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东皖 《河北医学》2007,13(3):268-270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方法:4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口服胺碘酮治疗8周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两周后观察总有效率63%,治疗8周后观察总有效率78%,心功能改善明显,窦性心率HR由(97.35±16.21)/min减至(62.85±5.31)/min﹙P<0.01﹚QTc由﹙422±36﹚/ms增至(520±69)/ms(P<0.01)QTd由(64.17±9.37)/ms减至(29.42±7.03)/ms(P<0.01).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副作用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穆林  金湘  高瞻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4):143-144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17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胺碘酮0.2 g口服,3次/d,连续8周.结果:用药2周后,总有效率为64.5%;用药8周后,总有效率为78.5%,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窦性心率由(97.35±16.21)次/min减至(62.85±5.31)次/min(P<0.01),OTc由(411±25)ms增至(486±56)ms(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副作用少、近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积极的抗心衰治疗及给予口服胺碘酮0.2g,每日3次,连服1周,然后改为0.2g,每日2次,连服1周,以后每日1次维持.结果2例因毒副作用停药,其余38例中,30例有效,有效率为78.9%,心率自(98.12±14.50)/min降至(63.10±8.86)/min,P<0.01,QTc自(410±42)ms增至(526±74.8)ms,P<0.01,无猝死病例.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有效和安全.  相似文献   

4.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180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180例AMI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随访1年.结果:反复发作的持续性室速、室颤患者,首剂3~5 ms/kg胺碘酮10 min内静脉注射;再以1~1.5 ms/min维持,室速均被有效终止.以200 mg/d胺碘酮作为长期维持量能有效控制室性期前收缩.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AM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静脉与口服联合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并恶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9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动过速(VT)和/或心室颤动(VF)患者,首剂给予胺碘酮150~300 mg,10 min注入,继之以0 5~1 mg/min维持泵入.静脉维持用药24~48 h后给予口服胺碘酮600 mg/d,并逐渐减至200 mg/d维持.结果 维持静脉点滴平均(4 0±1 5) d,总有效率73 7%.静脉用药期间,未见QT间期明显延长,无因胺碘酮导致或加重心功能不全.结论 静脉用大剂量胺碘酮治疗老年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的恶性心律失常是安全、有效的.静脉与口服联合给药起效快,可达到早期抢救生命的目的 ,又可稳定血药浓度,防止心律失常的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择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60例,给予口服胺碘酮(可达龙)8周。结果: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85%,QTd由65.08±10.96ms减至31.24±6.25ms。结论:胺碘酮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药物之一.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 观察大剂量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效果及安全性。②方法 选择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病人58例,首次静脉注射胺碘酮3~5 mg/kg,随后静脉泵入维持量1.0~1.5 mg/min,同时口服胺碘酮600~1 200 mg/d,以后依病情逐渐减量至口服胺碘酮200 mg/d。初次负荷量心律失常控制无效者,可每隔30 min追加负荷量150 mg。③结果 第1 个24 h胺碘酮静脉用量(1 583.4±216.4)mg,口服用量(803±175)mg,总量为(2 505.0±304.2)mg,心律失常有效控制率为86.21%。不良反应:血压下降4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静脉炎2例,未停药对症处理后好转。④结论 大剂量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8.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180例AMI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随访1年。结果:反复发作的持续性室速、室颤患者,首剂3~5mg/kg胺碘酮,10min内静脉注射;再以1.0~1.5mg/min维持,室速均被有效终止。以200mg/d胺碘酮作为长期维持量能有效地控制室性早搏。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AM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慢件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5例,应用胺碘酮治疗,对多发、多源或成对室早患者口服胺碘酮0.2g,每日3次,1周后改为0.2g,每日2次,再1周后改为0.2g,每日1次,以后每日0.1~0.2g维持.有阵发性或持续性室速或R-on-T患者,先静脉应用胺碘酮,再同时口服胺碘酮,方法同上.观察用药4周后控制心律失常的效果、心功能变化和副作用等.结果 治疗4周后控制室性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为85.5%,心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6.8%,副作用发生率为15.4%.QT离散度(QTd)由(67.02±10.83)ms减至(43.04±9.87)ms(P<0.01).结论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王安伟  陈锡阳 《吉林医学》2010,31(3):318-319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SVT)及心室颤动(V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利多卡因无效或电除颤不能维持的SVT及VF患者41例给予胺碘酮3~5 mg/kg静脉注射,随后以0.5~1.5 mg/min持续静脉泵入,同时口服胺碘酮200 mg,3次/d。如心律失常控制不佳,每隔20~30 min再注射75~150 mg,静脉用药平均1~3d,口服逐渐减量至维持量。结果:24 h胺碘酮静脉用量(1 126±168)mg,心律失常控制率24 h为65.9%、48 h为82.9%、72 h基本控制。14d后胺碘酮200~400 mg/d口服维持,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胺碘酮静脉注射联合口服治疗SVT及VF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采用比索洛尔和胺碘酮联合治疗,比索洛尔1.5~2.5mg/d,2周后剂量加倍,胺碘酮,第1周:200mg/次,3次/d;第2周:200mg/次,2次/d,第3周:200mg/次,1次/d;维持量:100~200mg/次,1次/d。治疗2、10周后观察室性心律失常的好转情况及心功能改善。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2、10周后前室性期前收缩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周后LVEF较治疗前、治疗2周后有明显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娄明晓   《中国医学工程》2014,(9):155-155
目的探讨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心血管内科2011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160例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其中胺碘酮组予以首次剂量150 mg混合生理盐水20 mL,10 min内注入患者机体,随后予以1.0 mg/min维持剂量静滴6 h,逐渐减量至0.5 mg/min治疗;同时予以口服胺碘酮600 mg/d,患者病情稳定2周后逐渐减至维持剂量200 mg/d。利多卡因组予以静脉推注利多卡因1 mg/kg的初始剂量,每5 min后实施静脉推注至盐酸利多卡因总量150 mg,再予以(1~3)mg/min剂量进行静脉滴注维持治疗。结果胺碘酮组总有效率95%明显优于利多卡因组86.2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11.25%明显低于利多卡因组27.5%,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汪亚君  郭齐 《当代医学》2012,18(23):147-148
目的 比较胺碘酮与慢心律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胺碘酮600mg/d治疗,7d后改400mg/d再治疗7d,其后200mg/d,疗程16周;对照组给予慢心律300mg/d,治疗4周后改150mg/d,疗程16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结果 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有效率高达96.2%,对照组为84%,两组均未见明显毒副作用;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疗效优于慢心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别应用利多卡因与胺碘酮治疗前后心电图QT间期的改变,进一步分析两种药物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6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n=30)和利多卡因组(n=32),并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3天时胺碘酮组QTc由用药前(396±17) ms延长至(398±16) ms,利多卡因组QTc由用药前(395±25) ms减至(394±26) ms,但两组用药前后QT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3天时胺碘酮组QTd由用药前(34±12) ms减至(21±9)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利多卡因组QTd由用药前(32±11)ms减至(29±14) ms,但前后QT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较利多卡因更安全、有效,可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配合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2例,给予口服厄贝沙坦(商品名伊达力)配合胺碘酮(商品名可达龙)10周。结果治疗后观察心律失常改善总有效率88.04%,心功能明显提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由(31.3±3.9)%升高至(35.9 3.7)%(*P<0.05),QT离散度(QTd)由(66.06±1.31)ms减至(30.66±6.27)ms(△P<0.01)。结论厄贝沙坦配合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副作用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心肌梗死急性期并发反复发作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在应用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药物后仍无效或电复律后再次复发者,改为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的临床观察。方法对所选病例,静脉注射胺碘酮150~300 mg(3~5 mg/kg)加生理盐水20 ml稀释后10 min内注入,若心律失常未控制,10~15 min后重复追加注射1次(150mg/次),本文中24 h内最多追加4次。静脉注射负荷量后,以1 mg/min静滴维持6 h,随后以0.5 mg/min静脉微量泵静滴维持,在静脉用药的同时口服胺碘酮(起始720 mg/d,1周后改口服600 mg/d,2周后改200 mg/d维持。)结果6例4 h内控制;14例24 h内控制;5例48 h内控制;2例72 h内控制;6例反复电击2~4次,用药后1周内得到控制;8例死亡。总有效率33/41(8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时,临床上首选电复律,但经电复律后仍反复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时,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较利多卡因更为有效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82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试验前10 d均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对照组患者给予相关病因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胺碘酮200 mg,口服,3次/d.根据患者情况,7 d后改为200 mg,2次/d.7 d后,再改为200 mg,1次/d,维持到患者心律失常控制,而后给予每天50 mg维持.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能够显著控制老年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胺碘酮静脉应用治疗心力衰竭 (急性或慢性 )并发的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方法对 6 2例心力衰竭并发的室性心律失常 ,首剂给予胺碘酮 5mg kg ,2 0min后无效 ,再重复首次剂量 ,维持量为 6 0 0mg d。结果 本组前 3 0min平均负荷量为 (3 1 7.5± 6 8.8)mg ,第 1个 2 4小时胺碘酮平均用量为 (92 5 .5± 1 46 .5 )mg,总有效率 90 .2 3 %,不良反应 9.6 7%,无 1例心功能恶化或致死。结论 胺碘酮静脉治疗心力衰竭并发的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口服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入院后均接受正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在此基础上口服胺碘酮0.2g,3次/d,7天后改为0.2g,2次/d×7天,以(0.1~0.2)g/d维持治疗。结果:治疗14天后显效55例(68.75%),有效23例(28.75%),无效2例(2.50%)。治疗总有效率97.50%。QTc由(411±25)ms增至(486±56)ms(P〈0.01)。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高,副作用少。在严重CHF患者中,可作为首选的抗心律失常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胺碘酮150~300mg加20ml生理盐水5~10min静脉推注完后,继之前6h以1mg/min胺碘酮泵入,后18h以0.5mg/min泵入,第2日改为口服维持量,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观察其治疗作用以及副作用。结果对急性心肌梗塞快速型心律失常有效率为96.7%。结论胺碘酮静脉注射在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显著,无严重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