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疏泄"源流释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中医学术界对“疏泄”这一重要概念的理解存在分歧,探询“疏泄”概念产生与变化的源流,以阐明其本义。“疏泄”最早见于《内经》,但仅指土疏泄,并仅为一种病理现象,与肝脏的生理功能无关。金元时期,程朱理学昌盛,朱丹溪受此影响,以“相火”说来表征人的欲求冲动;以“疏泄”概念阐释临床“郁症”,最先提出“肝主疏泄”的理论。明清医家把“疏泄”与肝相联系,从欲求冲动来诠释“疏泄”概念及肝主疏泄理论,更符合原意。也更切合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2.
为厘清当代“肝主疏泄”的理论框架和构建方式,作者通过比较各个版本的全国统编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分析肝主疏泄理论框架的构建过程。认为,“疏肝解郁”等治法的广泛应用是当代“肝主疏泄”的临床基础,“西医知识”和“命门学说”是重构当代“肝主疏泄”的主要知识基础,当代阴阳五行学说及气机理论是当代“肝主疏泄”的构建方法。从理论框架的角度分析,肝主疏泄是当代学者,采用当代阴阳五行学说,整合古代肝脏理论、当代肝脏疾病诊治知识、西医学相关知识以及当代哲学思想,创造性构建的一个新理论。当代“肝主疏泄”理论框架构架分析从理论构建的角度证明了中医理论的发展需要采用新方法分析新知识、新临床经验,创造性地构建新理论。这无论是对肝脏象理论、中医脏象理论的研究、现代肝脏象理论、中医脏象理论和中医理论的构建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手术后疲劳综合征与中医肝脏理论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时贵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2):1241-1242
通过分析“肝主情志”“藏魂”“主疏泄”“肝主筋”“藏血”等中医肝脏理论与手术后疲劳综合征的相关性,认为肝脏的调理对术后疲劳综合征十分关键,重在于使肝气升发条达,疏泄功能正常,则“土得木而达”矣,支持“诸病从肝郁论治”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肝主疏泄理论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整理分析现代有关“肝主疏泄”理论的期刊文献,对“肝主疏泄”理论研究的总体趋势与方法、相关的疾病、相关的方剂三方面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肝失疏泄”的理论研究与临床报道逐年增加的,涉及到的疾病264种,涉及到的方剂67方,通过统计结果的分析,认识了“肝主疏泄”相关研究成果及不足,把握“肝主疏泄”理论的研究动态,为往后对“肝主疏泄”理论的研究思想与方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5.
正文:元·朱丹溪《格致余论·阳有余而阴不足论》中指出:“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二者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动。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相火翁然而起,虽不交会,亦暗流而疏泄矣。”[1]首次明确提出“肝主疏泄”,指肝主肾精的排泄。随着后世医家对“肝主疏泄”理论的发展研究,“肝主疏泄”成为中医脏腑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由“肝主敷和”到“肝主疏泄”经历了后世的演化发展,二者不可混为一谈。朱邦贤[2]、陆丽明[3]认为“敷和”比“疏泄”更能反映肝的基本性质和肝的生理;魏睦森[4]则认为“肝主疏泄”合乎《黄帝内经》中肝的本质。关于的肝的基本性质和生理功能,笔者基于《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来探讨肝的生理特点。……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及其相关的研究进展,结合现代心理应激理论,探讨中医肝主疏泄功能的相关理论,并提出相关研究的思考。通过对心理应激理论与肝主疏泄功能及其近年相关的研究进展的整理归纳,认为心理应激理论与中医的肝主疏泄功能是密切相关的,从中医角度来看,中医的肝主疏泄功能在机体调节心理应机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而对今后从心理应激理论探讨中医肝主疏泄功能的研究提出了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肾炎从肝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维康 《新中医》1995,27(5):57-57
肾炎从肝论治李维康笔者从肝论治肾炎,屡获效验,现将一见之得简述于下,供同道参考。1疏泄体液通达三焦消水肿人体水液代谢依赖肺、脾、肾的通调、转输、开合和三焦气化功能。然正常体液的排泄又赖肝的疏泄功能,“疏”即疏通,“泄”即排泄,所以肝对气血津液的疏泄功...  相似文献   

8.
西苑读书记     
“疏泄”与“肝主疏泄”从事中医教学工作的同志,可能会为这一个问题所难:“肝主疏泄”最先见于什么书? 我曾经为此写过一篇短文,考证其原流,发表在《成都中医学院学报》一九八○年第一期上(与张斯特同志合写)。我们认为:“疏泄”一词,最早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原文云:“发生之纪,是谓启(东文)(陈),土疎(疏)泄,苍气达,阳合布化,阴气乃随,生气淳化,万物以荣,……。”五运主岁,有平气,有太过不及,木之平气谓之“敷和”,不及曰“委和”,太过曰“发生”。因此这里  相似文献   

9.
朱丹溪的“相火说”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从一个新的角度,分析了朱丹溪的“相火说”,认为这是中医理论中特有的“本能说”,寓意深刻,朱氏以“相火”、疏泄”、“人心”、“道心”等概念,构建了一本能结构说。此说对研讨中医心身医学思想体系,有重要意义。作者分析后认为:近现代的肝主疏泄理论,其实是脱胎于相火说的,这是后世医学逐渐以“疏泄”取代“相火”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中药之"疏肝"与"舒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主疏泄,喜条达,这是中医对肝的认识;“疏”有疏通、畅达和舒展、舒畅之意,从而维护气血平和,情绪畅达,故有肝喜条达而恶抑郁之说。对这一生理作用,从药物应用来说,当用“解郁”之品,而解郁有“疏肝解郁”与“舒肝解郁”之说,二者所表达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中医之“肝主疏泄”现代生化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之所以冒昧地提出这样一个论题,是因为在中医之“肝主疏泄”与现代肝脏的生物化学理论之间,发现了诸多有意义的联系。本文有兴趣在这方面作一些初步探讨。所谓“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宣泄、调畅之功能,是我国古代医家对“肝”生理功用的高度概括,是“肝气条  相似文献   

12.
李永峰 《四川中医》2009,(11):15-18
本文从正邪两个方面系统阐述血瘀证的形成与肝失疏泄的相互关系。认为“肝失疏泄是重要的致瘀因素”和“肝疏泄是主要的化瘀力量”,提出“血瘀证从肝论治”和“肝病多瘀”的假说。不仅丰富了肝藏象理论,而且还丰富了血瘀证形成理论。  相似文献   

13.
肝为五脏之一。《内经》称其为“将军之官”,主“谋虑”。又具有“藏血”与“藏精”之功能。现代医学则把肝视为消化系统中的重要器官之一。凡一切食物进入人体,都必须通过肝脏的综合加工,始能发挥其营养全身各器官之作用。同样,凡一切毒物进入人体,也必须有赖于肝脏的分解疏泄,始能使人体幸免于患。上海中医文献研究所朱邦贤同志引证了不少中医文献资料,在其大作《“肝主疏  相似文献   

14.
韩明向教授为国医大师,杏林耕耘60载,临证经验丰富、思路清晰,对中医内科疾病见解独到。韩明向教授认为甲状腺结节、良性乳腺结节归属于中医学“癥瘕”范畴,肝失疏泄为其共同主要病机,气郁、瘀血、痰浊为其主要病理产物,治疗可从“肝主疏泄”理论入手,以疏肝为基础,兼顾消癥散结、化痰活血,药效颇丰。  相似文献   

15.
“肝主疏泄”是中医藏象理论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中医学认为“肝主疏泄”在高脂血症的发病与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叶片源自张伯礼院士的临床常用方,具有较好的降脂作用。文章从“肝主疏泄”出发,从肝主疏泄的内涵、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与高脂血症病因病机的相关性、三叶片与肝主疏泄的机制的相关性及三叶片降脂作用的现代研究依据等方面探析三叶片的降脂作用,以求为临床中使用三叶片治疗高脂血症提供理论依据,使中医理论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胆石症属中医胁痛、黄疸、腹痛范畴,其病机大多为肝胆湿热或肝气不疏,胆汁疏泄失常,致胆气郁结久熬成石。临床常以清利肝胆、理气通降为常法,即以“祛邪”为主。但笔者体会,治疗胆石症切不可见证属实而忽视扶助正气,胆石症患者不乏虚象,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中医文献有关“肝主筋”和“肝主疏泄”的理论对男性性功能、生殖机能等方面的生理病理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男科病症从肝论治的观点,简述了肝经病变在男科病症中的主要表现,列举了应用疏肝解郁等治肝之法在男科病症治疗中的临床体会。  相似文献   

18.
肝主疏泄理论的应用及其整体调节作用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疏泄是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疏”者通也,乃疏通、畅达之意,“泄”乃排泄、宣泄之意,“疏泄”一词是对肝的升发条达的高度概括。肝主疏泄在机体功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疏理气血、疏通水液、疏达脾土、疏利胆气、疏畅情志、疏调冲任等,涉及到多个脏腑的功能调节。  相似文献   

19.
中医藏象理论中,“肝藏”具有丰富内涵,区别于现代医学中的“肝”。中医“肝藏”功能主要为“主疏泄”、“主藏血”以及“肝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等。现代研究赋予了“肝藏”新的内涵,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肝窦内皮功能、以及金属硫蛋白等方面解释肝主疏泄;将机体内凝血因子、抗凝血物质改变等因素与肝主藏血功能相联系;从“肺-肝轴”、“肝-肠轴”等方面解释“肝藏”与其他脏腑间关系。本文以中医“肝藏”的功能为纲,结合脏腑关系,综述其研究进展,讨论中、西医对“肝藏”的不同理解,为认识和发展中医“肝藏”基础理论提供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医认为肝的功能是主疏泄、主藏血。“疏泄”讲的是肝脏对气的调节作用,“藏血”讲的是肝脏对血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