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含量与妊娠中期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4例处于妊娠中期不良妊娠结局的孕妇,分为A组(先兆流产)61例、B组(胎膜早破)48例、C组(死胎)15例,再选取80例同期产检健康的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孕妇及新生儿的微量元素锰(Mn)、硒(Se)、锌(Zn)、铜(Cu)、铁(Fe)的含量。结果:孕妇静脉血Fe含量A、C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组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u、Zn含量A、B、C组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e含量A、B、C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Mn含量A、C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组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新生儿的静脉血Fe、Zn、Se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u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组新生儿的静脉血Zn、Se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组新生儿的静脉血Zn、Se、Fe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量元素异常与妊娠中期不良妊娠结局有明显的相关性,可引起妊娠中期发生先兆流产、胎膜早破甚至死胎,同时母体内的Cu、Fe、Mn微量元素的含量异常能对新生儿体内的相应元素含量产生影响;孕期合理摄入含Cu、Fe、Mn、Zn等微量元素,对预防妊娠中期发生流产、胎膜早破及死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母血中常、微量元素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常、微量元素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间的关系。方法:于孕晚期测定了71名孕妇母血、脐血、羊水中微量元素水平,其中IUGR组21例,对照组35例,巨大儿组15例。结果:IUGR组母血清Zn、Se、Mn、Fe、Mg、C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d、Pb、N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巨大儿组;其中,巨大儿组母血清Fe含量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a、Ti、Co、Li三组问无明显差别。IUGR组脐血清Se、Mn、Cd、Fe、Cu、Mg明显低于对照组;Pb、Ni明显高于对照组;Zn、Ca、Ti、Co、Li三组间无明显差别。IUGR组羊水中Zn、Se、Mn、Fe明显低于对照组及巨大儿组,Ca、Co三组问无明显差别。结论:某些常、微量元素与胎儿发育关系密切,其中Zn、Se、Mn、Fe、Mg、Cu、Cr缺乏可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而Cd、Pb、Ni升高亦可致低体重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肝包虫病患者体内血清中微量元素的变化,探讨微量元素与肝包虫病的发生是否具有相关性,能否通过补充微量元素对疾病的防治和预后有作用。方法取患者和正常人各30份血样,离心后,分离血清,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对样本的Ca、Se、Zn、Fe和Cu进行检测。结果病人组血清中的Ca、Se、Zn、Fe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u的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Zn/Cu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粒棘球蚴感染能引起人体血清中微量元素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14,(10):1333-1334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孕晚期妇女血清Fe、Cu、Zn、Ca、Mg含量变化与早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西宁地区150例、玉树地区102例正常足月分娩孕产妇,以及西宁地区156例、玉树地区132例早产孕妇血微量元素Fe、Ca、Zn、Cu、Mg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正常足月分娩组孕妇血Fe浓度高于早产组(P<0.01),Ca、Zn、Mg、Cu元素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海拔地区孕妇体内微量元素Fe水平异常可能是引起不良妊娠结局的原因之一,建议孕妇进行血微量元素水平检测及孕晚期补充铁。  相似文献   

5.
弱视儿童血清几种无机元素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容斌 《广西医学》2009,31(1):62-63
目的探讨弱视与血清元素的关系。方法对60例弱视儿童进行了血清元素Zn、Fe、Cu、Ca、Mn、Se含量的检测,并与60例正常儿童比较。结果弱视儿童血清Zn、Se含量显著降低,而Ca、Mn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儿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Fe、Cu含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元素Zn、Se含量降低可能是儿童弱视发生的原因之一,及时纠正有望降低弱视儿童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母血常、微量元素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常、微量元素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间的关系.方法于孕晚期测定了71名孕妇母血、脐血、羊水中微量元素水平,其中IUGR组21例,对照组35例,巨大儿组15例.结果IUGR组母血清Zn、Se、Mn、Fe、Mg、C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d、Pb、N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巨大儿组;其中,巨大儿组母血清Fe含量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a、Ti、Co、Li三组间无明显差别.IUGR组脐血清Se、Mn、Cd、Fe、Cu、Mg明显低于对照组;Pb、Ni明显高于对照组;Zn、Ca、Ti、Co、Li三组间无明显差别.IUGR组羊水中Zn、Se、Mn、Fe明显低于对照组及巨大儿组,Ca、Co三组间无明显差别.结论某些常、微量元素与胎儿发育关系密切,其中Zn、Se、Mn、Fe、Mg、Cu、Cr缺乏可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而Cd、Pb、Ni升高亦可致低体重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疆少数民族聋儿体内微量元素的量变与听觉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集27名聋儿发样及血样中17种微量元素含量值同30名健康儿童做对照,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进行研究观察。结果:聋儿血样中微量元素Zn、Cu、Fe、Cd、Se、Mn、Sr,V、Pb等元素含量值明显高于正常儿童(P〈0.01),Sn、Bi等元素含量值明显低于正常儿童(P〈0.01);而聋儿和正常儿微量元素Ba、Cr、Ag、Co、Ti、Ni等元素含量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聋儿发样微量元素中sn、Se等元素含量值明显高于正常儿(P〈0.05),Zn、Fe、Co、Mn、Sr、V、Pb、Ni、Cr、Ti、Ba等元素含量值明显低于正常儿(P〈0.05),而聋儿和正常儿微量元素Cu、Ag、Cd、Bi等元素含量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们初步发现在同一城市内聋儿和正常儿发样中17种微量元素内有13种微量元素发生了量化改变,血样中17种微量元素内有11种微量元素发生了量化改变。这一结果提示微量元素在不同人群,不同听觉功能之间存在着某些相关因素的联系,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全血中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分析。方法采用山东齐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QL800微量元素分析仪(极普法)分别测定抑郁症患者(研究组)和健康正常对照组全血中Zn、Fe、Cu、Ca、Mg、Mn、Cd、Pb元素的含量。结果抑郁症组全血中Cu、Fe、Cd元素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研究组全血中Zn、Mg、Mn元素及Zn/Cu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0.05),而其余两种元素Ca、Pb的测定结果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提示全血中以上8种微量元素代谢异常可能是抑郁症发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添加辅食与婴儿体内微量元素Fe、Zn含量的关系。方法将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来自我院儿保门诊的1 000例4月龄婴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规律添加辅食,对照组无添加或不规律添加辅食,动态取耳血测量微量元素Fe、Zn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婴儿4月龄时观察组与对照组微量元素Fe、Zn含量无明显区别(P〉0.05),9月龄观察组婴儿体内微量元素Fe含量(488.4±12.7)μmol/L,Zn含量(6.9±0.6)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2个月龄观察组婴儿体内微量元素Fe含量(556.3±20.3)μmol/L,Zn含量(7.0±0.4)μ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婴儿4月龄后,按时规律添加辅食无论对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的婴儿都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儿童血清中Ca、Mg、Cu、Fe和Zn的含量进行检测,以了解儿童各年龄段微量元素的缺乏程度,为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提供依据。方法:将0~14岁儿童分为4组,取其末梢血用BH-5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Cu、Zn、Ca、Mg、Fe含量检测。结果:包头市男、女儿童间微量元素含量及各年龄组间Mg、Zn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间Ca、Cu和Fe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含量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Ca含量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降低。结论:包头市儿童微量元素Ca、Cu、Fe和Zn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乏,所以应注意学龄前与学龄期儿童微量元素的补充,建立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  相似文献   

11.
脐血及母血10种元素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脐血及母血中微量元素水平。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532名健康新生儿脐血及其母血进行10种元素测定。结果不同性别新生儿脐血中Fe、As含量不同,男高于女(P<0.05);脐血中Fe、Ca含量明显高于母血,而Zn、Cu含量明显低于母血(均为P<0.01);Mg、P、K、Mn、Se、As含量相差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性别胎儿对微量元素需求不同,且新生儿体内微量元素分布与母体并不完全一致;胎盘有其独特的主动转运功能;脐血检测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张珠兰  王庆玲 《广东医学》2002,23(9):937-938
目的 探讨不同妊娠阶段和不同血红蛋白(Hb)水平时,血清6种元素的水平状况及其与Hb的相关关系,为孕期合理补充多种元素提供依据。方法 测定561例孕妇和101例育龄妇女血清铜(Cu)、锌(Zn)、铜/锌(Cu/Zn)、铁(Fe)、钙(Ca)、镁(Mg)、磷(P)含量,工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妊娠期血清Cu、Cu/Zn、随孕周增加而升高,孕晚期达最高值,血清Zn、Fe则相反。血清Ca、Mg、P在孕晚期水平最低。贫血孕妇的血清Cu、Cu/Zn高于非贫血孕妇,血清Zn、Fe、Ca、Mg、P则相反,差异显著。育龄妇女的血清Cu、Cu/Zn低于孕妇,Zn、Ca、Mg高于孕妇,差异有显著性。孕期血清Cu、Zn、Cu/Zn、Fe、Mg对Hb有显著作用。结论 孕期血清Cu、Cu/Zn水平随孕周升高,Zn、Fe、Ca、Mg、P水平随孕周降低,贫血孕妇的血清Cu、Cu/Zn高于非贫血孕妇,Zn、Fe、Ca、Mg、P则相反,差异显著。孕期血清Cu、Zn、Cu/Zn、Fe、Mg水平显著影响孕妇Hb水平。建议给孕妇适量补充多种元素。  相似文献   

13.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体重指数及其增幅对母婴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珊  沐朝阳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11):1099-110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体重指数及其增幅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369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按妊娠前体重指数(BMI)分为正常组(A1组)、超重组(B1组)、肥胖组(C1组),按孕期BMI增幅分为A2组(增幅〈4)、B2组(4≤增幅≤6)、C2组(BMI增幅〉6),比较各组间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GDM孕妇C1组较A1组、B1组早产和胎儿窘迫的发生率高(P〈0.05);C2组的早产、巨大儿的发生率高(P〈0.05)。结论妊娠前肥胖及妊娠期体重增加过多可增加GDM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4.
172例壮族孕妇微量元素含量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壮族孕妇血清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172例壮族正常孕妇和45例健康壮族妇女血清中钙(Ca)、镁(Mg)、铁(Fe)、锌(Zn)、铜(Cu)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 妊娠初期血清Zn、Fe降低不明显,P均>0.01,而血Ca、Fe明显降低,P均<0.01;在妊娠晚期血清Zn、Mg、Ca、Fe明显降低,P均<0.01;在整个妊娠期血清Cu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壮族孕妇血清Zn、Mg、Ca、Fe微量元素含量偏低,主要原因是补充不足,孕妇在加强营养方面,要根据壮族地区环境以及生活习惯合理摄取营养、科学补充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家族史对孕妇体重指数、指数增长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为糖尿病家族组,同期5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体重指数、孕期体重指数增长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体重指数糖尿病家族组孕妇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增长和新生儿体重糖尿病家族组孕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家族组与对照组相比,孕妇低血糖、蛋白尿发生率、新生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妊娠高血压、酮症酸中毒、离子紊乱发生率、新生儿死胎和巨大儿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家族史孕妇孕期体重指数增长较多,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endomethiosis,EMT)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的特点。方法:2002~2005年,采集我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健康妇女肘静脉血各5ml,离心后取其血清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的Se、Cr、Mn、Fe、Cu、Zn的含量与健康妇女比较,Se和Cr的含量降低,而Fe、Zn、Cu和Mn的含量升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和高度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结论:为控制和缓解本症患者的病状,应对其补充降低的元素、降低升高的元素,使体内元素的含量趋于正常和平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孕期体质及血清内营养元素含量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为控制孕妇体重及补充微量元素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460例孕产妇,按照体质指数分为标准体重组、超重或者肥胖组、低于标准体重组三组。检测血清微量元素水平,探析与妊娠结局的关联性。结果:超重或者肥胖组孕妇的妊娠及分娩并发症高于其余两组(P〈0.05),巨大儿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标准体重组和低于标准组两组孕产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于标准体重组血清钙、铁、锌、镁含量与其他两组有差异性(P〈0.05);随着产后患者出血量增加,则血清钙、铁、锌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孕期体质指数过高,与妊娠期并发症、巨大儿的发生率之间存在关联性,体质指数、产后出血量与血清营养元素含量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8.
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1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硕  刘兴会  何镭 《西部医学》2011,23(5):865-86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巨大儿发生情况及母婴结局。方法对本院分娩单胎1166例GDM孕妇及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106例分娩的巨大儿及孕妇作为研究组,其余1060例为对照组,比较孕妇年龄、身高、孕期增重、孕期增加BMI、产前BMI、孕周、孕产次、妊娠及围产儿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身高、孕期增重、孕期增加BMI、产前BMI、孕周和产次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孕妇软产道损伤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羊水过多发生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围产儿结局研究组死胎、产伤及新生儿肺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尤其肺炎发生率差异极显著(P〈0.01);比较两组至少发生一项母婴并发症,显示GDM孕妇分娩巨大儿主要影响围产儿结局(P〈0.01),而对妊娠并发症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应适当控制孕期增重,积极预防巨大儿的发生,减少相关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孕妇孕前体重、孕期体重增长与母婴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3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高BMI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和糖代谢异常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BMI组(P〈0.05),低BMI组糖代谢异常发生率和胎盘功能不良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BMI组(P〈0.05)。孕期△BMI与剖宫产率、早产率及巨大儿发生率的关系比较,C组巨大儿发生率明显高于A、B组(P均〈0.05),C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B组(P〈0.05); A组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C组(P均〈0.05)。结论:孕前咨询、孕期体重检测可以改善妊娠结局。孕前应对妇女的身高、体重及其营养状况进行评估,给予科学的指导,以达到标准BMI。孕期应作好营养指导,监测体重变化,提高围生质量。  相似文献   

20.
脑梗塞病人血清微量元素测定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玉芝 《重庆医学》2002,31(9):817-818
目的 研究血清微量元素的变化与脑梗塞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 72例脑梗塞患者和 4 6例正常人的血清Sr、Ni、Co、Cr、Fe、Mn、Mo、Cd、Cu、Zn、Ca、Mg、Se等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 结果 脑梗塞组血清Sr、Mn和Cu/Zn、Sr/Se、Mn/Se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Mo、Zn、Ca、Mg、Se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而Ni、Co、Cr、Cd、Fe等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Zn、Sr、Mn、Mo、Ca、Mg含量及Cu/Zn、Sr/Se、Mn/Se比值与脑梗塞患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