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化道出血是老年人常见消化科急症之一,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60岁及以上老年人消化道出血可高达69.5%。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占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6.0%。老年人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约为13%~15%。由于老年人免疫力低下,机体抵抗力差,故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后并发症,尤其是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消化道急症之一,其中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危及生命的严重合并症,出血早期病死率高达30%,再发出血率高达47%~74%[1-2].然而肝硬化非静脉曲张性出血也占相当比例[1].急诊胃镜可以提高出血病因检出率、控制首次出血及降低再出血发生,是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首要诊治手段.但有关急诊胃镜最佳诊治时机的选择,目前尚无统一定论.本研究分析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和部位,并探讨急诊胃镜最佳诊治时机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消化道急症之一,其中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危及生命的严重合并症,出血早期病死率高达30%,再发出血率高达47%~74%[1-2].然而肝硬化非静脉曲张性出血也占相当比例[1].急诊胃镜可以提高出血病因检出率、控制首次出血及降低再出血发生,是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首要诊治手段.但有关急诊胃镜最佳诊治时机的选择,目前尚无统一定论.本研究分析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和部位,并探讨急诊胃镜最佳诊治时机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死率高达15% ~ 35%[1].目前临床主要通过胃镜检查判断肝硬化患者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sophageal-gastric varices,EGV)及其程度.寻找无创指标预测EGV及其出血风险,以降低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其与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对92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发现病因。结果在92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52.2%,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占22.8%,肝源性溃疡出血占20.7%;肝功能A级与B级和C级患者出血原因差异显著。结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门脉高压性胃病和肝源性溃疡也是不可忽视的出血原因。  相似文献   

6.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科治疗评价赵荣莱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尤其是门脉性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常以呕血为主,出血量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50%以上。在肝昏迷、肝肾综合征及严重感染等情况下,胃肠粘膜受毒性代谢产物刺激及缺血、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指导治疗。方法 对5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即血压、脉搏在正常范围内,神志清楚)行急诊胃镜检查及Child-pugh分级。结果 (1)5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简称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51.92%,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48.08%,两者比较,差异无昆著性(P〉0.05)。在Child-pugh A级中,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23.08%,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5.7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Child-pugh C级中,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25.00%,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11.5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原因包括消化性溃疡和门脉高压性胃病,在Child-pugh C级中,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占17.31%,消化性溃疡出血占7.6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除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例出血的原因外,门脉高压性胃病及消化性溃疡也是其重要的原因,尤其在肝功能分级在Child-pugh C级的患者中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较多,治疗时更应引起注意和重视。  相似文献   

8.
71例肝硬化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内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71例肝硬化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特点和内科治疗效果。方法:对住院经急诊内镜确诊的71例肝硬化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全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32.3%。以消化性溃汤和门脉高压性胃病并出血为主要原因者占80.3%;以中等量出血为多,占46.5%。出血量的多少和肝功能Child=Pagh分级有关。内科综合治疗的止血率为88.7%。结论: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中占有相当比例。急诊内镜检查对明确出血病因有重要意义。内科综合治疗有较好的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是由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导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目的是选用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制止出血。有研究表明应用生长抑素等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具有疗效显著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本院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占住院患者的10%~15%,本研究选择肝硬化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37例,及时给予了相应治疗并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院近10余年97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急诊内镜检查显示:来自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者58例,占59.8%;非静脉曲张破裂所致者33例,占34.0%;原因不明者6例,占6.2%。说明出血的非静脉曲张破裂因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来源于食管胃底静脉破裂者己为人熟知,但也有不少病例是由于非静脉曲张破裂因素所致。随着内镜检查的普及,后者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本文对10余年来我院收治的97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内镜诊断进行分析,旨在了解肝硬化大出血病人非静脉曲张性因素所占比例及构成。  相似文献   

11.
内镜下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首次出血死亡率高达30%-70%,反复出血发生率为50%~80%,因此应给予紧急有效的抢救措施。目前普遍认为,控制急性出血首选以药物和内镜治疗为主的非手术治疗。本文就2003年6月至2009年6月间,我科收治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硬化剂注射治疗患者42例,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约80%是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所致,而细菌感染及产生的内毒素(LPS)在静脉破裂出血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口服穿心莲片前后LPS、一氧化氮(NO)的变化,探讨穿心莲片对二者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常伴有特殊的危险因素,包括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腹水、肝性脑病,其中出血是最危险的致死性并发症之一^[1]。门静脉高压指门静脉压力的持续增高,肝硬化患者的静脉曲张年发生率为8%,小静脉曲张进展为大静脉的年发生率为8%。当门静脉压力〉12mmHg时,可能发生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其破裂出血预后凶险,病死率高达30%-50%,即使出血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短时间内再出血率仍高达30%。因此,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能否在出血前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显得尤为重要^[3]。本文通过比较中度食管静脉曲张的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三系的差异、门静脉主干和脾静脉直径、脾脏大小,评价这些指标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否相关,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的CT表现,并对首次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进行预测。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肝硬化患者,根据是否存在门静脉高压,是否有门静脉高压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致上消化道出血进行分组,全部患者进行CT扫描,对静脉截面数量、门静脉主干、门静脉左支、门静脉右支、胃底静脉的直径进行测量。结果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中有63.1%患有食管静脉曲张,这些患者中有86.8%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无食管静脉曲张者仅9.7%出现上消化道出血。食管静脉曲张组较对照组静脉截面数多,门静脉主干、门静脉左支、门静脉右支和胃底静脉的直径均大于对照组(P0.05)。食管静脉曲张组出血者的静脉截面数多于未出血者,出血者门静脉主干、门静脉左支、门静脉右支和胃底静脉的直径均大于未出血者(P0.05)。结论门静脉高压是肝硬化发展的一个主要危险因子,可引发食管静脉曲张,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中,可以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CT图来预测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导致门静脉及其属支血管内静力压力升高并伴侧支循环形成,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水、脾大、肝性脑病以及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其中,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死率最高,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中,70%是因为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395例,研究其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214例,占54. 18%。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肝功能分级、肝硬化病因与是否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无关(P>0. 05);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多于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门静脉内径高于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不良饮食习惯多于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且有统计学差异(P<0. 05)。将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内径和不良饮食习惯为影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相关影响因素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内径和不良饮食习惯为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方法回顾近五年来87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87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41例(47.13%),肝源性溃疡18例(20.69%),门脉高压性胃病16例(18.39%);首次出血量在1000ml以下者多由后两者引起,首次出血量在1000ml以上者多为Child—PughC级患者,往往并发肝性脑病和肾功能衰竭。结论应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以明确出血原因,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非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非手术治疗同济医科大学肝病研究所王家肝硬化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食管静脉曲张出血(EVB)、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和肝源性十二指肠溃疡。其中以EVB最多见,是门脉高压症最严重的并发症,首次出血病死率约50%,而再次出血者高...  相似文献   

19.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其年患病率为(48~160)/10……6,病死率高达10%~14%。上消化道出血中以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NVUGIB)最为常见,而消化性溃疡出血又是NVUGIB中最主要的一种。  相似文献   

20.
厉彦春 《山东医药》2004,44(34):43-43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症之一,也是肝硬化最主要的死亡原因,首次出血病死率达50%,未治患者再出血率高达60%。2000年7月至2004年5月,我院对此类患者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