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甲状腺功能状态。方法检测3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游离T3(FT3)、游离T4(FT4)、促甲状腺激素(TSH),设正常对照组12例。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TSH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215),FT3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433)。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占13.3%,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占26.7%,其中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达14.3%,显著高于男性(6.3%)。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高,其中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病率更高。  相似文献   

2.
甲氨蝶呤不同治疗方案对异位妊娠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建芹 《世界感染杂志》2006,6(4):341-342,347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MTX)不同治疗方案对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疗效比较。方法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们对160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病例进行治疗观察,随机分成4组:Ⅰ组采用MTX50mg/m^2,每天上午im1次,共3次,下午用四氢叶酸(CF)im,1次,d,共3次;Ⅱ组采用MTX50mg/m^2单次im;Ⅲ、Ⅳ组分别同Ⅰ、Ⅱ组方案的同时均加用米非司酮25mg,2次,d,po,连续3d。结果Ⅰ组成功率为72.50%(29/40);Ⅱ组成功率92.50%(37/40);Ⅲ组成功率为72.50%(29/40);Ⅳ组成功率为90.00%(36/40);Ⅰ、Ⅱ组间及Ⅲ、Ⅳ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Ⅰ、Ⅲ组间及Ⅱ、Ⅳ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使用MTX50mg/m^2单次im,较分次im加CF解救方案疗效好,而加用米非司酮方案并未增加疗效,反而相应地增加了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变化和自身抗体水平。方法化学发光法对78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74例正常对照组血清FT3、FT4、TSH、aTPO、aTG进行检测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占19.23%。其中15.38%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3.85%的患者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型糖尿病患者aTPO阳性率为52.56%,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aTG阳性率16.67%,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较高,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低和甲状腺自身抗体aTPO的增高,对2型糖尿病患者定期随访甲状腺功能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年龄、TSH、病程长短和病程分期对血脂的影响。方法检测56例治疗前甲减患者和56例健康对照组空腹血的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及血脂。采用x^2检验。结果56例甲减患者中,血脂超出参考值范围29例,血脂正常27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x^2=11.12,P〈0.001)。〈50岁组血脂正常14例,血脂超出参考值范围9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x^2=4.06,P〈0.05);≥50岁组血脂.正常13例,超出参考值范围20例,与对照组比较(x^2=7.4,P〈0.01)。在甲减患者中〈50岁组与≥50岁组血脂比较(P〉0.05)。TSH≤12mIU/L组,血脂正常8例,超出参考值范围18例;TSH〉12mIU/L组,血脂正常19例,超出参考值范围11例(P〈0.05)。病程长组血脂正常12例,超出参考值范围16例;病程短组血脂正常20例,超出参考值范围8例(P〈0.05)。亚临床甲减组血脂正常8例,超出参考值范围9例;临床甲减组血脂正常19例,超出参考值范围20例(P〉0.05)。结论在甲减患者中,年龄和病程分期对血脂影响不明显;TSH水平和病程长的对血脂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甲状腺激素(TH)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109例CHF患者和32例对照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素(TSH)的水平并比较。结果 ①CHF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血清T3、T4、FT3,均降低(P〈0.05或P〈0.01),FT4、TSH无明显变化(P〉0.05);②T3、T4、FT3,随心衰程度加重逐渐降低(P〈0.05或P〈0.01);③ TSH在心衰各亚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其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程度与心衰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1年5月-2004年5月采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50例(75髋),FicmⅠ期20髋,FicatⅡ期20髋,FicⅢ期20髋,FicmⅣ期15髋。结果本组优35髋(46.7%),良13髋(17.3%),可18髋(24.0%),差9髋(12.0%),优良率为54.0%;Ⅰ期优良率(100.0%)明显高于Ⅲ期(40.0%)和Ⅳ期(13.3%)(P〈0.05或0.01);手术前后髋关节的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及X线表现总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X线片显示,60髋(80.0%)的股骨头坏死有不同程度改善,13髋(17.3%)无明显变化,2髋(2.7%)恶化;Ⅰ期平均为96.5分,Ⅱ期平均为94.4分,Ⅲ期为86.0分,Ⅳ期为74.1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x^2=6.87,P〈0.05)。结论植入的带血管游离腓骨可增加股骨头部的血供和支撑作用,防止股骨头进一步塌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优甲乐联合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甲亢患者^131碘治疗后早发甲减的疗效及对永久性甲减的控制效果。方法经临床和实验室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明确诊断的^131碘致早发甲减患者96例,随机分成(A、B和C)3组,每组32例,分别采用甲状腺素片、优甲乐和两者联合治疗,各组患者均在替代治疗后第2、4、6和8周行血清FT3、FT4、TSH测定,并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12周后停药3周再行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和SPECT甲状腺显像。结果治疗后FT3、FT4和TSH全部恢复正常者3组分别为:31.13%、34.3%和59.4%,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SPECT显像正常者C组为71.9%,明显高于A组的37.5%(P〈0.01)和B组43.8%(P〈0.05);高FT3血症发生率A组明显高于B组和C药组(P〈0.05);高FT4血症的发生率B组和C组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对^131碘致早发甲减的替代治疗,甲状腺素片和优甲乐联合使用可能更有利于早期稳定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使甲状腺细胞得到保护而影响早发甲减的预后恢复,降低永久性甲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拉米夫定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衡阳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以及对拉米夫定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基因分型、血清标志物、HBVDNA含量、ALT水平以及YMDD变异检测。结果170例患者中检测出B基因型135例(79.41%),C基因型34例(20.00%),BC混合基因型1例(0.59%)。接受拉米夫定治疗前B基因型与C基因型患者血清HBeAg阳性分别为113例与28例(x^2=0.04,P〉0.05),HBVDNA〉10^7拷贝/mL分别为106例与29例(x^2=0.77,P〉0.05),ALT〉120u/L分别为86例与10例(x^2=13.02,P〈0.05)。拉米夫定治疗24—48周时,B基因型和C基因型患者血清HBeAg阴转率各为24.78%和28.57%(x^2=0.20,P〉0.05),抗-HBe阳转率各为14.55%和15.88□(=x^2=0.31,P〉0.05),HBVDNA阴转率各为73.33%和55.88%(x^2=3.93,P〈0.05),ALT复常分别为77.04%和58.82%(x^2=4.61,P〈0.05)。拉米夫定治疗32—144周时,77例患者发生YMDD变异,变异发生率为45.29%,其中rtM204V型变异35例(20.59%),rtM204I型变异25例(14.71%),rtM204V/rtM20I型变异16例(9.41%),并有35例伴rtL180M突变。B基因型与C基因型患者发生YMDD变异各为61例与16例(45.19□与47.06□)(x^2=0.04,P〉0.05)。结论衡阳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存在B型、C型以及BC混合型,B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并与肝脏疾病的活动性相关;B基因型与C基因型患者HBVDNA栽量、HBeAg表达、以及HbeAg/HBeAb的转换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拉米夫定对B基因型患者的疗效优于C基因型;YMDD变异发生率与基因型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会地区人群的甲状腺功能状况与甲状腺疾病发病情况。方法采用地方性抽样调查与实验室检测分析相结合,于2005年4月至2006年9月抽取新会区会城镇、崖门镇、罗坑镇和杜阮镇的居民以及新会区中医院的体检者和就诊病人,共12036人,进行其甲状腺功能状况调查,以甲状腺功能检测异常值结合临床诊断来判断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及与性别、年龄等的关系。结果各项指标异常总检出率为:4镇居民(A组)的T3和T4均为8.5%,FT3和FT4均为7.6%、TSH为21.5%,就诊体检者(B组)的T3为19.0%,T4为18.4%,FT3为16.8%,FT4为16.0%,TSH为30.8%。4个镇的发病率依次是:崖门镇(26.5%),罗坑镇(21.6%).会城镇(19.6%),杜阮镇(13.6%),4镇居民总发病率(21.5%)低于就诊体检者(29.8%):4镇居民和就诊体检者均以31-40岁发病率最高;两组总发病例数男782例,女2199例,总发病率男女比为1:2.8,其中甲亢男女比约为1:4。结论新会地区人群的甲状腺功能异常者较多,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比较高,究其原因可能与高碘饮食等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Ⅰ期子宫内膜癌(EC))的手术方式以及术后激素治疗和放疔的必要性。方法对67例E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Ⅰ期37例、Ⅱ期8例、Ⅲ期14例、Ⅳ期8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Ⅰ期患者分为3组,行次广泛/广泛子宫及附件切除术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或腹膜后淋巴结取样术为A组(24例),行次广泛子宫及附件切除术为B组(5例),行全子宫及附件切除术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为c组(8例)。分析患者的生存情况。比较激素治疗、放疗对Ⅰ期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寿命表法计算总体5年生存率为78.99%,Ⅰ、Ⅱ、Ⅲ和Ⅳ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8.65%、86.67%、77.92%和28.57%;细胞分级G3、深肌层侵犯、非子宫内膜样癌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P〈0.05)。Ⅰ期有高危因素组的5年生存率(80%)显著低于无高危因素组(100%),P〈0.05;A、B和C组之间无明显生存差异(P〉0.05),但A组手术方式有利于正确分期;Ⅰ期患者术后激素治疗的5年生存率(100%)显著高于无辅助性治疗对照组(86.67%),放疗(88.89%)与无辅助性治疗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A组手术方式可明确分期。指导治疗。但扩大的手术范围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或取样不作为Ⅰ期患者的治疗手段,术后仍应给予恰当的辅助性治疗;激素治疗有利于改善Ⅰ期患者的预后。放疗的必要性则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11.
徐志云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2):1652-1653
目的:探讨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在桥本甲状腺炎(HT)、Graves病(GD)中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4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中,Ⅰ组HT 112例,Ⅱ组GD 66例,Ⅲ组非自身免疫性甲亢62例,Ⅳ组为健康体检者80名.以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4组血清中TGAb、TpoAb、TRAb水平.结果:Ⅰ组患者血清TGAb、TpoAb和TRAb均显著高于Ⅱ组、Ⅲ组和Ⅳ组(P〈0.01);Ⅱ组患者血清TGAb、TpoAb和TRAb亦均显著高于Ⅲ组和Ⅳ组(P〈0.01).Ⅰ组患者TGAb阳性率90.17%,TpoAb阳性率100.00%,TRAb阳性率6.25%;Ⅱ组患者TGAb阳性率30.30%,TpoAb阳性率70.21%,TRAb阳性率90.90%.结论:联合检测TGAb、TpoAb、TRAb对诊断及鉴别诊断HT和GD 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具有重要意义,TRAb升高对GD特别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绞股蓝总皂苷对光老化人皮肤p38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影响。方法:制备空白大鼠血清和绞股蓝含药血清,将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A)、UVB模型组(B)、空白血清组(C)和含药血清组(D);将成纤维细胞(HSF)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Ⅰ)、UVA模型组(Ⅱ)、HaCaT培养上清液A组(Ⅲ)、HaCaT培养上清液B组(Ⅳ)、HaCaT培养上清液C组(Ⅴ)、HaCaT培养上清液D组(Ⅵ)。对HaCaT细胞B、C、D组和HSF细胞Ⅱ、Ⅲ、Ⅳ、Ⅴ、Ⅵ组分别用UVB和UVA照射,制备光老化细胞模型。将4组HaCaT细胞培养上清液分别加入HSF细胞的Ⅲ~Ⅵ组。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Ⅰ~Ⅵ组细胞p38MAPK和MMP-1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细胞p38MAPK和MM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与Ⅱ组比较,Ⅳ组p38MAPK和MMP-1mRNA和蛋白表达均上调(P〈0.01),而Ⅲ组变化不显著;与Ⅳ组比较,Ⅵ组p38MAPK和MMP-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而Ⅴ组变化不显著。结论:光老化HaCa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促进光老化HSF细胞p38MAPK和MM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绞股蓝总皂苷对光老化HaCaT细胞培养上清液作用的光老化HSF细胞中MAPK信号转导通路中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NOB-1和CyclinD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联合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染色检测6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30例同期癌旁3-5cm以外的正常甲状腺组织中NOB-1和CyclinD1的表达。结果在正常甲状腺组织、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NOB-1阳性率分别为6.67%、13.33%、77.94%;CyclinD1阳性率分别为0.00%、20.00%、83.82%,两种蛋白阳性率在不同组织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NOB-1阳性率Ⅲ、Ⅳ期(91.43%)高于Ⅰ、Ⅱ期(63.64%);有淋巴结转移(96.00%)高于无淋巴结转移(67.44%);原发灶肿瘤有侵犯包膜的(95.65%)高于无侵犯包膜的(40.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CyclinD1的阳性率在Ⅲ、Ⅳ期(94.29%)高于Ⅰ、Ⅱ期(72.73%);有淋巴结转移(100.00%)高于无淋巴结转移(58.88%);原发灶肿瘤有侵犯包膜的(97.83%)高于无侵犯包膜的(54.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并且随着肿瘤的进展,NOB-1和CyclinD1阳性率均增高,两者出现高度的一致性,呈正相关(r=0.344,P<0.01)。结论 NOB-1和CyclinD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呈过表达,两者联合检测对于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测定卵巢癌组织核因子-κB(NF-κB)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IL-2的表达,探讨NF-κB通道的激活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2014年卵巢癌患者47例,Ⅰ期组12例,Ⅱ期组20例,Ⅲ/Ⅳ期组15例,选择正常卵巢2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测定NF-κB、VEGF和IL-2的表达,并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对照组可见少量NF-κB、VEGF和IL-2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Ⅰ期组、Ⅱ期组和Ⅲ/Ⅳ期组NF-κB、VEGF和IL-2表达均增多(P〈0.05);与Ⅰ期组比较,Ⅱ期组和Ⅲ/Ⅳ期组NF-κB、VEGF表达均增多(P〈0.05),IL-2表达均减少(P〈0.05);与Ⅱ期组比较,Ⅲ/Ⅳ期组NF-κB、VEGF表达增多(P〈0.05),IL-2表达均减少(P〈0.05)。2)Ⅰ期组、Ⅱ期组和Ⅲ/Ⅳ期组NF-κB与VEGF呈正相关(P〈0.05),与IL-2呈负相关(P〈0.05)。结论卵巢癌相关蛋白NF-κB可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及下调IL-2的表达共同调节肿瘤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与血清甲状腺素水平改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及健康对照组20例血清三碘甲状原氨酸(T3)、四碘甲状原氨酸(T4)、逆-三碘甲状原氨酸(rT3)、促甲状腺素(TSH)。结果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示,心功能Ⅲ级、Ⅳ级患者的T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9.57,P<0.05;t=12.49,P<0.01);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患者的rT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5.46,P<0.05;t=6.12,P<0.05;t=10.97,P<0.01);T4、TSH指标在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异常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及病情发展有密切关系,监测甲状腺素水平可作为判断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3(glucose transporter proteins,GLUT3)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80例皎质瘤GLUT3的表达。结果:①在胶质瘤中,GLUT3在Ⅰ、Ⅱ、Ⅲ、Ⅳ级的阳性率分别为35%,60%,80%,100%,在对照组中无表达,各组间有显著差异(x^2=37.19,P〈0.01);②各级胶质瘤,表达强度随胶质瘤病理级别增加而增加(r=0.6906,P〈0.0001);③GLUT3表达分别与患者年龄(x^2=1.05,P〉0.05)、性别(x^2=0.15,P〉0.05)、肿瘤大小(x^2=0.30,P〉0.05)、部位无关(x^2=0.74,P〉0.05)。结论:GLUT3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强度分别与肿瘤的病理级别呈正相关,可以作为判断胶质瘤生物学行为、预测病人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种无痛技术在妇产科门诊手术中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2年12月~2007年12月800例自愿要求应用各种无痛技术实施妇科门诊手术的患者分为3组,分别采用静脉麻醉(I组)、宫颈注射(Ⅱ组)和宫颈表面浸润麻醉(Ⅲ组)等无痛技术,对照组无麻醉要求300例(Ⅳ组),观察各组临床镇痛效果、宫口松弛程度、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等情况。结果:Ⅰ组镇痛效果显著,有效率100%,Ⅱ组镇痛效果良好,有效率77%,Ⅲ组镇痛有效率54%,Ⅳ组无镇痛效果,各镇痛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Ⅱ组、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镇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周复查阴道出血量等与Ⅳ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Ⅲ组,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Ⅰ组镇痛效果显著,但对麻醉管理要求较高;Ⅱ组优于Ⅲ组,Ⅱ组和Ⅲ组镇痛效果满意,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颈淋巴结穿刺联合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tropin, TSH)、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水平检测与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方法 选择甲状腺癌患者120例,根据手术后病理结果分为Ⅰ/Ⅱ期组和Ⅲ/Ⅳ期组以及无转移组和转移组。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颈淋巴结穿刺检查,并检测血清TSH、SIL-2R水平。 结果 超声引导下颈淋巴结穿刺检测出106例淋巴结转移,准确率为85.00%(102/120)。超声引导下颈淋巴结穿刺对于Ⅱ期、Ⅲ期、Ⅳ期的淋巴结转移检测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对于Ⅰ期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P<0.01)。Ⅲ/Ⅳ期组血清TSH和SIL-2R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组(P<0.01)。甲状腺癌患者血清TSH和SIL-2R水平与病理分期呈正相关(P<0.01)。转移组血清TSH和SIL-2R水平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1)。对于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超声穿刺、TSH、SIL-2R平行联合检测的准确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单项联合检测。 结论 Ⅲ/Ⅳ期或合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患者具有更高的血清TSH、SIL-2R水平,并且超声引导下颈淋巴结穿刺与血清TSH、SIL-2R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准确度和敏感度。  相似文献   

19.
孙广卫  张少军  李健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2):1532-1535,1540
目的:明确黏着斑激酶(FAK)和第十号染色体上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缺失基因(PTEN)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以及与肿瘤的发生、侵袭性生长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Eli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AK、PTEN在6例正常脑组织及54例各级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FAK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总阳性率为66.67%,其中Ⅰ~Ⅱ级为35.00%,Ⅲ级为81.25%,Ⅳ级为88.89%,Ⅰ~Ⅱ级阳性率均低于Ⅲ级和Ⅳ级(P〈0.01),而Ⅲ级和Ⅳ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N在脑胶质瘤中总阳性率46.30%,其中Ⅰ~Ⅱ级为75.00%,Ⅲ级为 31.25%,Ⅳ级为27.78%.Ⅰ~Ⅱ级阳性率均高于Ⅲ级和Ⅳ级(P〈0.01),而Ⅲ级和Ⅳ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N与FAK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FAK的阳性率随着脑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增加而增加,而PTEN的阳性率随着脑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增加而降低.同时分析二者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有助于判断脑胶质瘤的病理学分级、预后,以及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0.
聂晓红  熊曙光 《四川医学》2013,(8):1125-1127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40例单纯性肺心病(肺心组,A组)以及58例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呼衰组,B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FT3、FT4和TSH水平,同期测定血气分析,分析FT3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组及B组治疗前患者FT3、FT4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治疗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则基本恢复,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A组治疗后FT3水平增加明显(P〈0.05);B组治疗后稳定期的患者FT3、FT4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上升(P〈0.01、P〈0.05),而死亡者的FT3、FT4和TSH水平则较稳定期显著降低(P〈0.05)。FT3与PaO2成正相关(r=0.574,P〈0.01),与PaCO2呈负相关(r=-0.412,P〈0.05)。结论肺心病尤其是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存在着明显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的降低,甲状腺素水平对肺心病病情严重性和预后有重要的预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