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 分析和探讨手术后腹腔乳糜漏发生发展的规律和诊治方法.方法 对12例(术中死亡1例)发生腹腔乳糜漏的患者进行密切观察,明确引流管中乳糜液的情况,行常规及培养加药敏检查,感染者相应药物应用,观察乳糜漏发生发展的规律,确定引流管拔出时机.结果 12例腹腔乳糜漏患者中,引流量<200 ml/24 h 5例,200~500 ml/24 h 6例,500~1000 ml/24 h 1例,7例引流液中有大量白色假丝酵母菌生长,5例合并细菌生长.乳糜漏均于术后10~30 d痊愈.引流量几乎为零; 感染乳糜液变乳白色,无细菌生长;超声无积液,即可拔管.结论 及时发现乳糜漏,充分、持续局部冲洗引流,积极治疗细菌或真菌感染,乳糜漏可痊愈.  相似文献   

2.
DU JJ  Li JP  Ding ZR  Zheng JY  Ji G  Gao ZQ  Wang WZ  Dou KF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0):1414-1416
目的分析和探讨胃癌根治术后乳糜漏发生发展的规律及治疗预防方法。方法前瞻性地对161例胃癌患者行D2~D4胃癌根治术,术中常规每一例患者于腹腔动脉及腹主动脉膈肌角附近放置双套管引流一根。术后密切观察引流管中乳糜液的情况,行乳糜液的微生物涂片和培养,对有感染的乳糜液进行抗感染治疗。观察乳糜漏的发生发展规律,明确引流管拔除的时机。结果161例进行D2~D4胃癌根治术患者,19例发生乳糜漏,引流量小于250ml/24h8例,250~500ml/24h7例,500~1500ml/24h4例。8例引流液中有大量白色假丝酵母菌生长,其中5例合并细菌生长。乳糜漏均于术后10~90d痊愈。乳糜漏的引流管在引流量几乎为零;感染乳糜液治疗后乳糜液为乳白色,无菌生长;B超腹腔无积液,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感染表现,即可拔管。结论胃癌D2~D4术后发生乳糜漏后,如及时发现,充分引流,合并真菌或细菌感染时抗感染治疗及局部持续冲洗,乳糜漏可痊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胃癌术后淋巴漏的诊治经过。结果术后1周以内每天腹腔引流量≤300 ml者8例,淋巴漏术后一周拔除引流管并缝合皮肤引流口。其余5例应用肠外营养(TPN)和奥曲肽治疗,当引流量减至300ml以下后拔除引流管。所有病例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保守治疗治愈。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淋巴漏的发生与肿瘤发展程度关系密切。腹腔引流量〈300 ml/d完全可通过腹膜吸收;全胃肠外营养(TPN)配合应用奥曲肽是治疗胃癌术后流量〉300 ml/d的淋巴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肠癌完整系膜切除(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术后腹腔乳糜漏的病因、诊治及预防。方法对641例行结肠癌CME术后发生乳糜漏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术式(开腹组与腹腔镜组)、不同部位(左半结肠与右半结肠)乳糜漏的发生率。结果24例患者(3.7%)术后发生乳糜漏,开腹组与腹腔镜组的发生率分别为3.0%(9/296)和4.3%(15/3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半结肠CME术后腹腔乳糜漏发生率为7.9%(17/215),左半结肠CME术后乳糜漏发生率为1.6%(7/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例患者经积极非手术治疗(禁食、肠外营养、静脉使用生长抑素、抗感染治疗和延迟拔除腹腔引流管)均获治愈,1例行腹腔淋巴管漏口结扎术并局部使用医用OB胶治愈,无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结肠癌CME术开腹与腹腔镜在预防腹腔乳糜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半结肠CME术式是腹腔乳糜漏的高危因素,术后腹腔乳糜漏经积极非手术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胆漏发生的原因及治疗。结果:3例在B超定位下多次穿刺抽液,3例传统手术治疗,10例通过腹腔引流管引流,14例行腹腔引流加鼻胆管引流,均全部治愈,全组总治愈率100%。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漏原因主要与解剖变异、炎症黏连、操作不仔细,致胆管损伤有关。应重视术前抗感染,术中谨慎操作,术后保护引流管,胆漏发生后要根据胆漏的大小、病情的轻重选择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发生乳糜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乳糜胸的临床资料,20例患者先行保守治疗,治疗5 d后胸腔引流量无减少者6例行手术治疗.结果食管癌术后2~4 d出现乳糜胸6例,其中胸腔引流量>1 000 ml/d者4例,<1 000 ml/d者2例;术后5~12 d出现14例,其中>1 000 ml/d者6例,<1 000 ml/d者8例.20例中保守治疗治愈14例,6例经开胸手术结扎胸导管治愈.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持续>1 000 ml/d或拔除胸腔引流管后术侧胸腔再次出现大量胸水,结合胸腔引流液乳糜试验结果,是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主要诊断方法;乳糜胸应先行保守治疗,经保守治疗5 d后胸腔引流量无减少者选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胆汁瘤形成的原因及治疗策略。方法分析1 840例行TACE治疗患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临床资料,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常规行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制定TACE方案,使栓塞剂充分充填肿瘤病灶。结果 15例(0.82%)患者出现胆汁瘤,其中原发性肝癌3例,转移性肝癌12例;6例经单纯B超引导下穿刺抽出胆汁后治愈,其余9例在B超引导下穿刺抽出胆汁后复发,7例复发患者经放置引流管引流(12~23 d)治愈,2例经放置引流管引流25 d后仍有一定量的胆汁引流出,经DSA证实胆汁瘤未与肝内胆管相通,注射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后治愈。结论 TACE术后出现胆汁瘤可在B超或CT引导下穿刺抽出胆汁,如果胆汁瘤复发,则应放置引流管引流或在排除胆汁瘤与肝内胆管相通的情况下,应用无水乙醇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后并发乳糜漏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178例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后并发6例乳糜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例患者经及时发现,采用禁食、肠外营养支持、腹腔充分引流及生长抑素的应用等保守治疗。6例患者均痊愈,平均愈合时间为12 d (7~18 d)。结论乳糜漏经及时而有效、系统地保守治疗及整体性的护理是可以治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以23例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患者为例,对其术后胆漏的发生机制、发病特点、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保守治疗、不同手术介入、B超腹腔置管引流和内镜治疗后患者均痊愈;所有患者治愈时间各不相同,2周治愈14例(60.86%),3周治愈5例(21.73%),4周治愈3例(13%),5周治愈1例(4.3%)。结论: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胆漏的发生重在预防;正确的手术方法,熟练的手术操作,充分的引流是预防肝胆外科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关键。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法治疗术后胆漏可以避免胆漏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白介素-2应用于主动脉夹层全弓置换术后多乳糜引流量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41例主动脉夹层全弓置换术后的多乳糜引流量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1例).并于术后5、7、9d上午10:00左右,在试验组纵隔引流管内注入白介素-2注射液400万U(加生理盐水20 mL),对照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术后记录患者24 h引流量(5、7、9、11、15 d)、带引流管时间、住ICU时间和住院时间,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两组引流量均逐渐减少,试验组各时间点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在术后7、9、11、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带引流管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发热、肺部感染及住ICU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营养不良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纵隔引流管注入白介素-2能明显降低主动脉夹层全弓置换术后引流量,缩短住院时间,且不增加感染、营养不良等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6):56-59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发生乳糜漏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烟台毓璜顶医院甲状腺外科2016年8月~2019年12月2578例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病例,观察术后引流液的量、性状的变化及发生变化的时间,根据诊断标准判断患者乳糜漏的发生。结果 其中23例患者术后出现了中央区乳糜漏,发生率为0.9%(23/2578)。发生中央区乳糜漏后,给予禁饮食、持续强负压吸引、应用生长抑素,短期的治疗效果不佳者,辅以加压包扎、创腔注射高渗糖或泛影葡胺等痊愈,治疗时间最长38 d,无二次开放手术治疗的病例。结论 甲状腺癌淋巴结清扫术后中央区乳糜漏的发生率相对较低,术后1~2 d引流量异常增多或引流液性状改变时应警惕中央区乳糜漏的发生,及时采取相应的禁饮食、持续强负压吸引、应用生长抑素等措施,基本上均可保守治愈。  相似文献   

12.
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预防和治疗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9月该科共收治的1793例行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对术后出现乳糜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1例(1.17%)颈乳糜漏患者,其中13例采用局部加压包扎加持续负压引流的常规方法治愈;5例在采用常规方法2~3 d无效的情况下联合生长抑素6mg+0.9%生理盐水48mL,微量泵泵入2mL/h,维持24h,连用2~3d后治愈;3例再次手术治愈。结论乳糜漏最好的治疗方法在于术中的预防,局部加压包扎加持续负压引流是治疗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的主要方法;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可提高乳糜漏的闭合率;对持续时间较长、引流量较大、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应采取手术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如何预防和治疗拔T管所致胆漏。方法回顾我院1998年12月至2009年1月间收治胆道手术后常规拔T管所致胆漏13例病例分析。结果 13例胆漏,7例经非手术疗法治愈,6例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拔T管胆漏重在预防,要重视全身情况的评估,正确安置T管技术,一旦发生胆漏先积极非手术充分引流胆汁,无效者应果断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刘太平  赵汗青  李鸿  张祺  祝春雷 《四川医学》2011,32(7):1089-1091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1年1月间收治的112例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12例患者中术后出现吻合口瘘9例,发生率约8%,其中2例再次手术治疗后痊愈,7例行非手术治疗痊愈。结论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经引流管局部冲洗引流辅以TPN和横结肠或回肠末端造口是治疗吻合口瘘的主要方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患者多可治愈;充分的术前准备,重视吻合口的血运、张力,正确使用吻合器,吻合器吻合后行手工缝合加固,将最大限度地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脊柱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处理方法和疗效.方法 16例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患者,采用延长持续引流时间、间断夹闭引流管的方法进行处理.9例患者,术后3天常规拔除引流管.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愈合时间.结果 延长持续引流时间间断夹闭引流管组手术切口愈合时间为12~18 d,平均为14 d.常规拔除引流管组手术切口愈合时间为14~24 d,平均为20 d.两组手术切口愈合时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延长持续引流时间并间断夾闭引流管的方法,对脊柱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1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诊断、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9年8月施行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吻合口瘘1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直肠保肛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为9.8%,其中10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1例再次手术治疗痊愈。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重视吻合口的血运、张力,正确使用吻合器,合理选放引流管是防止瘘发生的关键。及时有效的引流,绝大多数可获痊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管漏和乳糜漏的原因,诊断及处理体会. 方法 回顾分析842例甲状腺癌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及术后发生淋巴管漏或乳糜漏的25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 结果 术中发现胸导管损伤5例,予结扎处理,术后未发生乳糜漏或淋巴瘘.术后发生淋巴管漏14 例,左侧4 例,右侧10例;发生胸导管漏11例;左侧10例,右侧1例.所有患者都给持续负压引流及局部压迫处理,部分患者给予饮食控制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淋巴管漏的14例患者于1周内治愈,胸导管漏的 8例于2周内治愈,其余3例超过1月,最长1例45天治愈. 结论 术中恰当的处理可以有效避免术后淋巴管或胸导管漏的发生,术后一旦发现淋巴管漏或胸导管漏应及时给予持续负压引流,局部加压包扎和合理的饮食控制及及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可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超声检查在输尿管内支架术前后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对73例上尿路梗阻肾积水患者行双"J"管置入术前进行超声检查了解肾脏输尿管的常规情况、了解梗阻及肾积水状况,协助选择解除梗阻的手术方法和置管方式,置管后用超声检查观察置管所处状况、梗阻解除、肾积水消失、双"J"管引流效果。结果经开放手术后双"J"管放置成功率100%,切口尿漏2例,拔管后经膀胱再置管治愈;经输尿管镜下碎石后内镜下双"J"管放置成功率100%,内支架管自行脱出1例再置管成功;术后超声检查显示全组病例梗阻解除,双"J"管位置正常,引流效果良好,肾积水消失。结论输尿管内支架术前后超声检查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超声检查具有无损伤,适应症宽,操作简单等特点,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的可行性。方法:改剑突下孔(B孔)横行切口为纵行。不必将纤维胆道镜列为必备器械。常规胆道取石钳及取石网蓝可直接进入胆道取石,必要时探子经B孔进入胆道下段扩张Odd i括约肌,其余方法与常规相同。结果:43例中1例疑探子"穿破"胆道下段而中转开腹,经查无误后T管引流。2例术后出现胆漏,经引流5d治愈。平均住院7d。4周后造影拔管。42例均无残石。结论:微创措施进行胆道探查,减少了胆道的创伤,缩短了病人恢复时间[1,2],且操作简便、易行、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