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五位一体师承教育模式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影响,以期为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对351名接受师承教育的学生开展调研研究,问题涉及3个方面,包括中医本科班引入师承的必要性,师承后是否提高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批判性思维、自主学习能力等.结果 90.6%的学生认为本科阶段引入师承模式是必要的,91....  相似文献   

2.
中医传承及临床思维实训平台是天津中医药大学院校加师承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构建目的是确保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良好配合,以提升中医传承能力与中医临床思维能力,以保证中医院校加师承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为考核其具体实施及实施效果的评价,选择两个同期入学的中医本科班级,一个班级单纯院校教育,一个班级院校教育的同时实施师承模块与拓展模块,二年级结束后进行中医理论测试,对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经过平台实施的班级其成绩远高于未经平台实施的班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平台能保证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院校加师承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3.
师承教育是传统的中医教育模式,院校教育是目前中医教育的主渠道,两种模式各有优势和不足,两者全面融合是促进中医药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关键.为了探索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相融合的有效方式,本文从临床课程改革、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分析龙华医院以名老中医工作室为依托的中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师承教育模式建设经验,实践证明,该模式既弥补院校教育的不足,又创新师承教育内涵,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学术体系。师承教育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一种文明。中医药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离不开中华文化师承教育的特点。中医药学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师徒传承这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师承遵循中医药学发展规律,是中医学教育的主导模式。中医师承是造就名医的摇篮,是中医药学理论与实践发展取得突破的关键。师承是造就名医的摇篮,是理论与实践发展取得突破的关键。中医师承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回归,引领东方文化的主流。目前要做好中医传承工作,不仅要从中医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方面着手,更要把师承教育放在中医药学发展创新的国家战略高度上来进行。在传承中善于融合自然、人文科学等发展创新的成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传承创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师承教育是历代中医培养和造就中医人才的重要方式,建国以来,师承教育形式凭借其在中医独特的思维方法及临床技能等方面培养的优越性被纳入了政府行政卫生部门管理,用于现代中医的继续教育部分。了解目前我国师承教育的特点、发展及现存不足,目的是探索中医师承教育更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为以培养优秀的中医人才提供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医学校教育对中医传统传承模式的回归与超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对家传与师承、学校与自学等传统中医传承模式的主要形态进行了简要论述,继之对当代中医学校教育借鉴中医传统传承模式实验办学的案例进行了回顾,提出应适时建立本科教育后的中医学校教育,将现代中医学校教育与传统传承模式有机结合,培养出多元发展的中医人才。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目前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探讨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和中医药创新发展需求的中西医结合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方法]通过中医临床教学"见习医生制",将中医、西医临床课程的课堂,从学校搬到医院,从教室搬到病房,从大班变成小组,从学生转变为实习医生,从而将中医、西医临床课程各自为政转变为互相融合。[结果]建立了5个师承教育基地,组建了7个教医双馨的教学团队,培育了一批专业思想稳定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取得了具有特色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研究成果,为我国高等中西医人才培养教学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结论]基于"见习医生制Clerkship"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中西医结合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可行的、成功的。  相似文献   

8.
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改革中医临床课程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是评价医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医本科临床教学,作为高等中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培养和造就21世纪新型中医临床应用型人才,是整个高等中医教育乃至全社会都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50多年来,在广大中医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探索和艰苦努力下,在借鉴现代医学教育临床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传统师承教育的长处,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中医临床教学模式。但目前中医临床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1],如:在教育思维模式上存在重理论,轻实…  相似文献   

9.
名老中医师承教育工作是培养中医临床高级人才的重要途径,作为中医临床学科的主干课程,中医内科学教师的中医临床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将我院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与教师培养结合起来,通过门诊跟师、临床查房、阅读中医经典、名医专题讲授等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中医临床与教学能力,对名医师承教育在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66-169
根据中医临床医师培养特点和名中医成才规律,在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师带徒模式同时,通过借鉴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新理念和人才培养方案研制路径,解决中医师承教育缺乏标准化、系统化、规范化问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综合远程视频教学系统,解决中医师承教育时间、空间和师资限制问题。有效突破中医师承教育带教老师不足、培养标准不一、医院难以大规模接受临床见习生、学校教室与教学医院距离远、患者不愿在除主诊医生外暴露身体和病情等中医临床医师规模化培养的瓶颈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医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分为古代的师承教育及现代的学校教育。建国以来,以西方教学模式为模板,经过60多年的努力,我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1]。但以院校教育为主的现代中医教育模式培养出的人才却丢失了中医特色,究其原因是缺少了师承环节。学生缺少与教师一对一面对面深层次交流的机会,缺少在临床实践中的感悟,从而存在现代中医人才不擅长传统中医的四诊,缺少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现象和争议[2]。笔者从古代众多名医的成长史及取得成就的联系中,可以窥见师承教育对中医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对现代中医教育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试论建立中医特色的本科生导师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汀 《西北医学教育》2006,14(3):244-245
建国50多年来,中医教育一直处于继承和发展中,但在中医教学中出现了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固、临床能力不强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借鉴中医传统的"师承"教育体制,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本科生导师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思考如何基于课程化思想更好地开展现代中医师承教育,以期为中医人才的培养创造更多可能性。[方法]从现代中医师承教育的内涵和发展现状出发,提出“师承教育课程化”的理论观点,并基于中医师承教育与后现代课程观的契合之处,融入“4R”课程设计标准,从目标、内容、形式和评价四方面论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师承教育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再结合理论和实践,思考如何更好地开展现代中医师承教育。[结果]在后现代课程观指导下,发展现代中医师承教育需要从师承制度、育人意识和反馈机制几个方面出发,通过建立严格的师承教育制度,强化师承课程化意识,注重即时反馈等手段,切实提高师承教育育人效果。[结论]“师承教育课程化”是现代师承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有利于师承教育更好地融入院校教育,提高中医人才的培养成效。  相似文献   

14.
中医师承教育是培养中医卓越人才的重要途径和载体,针对青年教师临床经验浅薄、教学能力不足、学术思维缺陷等问题,构建青年教师个体化精准培养师承模式,以名医名师传承工作站为切入点,从“悟经典、做临床、助教学、研学术”四个方面传承中医理论精髓、提升临床技术专长、增强教育教学本领、强化学术创新能力,并构建科学的传承目标形成性评价方法,不断增强中医师承教育对科研育人、人才培养和临床实践的支撑力度。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医本科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本科教育依然是当今中医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对于稳定中医队伍、持续开展中医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的中医本科教育依然存在课程体系缺乏传统中医特色,培养的学生缺乏文化底蕴,中医诊治思维能力下降,临床能力不强等现象。在此结合自身的办学实践对此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中医学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上,"师带徒"、"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一直是其薪火相传的主要方式.时至今日,师承教育也被列为中医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笔者所在学校中医专业以"师带徒"为主要形式,选择部分中医专业的高年级本科在校生,利用课余时间与临床中医专家结成师徒关系,在带教导师的引领下进行的临床实践活动,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参加此项教学活动的学生纷纷表示"师带徒"的教学模式受益匪浅.通过对带教导师和"学徒"们反馈的信息和建议进行分析,我们在此对"师带徒"教学模式及其实施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前基层各个医院开展的中医师承教育,由于缺乏规范化管理,缺乏科学评价标准,以考察学习笔记为主要形式,使考核流于形式,走过场,很难真正反映出中医师带徒效果。部分中医师承学员功利性明显,没有真正想挖掘中医,继承中医,喜欢中医,他们看重的是师承教育的优厚政策(比如职称晋升,学习补助等),这样的功利思维,只是为应付检查而学习,这样不但浪费了国家的资源,达不到师承教育的效果,也是对师承教育的误解。以上基层医院中医师承教育的现状需要提出合理化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医师承教育工作是解决目前高级中医药人才缺乏,保证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就中医师承教育的概念意义,师承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进行了阐述。旨在探索中医师承教育多层次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为培养优秀的中医人才提供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9.
目前基层各个医院开展的中医师承教育,由于缺乏规范化管理,缺乏科学评价标准,以考察学习笔记为主要形式,使考核流于形式,走过场,很难真正反映出中医师带徒效果。部分中医师承学员功利性明显,没有真正想挖掘中医,继承中医,喜欢中医,他们看重的是师承教育的优厚政策(比如职称晋升,学习补助等),这样的功利思维,只是为应付检查而学习,这样不但浪费了国家的资源,达不到师承教育的效果,也是对师承教育的误解。以上基层医院中医师承教育的现状需要提出合理化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韩捷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0):30-31
师徒授受的师承教育形式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主要模式之一,可弥补院校教育存在的不足,师承教育可提高学生的信心,使学生学到中医的精髓。另外,还要有机地把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结合起来,为我国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