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参芪扶正液,疗程均为10天。观察治疗前后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其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动脉血气分析。结果:2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VC、FVC、FEV,、FEV,%均有明显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02)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参芪扶正液对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肺功能及动脉PaCO2、PaO2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咳喘丸配合中药组静点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86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氧疗,抗生素、解痉平喘,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治疗组43例患者给予口服抗咳喘丸,同时静点双黄连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维脑路通注射液、重症给予抗生素吸氧、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7%,显著高于对照组58.14%(P<0.01).治疗后的分析:动脉氧分压(PaCO2)及PH值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O2)下降,肺功能中肺活量(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用力肺活量(FVC)增加,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抗咳喘丸配合中药组静点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具有改善血气指标和肺功能,提高临床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丸治疗。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FEV1预计值。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两组治疗后FEV1、FVC、FEV1/FVC、FEV1预计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在FEV1、FEV1/FVC、FEV1预计值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FVC则两组差别不大(P>0.05);两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在CRP、PaO2、PaCO2方面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应用桂枝茯苓丸药治疗AECOPD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AECOPD患者肺功能、CRP、PaO2、PaCO2。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服用健脾补气、润肺化痰中药,1荆/d.2组均于连续用药1 5天后观察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6%,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等指标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肺心痛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PaCO2、提高PaO2,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5.
愈肺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愈肺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作用,为COPD稳定期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3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治疗组予中药愈肺宁丸剂口服半年;对照组不给任何药物干预.治疗前后测定常规肺功能、血气分析,并记录中医症候计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上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愈肺宁可以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A)的疗效。方法:选取COPD急性加重合并PHA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标准化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标准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12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动脉压[肺动脉收缩压(PASP)、肺动脉舒张压(PADP)]、肺功能(FEV1/FVC及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临床疗效增高,血气分析PaO2增高,PaCO2降低,肺动脉压降低,肺功能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参麦注射液对COPD急性加重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硫酸特布他林气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栾川县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硫酸特布他林气雾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血气状况评价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PaO2、MSaO2、PaCO2水平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aO2、MS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硫酸特布他林气雾剂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能显著提高患者肺功能,改善缺氧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鱼腥草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炎症细胞因子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鱼腥草注射液。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的变化。结果:治疗组IL-8、TNF-α明显下降,显著优于对照组,FEV1、FVC、FEV1/FVC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鱼腥草注射液能有效降低炎症细胞因子,改善肺功能,与西药合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7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7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对照组37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第1秒用力呼气肺容量(FEV1)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78%,对照组为62.1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PaO2、PaCO2和FEV1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PaO2、PaCO2、FEV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对COPD急性加重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注射液穴位注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愈后的影响。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曲安奈德穴位注射。观察2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及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2组氧分压(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氧分压(PaO2)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一秒钟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治疗后肺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穴位注射曲安奈德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增加患者血氧,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治疗组(2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共14天,测定治疗前后肺活量、用力肺活量(FVC)、等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FVC比值(FEV1/FVC)、最大通气量、最大吸气压、负荷呼吸时间、动脉血气分析和Borg呼吸困难评分,并作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和与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除FVC和FEV1/F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小青龙汤加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COPD急性加重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服用小青龙汤加味。应用肺功能仪检测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 FEV1)、FEV1/FVC,并检测动脉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arterial oxygen, PaO2)和CO2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PaCO2)。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FVC[(1.94±0.26)L比(1.55±0.33)L,t=-2.201]、 FEV1[(1.34±0.24)L 比(0.99±0.25)L , t =-6.004]和 PaO2[(86.12±13.26)mmHg 比(80.02±12.75)mmHg,t=-14.158]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86.7%比70.0%;χ2=2.095,P=0.036)。结论小青龙汤结合常规疗法可改善 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症状、体征、动脉血气和肺功能,且疗效优于常规疗法。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探讨黄芪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66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83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黄芪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占FVC的百分比(FEV1/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白细胞介素 6(IL 6)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FEV1、FEV1/FVC、PaO2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与同期常规组相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PaCO2、TNF α、IL 1β、IL 6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与同期常规组相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黄芪汤加减治疗AECOPD可降低患者炎症反应水平,改善动脉血气和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肺功能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COPD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5例在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同时加服加味三子养亲汤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及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治疗后第1 s呼出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后第1 s呼出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临床控制10例,显效11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临床控制5例,显效7例,好转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2.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推拿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予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2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用力肺活量(FVC)]及痰上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FEV_1%、FEV_1及FVC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痰上清中IL-8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下降(P0.01,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痰上清中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推拿治疗稳定期COPD,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的患者,采取玉屏风散、疫苗的联合方案对患者肺功能、炎性因子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80例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止咳化痰、氧疗及疫苗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玉屏风散治疗,对2组经30d的治疗效果、肺功能与炎性因子指标变化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0%,比对照组75.00%更高(P<0.05);治疗后2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提高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OPD缓解期的患者采取玉屏风散联合疫苗注射的效果满意,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及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肺益阳化痰中药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型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将12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2例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补肺益阳化痰中药方,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39%)明显高于对照组(82.26%,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FVC及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益阳化痰中药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型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滕王娜 《新中医》2021,53(3):64-67
目的:观察慢阻肺汤联合肺康复训练治疗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肺肾气虚型COPD稳定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止咳、平喘、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肺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慢阻肺汤治疗。20 d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中医证候及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FEV1、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阻肺汤联合肺康复训练治疗肺肾气虚型COPD稳定期,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小汤配合呼吸康复干预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老年AECOPD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及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三小汤治疗配合呼吸康复护理干预。8周后,比较2组运动耐力测定量表(6MWT)、圣乔治呼吸问卷调查(SGRQ)、呼吸困难评分量表(Borg)、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问卷(CAT)及1 s用力呼气量(FEV1)、1 s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结果干预后研究组6MWT明显高于本组干预前,SGRQ、Borg评分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且6MWT明显高于对照组,SGRQ、Borg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FEV1、FEV1/FVC明显高于本组干预前,CAT评分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且FEV1、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CAT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小汤配合呼吸康复干预有效改善了老年AECOPD患者的运动耐力、肺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艾灸及穴位注射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艾灸及穴位注射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分别在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统计动脉血氧分压(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肺通气功能(FEV1,FEV1%,FVC%)、呼吸肌疲劳指标MIP以及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气分析、肺功能及呼吸肌功能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5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灸及穴位注射配合康复训练是一种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