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为提高居民营养知识水平,养成合理膳食的行为习惯,降低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及相关慢性疾病的发生。方法对2个自然村及1所中学开展以合理膳食、降低相关慢性疾病的发生为重点的营养知识普及教育。结果通过一定的宣传教育,居民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知晓率、合理膳食的相关知识水平及合理膳食行为的形成率明显提高,但居民的膳食营养观点、主食观点、对蔬菜和水果营养的了解和饮用水知识并无明显提高;常吃水果、喝水以饮用水和茶为主及每天参加锻炼等合理膳食行为的形成率无明显提高。结论合理膳食教育是一项长期工作。营养知识的普及要针对各类目标人群,采用常见的传媒方式开展,其内容要与当地的膳食习惯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太原市社区居民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太原市社区居民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社区居民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太行、新贤街、防辐院、太钢等社区,在开展社区居民营养知识讲座前,对参与听课的18岁以上的社区居民共405名进行集中填写调查问卷。结果被调查者的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及格率分别是82.1%,95.3%,37.6%,优秀率分别是39.0%,90.1%,14.9%。常识性营养问题知晓情况尚可,对营养专业性较强的知识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相关知识等缺乏了解。90%以上的居民对改善不合理的饮食结构态度积极,并表示非常愿意改变现有的不合理膳食行为。年龄、性别、学历和职业是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三者间存在相关性。结论太原市社区居民的营养知识水平普遍较低,营养行为存在不合理现象,但改变不合理膳食结构的态度良好。应加强对社区居民的营养宣教,提高居民营养知识,改善其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四川省蓬安县农村老年人群的膳食行为、态度及保健情况,为倡导科学合理膳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四川省蓬安县四个乡镇621名50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普遍存在不良膳食行为,仅30.4%认为饮食与健康关系紧密,36.9%认为饮食不当会导致疾病,高达74.4%的居民不去体检;但老年人的营养态度较积极,其中64.3%的居民对营养知识感兴趣,77.3%的居民认为有必要进行营养知识宣传,72.0%的人表示会改进不合理的饮食结构。结论:调查对象中存在各种不良膳食行为,自我保健意识不高,但营养态度积极,应有针对性地加强营养教育,促使其采取健康的膳食行为。  相似文献   

4.
沈阳医学院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沈阳医学院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现状,为此后的营养宣教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为依据,采用K—A—P问卷形式对一年级全体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的调查。结果:大学生营养知识及格率为71.1%。奶类及海产品含钙高知晓率最高,为93.9%。90.8%的学生愿意接受营养知识,41.6%的学生愿意通过报刊、杂志、宣传画途径获得营养知识,获得营养知识后能改变行为的仅占30.2%。结论:学生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饮食行为不合理,应加强对医学生营养知识方面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5.
金坛市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目前金坛市小学生营养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AP)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在小学生中开展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金坛市3所学校共462名五年级小学生,采用自填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营养K、A、P分的及格率分别为44.5%、84.6%、86.9%,主要缺乏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营养与健康相关知识等方面的了解.母亲文化程度、学生性别和学校是被访者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此外,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3者间存在相关性.调查对象营养知识的实际来源主要是老师、家长和广播电视.结论:金坛市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普遍较低,营养行为存在不合理现象,但改变不合理膳食结构的态度良好.应加强小学生的营养健康教育,提高学龄儿童的营养知识,改善其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深圳特区户籍居民膳食营养摄入水平。方法:对深圳市15岁以上户籍居民进行膳食摄入频率及三日膳食摄入调查。结果:共调查特区居民1705人。特区居民主食以大米为主,油类摄入以植物油为主。每标准入日摄入能量9.6MJ,占中国膳食营养素供给量标准(RDA)95.8%, 蛋白质97.1g,占RDA131.4%;脂肪79.9g;碳水化合物293.7g,维生素除VitB2外,其他维生素摄入充足,矿物质摄入以钙的缺乏最为显。结论:应加强营养卫生教育,普及相关知识,开展营养监测,提倡合理膳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成年人对营养与食品卫生知识的认知、态度和相关行为。方法:随机选取宿豫区五个社区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向这些社区的居民分发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对营养与食品卫生知识的认知、态度及日常膳食营养行为。在回收问卷后统计调查结果并进行相关的分析。结果与结论:本研究共分发调查问卷800份,回收调查问卷760份,调查结果显示,宿豫区五个社区的居民较缺乏营养与食品卫生知识,其中有310人进行问卷调查的总分在60分以上,合格率为40.8%;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认知度最低。在本组调查对象中,男性居民对对营养与食品卫生知识的知晓程度低于女性居民,文化水平较低的居民对营养与食品卫生知识的知晓程度低于文化水平较高的居民,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本组调查对象进行营养卫生行为问卷调查的合格率为63.0%。本组调查对象普遍关注营养与食品卫生的问题,获取营养与食品卫生知识的积极性较高,其中有96.3%的人愿意接受营养知识教育并改变自身的不良饮食习惯。我区应抓住时机,加强营养食品知识的宣传力度,鼓励人们获取更多的营养知识,改善人们的日常营养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市中学生当前营养知识、行为的基本情况,为探索有效的合理营养健康教育模式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采用统一问卷,对调查干预对象进行询问调查;调查分2次进行,第1次调查为合理膳食指导前的调查,第2次为合理膳食宣传指导后的调查。结果干预前后学生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知晓人数由66人(55.93%)上升为89人(75.42%);干预前后学生总的有关合理膳食知识知晓率由12.37%上升为76.27%,干预前后学生总的合理膳食和健康行为率由32.4%上升为95.8%。结论在学校开展营养(合理膳食)健康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改善学生营养与促进健康的手段,能明显提高学生营养知晓率,使其养成良好的营养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泰安市男女青少年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为制定不同的营养教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采用自行设计的青少年营养知识、态度与行为调查表(KAP问卷)和“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对泰安市在校的1148名青少年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泰安市青少年营养知识普遍缺乏,对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了解情况还是很不理想,男女青少年在营养知识了解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营养知识获得途径有性别差异;女性青少年对营养知识感兴趣的要多;如果掌握了正确的营养知识,而平时饮食不太合理,女性青少年愿意改变不良的饮食行为的要多于男生;许多营养行为方面有性别差异.结论 泰安市男女青少年在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存在差异,在营养教育方面应实行个别化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宜春学院医学生对营养知识的知晓现状,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营养知识问卷,对宜春学院医学院386名一~三年级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学生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知晓率和内容回答正确率均为17.9%,不同年级和不同生源学生回答正确率差别有显著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知晓率为16.1%,其内容回答正确率只有8.3%,但不同年级学生回答正确率差别有显著性;不同生源学生对《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知晓率和内容回答正确率差别都有显著性。结论:应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正规的营养教育和膳食指导,以提高他们的营养知识水平,改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1.
12.
患者女, 31岁,来自黑龙江,因心慌、胸闷、憋气半个月,来心内科门诊。进入诊室时,有两位 50多岁的妇女陪同,均面有愠色。当我请患者详说病史时,有一位妇女说:“挂了那么多科的号,看了那么多医生,做了那么多检查,吃了那么多药,什么事也不管。”从她那愤愤不平的态度中,我已感  相似文献   

13.
The "who" and "how" of detecting glaucom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15.
“5S”教育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5S"教育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对2004级、2005级护理专业学生《护理学基础》教学中,随机分组进行传统教育或"5S"教育。结果实施"5S"教育后学生规范化护理操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律性等均有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S"教育组优于对照组。结论"5S"教育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是行之有效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阴阳属于哲学范畴,是古人用以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阴阳的整体唯物辩证思维模式和“天人相应观”对中国哲学文化和中医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
烦躁在《伤寒论》全书运用约134次,涉及原文120余条,取名多达20余种,各置于不同语言环境中。时指证候,时作形容,时言病机,有时单烦,有时并燥.词意博大精深,文字渊奥妙用。  相似文献   

20.
Dangers of snuff, both "wet" and "dr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