE教学模式,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比较2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成绩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2组学生基本知识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病例分析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学生在体格检查、骨牵引制动、复位石膏固定方面的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教学互动、自学能力方面的教学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在创伤骨科学规范化培训中引入TSP联合OSCE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病例分析能力及临床动手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OTD结合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手术室护理规培生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21年8月在我院手术室进行轮转规培的护士50人进入研究,按进科轮转培训先后顺序将护士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教学模式,研究组采用OTD结合临床路径式教学法。轮转培训结束后通过理论考核、临床技能考核、手术室综合能力考核评估护士学员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综合能力,通过教学满意度、参加手术医师和患者对两组轮转护士满意度评分评估教学效果。结果 研究组轮转护士理论考核、临床技能考核、手术室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及教学满意度8个方面,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参加手术医师和患者对轮转护士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TD结合临床路径式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手术室护理规培生的理论知识、临床实践综合技能和教学满意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布鲁姆教育理论的反思型教学法在妇科住院医师规培中的实践作用。方法:将2020年9月~2021年3月在本院妇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31名医师归为对照组,将2021年6月~2021年12月在本院妇产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33名医师归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法,观察组实施基于布鲁姆教育理论的反思型教学法。对比2组规培前后的理论考试成绩、技能操作测试成绩;比较2组规培前后临床能力;比较2组住院医师的教学满意度。结果:规培后,2组理论考试成绩、技能操作测试成绩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规培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团队协作能力、诊疗技术操作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医患交流能力均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布鲁姆教育理论的反思型教学法能够提高妇科住院医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临床操作水平、临床能力以及规培满意度,有助于医师更快的适应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媒体互动式教学模式对老年病科住院医师的规培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实施规培的80名老年病科住院医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住院医师进行规培,试验组采用多媒体互动式教学模式对住院医师进行规培,规培3个月,对比2组规培后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规培前后综合能力以及对规培模式的满意度。结果:2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与临床技能考核成绩有显著有差异(P<0.05),且试验组理论知识、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规培前思维能力、临床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医患沟通能力评分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规培后上述各项能力评分均有所提升(P<0.05),且试验组各项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提高认知速度、提高理解力、增强记忆力、提高问题分析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参与度、知识拓展、培养批判思维、提高整体性临床思维、提高临床工作熟练度等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多媒体互动教学模式对老年病科住院医师实施规培,能提高规培医师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提升规培医师综合能力,还能提高规培医师对规培模式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课教学联合标准化模型在新生儿复苏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72例产房医护人员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集中理论授课形式,观察组采用微课教学联合标准化模型形式进行新生儿复苏技能培训。采用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方法比较两组培训效果。结果:观察组考试合格率97.22%,高于对照组的6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流程操作规范率:新生儿初步复苏(100.00%)、正压通气(97.22%)、气管插管(94.44%)、胸外按压(97.22%)、产儿合作(100.00%)、肾上腺素给药(94.44%),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微课教学效果满意度较高。结论:微课教学联合标准化模型培训能提高产房医护人员新生儿复苏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增强临床综合分析能力和团队意识,提高危重新生儿救治水平,教学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情景式教学在检体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探索提高理论知识及临床诊断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方法:2018级临床医学圣地班(试验组)的检体诊断学采取情景式教学的方法授课,2017级临床医学圣地班(对照组)采取多媒体理论授课的传统方法。通过两组学生期末满意度调查及考试成绩评估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学生期末理论考试主观题及客观题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情景式教学不仅有助于理论知识学习,还有助于临床诊断思维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非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综合实践能力培训的两种方法:"多样化集中授课和统一专科操作培训后进行一对一专人责任带教"的培训模式与"传统集中授课和随班临床带教"的培训模式在糖尿病实践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6名护士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集中授课和随班临床带教"的培训模式,试验组采用"多样化集中授课和统一专科操作培训后进行一对一专人责任带教"的培训模式。培训后分析比较两组的操作成绩及糖尿病临床综合实践能力。结果:试验组糖尿病综合实践能力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血糖仪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取多样化集中授课与一对一专人责任临床带教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能够提升临床非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综合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值得在专科培训方面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8):141-144
目的 讨论标准化病人(SP)结合案例教学在医学生问诊培训中的应用分析,为进一步提升医学生临床技能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学习的五年制福建医科大学60名四年级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学生分为SP教学组(试验组)和传统教学方法组(对照组),对试验组行SP教学效果满意度调查,比较两组问诊技巧及问诊综合能力教学效果。结果 试验组各项调查结果满意率基本在90.00%以上(除SP表现满意度外)。期末试验组问诊技能考核(78.40±8.38)分,高于对照组(71.95±6.9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问诊综合能力(84.69±10.94)分,高于对照组(75.56±9.6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教学法在医学生问诊培训中教学效果显著且学生满意率高,应进一步通过加强组织建设、建立有效机制提升SP在医学生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文献检索联合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医学本科生临床思维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学习《临床思维学》课程的292名临床医学专业3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授课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61人,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观察组131人,采用基于文献检索的CBL授课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专业知识获取情况、自我学习效果评价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收获、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医患关系认知和科研思维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对临床思维课程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文献检索联合CBL教学模式可提高临床思维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及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邓辉  左凤林  李为华 《吉林医学》2012,(31):6871-6873
目的:探索对护生进行急救护理软技能培训的方法,提高其急救能力、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方法:在2009级三年制护理大专生中抽取1班56名学生为试验组,2班51名学生为对照组,试验组在急救护理实践教学中采用护理软技能培训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入实习医院后比较两组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临床老师对护生的评价。结果:两组护生进入实习医院后理论、操作成绩及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和临床老师对护生的评价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通过对护生进行护理软技能培训,可以有效地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高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和护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三级医师分级负责分期考核方法的效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依据。方法将规培医师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分级负责分期考核培训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对两组专业理论知识、病历质量、临床技能出科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并就规培医师对培训方法及效果等方面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专业理论知识出科考核成绩实验组(95.74±2.27)分,对照组(91.25±3.24)分;病历质量考核成绩实验组(92.61±4.28)分,对照组(88.45±3.20)分;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实验组(91.47±3.57)分,对照组(85.23±4.88)分。两组各项成绩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对培训教师满意度、对常见疾病和疑难病例诊治能力提高的满意度、对急诊急救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提高的满意度等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三级医师分级负责分期考核培训方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培训方法,可以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在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进行的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64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3人和对照组31人,对照组应用理论授课和单项技能培训等常规的教学方法进行培训,观察组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进行培训。培训结束进行出科考核,内容包括理论考试、诊疗能力、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和技能操作考核。比较分析两组住院医师出科考核成绩。培训结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两组住院医师对培训方法的认可程度。结果 观察组急诊住院医师的理论成绩和技能操作成绩分别为87.46±7.32和86.26±10.37,与对照组的86.85±8.47和87.05±9.6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9,0.315),但观察组的临床诊疗能力和团队合作沟通能力成绩为8.31±2.46和8.04±2.73,均大于对照组的6.78±2.59和6.45±3.06 (P=0.018,0.032)。调查问卷自评显示观察组住院医师对提高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提高临床诊疗能力和团队合作沟通能力的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教学方法满意度也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2)。结论 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对急诊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可以明显提高临床诊疗能力,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某综合医院在现代心身医学模式下借助医患沟通技能培训对医护人员的医患沟通技能的影响。方法:以2012年和2013年某医院共招聘临床医师和医技医师42人作为实验组,以本院40位临床工作医师作为对照组,按照《职业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要求,医院科教处对这批新上岗的医师全部进行职业医师规范化培训,比较培训前后两组医师的相关量表调查结果差异。结果:培训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医师应对方式问卷六个因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接受培训后实验组医师解决问题的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反映应对方式的另外五个因子:幻想、自责、退避、求助、合理化因子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 P>0.0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临床医师确实存在心身医学知识和医患沟通能力的欠缺,我院通过开展心身医学模式下的医患沟通技能培训,该培训有助于提高医患沟通技能、职业素养、减轻职业倦怠、应对能力,缓解抑郁情绪。值得在各级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元化教学法用于院前急救培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2个班学生分成两组,对照组(1班)49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2班)53名学生在教学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法进行教学操作示范培训,通过理论考试、技能考核成绩及教学效果问卷等调查方法观察两组学生的培训结果。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学生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教学法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院前急救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6种不同教学方法在新疆少数民族医学生儿科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2010级1班临床专业学生79名,观察组39名,对照组40名,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技能训练实验室化进行教学.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加用6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两组学生的儿科考试成绩及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及问卷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儿科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01);对不同教学模式满意度评价,观察组总体满意度好于对照组(P=0.037);问卷调查显示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临床实践技能.结论 在新疆少数民族医学生的儿科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可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挖掘学生潜能,启迪智慧,提高儿科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目视化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护士层级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在重症监护室工作的65名护士的临床资料,均进行层级培训,根据管理方法的不同分组,将采用常规管理方法的32名护士临床资料归为对照组,将采用目视化管理的33护士临床资料归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士的综合成绩、工作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培训后,观察组基础操作、专业操作、理论考核以及健康教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观察组护理文件管理、基础护理能力、病房管理能力以及整体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视化管理干预可提高重症监护室护士层级培训中的综合成绩和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线上线下(online to offline,O2O)互动型教学模式指导下的三维质量理论互评式教学法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9年10月~2021年5月在我院规培的30名全科医学住院医师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另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4月在我院规培的30名全科医学住院医师作为观察组,搭建并采取O2O互动型教学模式指导下的三维质量理论互评式教学法。培训结束后比较2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和病例分析考核成绩、临床能力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规培前两组理论知识考核、操作技能考核、病例分析考核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规培后两组理论知识考核、操作技能考核、病例分析考核评分均升高(P<0.05),且以上评分在观察组组中有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培前两组Mini-CEX量表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规培后两组Mini-CEX量表各维度评分均升高(P<0.05),且规培后以上评分在观察组中有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住院医师规培后满意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规培后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全科医师住院规范化培训中应用O2O互动型教学模式指导下的三维质量理论互评式教学法有助于提高规培医师的理论、技能实践、病例分析考核成绩和临床能力,且获得较高的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Blend-learning模式和传统教学的方法对临床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的比较,以评价医学统计学教学中运用Blend-learning模式的效果。方法:以2011级医学本科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对其中一组学生实行Blend-learning模式,另一组给予传统授课方式,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两种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混合式教学组与对照组对课程总体满意度各项调查结果达很满意分别为课程总体满意度(100例,85例)、现行授课方式(92例,70例)、课程内容安排(95例,72例)和对各部分知识的理解程度(98例,80例)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式教学组与对照组对现行授课方式的评价各项调查结果达很好分别为对自学能力培养和提升(96例,80例)、学习积极性培养和提升(95例,78例)、发现自己未掌握的知识(96例,75例)和学习兴趣培养和提升(100例,86例)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lend-learning教学组在对课程的满意度和对授课方式的评价上优于对照组的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能力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课程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