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中医认为肝的功能是主疏泄、主藏血。“疏泄”讲的是肝脏对气的调节作用,“藏血”讲的是肝脏对血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肝为五脏之一,与胆相连,藏血而主疏泄,和整体气血密切相关。“疏泄”即疏通畅泄之意。所谓“木性条达”即是肝胆具有疏泄功能的概括。一旦肝气郁滞,疏泄失常,不仅肝脏发生病变,还可影响其他脏腑,引起多种病  相似文献   

3.
为厘清当代“肝主疏泄”的理论框架和构建方式,作者通过比较各个版本的全国统编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分析肝主疏泄理论框架的构建过程。认为,“疏肝解郁”等治法的广泛应用是当代“肝主疏泄”的临床基础,“西医知识”和“命门学说”是重构当代“肝主疏泄”的主要知识基础,当代阴阳五行学说及气机理论是当代“肝主疏泄”的构建方法。从理论框架的角度分析,肝主疏泄是当代学者,采用当代阴阳五行学说,整合古代肝脏理论、当代肝脏疾病诊治知识、西医学相关知识以及当代哲学思想,创造性构建的一个新理论。当代“肝主疏泄”理论框架构架分析从理论构建的角度证明了中医理论的发展需要采用新方法分析新知识、新临床经验,创造性地构建新理论。这无论是对肝脏象理论、中医脏象理论的研究、现代肝脏象理论、中医脏象理论和中医理论的构建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 肝主疏泄,是肝脏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肝在人体内担负着藏血和调节人体血液分布,疏通一身之气机,与其它脏器共同维持正常生理活动,这些都与肝的疏泄功能有密切关系。笔者结合临床体会,将肝主疏泄的生理病理、临证治要作以简述,以供参考。肝主疏泄的含义肝主疏泄是指肝脏具有调节精神、情志活动,疏通气血,化导瘀阻,宣泄清浊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肝脏以通为用”是指肝的基本生理特征是调畅、舒达,在病理上以郁滞为主要病理改变。作为肝的主要生理功能,“藏”是其基础,“用”是其功能的体现。笔者认为,强调“肝以通为用”,对肝脏疾病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理论及临床意义 肝属木,即肝具有生长、生发、调达舒畅的生理作用,其特点是主生、主动;肝还具有藏血的作用,肝藏血,主疏泄,是人体气血运行的枢纽,所谓“人之所有者,气与血耳”,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郁滞,诸病生焉。因此,所谓的“用”,实际是肝的“调畅”功能。 肝脏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主藏血,主疏泄,为气血运行的…  相似文献   

6.
"疏泄"源流释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中医学术界对“疏泄”这一重要概念的理解存在分歧,探询“疏泄”概念产生与变化的源流,以阐明其本义。“疏泄”最早见于《内经》,但仅指土疏泄,并仅为一种病理现象,与肝脏的生理功能无关。金元时期,程朱理学昌盛,朱丹溪受此影响,以“相火”说来表征人的欲求冲动;以“疏泄”概念阐释临床“郁症”,最先提出“肝主疏泄”的理论。明清医家把“疏泄”与肝相联系,从欲求冲动来诠释“疏泄”概念及肝主疏泄理论,更符合原意。也更切合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7.
肝为五脏之一。《内经》称其为“将军之官”,主“谋虑”。又具有“藏血”与“藏精”之功能。现代医学则把肝视为消化系统中的重要器官之一。凡一切食物进入人体,都必须通过肝脏的综合加工,始能发挥其营养全身各器官之作用。同样,凡一切毒物进入人体,也必须有赖于肝脏的分解疏泄,始能使人体幸免于患。上海中医文献研究所朱邦贤同志引证了不少中医文献资料,在其大作《“肝主疏  相似文献   

8.
论肝为气血调节之枢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陈家旭 《中医杂志》1998,39(1):9-12
气血为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五脏主气主血,藏精藏神,各司其职,唯独肝既疏泄无形之气,又贮藏有形之血,故认为气血调节的枢纽在肝。同时,重视肝符合当今医学模式的转变。1 肝为气血调控中心1.1 肝主疏泄、藏魂以调节气机:肝主疏泄,此为肝脏功能的总括;包括疏泄气机、调畅情志、调节血脉等。肝主疏泄的功能正常,人体内部的脏腑、器官、组织、气血的生理功能就能处于正常状态。这种疏泄功能与气机、情志调节密切相关。中医理论认为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肝主疏泄为气机之枢,对情志起着重要的枢调作用,一旦疏泄失常而出现郁结,人体生理功能就会紊乱,出现不适或疾病。  相似文献   

9.
展照双 《北京中医》2008,(3):188-189
“体阴而用阳”是肝脏的基本特性。所谓“体”是指肝的本体.所谓“用”是指肝脏的功能活动。肝为刚脏,以血为体,以气为用,体阴而用阳。肝为藏血之脏,血属阴,故肝体为阴;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内寄相火,主升主动,故肝用为阳。肝体阴柔,其用阳刚,刚柔相济,阴阳和调,则肝的功能正常。如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所云:“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  相似文献   

10.
中医藏象理论中,“肝藏”具有丰富内涵,区别于现代医学中的“肝”。中医“肝藏”功能主要为“主疏泄”、“主藏血”以及“肝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等。现代研究赋予了“肝藏”新的内涵,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肝窦内皮功能、以及金属硫蛋白等方面解释肝主疏泄;将机体内凝血因子、抗凝血物质改变等因素与肝主藏血功能相联系;从“肺-肝轴”、“肝-肠轴”等方面解释“肝藏”与其他脏腑间关系。本文以中医“肝藏”的功能为纲,结合脏腑关系,综述其研究进展,讨论中、西医对“肝藏”的不同理解,为认识和发展中医“肝藏”基础理论提供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金匮要略》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实脾,则肝自愈”。这种肝病实脾法,在目前治疗慢性肝脏疾病中越来越广泛而有效地应用,充分体现了中医理论脏腑关系的合理性。肝与脾生理上相互依赖肝属木,藏血而主疏泄;脾属土,统血而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  相似文献   

12.
问题解答     
<正> 一、如何理解肝主藏血与肝主疏泄的关系? 答: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有助于肝藏血功能之正常发挥.即《血证论》所谓:“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郁遏,则血脉得畅.”肝主疏泄对肝主藏血的协助作用已是众所周知,并为大家所重视.而肝主藏血对肝之疏泄功能的协助作用往往被忽略.其实,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协助的.古人云:“肝体阴而用阳.”肝主藏血,其“体”为阴,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性喜条达,故其“用”为阳.此藏血之“体”是物质基础,疏泄之“用”是功能.它们相互配合,完成其正常的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13.
“肝者,罢极之本”释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者,罢极之本”历代医家认识不一,通过对《素问·六节藏象论》中“五本”含义的比较分析,结合“罢 极”字义,认为应将“罢极之本”解释为“藏血主疏泄”之本,才能高度概括肝脏最重要的生理功能,揭示肝脏作为人 体“五本”之一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4.
肝主疏泄理论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整理分析现代有关“肝主疏泄”理论的期刊文献,对“肝主疏泄”理论研究的总体趋势与方法、相关的疾病、相关的方剂三方面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肝失疏泄”的理论研究与临床报道逐年增加的,涉及到的疾病264种,涉及到的方剂67方,通过统计结果的分析,认识了“肝主疏泄”相关研究成果及不足,把握“肝主疏泄”理论的研究动态,为往后对“肝主疏泄”理论的研究思想与方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5.
肾主封藏与肝主疏泄是肝肾重要的生理功能。肾主封藏主入主静 ,肝主疏泄主出主动 ,二者对立统一、相反相成 ,在发生学上又有渊源的一致性。肝肾藏泄理论的研究 ,对丰富“肝肾同源”理论的内涵和临床“肝肾同治”的治疗原则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肝主疏泄与心理应激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疏泄”一词来源于《内经》 ,朱丹溪最早提出“司疏泄者肝也” ,其时是指肝具有疏泄肾精的功能。中医理论认为 ,肝主疏泄实际上包括肝脏多种功能 ,如调节气机、促进脾胃运化、调畅情志、疏泄肾精等等。而肝主疏泄功能中最为主要的是调节气机 ,气机调畅则气血津液运行正常 ,脏腑功能得以正常发挥。从中医角度而言 ,任何形式的应激主要是影响机体正常的气机。由此可见 ,肝主疏泄功能在机体心理应激反应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肝是机体调节心理应激反应的核心。下面就从心理应激角度探讨肝主疏泄的生理机制及其临床意义。1 肝主疏泄的心理应激机…  相似文献   

17.
一、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肝主疏泄,是肝脏的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肝以血为本,以气为用,故“体阴而用阳”。肝主疏泄,是指肝有疏通、舒畅条达的生理功能。具体来说,肝的疏泄功能,对全身各脏腑组织的气机升降出入之平衡、协调,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气机”,指气的运动变化,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基本形式。人体的气机是运转不休、生化不已的。气机流畅,则脏腑协调,气血平和。肝有疏泄条达之性能,故气机的运转皆有赖于肝脏的枢机,即“凡脏腑十二经气化皆必籍肝胆之气化以鼓舞之,如能调畅而不病”。五脏皆有  相似文献   

18.
《河北中医》2021,43(7)
目的 杨震教授突破传统从皮(肺)、肉(胃)治疗痤疮的方法,创新性提出痤疮病位在腠理,同时涉及皮、肉,与肝脏关系最为密切,指出痤疮的发生与“肝主腠理”“肝主气机”“肝主疏泄”“肝主相火”“肝主敷和”的肝脏生理功能失常密切相关,认为痤疮根本病机为肝失敷和,疏泄失职,气机不畅,湿热内蕴,相火内生,腠理开阖失司,治疗应从肝论治,以疏调肝气、清泻相火、开达腠理为法,自拟乌紫解毒汤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肝主疏泄出于《内经》“土疏泄,苍气达”一语的认识,考究源流,认为《内经》“疏泄”的涵义,乃脾土因肝木发生太过所致飧泄、食减、肠鸣、呕吐等病理现象,与后世演化发展,赋予“疏泄”以肝脏生理作用的内涵完全不同;肝主疏泄的理论源于《素问·五常政大论》“木曰敷和”的有关论述,然而是建国后得以完善并正式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要掌握肝病的治疗规律,首先必须明确肝脏的特性及其与各有关脏腑的关系。肝脏体阴而用阳,藏血,内寄相火,性喜条达,恶郁抑,主疏泄,主生阳之气,以升为用。又因肝脏内寄之相火为阴中之少阳,易动,故肝脏又称为刚脏。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与各脏腑均有联系,特别是同下列各脏腑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肝和肾是子母关系。肾藏元阴元阳,藏精而主水,“水生木体”,所以肾阴虚,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