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白花射干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白花射干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溶剂法提取,色谱法分离,光谱法鉴定结构(UV,^1H-NMR,^13C-NMR,ESI-MS,DEPT,HSQC,HMBC)。结果:分离并鉴定了3个化合物:染料木苷(genistin)、异牡荆苷(isovitexin)、鸢尾苷(tectoridin)。结论:其中染料木苷和异牡荆苷为在该植物中首次发现的化合物,同时也是在鸢尾属植物中首次发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余弯弯  金晨  双鹏程  廖辉  张凌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2):2363-2366
对丰城鸡血藤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及鉴定.利用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制备液相色谱等各种色谱技术对丰城鸡血藤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和纯化,并经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技术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丰城鸡血藤中分离鉴定了9个异黄酮类化合物和2个黄烷类化合物,分别为:5-O-methy genistein(1)、7-hydroxy-3',4'-dimethoxyi soflavone(2)、芒柄花苷(3)、儿茶素(4)、刺芒柄花素(5)、染料木素(6)、毛蕊异黄酮(7)、没食子儿茶素(8)、sissotrin(9)、Wistin(10)、大豆苷(11).其中,化合物1,2,9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8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槐枝皮中黄酮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槐(Sophora japonica L.)枝皮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反复层析、Sephadex LH-20层析等技术手段分离纯化单体,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槐枝皮正丁醇萃取部分共分得8个化合物,它们的结构确定为槲皮素(quercetin,I)、山柰酚(kaempferol,II)、染料木素(genistein,III)、染料木素7,4′-二葡萄糖苷(genistein7,4′-di-O-β-D-glucoside,IV)、槐属双苷(sophorabioside,V)、樱黄素4′-O-β-D-葡萄糖苷(prunetin4′-O-β-D-glucoside,VI)、槐属苷(sophororicoside,VII)、染料木苷(genistin,VIII)。结论: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槐枝皮中分离得到,为进一步的活性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Turcz.)根中保肝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溶剂提取、硅胶柱色谱和聚酰胺色讲等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光讲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得4个化合物,鉴定为1,3,5一三甲氧基苯(1,3,5-trimethoxybenzene,Ⅰ)、染料木苷(genistin,Ⅱ),tachioside(Ⅲ),芦丁(rutin,Ⅳ)。结论 化合物Ⅰ,Ⅲ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化合物n,N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5.
淡豆豉中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珊琴  于能江  赵毅民  徐斌 《中药材》2008,31(8):1172-1174
目的:研究淡豆豉的化学成分.方法:对淡豆豉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通过理化数据及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淡豆豉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大豆苷(Ⅰ)、染料木苷(Ⅱ)、6″-乙酰基-大豆苷(Ⅲ)、6″-乙酰基-染料木苷(Ⅳ)、丁香酸(Ⅴ)、染料木素(Ⅵ)、大豆素(Ⅶ)和6-甲氧基-大豆素(Ⅷ).结论:上述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该药材中分得.  相似文献   

6.
丰城鸡血藤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和鉴定丰城鸡血藤的活性成分.方法:用溶剂法和色谱方法分离化合物,用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丰城崖豆藤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其中8个为黄酮类化合物(1~8):毛蕊异黄酮(1),染料木苷(2),gliricidin(3),8-甲雷杜辛(4),阿夫罗摩辛-7-O-β-D-吡喃葡萄糖苷(5),澳白檀苷(6),异甘草素(7)和3,5,7,4'-四羟基-3'-甲氧基黄烷-7-O-β-D-吡喃葡萄糖苷(8);2个为三萜类化合物,羽扇豆醇(9)和无羁萜-3β-醇(10).结论: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探讨毛蕊异黄酮等在NMR测定中的溶剂效应,纠正了文献[1-2]中该化合物碳谱数据的一些归属错误.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超高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肼高分辨质谱联用(UHPLC-Q-Orbitrap HRMS)技术,快速识别与鉴定羊红膻药材中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 1 mm×50 mm,1. 7μm),流动相0. 1%甲酸水溶液(A)-乙腈(B)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ESI源,负离子一级全扫描-数据依赖性二级质谱扫描(MS2)模式采集数据。通过高分辨质谱数据解析,并结合对照品数据和相关文献对羊红膻药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识别和鉴定。结果:通过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二级碎片离子分析,并结合对照品确认、质谱裂解规律和相关文献检索,共鉴定29个化合物,包括绿原酸类化合物19个,黄酮类7个,小分子有机酸3个,其中除木犀草素葡萄糖醛酸苷和芹菜素葡萄糖醛酸苷外,其余27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药材中发现。结论:建立的UHPLC-Q-Orbitrap HRMS可快速鉴定羊红膻药材中的化学成分,研究结果为其药效物质基础、质量控制以及临床应用等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野葛藤中的异黄酮类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野葛Pueraria lobata藤茎中的异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相及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薄层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2个异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3'-甲氧基大豆苷元(1),芒柄花素(2),染料木素(3),大豆苷元(4),大豆苷(5),染料木苷(6),芒柄花苷(7),5-羟基芒柄花苷(8),毛蕊异黄酮(9),6"-O-乙酰基染料木苷(10),6"-O-乙酰基大豆苷(11),葛根素(12).结论:化合物9~11为首次从葛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6~8为首次从野葛藤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西洋参DNA导入大豆后代的异黄酮类成分、大豆苷(daidzin)、大豆黄素(daidzein)、染料木苷(genistin)、染料木素(genistein)的含量,采用Unisil Q C18柱,4.6 mm×250 mm,流动相乙腈-0.003 mol/L磷酸氢二钠(17∶83),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表明,4种成分分离效果好,成分含量发生了广泛变异,从中可筛选出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的新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羊红膻根进行降压有效成分的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柱层色谱法进行分离,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其根中分得3个化合物,2(1′,2′环氧基)丙基4甲氧基苯酚(2″甲基)丁酸酯(Ⅰ),4(1丙烯基)苯酚(Ⅱ),2甲基丁酸(Ⅲ)。结论:Ⅰ为一新化合物,定名为羊红膻素G,Ⅱ,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比较广西百色、广东深圳、广东广州3个产地的野生鸡血藤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鸡血藤藤茎中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技术,结合化学计量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用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气质联用共鉴定了30个主要化合物。鸡血藤藤茎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十六酸、油酸、9,12-十八碳二烯酸。其中,广西百色的鸡血藤共鉴定出19种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6.11%;深圳梧桐山的鸡血藤共鉴定出14种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8.18%;广州三元里的鸡血藤共鉴定出18种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9.17%。结论不同产地中鸡血藤藤茎挥发油的主要成分种类相似,但亦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中药鸡血藤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成军  梁鸿  王媛  赵玉英 《中国中药杂志》2003,28(12):1153-1155
目的 :研究中药鸡血藤Spatholobus suberectus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色谱法分离 ,用波谱法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 5个化合物 ,分别为 2-甲氧基-4-(2′-羟乙基)-苯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 (1)、正丁基-O-β-D-吡喃果糖苷 (2 ) ,二十五烷酸-α-单甘油酯 (3) ,白桦脂酸 (4) ,正二十六碳酸 (5)。结论 :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13.
鸡血藤的化学成分(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鸡血藤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层析方法分离和纯化,并利用光谱学和理化性质来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presteganeB(1),(2R,3R)-buteaspermanol(2),(+)-medioresinol(3),(2R,3R)-3,7-dihydroxyflavanone(4),benzeneethanol(5),4,7,2′-trihydroxy-4′-methoxyisoflavanol(6),naringenin(7),blumenolA(8),protocate-chuicacidethylester(9),liquiritigenin(10),7,4’-dihydroxy-8-methoxy-isoflavone(11),3,5,7,3’,5’-pentahydroxyflavanone(12),pro-tocatechuicacid(13),glycyroside(14),8-methylretusin-7-O-β-D-glucopyranoside(15),3,3’,4’,5,6,7,8-heptahydroxyflavan(16),dul-cisflavan(17)。结论:所有的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葛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从豆科葛属植物云南葛藤Pueraria Peduncularis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方法:通过波谱和化学方法分别进行鉴定。结果:它们的化学结构为:3-O-[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苷]-3β-15α,23-三羟基齐墩果-12-烯-16-酮(I),大豆素(Ⅱ),染料木素(Ⅲ),大豆苷(Ⅳ),染料木苷(V),3β,15α-二羟基齐墩果-12-烯-16-酮(Ⅵ),羽扇醇(Ⅶ),桦木酸(Ⅷ),α-波甾醇葡萄糖苷(Ⅸ)和α-菠甾醇(X)。结论:化合物I对黑曲霉具有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5.
鸡血藤有效成分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目的 :研究鸡血藤原植物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的有效成分。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和各种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鉴定了 8个化合物 ,分别为芒柄花苷 (ononin ,1) ,樱黄素 (prunetin ,2 ) ,没食子儿茶素 (gallocatechin ,3) ,儿茶素 (catechin ,4 ) ,表儿茶素 (epicatechin ,5 ) ,丁香酸 (syringicacid ,6 ) ,香草酸 (vanillicacid ,7) ,胡萝卜苷 (daucosterol,8)。结论 :化合物 3,4 ,6 ,7为首次从密花豆属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 4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祖细胞的增殖有刺激活性。  相似文献   

16.
红腺忍冬藤茎中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藤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红腺忍冬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马钱子苷(Ⅰ),獐牙菜苷(Ⅱ),secoxyloganin(Ⅲ),vogeloside(Ⅳ),secologanin(Ⅴ)。结论化合物Ⅰ~Ⅴ均为首次从该种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朝鲜淫羊藿的化学成分(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朝鲜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 Nakai)的地上部分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经理化和光谱分析鉴定为大黄素(I)甘草素(Ⅱ)、苜蓿素(Ⅲ)和淫羊藿素(Ⅳ)。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18.
黄毛楤木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寻找降粉活性成分,研究黄楤毛木(Aralia decaisrzeana Hance)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常规的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语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确定为齐墩果酸(Ⅰ),熊果酸(Ⅱ),甘落醇(Ⅲ),蔗糖(Ⅳ),β-谷甾醇(Ⅴ),胡萝卜苷(Ⅵ),楤木酮(Ⅶ)。结论:化合物Ⅶ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楤木酮(Aralone)。其中化合物Ⅱ,Ⅲ为本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Ⅳ,Ⅵ为本种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绿海葵中的核苷类成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为了寻找抗肿瘤的活性成分,方法:利用溶剂法和色谱法对绿海葵进行了研究。结果:分离得到5个核苷,经波谱学解析鉴定为2-羟基嘌呤核苷(1),脱氧肌苷(II),1-甲基黄嘌呤核苷(III),脱氧鸟苷(IV),脱氧核糖胸腺嘧啶(V),结论:III为一新天然产物,其余均为海洋生物中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20.
远志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中药远志Polygalatenuifolia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及ODS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enuifolisideB(Ⅰ),3,4,5-三甲氧基肉桂酸甲酯(Ⅱ),polygalaxanthone Ⅲ(Ⅲ),7-O-methylmangiferin(Ⅳ)和lancerin(Ⅴ).结论化合物Ⅱ和Ⅳ为首次从远志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Ⅴ为首次从远志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