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建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实验室检测方法,为SARS病例诊断和现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用逆转录套式PCR、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ARS病毒核酸;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标本SARS病毒IgM抗体;部分PCR检测阳性或SARS病毒IgM抗体阳性病例的标本进行直接电镜观察;简并引物PCR检测冠状病毒属病毒核酸;鉴别诊断IFA检测血清中肺炎支原体等9种常见呼吸道感染病原IgM抗体,PCR检测军团菌以及甲、乙型流感病毒核酸。结果:检测各类临床标本506份。2003年全省报告临床诊断病例7例,5例检测结果阳性;逆转录套式PCR检测各类标本132份,阳性8份;对其中4份PCR扩增产物(108bp)进行了序列分析,与SARS病毒序列100%同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类标本30份,阳性3份;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标本101份,SARS病毒IgM抗体阳性4份;3个诊断病例的各类标本电镜检查发现冠状病毒样颗粒;IFA检测血清标本75份,嗜肺军团菌IgM抗体阳性9份,乙型流感IgM抗体阳性11份,两者同时阳性3份,其他病原体IgM抗体均为阴性。不明发热病例的标本21份简并引物PCR检测冠状病毒,2份咽拭子标本阳性;漱口液、尿液标本各15份PCR检测军团菌、漱口液25份PCR检测甲、乙型流感病毒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与临床诊断有比较好的符合性,对于临床诊断和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PCR检测SARS-CoV特异性较好,而敏感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九种常见病原体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011年12月-2012年11月本院958例门诊及住院拟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九种病原体: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Q热立克次体(C0x)、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FluA)、乙型流感病毒(FluB),副流感病毒(PIV)的感染情况。结果958例6月-14周岁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九种常见病原体IgM抗体检测阳性结果259例,阳性率27.0%;肺炎支原体、副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肺炎衣原体、甲型流感病毒、嗜肺军团菌、Q热立克次体IgM抗体阳性率分别是17.1%、7.5%、4.1%、1.4%、1.0%、0.1%、0.1%、0.0%、0.0%。单一病原体IgM抗体阳性率为22.8%;两种及两种以上病原体IgM抗体?昆合阳性率为4.3%。男性患儿IgM抗体阳性率(24.0%)显著低于女性(32.8%,X^2=8.52,P〈0.01)。夏、秋、冬、春季节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1.5%、15.4%、25.1%、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64,P〈0.01)。结论本地区6月-14周岁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以肺炎支原体为首要病原体,且以冬春季高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与小儿急性扁桃腺炎相关性分析,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治疗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113例急性扁桃体炎患儿血清标本中的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结果113例标本中,检出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抗体阳性标本51例,阳性检出率45.10%;共检出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抗体75例次,其中肺炎支原体24例次、腺病毒5例次、乙型流感病毒37例次、副流感病毒9例次。检出2种及2种以上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抗体有19例标本,检出率37.30%(19,51)。且肺炎支原体抗体+乙型流感病毒抗体的联合检出率最高。结论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与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感染有相关陸,且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湖北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湖北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的病原谱,为临床抗感染及病原体检测提供依据。方法收集947例拟诊断为ARI患儿的血清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中9种常见病原体的IgM抗体。结果 947例患儿中抗体阳性882例,阳性率为93.1%,其中≤1、1~3、3~6、>6岁各年龄组阳性率分别为87.5%、94.3%、97.0%、96.9%,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种病原体中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最高,其他依次为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嗜肺军团菌血清Ⅰ型、Q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混合感染718例,占81.4%,主要是两种的病原体混合感染。结论湖北地区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的主要是肺炎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混合感染比较普遍,主要是肺炎支原体和乙型流感病毒的混合感染;病原体感染在各年龄组中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一步法RT-PCR检测SARS冠状病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步法RT—PCR方法,对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例进行SARS相关冠状病毒检测。[方法]参照WHO公布的PCR检测SARS相关冠状病毒的引物序列,我们合成了4对引物,利用RT—PCR技术建立一步法检测SARS相关冠状病毒的方法。[结果]利用该方法对武汉市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例进行SARS相关冠状病毒检测,其中样品W20用4对引物检测均在相应的位置出现了DNA条带,样品W1只有BNIin—s/as引物出现预期产物。同时我们将W20的BNIin—s/as引物扩增的109bp产物进行了序列测定,结果显示该片段序列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SARS冠状病毒的同源性极高,均在99.5%以上。[结论]一步法RT—PCR扩增产物是SARS冠状病毒基因片段,我们建立的一步法RT—PCR是一种可靠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广东省部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病例的SARS冠状病毒分离株进行鉴定,并初步建立SARS冠状病毒PCR检测方法。方法 采集临床诊断为SARS病例的咽漱液标本,进行多种细胞分离培养,对出现病变的细胞分离物采用冠状病毒特异引物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进行扩增,并对部分扩增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应用DNASTAR软件分析比较oN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FA)和ELISA法检测上述患血清中SARS冠状病毒Igc抗体。结果 对21例SARS患的细胞分离物进行PCR扩增,结果均阳性,其中12份患咽漱液标本PCR扩增结果也阳性,序列测定及基因分析表明,广东省SARS病例的病毒分离株为冠状病毒,其基因序列与WHO公布的SARS基因序列一致,氨基酸序列与目前已知的冠状病毒同源性为58%~76%。时对21例患进行血清学检测,其中IFA检测有9例阳性,ELISA检测有12例阳性。结论 从广东省部分SARS病例标本中分离的病毒株是一种新的冠状病毒,PCR检测具有早期、快速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1例出现流感样症状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病原学诊断,分析实验室诊断过程应关注的问题.方法 采集该病例的咽拭子标本,应用荧光PCR方法检测H5N1病毒、甲型H1N1和季节性流感病毒,多重PCR方法检测12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同时接种Hep-2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采用PCR方法扩增病毒的基因片段,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并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病人急性期血清IgM抗体.结果 荧光PCR方法检测H5N1病毒、甲型H1N1和季节性流感病毒核酸阴性,多重PCR检测到标本为腺病毒核酸阳性.应用Hep-2细胞分离到病毒,hexon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该病毒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11a型腺病毒hexon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99.9%.间接免疫荧光反应还检测到病人的腺病毒IgM抗体阳性.结论 此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为11a型腺病毒感染.另外,除考虑SARS-CoV,H5N1外,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实验室诊断还应关注其他导致重症肺炎的呼吸道病原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典型肺炎病原体免疫球蛋白(IgM)检测对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意义,了解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谱及病原学流行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012年11月-2013年10月2 495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肺炎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嗜肺军团菌血清Ⅰ型、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肺炎衣原体、副流感病毒、Q热立克次体等9种病原体IgM,并对以上病原体流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2 495份标本中共有1 132份检出病原体IgM,阳性检出率为45.4%,检出率居前3位的依次为肺炎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及嗜肺军团菌血清Ⅰ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6.7%、10.7%、6.5%,肺炎支原体占绝对优势;在IgM阳性病例中,35.8%的患儿发生≥2种病原体混合感染,肺炎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嗜肺军团菌血清Ⅰ型及副流感病毒Ⅰ型等的感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肺炎支原体及副流感病毒Ⅰ型感染以夏季为著,嗜肺军团菌血清Ⅰ型感染以冬季与夏季为著,而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则以冬季与春季为著。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冬季与夏季是儿童更容易发生感染的季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武汉地区冬春季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不同病原体的检出率、构成等相关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6348例于2010年10月-2011年3月到医院就诊,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的儿童,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9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结果 病原体总阳性检出率为34.40%,9种病原体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肺炎支原体占21.88%、腺病毒占10.41%、乙型流感病毒占10.03%、呼吸道合胞病毒占7.36%、副流感病毒占5.01%、肺炎军团菌血清1型占1.02%、甲型流感病毒占0.72%、Q热立克次体占0.09%、肺炎衣原体0.02%;肺炎支原体在整个冬春季其间检出率均较高,腺病毒在10月份检出率较低,但在随后月份中其检出率均比较高,乙型流感病毒在2011年1月呈暴发态势,阳性病例数和检出率上升5倍,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检出率在2010年12月份达到最高.结论 引起武汉地区冬春季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主要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腺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且乙型流感病毒在2011年1月有暴发流行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光明新区流感样病例进行病原体检测,为呼吸道传染病的诊断和预防控制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12月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397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同时检测流感病毒、鼻病毒、人类偏肺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共6种15个亚型常见呼吸道病毒;采用血凝抑制方法对健康人群流感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2014年光明新区流感样病例的病毒检出率为42.8%(170/397),其中流感病毒检出最多,检出率为33.8%(134/397)。健康人群血清样本中新甲型H1N1、H3N2、BY、BV流感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48.3%、94.7%、94.7%、3.7%。结论流感病毒是2014年深圳市光明新区流感样病例的主要病原体,加强常见呼吸道病毒监测对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