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马莲  杨秀伟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3):2523-2527
目的: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盐酸黄连碱(coptisine chloride,COP)和小檗红碱(berberrubine,BRB)在人肠的吸收。方法:采用人源结肠腺癌细胞系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COP和BRB由绒毛面(AP侧)到基底面(BL侧)、BL侧到AP侧两个方向的转运过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对COP和BRB进行定量分析,计算转运参数和表观渗透系数,并与阳性对照药普萘洛尔和阿替洛尔进行比较。结果:COP和BRB由AP侧到BL侧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 分别为(1.103±0.162)×10-5,(1.309±0.102)×10-5cm·s-1;由BL侧到AP侧的Papp分别为(0.300±0.041)×10-5,(1.955±0.055)×10-5cm·s-1,与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上呈良好吸收的阳性对照药普萘洛尔[(2.23±0.10)×10-5 cm·s-1]的基本一致。COP和BRB的Papp A→B/Papp B→A分别为3.67和0.67;BRB外流是摄取的1.49倍。结论:COP和BRB可以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被动吸收进入体内,属于良好吸收的药物,在两者的吸收转运过程中,油/水分配系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BRB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的转运可能存在外流机制。  相似文献   

2.
茯苓三萜类化合物在人源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的吸收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郑艳  杨秀伟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3):1596-1601
目的:研究中药茯苓中3-表去氢土莫酸(3-epidehydrotumulosic acid,EDHTA)、猪苓酸C(polyporenic acid C,PPAC)和6α-羟基猪苓酸C(6α-hydroxypolyporenic acid C,HPPA)在人肠的吸收。方法:采用人源结肠腺癌细胞系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EDHTA,PPAC和HPPA由绒毛面(AP侧)到基底面(BL侧)、BL侧到AP侧2个方向的转运过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紫外检测法对上述3个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计算转运参数和表观渗透系数,并与阳性对照药普萘洛尔和阿替洛尔进行比较。结果:EDHTA,PPAC和HPPA由AP侧到BL侧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 值分别为(9.99±1.08)×10-6、(10.06±0.53)×10-6和(3.32±0.66)× 10-6 cm·s-1;由BL侧到AP侧的Papp值分别为(17.76±0.91)×10-6、(19.23±1.16)×10-6和(8.19±0.57)×10-6 cm·s-1。与本实验中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上呈良好吸收的阳性对照药普萘洛尔的Papp值(1.45×10-5 cm·s-1)和呈难于吸收的阳性对照药阿替洛尔的Papp值(4.22×10-7 cm·s-1)比较,EDHTA和PPAC与普萘洛尔在同一数量级;HPPA介于普萘洛尔和阿替洛尔之间。EDHTA、PPAC和HPPA的Papp A→B/Papp B→A比值分别为0.56,0.52和0.41;EDHTA,PPAC和HPPA外流分别是摄取的1.78,1.91,2.47倍。结论:EDHTA,PPAC和HPPA可以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被动吸收进入体内,EDHTA和PPAC属于良好吸收的化合物;HPPA属于中等吸收的化合物。EDHTA、PPAC和HPPA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的转运可能存在外流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丹红注射液中主要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转运特征。方法 MTT法确定HSYA对Caco-2细胞单层模型作用的安全浓度范围;采用Caco-2细胞单层模型考察转运时间、药物质量浓度、温度、pH值以及P-糖蛋白(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和能量代谢抑制剂叠氮化钠对HSYA转运的影响;RT-PCR法检测HSYA及维拉帕米对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影响。结果 从顶侧(AP)到底侧(BL)(AP→BL),HSYA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在2×10-6~5×10-6 cm/s,表明其吸收性中等;HSYA的转运与其质量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37℃下HSYA的Papp与4、25℃下的Papp有显著差异(P<0.01),pH值为9.0时的Papp与pH值为5.0、7.4时的Papp值也有明显差异(P<0.01)。维拉帕米能明显下调MDR1基因的表达,但HSYA的转运不受维拉帕米的影响;叠氮化钠影响细胞能量代谢,但HSYA的转运不受能量代谢异常的影响,且Papp(BL→AP)/Papp(AP→BL)在1~1.5,HSYA的吸收过程基本符合被动扩散。结论 HSYA在Caco-2细胞模型的转运方式为被动扩散,且不受P-gp和能量代谢的影响,低温和碱性环境下不利于HSYA的吸收。  相似文献   

4.
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YSA)在人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12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低、中、高3个剂量组,每组4人,分别脉滴注给予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为35,70和140 mg计算),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浓度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体内过程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ρmax分别为(2.02±0.18),(7.42±0.61),(14.48±4.71) mg·L-1;t1/2β分别为(3.05±0.70),(3.56±0.77),(3.35±0.91)h;AUC0-15分别为(6.79±1.29),(26.75±5.46),(49.81±13.75)mg·h·L-1。AUC0-∞分别为(7.85±1.07),(28.60±5.51),(53.80±14.85)mg·h·L-1。结论高、中、低3个单剂量组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人体内的消除半衰期较快,AUC0-15,AUC0-∞ρmax均与剂量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国产注射用洛铂在恶性肿瘤患者体内药动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国产洛铂在恶性肿瘤患者体内的药动学特点,为该药的合理应用奠定理论依据。方法将洛铂按照50 mg·m-2体表面积给8例恶性肿瘤患者输注后,采集不同时间静脉血及其手术中切取恶性肿瘤组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8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浆、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结果患者输注洛铂后0,0.2,0.5,1,2,4,6,8,12,24 h,检测外周血中洛铂的平均药物浓度分别为(2.626±0.31)×104,(1.683±0.2)×104,(1.124±0.163)×104,(6.43±1.45)×103,(4.45±1.57)×103,(2.19±0.26)×103,(1.53±0.25)×103,(0.79±0.18)×103,(0.47±0.11)×103,(0.02±0.01)×103μg·L-1;洛铂在恶性肿瘤病人血浆中药动学符合二室模型拟合,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最大血药浓度(ρmax)为(2.626±0.31)×104μg·L-1;分布半衰期(t1/2α)为(15±2.4)min;消除半衰期(t1/2β)为(162±15)min;药物由周边室至中央室的转运速率常数(k21)为(1.00±0.28)h-1;药物自中央室消除速率常数(k10)为(0.74±0.11)h-1;药物自中央室至周边室的转运速率常数(k12)为(1.31±0.27)h-1;药-时曲线下面积(AUC)(35.20±5.47)μg·h·L-1;血浆清除率(CL)(8.73±1.51)L·h-1。8例患者肿瘤组织手术标本中,肺和乳腺癌肿瘤组织中,洛铂的平均血药浓度分别为(0.33±0.12),(0.23±0.15)mg·L-1,明显高于输注24 h后血浆中的洛铂浓度(0.02±0.01)mg·L-1(P<0.01)。结论按照50 mg·m-2体表面积给药后,在肿瘤患者血浆中洛铂药动学符合二室模型拟合,优于文献报道的国外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6.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生物等效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国产两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制剂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单剂量(1 000 mg)、多剂量(1 000 mg·d-1×7d)试验各选20例受试者,受试者随机分组、自身对照口服药物,采用反相HPLC测定血浆中盐酸二甲双胍的浓度,并计算相关药动学参数判定两制剂是否生物等效。结果单剂量时,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ρmax分别为(2.329±0.486)及(2.308±0.502)mg·L-1;tmax分别为(3.700±0.571)及(3.600±0.940)h;t1/2分别为(7.484±2.612)及(7.724±2.799)h;AUC0~t分别为(13.387±3.394)及(13.589±2.917)mg·h·L-1;AUC0~∞分别为(18.575±3.841)及(19.069±3.792)mg·h·L-1;受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F为(98.10±8.90)%。多剂量时,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ρmax分别为(1.876±0.545)及(2.111±0.630)mg·L-1;ρmin分别为(0.212±0.047)及(0.227±0.054)mg·L-1;tmax分别为(4.100±0.912)及(3.750±0.716)h;t1/2分别为(11.477±3.851)及(13.529±4.067)h;AUCss分别为(15.137±2.749)及(15.855±3.322)mg·h·L-1;ρav分别为(0.631±0.114)及(0.661±0.138)mg·L-1;DF分别为(2.609±0.644)%及(2.812±0.645)%;受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F为(98.00±22.7)%。结论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双嘧达莫( Dip )大鼠消化道在体吸收情况。 方法 采用 HPLC 测定各溶液中 Dip 的含量,测定不同 pH 溶液中 Dip 的溶解度,分别进行原位胃吸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单向灌流实验,并用 SPSS 进行统计学考察。 结果 Dip 在盐酸溶液( 9 → 1 000 )、 pH 2.5 , 4.5 , 6.8 , 7.4 磷酸盐缓冲液和 Krebs-Ringer 缓冲液中的溶解度分别为 ( 79 096 ± 329 )、 ( 1 530 ± 91 )、( 294.7 ± 7.0 )、( 10.21 ± 0.61 )、( 9.43 ± 0.69 )和( 10.57 ± 0.28 ) mg·L-1 , 溶解度和 pH 值近似满足如下关系 <> S (mg·L-1)=450 773·pH -5.378 1<> r =0.99 );大鼠消化道各部位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胃( 0.91 ± 0.36 ) h-1 、十二指肠( 2.80 ± 0.80 ) h-1 、空肠( 2.95 ± 0.47 ) h-1 、回肠( 1.05 ± 0.28 ) h-1 、结肠( 2.95 ± 0.80 ) h-1 。 结论 在胃液中 Dip 的溶解度显著高于其他肠段,且药物在消化道各段均有吸收,适合制成胃漂浮 / 滞留缓控释制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盐酸左氧氟沙星即形凝胶在兔眼内的药动学行为,考察该制剂的释药特征。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即形凝胶给药后不同时间兔眼房水中的药物浓度,绘制药-时曲线,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盐酸左氧氟沙星即形凝胶在兔眼内的吸收和消除过程呈线性动力学特征,其t1/2(ke),MRT,tmax,ρmax,AUC0-τ和AUC0-∞分别为(118.76±7.21)min,(208.40±13.46)min,(34.07±5.02)min,(2.56±0.14)mg·L-1,(432.05±13.55)mg·min·L-1及(501.52±25.24)mg·min·L-1。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眼用即形凝胶显著延长药物在眼部的滞留时间,可用之实现长效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彭姣    卢超    安运锋  祁振强  张国海 《中国药学杂志》2015,50(1):39-44
 目的 研究重组幽门螺杆菌菌毛蛋白FlaA IgY-硫糖铝乙基纤维素微囊对幽门螺杆旋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小鼠的治疗和清除效果。方法 采用有机溶剂蒸发技术制备经硫糖铝处理后的IgY乙基纤维素微囊。模拟胃部环境,检测在不同pH的正常胃蛋白酶浓度(0.02 mg·mL-1)和异常胃蛋白酶浓度(0.04 mg·mL-1)的条件下不同浓度硫糖铝对rFlaA IgY的保护效果。将rFlaA IgY-硫糖铝微囊按0.8、1.6、3.2及6.4 mg·g-1·d-14种不同剂量灌服实验组小鼠,通过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抗幽门螺杆旋菌抗体水平以及胃黏膜的尿素酶水平,评价不同浓度rFlaA IgY对小鼠胃部幽门螺杆旋菌的治疗和清除效果。结果 结果表明,40%的硫糖铝处理过的IgY在pH 3.0条件下的模拟胃液中能维持77.87%~82.14%的活性达8 h,而在pH 2.0的模拟胃液条件中处理8 h能保持57.76%~63.28%,在pH 1.0模拟胃液中处理8 h能保持21.52%~22.79%。制备的rFlaA IgY-硫糖铝乙基纤维素微囊的包封率为83.79%,5 h体外释放率为95.92%。各组小鼠经rFlaA IgY微囊治疗后血清中幽门螺杆旋菌抗体水平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下降(P<0.001)。当使用剂量为0.8 mg·g-1·d-1时,对幽门螺杆旋菌的清除率为50%,当剂量为1.6 mg·g-1·d-1时,幽门螺杆旋菌清除率为70%,当剂量为3.2 mg·g-1·d-1时,H. pylori清除率为80%,当剂量达到6.4 mg·g-1·d-1时,H. pylori的清除率可达100%。结论 40%的硫糖铝对rFlaA IgY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可以作为rFlaA IgY的保护剂。 rFlaA IgY-硫糖铝乙基纤维素微囊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经口服对小鼠胃部幽门螺杆旋菌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和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丁咯地尔(甲氧吡丁苯)两种片剂在家犬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高效液相-紫外检测法?结果:家犬口服后,其体内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一室开放模型,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cmax(16.24±4.96)mg·L-1L和(15.91±5.94)mg·L-1;tmax(0.84±0.45)h和(0.82±0.49)h;AUC(99.13±23.22)mg·h·L-1和(97.94±25.63)mg·h·L-1?结论:国产甲氧吡丁苯片剂对进口甲氧吡丁苯片剂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57%,可以认为国产片与进口片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紫草素(SKN)在Caco-2细胞的摄取特性.方法:以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紫草素的细胞摄取规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胞中SKN浓度,考察时间、pH、药物浓度及抑制剂对Caco-2细胞摄取SKN的影响.结果:SKN在Caco-2细胞中的摄取呈时间依赖性;SKN在0.2 ~3.2 mg·L-1内的摄取呈线性增加,符合被动扩散过程;pH 8.0条件下药物的细胞摄取量(0.350±0.004) mg·g-1显著低于pH 5.0[(0.450±0.008) mg·g-1,P<0.01];加入维拉帕米,叠氮化钠及2,4-二硝基酚后,与对照组相比,SKN的细胞摄取量显著低,分别为(0.320±0.007),(0.340±0.003),(0.260±0.007) mg·g-1(P <0.01).结论:SKN的细胞摄取机制主要是被动转运;P-糖蛋白未参与SKN的转运过程.  相似文献   

12.
陆益红  张玫  孟群  张正行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22):1730-1732
 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家兔血浆样品中盐酸多奈哌齐对映体,并用于口服给药后的立体选择性药动学研究。方法血浆中加入内标L-酒石酸布托菲诺并经碱化后以异丙醇-正己烷(3∶97)提取血浆样品,采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70 cm×50μm),以25 mmol·L-1的磷酸-三乙胺(pH 2.5)为运行缓冲液,25 g·L-1磺化β-环糊精为手性添加剂,进样电压为-20kV,进样时间为15 s,运行电压为-20 kV,对家兔血浆样品中盐酸多奈哌齐对映体进行测定。并用3P97程序计算两者的药动学参数。结果测得血浆样品中多奈哌齐两对映体在0.1~5 mg·L-1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家兔口服30 mg·kg-1盐酸多奈哌齐后两对映体在家兔体内均符合二房室模型,经统计学t检验,两对映体的ρmax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AUC0-48及AUC0-∞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对映体的tmax,t1/2,MRT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对映体的家兔体内代谢过程存在立体选择性。  相似文献   

13.
孙敏捷  盛星  胡一桥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8):1431-1434
 目的研究建立Caco-2细胞模型的方法,并确认Caco-2细胞模型的正常生长特性,以在日常培养中进行监控。方法常规培养条件下,Caco-2细胞以每1 mL含8×104个的接种密度接种于Millicell插入式培养皿中,培养21 d后用光镜、电镜、细胞密度测定等方法检查细胞的形态学及生长特点,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跨膜电阻、荧光素钠透过量以检验细胞单层的极化现象和致密程度。结果Caco-2细胞单层在生长10 d以后均匀、致密,21 d后微绒毛、碱性磷酸酶、紧密连接等呈不对称分布,跨膜电阻达到600Ω·cm2,荧光素钠透过量为4.16μg·h-1·cm-2,而同样条件下空白膜的透过量大于240μg·h-1·cm-2。结论本培养条件下,Caco-2细胞单层形态与小肠上皮细胞类似,跨膜电阻、标志物透过量均达到要求,可以作为研究小肠药物转运过程的体外模型。  相似文献   

14.
淫羊藿黄酮磷脂复合物大鼠体内药动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淫羊藿黄酮及其磷脂复合物(EFL)中淫羊藿苷在SD大鼠体内药动学。方法:以HPLC测定法测定大鼠血中淫羊藿苷的含量,以同组大鼠(8只,♂♀各半)交叉灌服淫羊藿黄酮及其磷脂复合物,药-时曲线数据经3P87药动学计算程序处理。结果:分别以淫羊藿黄酮及其磷脂复合物给SD大鼠灌胃(剂量为淫羊藿苷100 mg·kg-1),淫羊藿苷的药-时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淫羊藿黄酮中淫羊藿苷的AUC、Cmax、Tmax分别为(62.5±4.7) mg·h·L-1,(5.3±1.6) mg·L-1,(2.9±0.9) h,而EFL中的为(156.1±27.2) mg·h·L-1,(17.5±3.5) mg·L-1,(2.1±0.6) h,统计结果表明AUC、Cmax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磷脂可提高淫羊藿黄酮中淫羊藿苷在大鼠体内的吸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醒脑静中冰片(天然或人工)、人工麝香及合方后对栀子提取物大鼠鼻腔吸收的影响.方法:以体积校正法,采用改良的大鼠在体鼻灌流模型,研究与不同成分配伍后栀子苷的大鼠鼻腔吸收情况.结果:质量浓度为100,250,1 000 mg·L-1的栀子提取物溶液(分别含栀子苷36.8,92,368 mg·L-1)中栀子苷吸收速率常数K分别为(2.15±0.70)×10-3,(1.97±0.48) ×10-3,(1.87±0.81) ×10-3min-1,栀子苷的鼻腔吸收符合一级速率过程,为被动扩散吸收.栀子提取物按组方配比分别与天然冰片(艾片)、人工冰片、人工麝香及合方配伍时栀子苷K值分别为单用栀子提取物组的1.4,1.7,1.1,1.3倍.大鼠鼻腔吸收系数与体外黏膜渗透系数有很好的相关性,KA =0.2206K1+ 0.559(r =0.991 0).结论:醒脑静组方配伍后可显著增加栀子苷的鼻腔吸收,方中冰片发挥了主要的促吸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阿克他利(Acta)对小鼠Ⅱ型胶原性关节炎(CIA)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Ⅱ型胶原(CⅡ)乳剂皮内注射诱导的小鼠CIA模型。在此基础上,检测小鼠足肿胀、免疫功能的改变,以及对CⅡ的迟发性变态反应(DTH)和血清中抗CⅡ抗体的测定,同时进行了病理组织学的检查。结果 Acta(10,30,90 mg·kg-1)ig对CⅡ诱导的小鼠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体外研究发现,Acta(10,30,90 mg·kg-1)能使CIA小鼠过高的ConA增殖反应和IL-2的产生恢复至接近正常,同时对CIA小鼠过高的IL-1产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Acta(10,30,90 mg·kg-1)ig可以明显减轻CⅡ诱发迟发性变态反应(DTH),但Acta对CIA小鼠体内的抗体的产生无显著影响。病理学检查表明,Acta(10,30,90 mg·kg-1)ig可以减轻CIA小鼠的骨膜增生和软骨破坏。结论 Acta对CIA小鼠具有治疗作用,该作用可能是通过细胞免疫调节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丹参素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研究丹参素在大鼠体内药动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以随机分组组间对照实验设计方法,用超高压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法测定丹参素血药浓度,用topfit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在12只SD大鼠(两组)体内研究单剂量灌胃或静脉注射46 mg.kg-1丹参素后的药动学参数和口服生物利用度。结果:灌胃组大鼠的Cmax为(1 419±439)ng.mL-1,tmax为(60.1±19.0)min,t1/2为(138.9±42.2)min,AUC为(2.01±0.40)×105ng.min.mL-1,静脉注射组大鼠的t1/2为(159.9±77.2)min,AUC为(2.11±0.55)×106ng.min.mL-1。结论:丹参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为9.53%,口服生物利用度较差,其半衰期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方对人结肠癌多药耐药细胞HCT8/V的逆转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人结肠癌HCT8/V多药耐药细胞常规培养,5%健脾解毒方药物血清作用48 h后,MTT法检测HCT8/V细胞对化疗药敏感性的影响,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检测耐药细胞内长春新碱(VCR)药物浓度,流式细胞仪分析健脾解毒方对5-氟尿嘧啶(5-Fu)诱导的HCT8/V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健脾解毒方能增加HCT8/V细胞对VCR、顺铂(DDP)、5-Fu、吡柔比星(THP)4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4种化疗药的IC50分别从( 191.08±18.18 )mg·L-1下降到(90.13±6.33 )mg·L-1;(290.79±28.38) mg·L-1下降到(22.16±1.82) mg·L-1;(23.12±1.99) mg·L-1下降到(9.88±0.86 )mg·L-1;(26.40±2.92) mg·L-1下降到(19.41±1.48) mg·L-1;健脾解毒方药物血清作用HCT8/V细胞48 h后细胞内VCR浓度明显增高(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健脾解毒方能提高5-Fu诱导的HCT8/V细胞的凋亡率,使细胞阻滞于G1期.结论:健脾解毒方通过增加结肠癌多药耐药细胞内化疗药物浓度,抑制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逆转HCT8/V细胞株的多药耐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