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15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同时测定血清碱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值,并进行比较。提示二者均为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而前者更具有器官特异性,且敏感性更高,即使在重症肝炎呈现胆酶分离时,血清碱性GST活性值仍有明显升高,提示二者升高机理不同,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35例胃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甘氨胆酸(SCG),丙胺酸转氨酶(ALT),天门冬胺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r-谷氨酰转肽酶(GGT)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提示化疗后SCG较正常对照和化疗前显著升高,且比各种酶指标升高更明显。故SCG可作为监测胃癌化疗对肝脏损害的一项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3.
鼠肝脏癌变过程中血清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及对肝癌是否有早期诊断价值,以化学致癌剂2-乙酰氨基勿诱导大鼠肝癌,检测其癌变过程中血清GST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大鼠摄入2-FAA2周后,血清GST活性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第4周时,GST活性比正常对照组升高4倍以上,达到高峰值;以后GST活性逐步缓慢下降,到10周以后趋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雨氨酸转移酶(ALT)、门冬氨酸转移酶(AST)、白蛋白(A)、球蛋白(G)、及ALT/AST、A/G比值与肝损程度的相关性,通过对351例肝炎患者血清的四种生化指标进行二元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随着肝损程度的加重,ALT、AST、ALT/AST、A/G值减小,G值增大,各肝炎组间ALT与AST、A与G、ALT/AST、A/G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分析351例肝炎患者血清,发现二者呈正相关关系(r=0.52,P<0.01),与肝损程度呈负相关系。材料与…  相似文献   

5.
以某公路段养路工173人为接触组,机关行政人员40人为对照组,对血清过氧化脂质(LPO)、血清唾液酸(SA)及血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三项生物膜损伤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养路工血清SA及GS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01),LPO未见明显改变。养路工不同工龄间的LPO、SA及GST测定,仅GST随工龄增加而增高(P<0.05)。不同性别间,仅GST男工高于女工(P<0.05)。吸烟对生物膜损伤指标未见明显影响。提示养路工在职业有害因素作用下,生物膜可受到一定损伤。  相似文献   

6.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是一组多功能的同工酶蛋白,对异生物质的生物转化和解毒有重要作用。在肝损伤时,血清GST活性显著升高,可作为肝病患者的诊断指标之一。作者在参考文献[1~3]的基础上建立了GST活性测定方法,并初步探讨了其临床应用价值。1材料与方法1.1材料751G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电热恒温水浴箱(上海医用设备厂),1mmol/LGSH溶液:称取GSH(上海酵母厂)30.70mg溶于双蒸水中,稀释至100ml,用前临时配制。1mmol/LCDNB溶液:称取CDNB(美国Si…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诺贝得对大鼠实验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实验性肝损伤模型,观察诺贝得对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影响以及大鼠肝组织甘油三酯(TG)、蛋白质(P)含量和组织学的变化情况。结果:诺贝得组ALT、AST和AKP值以及TG和P含量均较肝损伤组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损伤程度轻。结论:诺贝得对  相似文献   

8.
从人体胎盘分离纯化GST-π并建立血清GST-π双抗夹心ELISA检测方法。检测了73例正常人及193例消化道良、恶性肿瘤和非肿瘤患者血清GST-π含量。结果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胃癌、结肠直肠癌和食道癌患者血清GST-π含量显著升高(P<0.01~0.0001),阳性率分别为90.6%、90.0%、68.4%、66.6%和57.0%,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总的阳性率为79.6%,特异性95.4%。提示血清GST-π检测对消化道肿瘤的诊断具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作用;特别是原发性肝癌,是一项较为敏感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临床观察发现体外循环术后血清中许多酶活性有明显变化。AST、LDH术后1天升高3倍以上(P<0.01),术后7天LDH仍维持在此水平。ALT、GGT术后呈持续性轻度升高。ALP术后1天略下降,术后7天恢复至术前水平。STLT术后1天明显升高(P<0.01),以后渐下降。提示:体外循环后早期血清酶活性改变可能与心肌损伤有关,而体外循环对肝肾等脏器的影响,也增加了血清酶活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血小板激活因子拮抗剂BN52021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分成3组,对照组未行缺血及药物治疗,缺血再澡注损伤组,BN52021治疗组,比较各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γ-GT等各项指标,肝脏的细胞能荷。结果 用血小板激活因子拮抗剂治疗组血清ALK、AST、AKP、γ-GT均较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显著降低,能荷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相似文献   

11.
韦莉  欧阳玲莉  冼苏 《广西医学》2000,22(5):972-973
目的:探讨Graves病患者血清酶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116例Graves病患者进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测定。结果:甲亢未控制组ALT、AST、ALP、G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甲亢控制组(P〈0.01);但甲亢控制组ALP、GGT仍较正常对照组高(P〈0.01),且甲亢患者ALT、AST、ALP、GGT与FT3、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1996年1月-1997年2月65例非妊娠肝内胆汁郁积症(ICP)孕妇,14例肝功能异常与20例孕妇的血清甘胆酸(CG)与肝功能。结果表明,CG与丙氨酸转氨酸(ALT)的变化是一致的,ICP组CG与ALT值明显高于其他各组,20例ICP患者100%CG值增高,85%ALT活性升高,提示以CG含量诊断ICT较ALT灵敏。CG超过正常值10倍时,出现重度瘙痒、、黄疸以及胎儿窘迫的频率明显高于CG  相似文献   

13.
小儿急性呼吸衰竭血清,脑脊液酶活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26例急性呼吸衰竭患儿血清、脑脊液五项酶活性。结果表明急性呼吸衰竭血清五项酶活性(AST、LDH、CK、GGT、HBD)明显高于非呼吸衰竭组及正常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本组病例除呼衰外均并发心衰、脑水肿,发生率与血清中AST、HBD、CK、LDH、GGT酶活性升高相平行。存活病例血清酶活性较正常对照升高2 ̄4倍之间,死亡酶活性较正常升高4 ̄6倍之间,死亡病例酶活性又较存活  相似文献   

14.
测定膀胱癌患者血清中谷胱甘脑S-转移酶活性,观察该酶在膀胱癌中的作用。方法;化学比色法对54例膀胱癌患者行GST测定。结果:膀胱癌患者血清SGT平均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膀胱癌患者术后GST降低,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GST含量在膀胱癌分级分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7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肝功能损害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莉玲 《广东医学》1998,19(4):273-274
测定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87例及健康人41例(对照组),空腹12小时以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L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0、间接胆红素(IBIL)。结果显示:(1)甲亢组血清酶及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甲亢并心衰组AST、GGT及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甲亢非心衰组;(3)经抗  相似文献   

16.
作者改进了鞘糖脂糖基转移酶的检测方法,用SephadexG-50Fine成功地分离了酶反应的同位素标记产物与底物。从而缩短了酶活性的测定时间,简化了操作步骤,并减少了同位素的污染机会。在此基础上系统检测了二乙基亚硝胺诱发肝癌大鼠及正常大鼠各脏器(肝、脾、肾、心、脑、肺、胃)GD3合成酶(CMP-NeuAc:GM3唾液酸转移酶;ST2)及目前报道的其他4种鞘糖脂唾液酸转移酶(ST1、3、4、5)的活性,企图从中选择一种ST2含量高、活性高的组织作为酶分离纯化的材料。结果表明,ST2在二乙基亚硝胺诱发肝癌大鼠肝癌组织中特异性升高,从而提示此组织可用作ST2分离纯化的最佳材料。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一侧和双侧肾切除动物模型,观察了血清含氮代谢物与血清液递性促肾生长因子(RGF)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一侧肾切除大鼠留存肾重的增大,伴随着血清RGF活性和血清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并且二者的变化曲线呈平衡状态。(行双侧肾切除(术后20h)大鼠血清尿素和肌酐含量明显升高,尿酸含量明显降低。) ̄3H一TdR掺入原代肾皮质细胞DNA实验表明,双侧肾切除大鼠血清无促肾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人体胎盘分离纯化GST-π并建立血清GST-π双抗夹心ELISA检测方法,检测了73例正常人及193例消化道良、恶性肿瘤和非肿瘤患者血清GST-π含量。结果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胃癌、结肠直肠癌患者血清GST-π含量显著升主(P<0.01-0.0001),阳性率分别为90.6%、90.0%、68.4%、66.6%和57.0%,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总的阳性率为79.6%,特异性95.4%。提示血清G  相似文献   

19.
海洛英依赖者肝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海洛英依赖者肝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检测69例海洛英依赖者的血清肝功能指标,并与健康检查人群对照。结果海洛英依赖者血清总蛋白与白蛋白量均明显减少(P<0.01);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结论海洛英对肝细胞有肯定的不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血小板激活因子拮抗剂BN52021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分成3组,对照组未行缺血及药物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组,BN52021治疗组,比较各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γ-GT等各项指标,肝脏的细胞能荷。结果 用血小板激活因子拮抗剂治疗组血清ALK、ASTI、AKP、γ-GT均较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显著降低,能荷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表明BN52021用于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治疗可减少肝脏的损害,提示血小板激活因子(PAY)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起一定作用,BN52021有可能用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