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研究吸烟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内皮细胞微粒(EMPs)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从2020年1-12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的AMI患者74例纳入AMI组,非AMI胸痛、胸闷患者72例纳入非AMI组。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抽取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EMPs水平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 AMI组患者男性比例、WBC、吸烟比例、EMPs水平等均高于非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性别、WBC、EMPs、吸烟是发生AMI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MPs水平高、吸烟与AMI发生独立相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EMPs预测AMI的诊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7(95%CI:0.824~0.929,P<0.001)。以EMPs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低和吸烟是EMPs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EMPs水平高、吸烟与AMI发生独立相关,吸烟诱导E...  相似文献   

2.
Weisz  G.  Cox  D.  A.  Garcia  E.  王亭忠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1):31-32
目的:确定吸烟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机械再灌注治疗预后之间的关系。背景:既往研究发现,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发生AMI后具有较低的死亡率,并且对溶栓治疗的反应更好。尚未就吸烟对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在CADILLAC试验中,2082例AMI患者随机人选接受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阿昔单抗或支架置人术±阿昔单抗治疗。前瞻性收集吸烟状态数据。并随访1年。结果:出现AMI时,638例(31%)患者从未吸烟,546例(26%)患者既往曾经吸烟,898例(45%)目前仍在吸烟。  相似文献   

3.
<正>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1年7月—2009年12月本院心内科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95例,均符合AMI经静脉溶栓治疗指征,其中男性58例,女性32例,年龄38~70岁,平均年龄(58.2±8.7)岁。按是否吸烟将患者分为:非吸烟  相似文献   

4.
对28例青年(32~45岁)与56例老年(61~85岁)AMI进行对照分析,发现青年组86%以上病例否认以往有心绞痛病史,首次发病就是AMI临床表现。青年组AMI有典型胸痛者占100%,青年组吸烟占71.4%,酗酒占21.4%,有明显诱因者占85.7%,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青年组和老年组AMI并发症分别为39.3%和73.2%(P<0.01)。提示工作要有节奏,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量吸烟、强烈应激、过度劳累和酗酒是减少青年人发生AMI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赵莹 《吉林医学》2011,(21):4503-4504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41例年龄<45岁AMI患者与86例年龄>65岁AMI患者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对比观察,如典型心绞痛、吸烟、饮酒、熬夜、高血压、糖尿病等诱因。结果:男性、大量吸烟饮酒、长期熬夜、情绪激动等是青年AMI的主要危险因素;青年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明显低于老年组。结论:吸烟饮酒长期熬夜疲劳是青年AMI的主要危险因素,通过护理干预,改正生活习惯会大大减少青年AM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闫苏珍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14(11):1162-1163
<正>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临床常见病,死亡率高,变化快。我科1993~2000年,共收治AMI病人200例。对于AMI患者注重病人心理护理,特别注意“否认”机制在AMI心理护理中的应用,对病人的康复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体会如下。 AMI病人对于自己疾病认识常有两种情况:①对AMI常见症状会认为是其他疾病症状不重视其危害性,我们称为“否认”机制强;②一开始就想到自己症状是AMI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吸烟、熬夜与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性。方法入选106例青年AMI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入选112例非青年AMI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中吸烟、熬夜诱发AMI的比例以及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及诱因的数目。结果观察组发病前有吸烟、熬夜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青年AMI中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数目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吸烟、熬夜是青年AMI的主要危险因素及诱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青年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 :对 18例青年组与 95例老年组AMI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青年组AMI均为男性 ,老年组女性占 3 2 .6% ,两组间性别构成比存在明显差异(P <0 .0 1)。青年组AMI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占 3 8.9% ,吸烟占 83 .3 % ,饮酒占 5 5 .6% ,均明显高于老年组 (P <0 .0 1)。老年组AMI有高血压占 42 .1% ,并发糖尿病占 2 2 .1% ,均明显高于青年组 (P <0 .0 5和P <0 .0 1) ,两组患者高血压级别及控制情况与AMI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 :男性、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大量吸烟、大量饮酒是青年AMI的主要危险因素 ;而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是老年AMI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延朝进 《基层医学论坛》2014,(26):3481-3482
目的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64例青年AMI患者,并与同期随机抽取的64例老年AMI患者进行高危因素、诱因、临床表现、治疗等方面的对比分析。结果青年AMI以男性为主,吸烟、阳性家族史与老年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脂血症与老年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暴饮暴食、过度劳累是青年AMI特异诱因(P〈0.05),青年AMI多有典型胸痛症状(P〈0.05);青年AMI再灌注治疗效果优于老年组。结论吸烟、冠心病家族史是青年AMI的主要危险因素,及时行再灌注治疗可显著改善AMI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结合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发病特点,探讨其诊治策略的选择。 方法 回顾2006年12月至2012年1月入院的36例青年AMI和1 283例中老年AMI患者的住院病例资料,分析其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和诊治策略。 结果 (1)青年AMI占AMI患者的2.7%,男性占绝大多数(35/36,97.2%),以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为主(34/36,94.4%),常存在吸烟、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者较少。青年AMI患者发病后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者分别占5.6%(2/36)、16.7%(6/36)、5.6%(2/36),无院内及随访期间死亡病例。(2)33例进行冠脉造影的青年AMI患者中,单支病变占63.6%(21/33),最常累及前降支,前壁心肌梗死多见。在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的15例患者中,6例(40%)患者血栓负荷重,但冠脉狭窄不重,未急诊置入支架。 结论 对于吸烟、血脂异常、有胸痛症状的青年男性,应注意AMI的可能。青年AMI多为单支病变,预后相对较好,需及时进行血运重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戒烟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前和溶栓再通后血清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1年12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的AMI患者60例,根据患者吸烟状态将患者分为不吸烟组、戒烟时间<5年组和戒烟时间≥5年组。采用重组链激酶进行静脉溶栓,分别于溶栓前、溶栓再通后12 h和24 h采集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IL-1、IL-10,放射免疫法测定TNF-α。结果 3组患者溶栓前、溶栓再通后12 h和24 h时TNF-α、IL-1和IL-10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戒烟时间<5年组患者溶栓前、溶栓再通后12 h和24 h时TNF-α、IL-1和IL-10水平较不吸烟组和戒烟时间≥5年组患者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吸烟组和戒烟时间≥5年组患者以上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溶栓再通后12 h和24 h时TNF-α、IL-1和IL-10水平均较溶栓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戒烟时间<5年组再通后24 h时TNF-α、IL-1和IL-10水平较再通后12 h时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吸烟组和戒烟时间≥5年组再通后24 h和再通后12 h时以上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戒烟时间能影响AMI患者溶栓前、溶栓再通后炎性因子的表达,戒烟时间≥5年AMI患者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基本等同于不吸烟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所有入选病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并详细记录病历资料.结果 年龄≤60岁者20例,占45%,男:女为4:1;年龄>60岁者24例,占55%,男:女为2:1.所有相关危险因素中,吸烟居第一位.结论 AMI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管腔狭窄程度不完全呈平衡关系,男性多于女性;吸烟是AMI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青壮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分析,探讨青壮年人心肌梗死发病特点,以便早期控制危险因素、预防和延缓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方法采集2005年1月~2009年12月该院收治的青壮年心肌梗死患者(年龄≤40岁)30例,对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0例青壮年人心肌梗死占同期收住该院204例心肌梗死患者的14.7%。男性29例,女1例;年龄32~40岁。青壮年人心肌梗死危险因素依次为吸烟(80%)、血脂增高(20%)、高血压(13.3%)。15例患者(50%)以心肌梗死为首发症状,无前驱表现。结论青壮年人心肌梗死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吸烟、高血脂、高血压等,大量吸烟饮酒对青壮年AMI发病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小于60岁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患病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入选小于60岁AMI女性患者75例、同期患病同年龄段男性440例,比较两组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职业、体质量指数及并发症、院内病死率的差异。结果女性AMI患者中吸烟、高血脂者及脑力劳动者的比率明显低于男性(P<0.001、P<0.05、P<0.001);女性AMI患者中高血压者、体力劳动者的比率明显高于男性(P均<0.001);女性AMI患者患糖尿病的比率高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AMI患者体质量指数与男性接近。女性AMI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无论是心性死亡还是全因死亡,女性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校正混杂因素后,男女AMI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于60岁的AMI患者中,女性合并高血脂者少;脑力劳动者少,体力劳动者多;合并高血压者多。男女预后无差异。  相似文献   

15.
宋世飞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0):1162-1163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性别急性心肌梗死(AMI)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对10例青年组与90例老年组AMI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年组AMI均为男性,老年组女性占36.7%,两组间性别构成比存在明显差异(P<0.01)。青年组AMI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占50%,吸烟占90%,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老年组AMI有高血压占80%,并发糖尿病者占23.3%,均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和P<0.01),两组患者高血压级别及控制情况与AMI的发生密切相关。老年男性组吸烟者占87.7%。结论:男性、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大量吸烟是青年AMI的主要危险因素,而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是老年AMI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溶栓治疗后冠脉造影正常和异常患者的临床表现。方法对66例AMI患者均给予急诊溶栓再通治疗,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出院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心脏射血分数(LVEF)及心功能情况。结果 66例患者冠脉正常组36例,冠脉异常组30例,前者较后者年轻,男性、吸烟、体胖多见(P<0.05),造影检查时TIMI3级血流多见(P<0.05),ST段抬高总和90 min回落有明显差异(P<0.05);住院期间心血管事的发生明星减少(P<0.05);出院前超声心动图显示LVEF明显升高(P<0.05)。结论 AMI急诊溶栓后冠脉正常组患者相对年轻,男性、吸烟、体胖等因素多见,心功能和临床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30a(miR-30a)、微小核糖核酸-155(miR-155)水平及急性心力衰竭并发情况,并分析二者与AMI患者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170例AMI患者,根据AMI患者入院48 h内急性心力衰竭发生情况分为心衰组与非心衰组,由研究者拟定临床资料调查表并进行资料统计,分析入院时血清miR-30a、miR-155水平与AMI患者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关系。结果 170例AMI患者并发急性心力衰竭42例,未并发急性心力衰竭128例;心衰组血清miR-30a、miR-155水平、梗死面积、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高于非心衰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非心衰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30a、miR-155、CK-MB以及NT-proBNP高表达、梗死面积大是AMI患者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入院时血清miR-30a、miR-155水平与AMI患者并发急性心力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发生率、可能的发病机制,分析其发病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CAG正常的AMI患者(CAG正常组)和64例CAG异常的AMI患者(CAG异常组)临床资料。结果:(1)CAG正常组共23例,占同期行急诊CAG的AMI患者总数的1.5%。(2)CAG正常组发病年龄显著性低于CAG异常组[(49.57±12.07)vs(57.70±12.50),P=0.008]。两组均以男性居多(78.26%vs 81.25%,P=0.765)。(3)CAG正常组高脂血症病史患者比例显著性低于CAG异常组(21.74%vs 59.38%,P=0.002)。吸烟是其独立危险因素(P=0.006)。结论:CAG正常的AMI以中青年男性居多;可能的发病机制尚无明确定论;吸烟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30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中青年(<40岁)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探讨如何预防中青年AMI的过早发生。方法对30例年龄<40岁的AMI组和52例年龄>70岁AMI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从性别、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并发症、预后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中青年AMI男性多见,为29例(96.67%),其中吸烟14例(46.67%)及有高血压或冠心病家族史者7例(23.33%),与老年组AMI类似。发病前有明确的诱因22例(73.33%),高脂血症20例(66.67%),发病时有典型症状胸痛症状者29例(96.67%),明显高于老年组AMI。有高血压病史者3例(10%),有心衰者1例(3.33%),明显低于老年组AMI。结论中青年AMI男性多见,高脂血症、酗酒、劳累为危险诱发因素,症状典型,并发症少,预后好。重视青年患者的调脂治疗可预防中青年AMI的过早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青年人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危险因素及观察叶酸对血浆同型半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岁的AMI患者21例列为中青年组,〉50岁的AMI患者30例列为老年组,分析中青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危险因素。对51例AMI患者应用叶酸治疗12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血浆Hcy浓度,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OR=1.636)、高Hcy血症(OR=1.554)、大量饮酒(OR=5.556)、大量吸烟(OR=14.006)和早发冠心病家族史(OR=4.765)等因素与中青年人急性心肌梗塞有关。②叶酸治疗12周后,中青年组Hcy下降幅度与老年组Hcy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AMI组高Hcy血症患者治疗前后Hcy下降幅度为(11.19±3.18)μmol/L,前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男性、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大量吸烟、大量饮酒、高Hcy血症是中青年人AMI的主要危险因素。叶酸可显著降低AMI合并高Hcy血症患者的血浆Hcy水平,进而减少AMI的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