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评价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在口腔浅层组织缺损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6例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修复口腔浅层缺损患者进行术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随访,观察不同固定方式下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的愈合情况,张口度变化,受区收缩情况及瘢痕反应。结果:26例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全部成活,均良好愈合。在7例缝合式病例中可见术后1周内ADM呈红白色,质地软,创面稍有水肿,表面粘液增多;术后2周ADM呈淡红色,创面平整,少量收缩,质地较前稍硬,基底血管广泛长入。1个月时所有ADM与周围组织愈合良好,仍可辨析与周围组织的界线,质地转软。3个月时ADM外观平整,弹性好,无排异反应,上皮爬行覆盖整个创面,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的界线。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具有早期覆盖创面、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在腭黏膜术后缺损一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观察2008年6月至2013年1月接受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进行腭黏膜组织术后缺损修复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20例患者术后修复膜缺损修复成功,1例发生融解,二次手术后,修复成功。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能促进腭部创面愈合,操作简单易行,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腔组织补片(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在大面积外伤性口腔黏膜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大面积外伤性口腔黏膜缺损患者12例,于清创术后,采用口腔组织补片修复缺损创面,观察其愈合及修复效果。结果术后经3~12个月随访。12例患者口腔黏膜缺损创面完全上皮化,无感染、坏死等并发症,无明显的瘢痕挛缩。结论口腔组织补片适用于大面积外伤性口腔黏膜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口腔组织补片(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在大面积外伤性口腔黏膜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大面积外伤性口腔黏膜缺损患者12例,于清创术后,采用口腔组织补片修复缺损创面,观察其愈合及修复效果。结果术后经3~12个月随访。12例患者口腔黏膜缺损创面完全上皮化,无感染、坏死等并发症,无明显的瘢痕挛缩。结论口腔组织补片适用于大面积外伤性口腔黏膜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修复口腔粘膜缺损中的应用效果,为口腔粘膜缺损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海奥口腔修复膜修复12例口腔手术后粘膜组织缺损创面,其中软组织创面10例,骨创面2例,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12例患者中1例骨创面大部分成活,其余11例完全成活,均修复理想,未发生排斥反应,修复区外观平整,触之柔软,弹性良好,与正常口腔粘膜颜色相近,软组织修复成功率100%。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是一种理想的口腔粘膜及粘膜下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生物材料,对骨创面修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修复鼻中隔术后黏膜缺损的价值。方法对27例鼻中隔术后的黏膜缺损或穿孔应用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行一期修复。结果随访4周~2年,24例鼻中隔偏曲矫正及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均无穿孔,3例鼻中隔穿孔患者一次性修复成功,外形满意。结论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修复鼻中隔术后的黏膜缺损或穿孔手术操作简便,效果良好,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不加压包扎修复软腭黏膜缺损的疗效.方法 以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修复8例患者软腭黏膜缺损,平均缺损面积16.4 cm2,采用密集的贯穿软腭肌层与修复膜褥式缝合方法将补片固定于创面,术后密切观察1周,并随访1年以上.结果 术后观察1周未见修复膜脱落,无感染,术后随访均1年以上,软腭黏膜缺损修复良好,术区外观及质地较正常黏膜无差异,患者无腭咽闭合不全主诉.结论 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修复软腭黏膜缺损,以密集的贯穿软腭肌层与修复膜的褥式缝合代替加压包扎,修复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口腔黏膜补片治疗口腔黏膜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口腔黏膜缺损的病例共32例,缺损部位为舌、口底及腭部,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口腔黏膜补片修复,用反包扎法固定,术后随访6个月~3年。结果:所有病例均完全成活。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修复口腔黏膜缺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口腔组织补片在口腔黏膜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口腔组织补片(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在口腔黏膜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口腔颌面外科口腔黏膜组织缺损患者18例,在缺损创面上采用口腔组织补片修复,并对修复后近期效果及组织病理学进行观察。结果 术后经4~8月随诊,除1例大部分成活外,余口腔黏膜缺损创面完全上皮化,无1例出现排斥反应。术后组织学观察,口腔组织补片处所生成黏膜组织类似于正常粘膜组织。结论 口腔组织补片可以作为口腔黏膜缺损的修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织补片修复口腔黏膜组织缺损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本组共收治18例患者口腔病变切除术后组织缺损,年龄18~74岁,平均48.5岁.单纯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织补片修复口腔黏膜组织缺损13例,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织补片与组织瓣复合修复5例.[结果]89%病例(16/18)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织补片成活,并逐渐上皮化,组织补片有轻微挛缩但无明显压痛.[结论]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织补片可用于口腔黏膜组织缺损的修复,亦可与各类皮瓣复合修复复杂的口腔组织缺损,是种安全有效的口腔黏膜组织缺损的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组织补片在口腔黏膜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为口腔黏膜缺损修复提供新的方法。方法2004年8月~2006年1月,应用T-1型脱细胞异体组织补片对36例口腔手术后的组织缺损创面进行修复,其中软组织创面33例,骨创面3例,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36例病人中1例骨创面修复失败,其余35例口腔缺损创面均修复理想,未发生排异反应。修复区外观平整,触之柔软,弹性良好,与正常口腔黏膜颜色相近。总成功率为97.22%,而软组织修复成功率为100%。结论异体脱细胞组织补片是一种理想的修复口腔黏膜及黏膜下软组织缺损的生物材料,而对骨创面的覆盖修复,其作用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刘广毅  杨军成 《四川医学》2012,33(7):1206-1207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修复口腔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修复口腔粘膜缺损病体24例,缺损部位为颊部,口底,腭部,牙龈及唇部,修复后观察其愈合过程及修复效果。结果 24例患者均获得满意效果,无感染,坏死等并发症。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取材方便,手术损伤小,操作简单,是一种理想的口腔组织缺损修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足背皮瓣及异种脱细胞真皮对修复面中部血管瘤的临床效果及术后颌面部组织器官重建进行了探讨.方法 对面中部大面积血管瘤的患者实行了面中部血管瘤切除术+右足背皮瓣游离移植术+右股外侧皮片游离移植术.在术中同时采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及钛板对鼻部进行了修复,术后随访了解面中部解剖形态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皮瓣质地柔软,颜色正常,外形不臃肿,鼻部的解剖形态和呼吸功能明显改善,未发现术后并发症.结论 整形外科手术切除治疗儿童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大面积血管瘤在外形和功能均可获满意疗效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生物补片修补新生儿和婴幼儿不同类型及部位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生物补片修补新生儿和婴幼儿组织缺损,其中巨型脐膨出患儿膨出物切除后的腹壁缺损3例、腹壁神经纤维瘤切除后的腹壁缺损1例、直肠阴道瘘1例、坏死性筋膜炎致臀部皮下组织及皮肤坏死1例。结果除1例巨型脐膨出患儿家长放弃治疗外,其余患儿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生物补片修补新生儿及婴幼儿不同部位组织缺损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生物补片修补新生儿和婴幼儿不同类型及部位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生物补片修补新生儿和婴幼儿组织缺损,其中巨型脐膨出患儿膨出物切除后的腹壁缺损3例、腹壁神经纤维瘤切除后的腹壁缺损 1例、直肠阴道瘘1例、坏死性筋膜炎致臀部皮下组织及皮肤坏死1例。结果 除1例巨型脐膨出患儿家长放弃治疗外,其余患儿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生物补片修补新生儿及婴幼儿不同部位组织缺损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脱细胞异种(猪)真皮早期覆盖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 65例Ⅱ度烧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3例在烧伤后6 h内清创,然后用脱细胞异种(猪)真皮覆盖封闭创面并包扎中途不换药;对照组32例烧伤后6 h内常规清创,然后用聚维酮碘软膏纱布覆盖创面并包扎,每2~3 d换药1次,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覆盖3 d后血浆总蛋白及白蛋白水平、创面细菌检出率以及愈合质量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浅Ⅱ度及深Ⅱ度偏浅创面的愈合时间分别为(8.1±1.2)d及(14.3±2.7)d,均快于对照组的(13.2±2.3)d及(19.4±3.4)d,(P均<0.05);实验组创面细菌检出率为9.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创面覆盖前的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覆盖3 d后实验组的白蛋白及总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创面愈合质量好于对照组.结论 脱细胞异种(猪)真皮早期覆盖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疗效可靠,方法简便易操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降低腮腺切除术后Frey综合征及面部凹陷畸形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3例腮腺部分切除术患者分为试验组(61例)和对照组(62例),试验组腮腺切除术后植入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单盲法评价2组患者术后Frey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及面部外形满意度。结果:试验组Frey综合征主、客观发生率分别为13.1%和16.4%,对照组分别为41.9%和48.4%;试验组面部外形满意度为93.4%,对照组17.7%,2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可以有效预防Frey综合征及面部凹陷畸形,但其远期效果尚待行大样本、高质量、长期随访的随机对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异体真皮脱细胞基质在男性尿道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12例采用异体真皮脱细胞基质重建尿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组12例尿道狭窄患者分别于术后4周后拔除尿管,自行排尿顺利,最大尿流率13~18 mL/s.定期扩张尿道.3例因局部感染致瘢痕形成再次给予等离子柱状电极内切开,效果满意.余9例患者随访1年,均排尿通畅,未再发生尿道狭窄.结论 异体真皮脱细胞基质组织相容性好,手术操作简便,在尿道重建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