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娄志杰  韩向莉  王娟娟 《河南中医》2013,(12):2127-2128
目的:观察益气滋阴祛湿活血方配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6月选取60例DN尿微量白蛋白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单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滋阴祛湿活血方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24h尿微量白蛋白(mALb)定量、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明显好转,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益气滋阴祛湿活血方配合西药治疗DN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温肾健脾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硕果 《四川中医》2009,27(1):74-75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口服糖适平30-120mg/d,并指导患者控制饮食和体育锻炼)和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济生肾气丸加味)48例。两组均治疗一个疗程(6周)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0.05)。治疗后UAER、尿β2-M、24h尿白蛋白排出量等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O.0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并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温肾健脾法是治疗早期DN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l,Ang-1)及其受体Tie-2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补阳还五汤。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纽血清Ang-1及其受体Tie-2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空腹血糖(FBG)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其中症状积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4h尿微量白蛋白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减少(P〈0.05)。2组治疗后Ang-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Tie-2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减少(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明显改善早期DN患者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其血浆Ang-1受体Tie-2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方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EDN)患者的尿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探讨其机制。方法:将50例EDN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益气养阴活血方)26例,对照组(六味地黄丸)24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尿转化生长因子(UTGF-131)、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U132-MG)、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结果:两组UTGF-β1均有降低(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P〈0.05;两组UAER均明显下降(P〈0.01),组间比较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方对EDN老年患者肾脏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EDN患者TGF-[B1有关。  相似文献   

5.
消渴肾安治疗糖尿病肾病5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破血散瘀、化痰软坚中药消渴肾安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DN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以口服降糖药或/和胰岛素治疗;治疗组5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破血散瘀、化痰软坚中药消渴肾安(组成:水蛭、莪术、凌霄花、大黄、生地黄、黄芪),治疗1月为1疗程,共观察2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对照组为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o.05)。治疗组治疗后血糖及肾功能改善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肾功能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血常规、尿常规、血压、肝功能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破血消瘀、化痰软坚中药消渴肾安治疗DN,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糖肾康方配合西医常规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选择2型DN阴虚燥热和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纽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纽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糖肾康方,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尿白蛋白排泄率、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6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尿素氯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P〈0.01),且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仅24h尿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仅全血低切黏度比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糖肾康方配合西医常规方法治疗DN能较好地改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7.
肾康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肾康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采用肾康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40例,对照组40例用开搏通治疗,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6周后评价I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24小时尿白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的尿白蛋白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肾康丸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8.
唐爱华  周卫惠  李双蕾  邓小敏  赵伟  李盈盈 《河北中医》2013,(12):1783-1785,1788
目的观察肾康宁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I盏床疗效。方法将120例DN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加服肾康宁方,对照组加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67%,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均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后UAER、TNF-α、IGF-1、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下降(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肾康宁方可降低早期DN患者UAER、TNF-α及IGF-1水平,改善血脂和血液黏稠度,有效防治早期DN。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固肾方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益气固肾汤,疗程2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尿蛋白、血糖及肾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60.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24h尿蛋白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P〈0.01),对照组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24h尿蛋白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P〈0.01)。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益气固肾方可提高早中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降低尿蛋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三黄益肾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在常规饮食和降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10m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黄益肾胶囊(5粒,3次,d),疗程1年。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血脂、血糖、HbAlc、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BUN、cr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血脂、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下降显著(P〈0.05,P〈0.01)。结论:三黄益肾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能有效改善中医证候,降低尿白蛋白排泄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疗效。方法:5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2组继续原有降糖治疗,血压高者予硝苯地平缓释片降压。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应用补肾活血汤治疗;对照组则应用洛丁新治疗。30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后观察2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补肾活血汤对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降低FBG、PBG、HbA1c效果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是临床治疗早期DN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2.
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益气养阴活血法汤药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证候积分、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2组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明显。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71%,对照组为64.7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UAE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法能减轻肾脏损害程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陈先菊 《新中医》2011,(3):12-13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益气化痰法治疗。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下降趋势,其中治疗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下降较为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在血黏度低切值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费爱华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2):891-892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灸法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和对血管活性因子N0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艾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一氧化氮(N0)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UAER下降较对照组显著(P〈0.01):治疗组治疗后N0下降较对照组显著(P〈0.01)。结论补。肾活血灸法对糖尿病肾病有很好的疗效,并能降低UAER和NO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流变、白细胞介素-6(IL一6)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7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予益气补肾活血利水中药内服配合丹参、红花外用足浴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2%,对照组为58.1%,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UAE)、血沉、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对照组治疗后FBG、UAE、血沉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全血中切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和对照组治疗后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UAE、红细胞变形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全血中切比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IL一6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用能有效改善早期DN患者血流变、降低IL-6水平,从而达到保护肾脏和延缓DN进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肾病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予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处方:黄芪、川芎、地龙、红花、当归、赤芍、桃仁)治疗。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实验室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6%,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4小时尿蛋白定量、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tC)、血浆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Cr)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优干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肾固精法治疗阴阳两虚证JV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脱落7例)予补肾固精法汤药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脱落1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证候积分、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的变化与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30%,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UAER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糖、HbAlc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脂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肾固精法能减轻肾脏损害程度,对lV期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以健脾补肾化瘀排毒法为基本原则组方,临床随症加减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130例CRF住院患者随机分组,在支持治疗基础上,治疗组64例采用健脾补肾化瘀排毒法为基本大法,临床随症加减,对照组66例给予药用炭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UPr)、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经健脾补肾化瘀排毒中药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积分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治疗组用药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Hb、24huPr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而对照组除BUN外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4.4%;对照组总有效率65.2%。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健脾补肾化瘀排毒法治疗CRF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健脾化痰活血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活血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予以抗心绞痛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化痰活血中药(药用党参、山楂、白术、茯苓、陈皮、法半夏、蒲黄、牛膝、僵蚕、山药、决明子、甘草)。8周为1疗程。结果:2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9.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0%,对照组为62.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反应蛋白(CRP)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痰活血法有较好的调脂、抗炎及改善供血、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文清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20(22):1949-1949,1951
目的 观察联合使用胰激肽原酶(TPK)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尿微量蛋白的影响。方法 2005-12~2006-12沈阳市沈河区人民医院早期DN患者60例,年龄53~75岁,随机分成治疗组(即口服TPA与ACEI制剂)31人,对照组(口服ACEI制剂)29人,两组控制血压、血糖方法相同。连续4周,6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用药4周后,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6个月,尿蛋白仍维持于较低水平,对照组仅在治疗6个月后,尿蛋白较前明显减少(P〈0.05)。结论 对于早期DN患者,早期联合应用TPK和ACEI可迅速降低尿白蛋白,且长期维持于低水平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