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73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3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8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武汉地区A组轮状病毒基因亚组。[方法]RT—PCR扩增A组轮状病毒VP6基因379bp片段,AciⅠ酶切分析RT—PCR产物,根据产物酶切图谱鉴定A组轮状病毒基因亚组。[结果]2002—2003年从武汉地区收集的405份A组轮状病毒阳性标本中,387例属于基因亚组3(95.6%),9例属于基因亚组0(2.2%)。[结论]2002—2003年武汉地区A组轮状病毒包含3、0两个基因亚组,以基因亚组3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儿童鼻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测定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无鼻部不适症状的健康儿童受试者50例(100侧鼻腔)设为对照组,将周期收治的有鼻塞、喷嚏、流涕和头痛等鼻部不适症状,经鼻腔检查及过敏原检查确诊为变应性鼻炎的58例患儿(116侧鼻腔)设为变应性鼻炎组。使用Sunvou呼出气NO测定系统,采用鼻被动呼气+静音技术检测,分别测定对照组及变应性鼻炎组儿童鼻呼出气NO含量。 结果 对照组儿童鼻呼出气NO浓度为(266±84)ppb,变应性鼻炎组鼻呼出气NO浓度为(426±151)pp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组不同性别儿童鼻呼出气NO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鼻呼出气NO浓度可受到受试者年龄、配合程度等多因素影响,正常值范围波动较大。但采用鼻被动呼气+静音的技术检测,操作简便、安全无创、无侵袭性,可迅速对鼻部过敏情况做出初步判断,对诊断变应性鼻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幼儿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较为少见,本院近期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儿,男,3岁,因"无明显诱因反复腹胀10余天"入院。起病以来腹部膨隆,有增大倾向,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当地医院CT检查提示:左肾前方(相当于T12至S1水平)见一巨大软组织肿块,大小约12cm×9cm,共9个层面可  相似文献   
4.
程燕  钟唐力 《四川医学》2021,42(1):82-85
目的探讨Force CT大螺距和双低剂量CT血管成像在心脑一站式联合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患者CTA资料。A组58例:头颈心一站式联合扫描CTA,应用大螺距、双低剂量及前瞻性心电门控行冠状动脉、头颈部动脉一站式联合扫描; B组60例:冠状动脉CTA:前瞻性心电门控行常规冠状动脉成像; C组60例:常规头颈部动脉CTA。对各组图像质量进行主、客观评价,对A组与B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及A组与C组头颈部动脉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客观记录并比较各组升主动脉根部、左前降支、颈总动脉分叉处、大脑中动脉M1段图像CT值、对比噪声比(CNR)及图像噪声(SD),计算并比较各组的辐射剂量(ED)和平均碘摄入量。结果 A组与B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升主动脉根部及左前降支CT值和图像噪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与C组头颈部动脉图像质量评分、颈总动脉分叉处及大脑中动脉M1段CT值和图像噪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C)组辐射剂量、平均碘摄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辐射剂量降低约79.7%,平均碘摄入量降低约46.1%。结论大螺距双低剂量CT血管成像心脑一站式检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辐射剂量,减少了对比剂碘量的摄入。  相似文献   
5.
多种辅助方法对兔肝脏射频热消融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实验兔肝脏射频消融(RFA)实验,评价生理盐水、四氧化三铁纳米以及肝动脉夹闭对RFA效果的影响作用.方法 清洁级新西兰兔44只,每组11只,共4组进行实验.A组(对照组).:单纯RFA;B组:射频区内注射生理盐水 RFA;C组:射频区内注射2%四氧化三铁纳米液2 ml RFA;D组:手术夹闭肝动脉 RFA.按分组方法 进行准备后,进行射频消融.术后一周处死动物,测量消融区面积并进行病理检查,对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消融灶A组(1.06±0.37)era2,B组(1.94±0.76)cm2,C组(1.41±0.51)cm2,D组(2.45±0.69)cm2,B、D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和P=0.0001).病理检查显示射频区完全坏死率A组27.3%,B组63.6%,C组36.4%,D组72.7%,B、D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 肝脏射频消融联合生理盐水注射以及夹闭肝动脉后射频消融较单纯射频消融能获得更大的毁损区.  相似文献   
6.
后鼻孔息肉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给患儿的生活质量带来较大影响,其治疗与发病机制与一般的鼻腔鼻窦息肉不同,本文就后鼻孔息肉的分型分期、病理类型及发病机制进行综述,总结后鼻孔息肉的研究进展,从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唐力行  张杰 《重庆医学》2015,(2):241-243
目的:总结和探讨儿童特殊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0月北京儿童医院治疗的特殊气管、支气管异物212例(骨片、笔帽、玩具口哨、塑料纸片、铁丝、乳牙、图钉、小球等)的诊治过程。患儿年龄6个月至13岁,平均(3.79±3.50)岁。病史最短1h,最长4年。男∶女为2.48∶1.00。结果212例患儿呛入的特殊气管异物共有19种,其中最多为骨片(41.04%),笔帽(19.81%)等。210例患儿有明确的异物呛咳病史;198例患儿肺部听诊阳性;118例患儿进行胸部透视检查,4例患儿检查结果为阴性;100例患儿在手术前行电子气管镜检查;18例患儿在术前进行了胸部CT及三维重建检查。212例患儿均成功取出异物,2例笔帽异物自气管切开口处取出。2例患儿术后出现单侧气胸,1例患儿发生食管气管瘘,无死亡病例。结论快速有效诊断,术前评估,实施适时有效的手术和围术期治疗,对于特殊气管异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57岁。主因"头晕,头痛伴恶心、呕吐2个月",于2011年9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就诊。患者就诊前1周在当地医院行CT及MRI检查,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既往史:高血压2年,否认糖尿病及冠心脏病史,无饮酒及吸烟史。入院体检:心肺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珍石烧伤膏促进创面愈合情况,探究珍石烧伤膏治疗烧伤的作用机制及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7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72只)及正常对照组(6只),模型组背部行深Ⅱ °烧伤后分3组:A组为同体对照,右侧创面涂珍石烧伤膏,左侧对照创面直接用凡士林油纱覆盖包扎.B组背部创面全部涂珍石烧伤膏.C组凡士林油纱覆盖.观察每组创面愈合程度、创面组织病理学变化、胶原的变化和羟脯氨酸含量.结果:珍石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愈合创面上皮化程度好于对照组,胶原分布规律,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珍石烧伤膏通过促进上皮细胞生长,刺激羟脯氨酸表达,调节胶原合成,减少瘢痕形成等机制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四制香附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 建立香附和四制香附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指纹图谱并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比较炮制前后指纹图谱中总体化学成分的变化,流动相甲醇(A)-水(B)梯度洗脱(0~10 min,5%~40%A;10~30 min,40%~70%A;30~40 min,70%A),流速0.3 mL·min-1,进样量3 μL,柱温35 ℃,检测波长280 nm。采用UPLC比较香附四制前后主要指标成分香附烯酮和α-香附酮的含量变化,流动相甲醇-水(75∶25),检测波长242 nm。结果 四制对香附指纹图谱中化学成分的总体特征产生了显著影响。香附和四制香附的指纹图谱中共标示了28个特征峰,其中峰1,2,4为四制香附的特有峰,峰5为香附的特有峰,经指认峰2为5-羟甲基糠醛,峰24为香附烯酮,峰27为α-香附酮。香附四制后产生的5-羟甲基糠醛来源于四制辅料中的米醋、黄酒及香附中多糖类成分的美拉德反应。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四制前后香附烯酮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α-香附酮含量明显降低。结论 香附四制过程中存在结构转化产生新成分且伴随着指标成分含量变化,可作为区别香附和四制香附的专属特征标识和差异性特征标识。该研究从定性和定量2个方面快速有效地评价了香附和四制香附,建立的方法准确性强、稳定性好,为完善香附和四制香附的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