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1)以脑CTP发现急性脑梗死的脑灌注特点;(2)以头颈CTA分析患者头颈血管狭窄程度及斑块特点。方法收集拟诊急性脑梗死患者行CTP联合CTA检查,测量梗死核心、半暗带区以及对侧相应区的CBF、CBV及TTP等参数值,并计算rCBF、rCBV及delayTTP值,评价各参数敏感性。以“CBV-TTP不匹配,且delayTTP>6s”方法来判断半暗带,评价CTP的诊断价值。以CTA分析头颈血管狭窄程度及斑块的特征。比较颈动脉分叉与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程度与斑块类型的差异。结果(1)梗死区CBF[(8.79±8.23)mL/(100g·min)],CBV[(0.97±0.73)mL/100g]均明显减低;半暗带区CBF[(32.13±12.10)mL/(100g·min)]轻度减低,TTP[(15.90±3.59)s]明显延迟,CBV[(2.49±0.7)mL/100g]不变或稍增高。梗死区CBF、CBV与对侧相应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半暗带区CBF、TTP与对侧相应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CTP诊断半暗带,与复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敏感度为95%,特异性为69%;(3)斑块最多见于颈动脉分叉(21%)、颈内动脉颅内段(17%)及大脑中动脉(19%),52%为易损斑块。颈动脉分叉以轻度狭窄为主(67%),混合斑块较多(61%),颈内动脉颅内段以钙化斑块为主(7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64层螺旋CT头颈CTA及脑CTP联合应用可发现头颈动脉狭窄、斑块特征和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对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有很高的价值,有利于指导临床的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头颈CTA联合脑CTP 对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hilips Brilliance 64层螺旋CT对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检查,完成脑CTP 扫描,通过自带工作站系统对获得CBV、CBF、MTT 数据和图像进行分析;完成头颈CTA扫描,检查患者脑供血动脉的狭窄闭塞和斑块情况。联合CTA和CTP 扫描,计算联合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情况。结果:脑CTP 检查中CBF、CBV、MTT图结果的敏感度分别为63.8%、72.3%、89.3%;特异性分别为92.3%、100%、69.2%。脑CTP 对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其中MTT图的敏感度最高,CBV图的特异度最高,CBF图介于二者之间。脑CTP 异常患者的患侧CBF和CBV 值小于健侧,MTT值大于健侧。脑CTP 异常组患者与脑CTP 正常组患者在头颈CTA的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斑块检测结果中存在显著差异。 CTP 与CTA联合应用时CTA诊断头颈部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0.8%(118/130)、99.6%(773/776)、98.3%(891/906)。结论:头颈CTA联合脑CTP 对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显著提高其早期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为临床脑血管病患者的检查诊断带来新突破和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CT灌注(CTP)成像联合头颈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及时处理脑卒中患者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收集神经内科诊治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已完成64层CT平扫和CTA、CTP检查。30 d后复查头颅CT或MRI平扫。结果与对侧正常对照区相比,脑梗死区及缺血半暗带区CBF明显降低,MTT显著增加(P0.05);脑梗死区CBV及CBF明显低于缺血半暗带区,MTT显著长于缺血半暗带区(P0.05);CTA共显示14例患者存在脑动脉局限性狭窄。结论 CTP能够快速直观区分梗死区与半暗带区,对于较大的闭塞血管,CTA能找到梗死责任血管,为不能溶栓的患者介入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T血管成像(CTA)/CT灌注成像(CTP)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均在入院后接受CTA及CTP检查,分析其影像资料,探究CTA及CTP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脑血容量(CBV)比较:缺血半暗带>健侧>梗死区(P<0.05);脑血流量(CBF)比较:健侧>缺血半暗带>梗死区(P<0.05);平均通过时间(MTT)、目标组织中浓度达峰时间(TTP)、目标组织中所有残余功能全部达峰时间(Tmax)比较:健侧<缺血半暗带<梗死区(P<0.05)。CTA检出左侧、右侧大脑中动脉(MCA)闭塞或狭窄分别59例(29.50%)、91例(45.50%),左侧、右侧颈内动脉(ICA)闭塞分别16例(8.00%)、12例(6.00%),双侧ICA狭窄为6例(3.00%);代偿分支血管显影基本满意129例(64.50%),显影不足71例(35.50),其余16例(8.00%)患者CTA影像资料显示无异常,敏感度为92.00%。预后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颅脑CT血管成像(CTA)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发病后24h内均接受颅脑CT平扫、CTA检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 SA)检查,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CTA在诊断患者脑动脉狭窄、脑侧支循环的诊断价值,并根据患者出院后90d随访情况,评价CTA的预后评估价值。结果 DSA检查显示56例患者中5例患者脑血管无狭窄,51例患者血管存在狭窄或闭塞;狭窄程度:无狭窄5例,轻度狭窄9例,中度狭窄11例,重度狭窄19例,闭塞12例。CTA检查显示6例患者脑血管无狭窄,50例患者血管存在狭窄或闭塞;狭窄程度:无狭窄6例,轻度狭窄8例,中度狭窄12例,重度狭窄17例,闭塞13例,CTA诊断脑血管狭窄/闭塞的总体符合率为82.14%(46/56),一致性评价Kappa=0.768(t=10.922,P<0.001)。DSA检查显示,56例患者中侧支循环良好25例,侧支循环不良31例;CTA检查显示,56例患者中侧支循环良好25例,侧支循环不良31例。CTA诊断侧支循环的灵敏度90.32%,特异度88.00%,准确率89.29%,阳性预测值90,32%,阴性预测值84.62%;预后良好患者CTA检查脑血管狭窄/闭塞情况及侧支循环情况优于预后不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TA检查脑血管狹窄/闭塞程度、脑血管侧支循环情况与预后均呈正相关(r=0.454,0.337,P<0.05)。结论颅脑CTA在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管狭窄/闭塞程度及侧支循环中具有较高诊断效能,其诊断的脑血管狭窄/闭塞程度、侧支循环情况与预后呈正相关,可用于评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种头颅CT灌注(CTP)参数阈值法下的急性脑梗死病例梗死核心、缺血半暗带体积及错配率与侧支循环分级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发病时间24 h内急性缺血性脑梗死48例,所有病例CTP存在灌注不足且CT血管造影(CTA)提示一侧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根据CTA将侧支循环分为良好、一般及不良3个级别,分别使用2种CTP阈值法,Tmax-rCBF法(Tmax>6 s定义低灌注区,rCBF < 30%定义梗死核心)及rMTT-CBV法(rMTT>145%定义低灌注区,CBV < 2 mg/100 g定义梗死核心),测量梗死核心、缺血半暗带体积并计算错配率,并比较上述结果与侧支循环分级的相关性。结果2种阈值法所测得的梗死核心体积与侧支分级呈负相关,缺血半暗带体积及错配率与侧支分级呈正相关(P < 0.01),并且Tmax-rCBF法(r半暗带=0.796/r错配率=0.880)缺血半暗带体积及错配率较rMTT-CBV法(r半暗带=0.601/r错配率=0.737)与侧支分级相关性更强。结论侧支循环优良与梗死核心、缺血半暗带体积及错配率密切相关,且Tmax-rCBF阈值法定义的缺血半暗带体积及错配率与侧支循环分级相关性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平扫联合CT灌注成像(CTP)、CT血管造影(CTA)在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病(CV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发病24 h内临床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脑梗死(CI)的CVD患者,同时行CT平扫、CTP、CTA检查,CI患者在发病后2~7d行头颅CT复查,对比头颅CT复查所见梗死区及脑灌注血流图缺血区,确定缺血半暗带,所有患者作灌注参数及CTA结果分析。结果 (1)10例TIA患者CT平扫未见异常,CTP表现为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区达峰值时间(TTP)延长,CTA显示7例血管狭窄;(2)35例CI患者中,CT平扫见低密度灶5例,未见异常30例。发病在6 h内的22例患者中有19例存在缺血半暗带;发病6~24 h的13例患者中2例存在缺血半暗带,梗死区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及半暗带区的脑血流量与对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半暗带区的脑血容量与对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35例CTA显示有26例患者存在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或大脑后动脉不同程度的狭窄或完全闭塞。结论 CT平扫、CTP、CTA三项联合检查对发病24h内的CVD患者,能够鉴别TIA及CI、预测CI患者是否存在缺血半暗带、评价大血管情况,为实现溶栓的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王志刚  伍兵  庄宇  张箐  杨燕 《西部医学》2018,30(11):1662-1665,1671
目的 探讨低剂量CT颅脑灌注在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6年7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临床拟诊脑血管意外,行脑卒中CT扫描并以疑似脑梗塞住院治疗的218例患者的影像资料,以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发布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为标准,探讨低剂量颅脑CT灌注扫描的临床价值,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侧及对侧的CTP主要参数情况(CBF、CBV、MTT及TTP)以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半暗带及对侧的CTP主要参数情况(CBF、CBV、MTT及TTP)。结果 ①低剂量CT灌注的灵敏度为873%,特异性为75.6%(P>0.05),其中MTT最敏感。②对影像诊断为急性缺血梗塞灶的CTP参数(CBF、CBV、MTT及TTP)与对照区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影像诊断为急性缺血梗塞,同时伴有缺血半暗带的CTP参数CBF、CBV、MTT及TTP参数与对照区参数比较,CBF、MTT及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临床为标准,低剂量CT颅脑灌注扫描具有较高的实用性,能够给临床医生带来有效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脑梗死是我国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其发病率、病死致残率高。侧支循环是指连接相邻动脉群的细小动脉网络。侧支循环的建立和脑梗死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良好的侧支循环对于脑缺血发生后维持正常的脑灌注和脑血流,减少梗死面积和缺血半暗带至关重要。评价侧支循环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经颅多普勒彩超(TCD)、CT血管造影(CTA)、CT灌注成像(CTP)、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流体衰减恢复信号(FLAIR)、动脉自旋标记(ASL)、通透性影像、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等,尤以DSA为评价侧支循环公认的金标准。本文就近期多种脑血管侧支循环的评价方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发现多种评价方式各有利弊,临床一线医生应综合考虑患者病情,选择恰当的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低剂量CT颅脑灌注成像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4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急诊科收治220例予以脑卒中CT扫描并以疑似脑梗死收治住院的脑血管意外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相关标准,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低剂量CT颅脑灌注成像患侧及对侧扫描的相关参数、辐射剂量以及患者半暗带和对侧的相关参数情况。结果 CT灌注成像的辐射有效剂量明显高于常规的CT平扫(P0.05);CT灌注成像的灵敏度为86.63%,特异度为72.92%;予以CTP检查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梗塞灶患者以及诊断急性缺血性脑梗塞灶且伴有缺血半暗带患者检查参数比较,急性缺血性脑梗塞灶患侧CBV低于对侧,CBF、TTP、MTT水平高于对侧(P0.05);急性缺血性脑梗塞灶且伴有缺血半暗带患者患侧CBV、CBF水平低于对侧,TTP、MTT水平高于对侧(P0.05)。结论低剂量CT颅脑灌注成像扫描可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有效的诊断,且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多层CT的进展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和总结了多层CT在设备技术等方面,包括探测器、球管和数据处理系统的进展,并对多层CT在CT血管成像、CT灌注成像、CT仿真内镜等方面的临床应用、现状以及未来的应用前景作了分析和展望,同时提出了因多层CT的出现而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8,自引:22,他引:28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2月-2004年12月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101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动脉血管造影由上肢静脉注入对比剂,静脉血管造影由下肢静脉注入对比剂,行三维重建。结果 101例中男68例,女33例,平均年龄45.6岁,头部CTA35例,发现动静脉畸形5例,动脉脉瘘1例,烟雾病1例,动脉瘤2例。颈部血管CTA5例,发现颈部血管迂曲者1例,椎动脉变异者1例,鼻咽瘤侵犯血管1例。胸部CTA12例,发现肺动脉栓塞1例,主动脉变异1例,永存动脉干1例。腹部CTA29例,发现肠繁膜上动脉栓塞1例,骨动脉栓塞1例。下腔静脉造影5例,发现下腔静脉瘤1例,腹主动脉瘤介入治疗后少量渗漏3例,腹腔巨大畸胎瘤推压肠纺膜血管1例。下肢静脉造CTA15例,均见下肢静脉血栓患侧显影浅谈,可见迂曲扩张的侧支循环血管影,健侧显影良好。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全身各部位血管病变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T对胆囊癌的诊断价值及准确性。方法 对我院确诊的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患者均能利用CT诊断进行确诊,原发性胆囊癌的CT直接征象主要表现为结节与肿块,胆囊壁增厚和胆囊形态的改变,间接征象主要为肝脏直接受侵、肝转移及肝内外胆管扩张。结论 原发性胆囊癌表现复杂多样,CT检查不失为一种确立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加强对Casfleman病的认识,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肿瘤医院近半年来收治的2例Casdeman病患者诊治方面的信息和临床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者术前均未明确诊断,术后组织病理学报告均为透明血管型Casdeman病,在临床分类上均属于局限型。结论:Casdeman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较为困难,术前CT检查对诊断本病有一定帮助,组织病理学检查或淋巴结活检有益于早期诊断,最佳的治疗效果基于组织病理学检查和临床分类。  相似文献   

15.
CT在自发性上消化道穿孔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群  王嗣伟  李若梅  盛茂 《安徽医学》2010,31(8):960-962
目的提高CT在上消化道穿孔诊断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证实上消化道穿孔病例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结果胃穿孔12例,十二指肠穿孔16例,CT诊断符合率为85.7%(24/28),X线平片诊断符合率为36%(9/25);游离气体分布在剑突下隐窝、肝门等不同间隙,表现多样,25例穿孔伴有腹腔积液。结论上消化道穿孔时腹腔内游离气体是散在分布的,剑突下隐窝是游离气体最常见部位,CT对胃、十二指肠穿孔诊断价值优于腹部立卧位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新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定位诊断和CT所见的区别与联系.方法回顾98例患者,分别对其入院病情、出院病情、CT所见、临床定位诊断、远隔效应加以评估,并采用积分制,然后给予统计分析.结果远隔效应与入院病情、CT积分均相关,临床定位诊断与预后的共线性关系强于CT.结论临床定位诊断是一种判断预后的较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脑脓肿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跃  林江凯  冯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25(22):2042-2042,2045
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脑脓肿病人5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CT特征性表现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的真菌性鼻窦炎的CT表现。结果 真菌性鼻窦炎主要CT表现有:病变为单侧性;病变主要位于上颌窦、蝶窦,累及同侧鼻腔和鼻窦;病变窦腔密度增高,不均匀,内有小团块、沙砾状、短条状钙化样密度区;可有骨质破坏。结论 真菌性鼻窦炎CT表现具有特异性,CT是诊断该病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霉菌性鼻窦炎的CT表现与其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霉菌性鼻窦炎的CT表现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资料齐全的57例霉菌性鼻窦炎CT表现。结果:大多数病例表现为窦腔软组织内散在不规则钙化密度影、单独存在的骨质增生硬化。结论:窦腔软组织内散在不规则钙化密度影是霉菌性上颌窦炎特征性表现,CT检查定性诊断困难,CT检查主要价值在于确定病变范围及程度。  相似文献   

20.
数字减影CTA图像质量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31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CTA(Digital Subtraction CT Angiography,DSCTA)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用颅底骨血管模型,16层螺旋cT(Brightspeed elite)扫描:1)轴位螺旋和非螺旋同一参数重复10次扫描;(2)两组同样的参数放在同一序列内,曝光间隔时间不同(2.3s,3.5s,4.1s,4.7s,5.9s;4s,5s,6s,7s,8s)和采集层数不同(32,41,48,51,55;60,64,72,77,80),各重复1次扫描;(3)模拟注药后按(2)的参数扫描,采集80层,曝光间隔时间为2.4s,重复5次扫描.结果:非螺旋轴扫重复10次,减影成功率为100%,螺旋轴扫重复10次减影成功率为20%;同一序列相同两组扫描,球管重复曝光间隔时间为0.6的整数倍时减影成功率为100%,球管重复曝光间隔时间不为0.6的整数倍时减影均不成功.不同采集层数减影成功率为85%,不成功扫描重复后完全减影.模拟注药后球管重复曝光间隔时间为9s,5次减影成功率为100%,得到清晰的减影"血管"图像.结论:球管曝光起始位置是影响DSCTA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控制球管重复曝光间隔时间为球管转速的整数倍可确保球管曝光起始位置相同;探测器的使用宽度不影响DSCTA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