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李冰玉  赵博  夏中元 《医学综述》2022,(7):1260-1266
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可发生在全身多个重要脏器,是诸多危重疾病及围手术期损伤导致细胞死亡和器官损伤的主要原因,但目前治疗手段仍有限.铁自噬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调节铁离子代谢的特殊类型自噬,可促进铁死亡,在氧化应激、铁超载等病理生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而铁死亡被认为是IRI中细胞死亡的重要形式,铁超载与IRI密切相关,氧化应...  相似文献   

2.
铁死亡是一种新的自噬依赖性细胞死亡形式。许多研究发现,铁死亡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例如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慢性心血管疾病、肿瘤、泌尿系统肾疾病、空肠疾病及呼吸系统等疾病。但在生殖系统,相关研究不多,也不完善。本文系统性回顾铁死亡作用机制相关研究,综述了在生殖系统相关临床疾病中的作用,讨论了铁死亡研究现状、尚未解决的问题及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从而使人们更多地认识了解铁死亡,为探讨其介导的疾病的治疗方法打下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一种由于脂质沉积、泡沫细胞形成等多种因素诱发的慢性无菌性炎症过程。巨噬细胞作为AS病变的主要免疫细胞群,在所有阶段都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调控巨噬细胞活动可能成为调节AS进程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随着对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研究逐渐深入,巨噬细胞程序性死亡在AS的发生、转归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逐渐成为热点。巨噬细胞程序性死亡是由胞内相关基因调控的分子程序所介导的死亡过程,包括凋亡、焦亡、自噬、坏死性凋亡、铁死亡及PARP-1依赖性细胞死亡等。该文对巨噬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基本机制及其各种程序性死亡间的相互作用在AS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AS的防治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4.
铁死亡(ferroptosis)是一种新近定义的细胞死亡形式,与细胞凋亡、自噬以及其他形式的细胞死亡不同,其涉及铁和活性氧。目前研究表明,铁死亡与多种疾病的病理细胞死亡相关,如阿尔茨海默病、脑出血、创伤性脑损伤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此外,在多种肿瘤细胞中也发现铁死亡,其可能具有抑癌作用,并可用于治疗癌症。本文综述细胞铁死亡的可能机制,并回顾铁死亡在肝癌、卵巢癌、头颈部肿瘤以及其他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其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原因.近年来研究发现自噬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本文从自噬在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细胞中的作用出发,就自噬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机制及针对自噬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展开综述,以期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及诊治提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蔡婉 《疑难病杂志》2022,(3):309-311,316
铁死亡是一种新发现的调节性细胞死亡,与多种生理机制密切关系.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和消除是细胞内两个相互抗衡的生化过程.脂质过氧化物是细胞死亡的最终执行者,参与了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炎性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铁死亡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尚未清楚,有望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新的治疗靶点.文章就铁死亡机...  相似文献   

7.
铁死亡是在2012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的并依赖铁离子的可被调节的细胞死亡方式,这种死亡形式在细胞形态学、生物化学等方面不同于凋亡、坏死及自噬,铁死亡会受到细胞内信号通路的调节。Erastin是目前公认的最常用的铁死亡诱导剂,不但可以被应用于杀伤肿瘤细胞,而且其致细胞死亡的机制与许多损伤类疾病的病理机制密切相关。Erastin诱导的细胞铁死亡被广泛应用于各大疾病的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自噬——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执行者与管理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光明  高鹏 《医学综述》2010,16(14):2106-2109
自噬是一种细胞内降解机制,除了参与胞内蛋白和细胞器的质与量控制外,也被认为是一种与凋亡、坏死并列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机制。然而,已揭示的自噬与凋亡、坏死的关系暗示它可能是死亡程序的管理者,在应激时细胞死亡是否发生及死亡机制的选择等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噬分子机制的揭示有助于理解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观点。自噬在程序性细胞死亡中作用的阐明对包括肿瘤在内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缺血性脑卒中关键病理过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涉及坏死、自噬、凋亡、焦亡和铁死亡等多种神经元死亡模式。这些不同形式的细胞死亡模式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不同时程发挥重要作用。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细胞不同形式死亡模式的发生及其相互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可能为提高缺血性卒中临床防治提供新的干预靶点。现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多种细胞死亡模式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细胞不同形式死亡模式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常伴随着异常的神经元程序性细胞死亡。针刺作为神经系统疾病的常用防治手段,其调控失衡的神经元程序性细胞死亡的作用值得深入探讨。针刺主要可通过调控神经元凋亡、焦亡、自噬、铁死亡来治疗脑缺血、脑出血、颅脑外伤、脊髓损伤、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故本文就针刺之于神经元程序性细胞死亡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挖掘针刺在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共同生物学机制,为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铁死亡(Ferroptosis)是2012年新发现的一种铁离子依赖性细胞死亡模式,在氧化特征、代谢特征、形态特征等方面都不同于凋亡、坏死、自噬等经典细胞死亡模式。铁死亡主要由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生物活性降低或活性氧的含量异常积累等诱导产生。已有研究揭示铁死亡与恶性肿瘤、神经疾病等密切相关,可以通过激活或抑制铁死亡来干预疾病的发展进程,因此铁死亡成为近年来临床治疗的研究热点。本文就铁死亡的分子机制及疾病关系展开讨论,期待为调控铁死亡的潜在临床治疗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细胞死亡是机体发生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过程,活细胞和死亡细胞之间的平衡关系是维持机体稳态的一个重要因素。近些年,细胞死亡的发生机制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和中心,同时也是医学领域的研究焦点。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细胞死亡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多受基因或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开发,人们对程序性细胞的死亡形式又有了新的研究进展。该文结合国内外研究对凋亡、自噬、程序性坏死、焦亡和铁死亡5种比较重要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关于它们的来源、概念、形态学特征、死亡机制及近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阐述程序性细胞死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以后更好的研究人类生命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摘要】 铁自噬(ferritinophagy)是一种调节细胞内铁代谢的选择性自噬,由核受体共激活因子4(NCOA4)介导细胞内铁蛋白转运到自噬溶酶体中降解释放出游离铁,用于多种铁依赖的生理过程。正常生理情况下铁自噬维持着细胞内铁元素的平衡。当铁自噬过度激活时,细胞内过量的铁沉积诱导谷胱甘肽(GSH) 耗竭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4(GPX4) 的表达减少,导致细胞膜结构崩溃和破裂,最终引起细胞的铁死亡(ferroptosis)。已有研究表明,氧化应激、炎症、兴奋性毒素和凋亡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对铁死亡这一以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积累为特征的调节性细胞死亡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就铁自噬与铁死亡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炎症性、免疫性和激素依赖性疾病。该疾病的机制尚未完全确定,近年来发现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在EMs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PCD是一种由基因调控的自主细胞死亡行为,包括:凋亡、自噬、焦亡、铁死亡和坏死性凋亡。在凋亡中,中药主要通过上调caspase-3表达,增强异位内膜的凋亡干预EMs进展。自噬过程中,中药可以抑制PI3K-AKT-mTOR通路促进异位病灶的自噬,也可以下调Beclin-1、p62水平抑制正常内膜细胞自噬。焦亡是依赖caspase引起以炎症反应为主的死亡方式,而产生的炎症环境可能也是影响EMs的原因,中药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而治疗疾病。铁死亡反应中,中药可以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而对抗铁死亡。坏死性凋亡是一种高度免疫原性的细胞死亡模式,迄今为止还未有研究探讨其在EMs中的作用机制,感染是引发此反应的条件之一,而EMs会使体内处于慢性炎症状态,因此推断坏死性凋亡也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故该文对国内外应用中药干预PCD治疗EMs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探讨中药...  相似文献   

15.
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的、以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活性丧失、脂质过氧化物沉积为特点的细胞死亡方式。自噬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用于降解和回收利用生物大分子或受损细胞器的过程。当自噬过度激活时,也会引起细胞的自噬性死亡。文章就铁死亡与自噬的相互关系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加深对铁死亡及自噬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正>以铁蓄积和脂质过氧化(lipid peroxides,LPO)为特征的铁死亡(ferroptosis)是一种新的铁依赖性细胞死亡形式,与其他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如焦亡、自噬、凋亡等,在形态学、生化和发生机制等方面明显不同,其可被铁螯合剂、抗氧化剂等抑制,主要形态学特征为线粒体皱缩,线粒体膜密度增加、破裂[1]。  相似文献   

17.
铁死亡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与细胞凋亡、坏死和自噬不同的细胞死亡类型,其特征是铁依赖性的脂质过氧化。急性肺损伤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其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随着对其探究的深入,发现铁死亡对急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对铁死亡的机制及有望治疗铁死亡的药物进行综述,以供临床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PSCI)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对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但发病机制尚未能完全解释清楚。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机制与PSCI有关,包括细胞凋亡、坏死性凋亡、细胞焦亡、泛凋亡、PARP-1依赖性细胞死亡和铁死亡等。因此,清楚了解各种PCD机制及其与PSCI的关系,阐明PCD在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文章综述了与PSCI相关的6种PCD途径,总结其在PSCI中的作用机制,并阐述了不同途径之间可能存在的串扰,以期为临床靶向PCD途径的调节因子来治疗PSCI提供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19.
铁死亡是铁依赖性的活性氧过度累积导致氧化还原失衡的一种细胞死亡方式,与铁代谢和脂质过氧化代谢等途径相关的基因均参与其调控,且调控机制较复杂。近年研究显示,铁死亡在肝脏疾病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本文对铁死亡的调控机制及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此类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是一种保守的细胞能量感受器,在调控细胞生长、增殖、分化、自噬、磷酸化、串扰以及葡萄糖和脂质代谢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机体能量匮乏或某些极端情况时AMPK被激活,而在营养过剩时被抑制,以维持能量平衡。此外,AMPK信号通路介导铁死亡发生的调控机制也体现了其独特作用,AMPK在不同细胞器里发挥特殊调控功能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这也是预防疾病的治疗靶标,如生殖系统疾病、衰老、癌症、炎症和心脏功能障碍等。该文综述了细胞能量不平衡对机体微环境造成的损害,AMPK通过多样性信号调控机制激发了其在疾病和药物中的潜在治疗潜力,为不同系统疾病提供了治疗新思路。通过综述AMPK信号通路的多样性调节机制,为靶向AMPK的癌症治疗和其他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