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老年急腹症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以期有效降低老年急腹症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经手术治疗的老年急腹症患者,统计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相关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14例患者中共发生肺部感染30例,发生率为26.32%(30/114)。多因素Logistic检验显示肺部感染危险因素有年龄(OR=2.356,95%CI1.845~3.009)、合并肺部疾病(OR=3.526,95%CI2.346~5.300)、全身麻醉(OR=3.410,95%CI2.469~4.710)、自主排痰(OR=0.472,95%CI0.335~0.665)、人工排痰(OR=0.503,95%CI0.394~0.642)、口腔清理(OR=0.481,95%CI0.369~0.627)、贫血(OR=1.821,95%CI1.632~2.032)、免疫功能差(OR=2.526,95%CI1.887~3.381)和住院时间(OR=1.793,95%CI1.421~2.262)。【结论】老年急腹症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很高,并且与多种因素有关,应根据相关危险因素加强围手术期的预防、治疗和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庐山康复疗养中心收治的100例老年肺癌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观察患者有无肺部感染,分析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采集患者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析病原菌分布。结果:在100例老年肺癌患者中,术后发生院内肺部感染25例,感染率为25.00%。两组年龄、吸烟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开胸手术、手术耗时、机械通气时间、胸腔引流时间、术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血清白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术后PaO2<90%、血清白蛋白<35 g/L是影响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25例院内肺部感染患者中,痰培养出4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3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13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为主;真菌5株。结论:老年肺癌患者术后院内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危险因素较多,其中患者年龄、术后PaO2、血清白蛋白是影响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病原菌多为革兰阴...  相似文献   

3.
王东  曹利平 《浙江医学》2013,35(14):1322-1325
目的探讨肝癌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以期为减少或避免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提供思路。方法选取行肝癌根治术的肝癌患者105例,其中22例(观察组)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83例(对照组)术后未发生肺部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吸烟指数、高血压病史、呼吸系统病史、糖尿病史、术前2周呼吸道感染史、肺部听诊情况)、术前检查结果(肿瘤位置、肿瘤大小、侵犯门静脉、侵犯肝静脉、门静脉癌栓、门静脉宽度、胆红素水平、白蛋白水平、凝血酶原时间、腹水、Child评分、Child分级、ALT、AST、GPT、AFP、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血氧饱和度、ASA分级)以及手术信息(手术切口、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输血量)。对上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采用非条件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肝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低蛋白血症、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术中输血量是肝癌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胸腔积液、肺炎)的危险因素(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白蛋白水平是发生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白蛋白水平是肝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老年急腹症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李丽 《重庆医学》2004,33(8):1238-1239
目的探讨老年急腹症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因急腹症行手术治疗的36例老年患者肺部并发症情况.结果综合治疗后治愈好转出院32例,死亡4例.全麻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高且较严重.结论麻醉方式也是老年人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重要相关因素,重视全麻后的处理,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有效痰液引流,有创通气相关肺炎的防治,广谱、高效抗生素联合应用等均是防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袁琼兰 《西部医学》2008,20(3):664-665
目的总结老年急腹症手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对34例老年急腹症患者术后采取心理、营养、胃肠减压、预防并发症、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治愈出院33例(97.05%),术后发生肺部感染、肺不张3例(8.82%),泌尿系感染及尿潴留2例(5.8%);死亡1例(2.94%),死亡原因为并发肺不张。结论对老年急腹症患者手术后采取综合性护理,能有效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保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术后老年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髋部骨折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为观察对象,按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为肺部并发症组13例,无肺部并发症组107例,统计术后老年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20例患者中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83%。两组患者术前合并症、手术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身体质量指数(BMI)>30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Ⅲ级、手术时间在2 h以上、术前卧床时间2d以上、机械通气、入住ICU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30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Ⅲ级、术前卧床时间2d以上、机械通气、入住ICU是老年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存在BMI>30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21年6月至12月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92例结直肠癌患者。收集所有患者性别、年龄、合并基础疾病类型、TNM分期、既往腹部手术史、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中转开腹等临床资料,记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按照患者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292例患者中有57例发生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发生率最高。两组合并肺部疾病占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使用抗生素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肺部疾病(OR=2.587)、手术时间≥180 min(OR=2.417)、术中出血量≥200 ml(OR=2.873)是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术前使用抗生素(OR=0.722)是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合并肺部疾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前使用抗生素是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临床应做好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与观察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患儿手术的预后,寻找影响手术死亡的危险因 素。方法 选取2008 年6 月-2016 年6 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实施TAPVC 纠治手术的患儿102 例,用 Logistic 回归方法对可能导致手术死亡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患儿住院死亡9 例(8.8%)。其中,心上型5 例, 心内型2 例,心下型2 例;6 例死于低心排,3 例死于肺部感染。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肺部感染、解剖分型、 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体重分级为影响术后近期死亡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 TAPVC 患儿实施手 术治疗,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肺部感染、解剖分型、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体重分级是影响手术 效果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肠手术后患者发生肺部并发症(PP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52例胃肠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PPC组和非PPC组,比较两组患者66个观察项目的差异性,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06例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4.2%(206/85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31个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051)、伴存呼吸疾病(OR=2.942)、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OR=0.977)、术前抗生素使用时间(OR=1.068)、术中气管插管时间(OR=1.003)、保留鼻胃管时间(OR=1.055)、术后机械通气时间(OR=1.939)为发生PPC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术前伴存呼吸疾病、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正常、术前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术中气管插管时间、保留鼻胃管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长的胃肠手术患者易发生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陕西医学杂志》2015,(12):1656-1658
目的:探讨老年胸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PC)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240例在我院接受胸部手术老年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按照术后是否出现肺部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和非并发症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的差异,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240例老年患者中有54例发生肺部并发症(发生率22.5%);单因素分析提示两组患者年龄、吸烟史、体重指数(BMI)、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血清白蛋白、术前肺功能指标(FEV1%)、手术方式、术中失血量及输血量、术后大剂量氨溴索、手术时间、术后应用呼吸机、术后引流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合并COPD、BMI≥24kg/m2、血清白蛋白≤35g/L、术前FEV1%<65%、手术时间≥4h是影响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而术后应用大剂量氨溴索是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老年胸部手术术后胸部并发症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中应当重视此类高危因素,以制定相关干预措施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根治术后肺部感染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1日至2018年5月31日在安阳市肿瘤医院进行食管癌根治手术的174例老年患者(年龄≥70岁)的临床资料,对肺部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新辅助治疗、手术时间越长、手术季节等是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易并发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新辅助治疗、手术季节是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根治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术前新辅助治疗、手术时间、手术季节等,术前新辅助治疗、手术季节是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针对性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感染组(12例)和非感染组(108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术前是否合并基础疾病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机械通气时间指标的差异,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20例肝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2例(10.0%)。在年龄、术前是否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机械通气时间方面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60岁、术前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术中输血量多、机械通气时间长为肝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开腹手术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在临床工作中十分常见,易造成此类患者住院时间延长。胆道结石是外科常见疾病,绝大多数患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其中采用开腹手术的患者术后常发生肺部并发症,并成为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预防这一并发症的发生,笔者对胆道结石开腹手术患者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作一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80岁以上患者行胸部手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评估其危险度,以期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41例80岁以上超高龄患者围术期临床资料。采用 SPSS17.0软件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患者开胸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21例(51.2%)患者发生术后肺部并发症,其中术后肺部感染13例,肺不张5例,低氧血症2例,气胸1例。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24、吸烟指数大于或等于400、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65%、最大通气量(MVV)<60%、手术时间大于或等于4 h和清蛋白水平小于30 g/L是80岁以上超高龄患者胸部手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BMI>24、吸烟指数大于400以及肺功能和营养状况较差的超高龄患者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老年急腹症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急腹症患者5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患者中2例死亡,其余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治愈率91.07%(51/56),病情好转率5.36%(3/56);56例患者中发生术后并发症16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57%。结论:外科手术治疗老年急腹症应综合评估患者具体情况及手术条件,确定合适的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期护理,以降低手术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 GA)和区域阻滞麻醉(regional anesthesia, RA)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和住院期间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572例髋部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术前内科合并症、术前卧床时间、骨折原因、手术和麻醉方法、术后心肺并发症以及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应用多重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麻醉方法对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住院死亡率的影响。结果:8例老年患者发生住院期间死亡(8/572,死亡率1.4%),其中RA组5例(5/392,死亡率1.3%),GA组3例(3/180,死亡率1.7%),两组患者间住院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0.18,95% CI:0.03~1.05,P=0.057)、年龄(OR=1.22,95% CI:1.07~1.38,P=0.002)、术前肺部合并症(OR=12.09,95% CI:2.28~64.12,P=0.003)和手术方式(OR=9.36,95% CI:1.34~64.26,P=0.024)是术后发生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36例患者术后发生心血管系统并发症(36/572,发生率6.3%),其中RA组19例(19/392,发生率4.8%),GA组17例(17/180,发生率9.4%), 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3,95% CI:1.07~1.19,P<0.001)、高血压(OR=2.72,95% CI:1.24~5.96,P=0.012)和术前脑血管合并症(OR=2.11,95% CI:0.99~4.52,P=0.054)是发生术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56例患者术后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56/572,发生率9.8%),其中RA组19例(19/392,发生率4.8%),GA组37例(37/180,发生率20.6%),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3,95% CI:1.07~1.19,P<0.001)、术前肺部合并症(OR=2.89,95% CI:1.28~7.05,P=0.020)、术前卧床时间(OR=1.11,95% CI:1.04~1.18,P=0.003)和麻醉方法(OR=5.86,95% CI:2.98~11.53,P<0.001)是术后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A和GA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无显著影响,但RA组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GA组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研究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原因,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赣州市肿瘤医院2021年1—9月诊治食管癌术后入住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纳入观察组,术后未发生肺部感染纳入对照组。收集2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调查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总结防治肺部感染的护理对策。结果 2组患者性别、饮酒史、肿瘤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史、肺部病史、肿瘤部位、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营养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有吸烟史、有肺部病史、开胸手术、中上段肿瘤、手术时间≥3 h和术后营养不良都是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众多,高龄、手术时间长、有肺部病史等因素都是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加强围术期的护理管理工作,降低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癌术后发生心脏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针对性预防其发生提供临床指导依据。【方法】收集194例进行肺癌手术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指数、术前有无高血压、术前有无心律失常、手术方式、手术切除范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有无肺部感染、术后有无胸腔积液、术后有无气胸等因素与术后发生心脏并发症的相关强度,推测可能导致术后发生心脏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术前合并心律失常、手术切除范围大、手术时间>3 h、术中出血量≥500 ml、术后肺部并发症,5个因素与术后心脏并发症发生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纠正术前心律失常、减少全肺切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等是预防和减少术后心脏并发症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9.
老年脑膜瘤患者开颅手术并发症9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老年脑膜瘤开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危险因素.方法 北京天坛医院1998至2007年共有320例老年(≥65岁)原发脑膜瘤患者接受开颅切除手术,90例(28.1%)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男33例,女57例,年龄65~82岁,对该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脑膜瘤,肿瘤直径平均5 cm,平均手术时间4.8 h.术后并发症包括新发神经功能功能障碍37例,术后昏迷16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4例,术后血肿10例,术后脑梗死7例,术后脑脊液漏12例,肺部感染18例,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15例,消化道出血3例,心肌梗死2例,死亡共12例.术后并发症延长术后住院时间(平均23.7 d).结论 老年脑膜瘤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多,原因与肿瘤体积大,手术难度大,以及患者术前合并症多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6):103-105
目的通过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发生进行汇总和分析,寻找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18年1~12月在我院普外科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抽取10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9例(55.14%),女48例(44.86%),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并发症危险因素纳入Logistics回归方程进行分析。结果 107例患者中有29例(27.10%)发生并发症。患者的手术时间、年龄、肺部疾病、肿瘤位置、身体质量指数这5个因素,是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手术时间、肺部疾病、身体质量指数是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手术时间、年龄、肺部疾病、肿瘤位置、身体质量指数是患者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全面的术前评估,确认最佳的手术方式,是降低并发症、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