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肾平肝方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IL-1β、IL-6、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加灌服附子汤剂复制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模型。将复制成功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中药组(7只,给予益肾平肝方)、西药组(7只,给予洛汀新),模型组(7只,给予蒸馏水),并以WKY大鼠作正常对照组(7只,给予蒸馏水)。测量各组大鼠干预后血压,并用ELISA法测大鼠血IL-1β、IL-6、TNF-α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压、IL-1β、IL-6、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西药组血压、IL-1β、IL-6、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肾平肝方可以降低SHR血压和血IL-1β、IL-6、TNF-α含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红藤虎杖复方免煎剂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小鼠细胞因子的表达,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KM雌雄性小鼠各36只,称重后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和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正常饲养1周后,连续灌胃5 d,第6天在小鼠踝关节注射尿酸钠诱导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测定足趾容积、HE染色观察滑膜组织病理形态,以及ELISA法检测IL-1β、TGF-β1、TNF-α、IL-1、IL-8、IL-1Ra在踝关节滑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右足趾容积明显增加;IL-1、IL-1β、IL-8、TNF-α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IL-1Ra、TGF-β1较空白组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中药高、中剂量组右足趾容积明显降低;IL-1、IL-1β、IL-8、TNF-α水平均显著性降低(P<0.01);TGF-β1、IL-1Ra水平均显著性增高(P<0.01)。与阳性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IL-1显著降低((P<0.01);中药高、中剂量组IL-1β、TNF-α较阳性组降低(P<0.05);中药高、中剂量组IL-8、IL-1Ra、TGF-β1与阳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HE染色观察显示高剂量组滑膜组织炎症浸润改善明显。结论红藤虎杖复方免煎剂能治疗小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MSU诱导的促炎细胞因子及抗炎细胞因子的产生有关,且高剂量效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对IL-1β、TNF-α、VEGF和MMP-2等相关信号通路下游细胞因子的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门诊和住院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和西药组,西药组口服孕三烯酮胶囊(内美通),穴位埋线组在西药组的基础上采用穴位埋线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IL-1β、TNF-α、VEGF、MMP-2等相关信号通路下游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治疗后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93.02%(40/43),西药组总有效率83.72%(36/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穴位埋线组和西药组的VAS评分、血清IL-1β、TNF-α、VEGF和MMP-2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但穴位埋线组较西药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或P<0.01)。治疗过程中,西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60%(8/43),穴位埋线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2/4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可以显著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能显著降低孕三烯引起的不良反应,可见穴位埋线疗法可以作用PI3K/Akt/mTOR信号通路,通过改善通路下游的IL-1β、TNF-α、VEGF和MMP-2水平,发挥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BALB/c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不同时间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调控趋势。方法:RSV滴鼻感染BALB/c小鼠,白藜芦醇灌胃给药进行干预,并于首次滴鼻后24,72,144 h取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ELISA法检测其中TNF-α,IL-1β,IL-6含量变化及Res的干预效果。结果:RSV感染BALB/c小鼠24 h后,BALF中TNF-α,IL-1β,IL-6表达较正常组均明显升高(P<0.01),而Res组TNF-α(P<0.01),IL-1β(P<0.05),IL-6(P<0.01)表达较RSV组明显下调;RSV感染BALB/c小鼠72 h后,BALF中TNF-α(P<0.05),IL-1β(P<0.01),IL-6(P<0.01)表达较正常组高,但TNF-α,IL-1β,IL-6总体表达量较24 h组下降趋势明显,Res组IL-1β,IL-6表达较RSV感染组降低(P<0.05),而TNF-α表达与RSV感染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RSV感染BALB/c小鼠144 h后,BALF中IL-1β(P<0.01),IL-6(P<0.05)表达较正常组高,而TNF-α表达较正常组无差异,Res组TNF-α,IL-1β,IL-6表达与RSV感染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白藜芦醇能显著抑制RSV感染BALB/c小鼠早期肺泡灌洗液内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的过度表达,且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能使TNF-α,IL-1β,IL-6的表达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程亮亮 《吉林中医药》2014,(12):1246-1248
目的观察消糜膏对宫颈炎患者宫颈局部IL-1β及TNF-α及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对自愿接受课题研究的宫颈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西药组及中药组,各50例。自月经干净第3天开始用药,西药组采用α-干扰素栓,中药组采用消糜膏(由硼砂、樟脑、冰片、青黛、玄明粉、黄柏、象皮炭、儿茶、炉甘石、珍珠粉、轻粉、乳香、没药等药按照一定比例制成膏剂),隔日阴道上药1次,7次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宫颈局部IL-1β、TNF-α及EGF的表达。结果 2组药物均可明显抑制宫颈局部IL-1β和TNF-α的表达,促进宫颈EGF的表达,治疗前后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2组治疗后IL-1β、TNF-α及EGF的含量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糜膏能明显抑制宫颈局部炎性因子,促进表皮生长因子,从而达到治疗宫颈炎的目的,且疗效优于干扰素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消糜膏对宫颈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宫颈局部人表皮生长因子(EGF)、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我院妇科收治的宫颈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微波治疗,观察组采用消糜膏治疗。统计2组临床有效率;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宫颈局部IL-1β,TNF-α及EGF等的水平变化;统计2组患者治疗后阴道排液时间、结痂出血时间、愈合时间及排血量和排液量。结果:2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宫颈局部IL-1β,TNF-α水平显著降低,EGF水平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宫颈局部IL-1β,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消糜膏可通过升高EGF水平,降低IL-1β、TNF-α水平达到消除宫颈炎的目的,与微波治疗宫颈炎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其可有效缩短宫颈愈合时间,减少治疗中出血量和排液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肾通督胶囊对肾虚寒凝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入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例随机双盲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口服补肾通督胶囊,对照组口服雷公藤多苷片,均服药12周,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外周血Th1/Th2及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察血清IFN-γ、IL-4、TNF-α、IL-1β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与各自组治疗前相比,Th1、Th1/Th2显著降低(P<0.01),Th2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Th2升高更为明显(P<0.01),对照组的Th1降低更为明显(P<0.01),Th1/Th2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与各自治疗前相比,IFN-γ、TNF-α、IL-1β显著降低(P<0.01),IL-4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IL-4升高更为明显(P<0.01),对照组IFN-γ、TNF-α降低更为明显(P<0.01),IL-1β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通督胶囊可以明显改善肾虚寒凝型RA患者Th1/Th2的比例失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益智健脑颗粒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外周血清中IL-1β与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严格按照配对的原则选择AD患者及健康老人,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E)检测IL-1β与TNF-α表达的水平。结果:血清IL-1β含量A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TNF-α含量AD组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药组治疗前后IL-1β比较,P0.05,TNF-α治疗前后比较,P0.05;西药组治疗前后IL-1β比较,P0.05,TNF-α治疗前后比较,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AD患者血清IL-1β、TNF-α水平高于正常老年人,这可能与AD脑内炎症反应有关;(2)益智健脑颗粒可通过抑制细胞炎性因子而对AD患者发挥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蜂针疗法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86例A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蜂针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均能改善TNF-α、IL-1β、ESR、CRP及体征指标。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蜂针治疗可通过抑制TNF-α、IL-1β等细胞因子而获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窄饮对冠脉介入术后阳虚血瘀证病人临床症状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冠脉介入术后病人70例随机分为通窄饮组(治疗组)和常规西药组(对照组)各35例,二组均给西药常规扩冠、降脂、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中药治疗组加用通窄饮,每日1剂,8周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疗效,治疗前后放免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等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82.9%与68.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绞痛总有效率分别为85.7%、68.6%,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TNF-α、IL-6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对冠脉介入术后阳虚血瘀证病人应用通窄饮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TNF-α、IL-6等细胞因子分泌可能是其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寻找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方法:将240例颈椎病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2组,即针牵组采用针刺加牵引治疗;针刺组采用单纯的针刺治疗。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77.6%,经统计学处理,针牵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P〈0.01)。结论:针刺配合牵引治疗颈椎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痛经是指妇人在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难忍,或伴有手足厥冷、面色苍白、身冷汗出等证.在临床上笔者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本病3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贫血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单纯中药组,张针刺中药并用组各45例,进行疗效分析.结果:针药并用组临床显效率37.8%,总有效率93.4%,单用中药组显效率22.2%,总有效率68.9%,针药并用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中药组(P<0.05).结论:针刺中药并用治疗贫血,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针药并用治疗痛风2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病,因为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是尿酸,若尿酸生成增多或排泄减少,导致血液中尿酸浓度增加,引起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过多的尿酸沉积可形成痛风石,并引起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病变,发展成为足母趾、跖趾关节僵肿畸形。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准不断提高,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多,笔者采用针药并用治疗痛风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发病率高,易于反复。临床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近年来笔者依据裘昌林主任医师的临床经验采用针刺与中药结合治疗偏头痛6l例,取得颇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联合康复灵胶囊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伴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CIN合并HPV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LEEP术治疗,观察组在LEEP术的基础上联合康复灵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阴道出血、阴道排液、宫颈创面愈合时间、CIN治愈率及HPV转阴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78.33%,观察组有效率为96.6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量及阴道排液量小于对照组,阴道出血时间、阴道排液时间及宫颈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CIN治愈率分别为90.00%、96.6%,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71.7%和8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HPV转阴率分别为63.33%、81.67%,对照组的HPV转阴率分别为33.33%、4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术联合康复灵胶囊治疗可显著改善宫颈上皮内瘤变伴高危型HPV感染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提高CIN治愈率和HPV转阴率。  相似文献   

17.
针药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5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冠心病心绞痛是心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多以心前区闷痛为主。笔者采用针药并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9例患者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33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61岁。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药物组35例,其中男  相似文献   

18.
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5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常规给予帕罗西汀10 mg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评分、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同期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可有效改善抑郁症状及其他伴随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咳嗽是少儿肺部疾患中的一种常见证候,好发于春秋两季,由于少儿年龄小、体质弱,抵抗力比较低,易患外感咳嗽。笔者采用针刺火罐综合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216例,随机分为综合组、针刺组和推拿组,每组72例。针刺组患者给予针刺治疗,推拿组患者给予推拿手法治疗,综合组患者给予针刺结合推拿治疗。结果:综合组有效率88.89%,针刺组有效率73.61%,推拿组有效率66.67%,综合组优于针刺组、推拿组(P0.05);治疗后,综合组PRI感觉分、PRI情绪分、PRI总分、VAS评分、PPI评分均优于针刺组、推拿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