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5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克隆、表达细粒棘球蚴分离株Eg10基因,并研究其重组蛋白的免疫特性。方法将细粒棘球蚴Eg10基因亚克隆于表达载体pET28a,转化重组质粒至大肠埃希菌BL21进行融合表达,His-bind树脂纯化系统纯化重组融合蛋白,以之作为抗原免疫小鼠。48只ICR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A、B组为对照组,分别注射不含抗原的磷酸盐缓冲液(PBS)和福氏佐剂+PBS,每鼠皮下注射100μl。C、D组为免疫组,注射用福氏佐剂乳化的重组抗原Eg10,抗原量分别为0.1mg/μl和0.5mg/μl,每鼠皮下注射100μl。各组小鼠每隔2周免疫1次,共免疫3次。于免疫前和免疫后2、4、6、8和10周采血以获得抗血清。通过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ting)分析和ELISA检测重组抗原的免疫学特性。结果成功构建含目的片段Eg10的基因工程菌株。Western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免疫血清能识别重组抗原Eg10。ELISA检测结果显示,用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可诱导产生特异性抗体。统计学分析表明,免疫后C、D组抗体水平逐渐升高,至第8周抗体滴度达最高值,分别为(1.143±0.253)和(1.254±0.070);A、B组抗体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第2、4、6、8和10周,A、B与C、D组间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表达细粒棘球蚴重组蛋白Eg10,该蛋白有一定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2.
我区地处北京高科技园区,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云集,婴儿父母的文化水平较高,对于新知识,新的科学育儿理念较易接受。为了解本地区婴儿的智能发育情况,我们用丹佛氏发育筛查法(简称DDST)对187名4月龄婴儿的智能发育进行检查。 对象与方法 1.对象:1999年8月~2000年5月在我院出生月龄4个月(±3d)、足月、出生体重≥2500g、单胎、顺产、无窒息、无生理缺陷、无严重躯体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预测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谷胱甘肽s-转移酶(EgGST)氨基酸序列的结构与功能.方法 应用DNAStar、NCBI/BLAST、Bioetm、SWISS-MODEL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EgGsr的基因序列,推算出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的同源序列,进行多序列同源比对,构建分子进化树;预测二级结构、拓扑结构;同源模建预测三级结构;预测主要抗原表位等.结果 经RT-PCR扩增得到的660bpEgGSIDNA片段,经DNAman分析软件同源性比较发现,与GenBank中检索的EgGST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EgGST与不同生物间的同源性平均达45%;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分子量为25492.53Da,有219个氨基酸,等电点为7.532,有31个酸性氨基酸,32个碱性氨基酸,52个极性氨基酸和7个非极性氨基酸;有8个抗原表位肽段15G-29R,30E-39C,40S-68R,69G-82Q,83I-90M,91D-120A,121P-133Q,134L-144N.结论 EgGST可能是免疫诊断、药物作用及疫苗潜在的靶分子.  相似文献   
4.
细粒棘球蚴抗血清的制备及特性鉴定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制备用于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目的基因免疫学筛选的抗血清,并且进行特性鉴定,用抗原免疫法获得抗血清,并用Westen-blot法和ELISA法对其特性进行鉴定。结果,经Westen-blot法鉴定,制备出的抗血清能识别分子量为32、36、42、58、67kDa以及88kDa以上的细粒棘球蚴天然抗原成分,而对照组血清则不能识别相应的蛋白。ELISA法测定血清抗体效价均达到1×10-4。制备的抗血清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较高的抗体效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获得细粒棘球蚴(E.granulosus)诊断抗原(diagnostic antigen)P-29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从包虫病患者体内获取细粒棘球蚴原头蚴提取总RNA,根据GenBank公共数据库检索出细粒棘球蚴诊断抗原P-29基因的已知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通过RT-PCR技术扩增出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诊断抗原P-29基因,将其重组到pGEM-T载体后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成功扩增出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诊断抗原P-29基因,测序表明该片段由717bp组成,与已发表基因核苷酸序列相比,同源性为100%,推导编码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100%。结论成功克隆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诊断抗原P-29基因序列,可做为包虫病重组抗原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获得细粒棘球蚴(E.granulosus)Eg10基因片段,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 从包虫病患者体内获取细粒棘球蚴原头蚴,提取总RNA,根据GeneBank公布的细粒棘球蚴Eg10基因片段已知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采用RT-PCR技术扩增出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Eg10基因片段,将纯化后的PCR产物克隆到pGEM-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成功扩增出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k10基因片段,测序为938bp,该基因序列与检索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100%,推导编码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亦为100%。结论 测序的k10基因序列有完整的编码框(765bp),对于进一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及对包虫病的免疫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EF-1的免疫原性进行初步鉴定,为重组疫苗研制的后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重组目的蛋白及融合表达蛋白作为抗原,分别免疫昆明小鼠获得抗血清,通过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成分及其程度.结果重组目的蛋白EF-1和融合蛋白GST/EF-1免疫小鼠后均诱发产生了特异性抗体,实验组血清与对照组血清抗体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的蛋白和融合蛋白免疫两组小鼠所得血清的抗体含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目的蛋白EF-1和融合蛋白GST/EF-1都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宁夏地区多种遗传病性眼病的永生淋巴细胞系,从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遗传病的发病机理提供研究材料。方法采用EB病毒转化B淋巴细胞的方法,建立永生淋巴细胞系。结果成功建立先天性高度近视、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上睑下垂等遗传病,8个家系的28个永生淋巴细胞株。结论遗传性眼病家系永生细胞株的建立,为从分子水平研究它们的发病机理提供了可用的资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 获得细粒棘球蚴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mMDH)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分析,为研究包虫病疫苗候选基因奠定基础。方法 从包虫病患者体内获取细粒棘球蚴原头蚴提取总RNA,根据国外细粒棘球蚴mMDH(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基因的已知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采用RT—PCR技术扩增出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侏mMDH基因。将PCR产物纯化后,亚克隆到pGEM—T载体并构建成基因工程菌株后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用RT—PCR成功扩增出细粒棘球蚴中囤大陆株mMDH基因,测序表明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1017bp,与已发表基因核苷酸序列相比,同源性为99%,理论蛋白编码的氩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结论 在国内首次获得细粒棘球蚴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mMDH)基囚序列,为进一步构建重组表达基因工程菌株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预测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铁蛋白(Eg.ferritin)氨基酸序列的结构与功能.方法 利用DNAman、NCBI/BLAST公共数据库对目的基因的同源性进行比较分析.应用DNAstar、Biosun等生物分析软件对铁蛋白的二级结构、抗原表位进行预测分析,应用SWISSMODEL对蛋白的三维结构进行模拟.结果 检索Eg.ferritin氨基酸序列在其功能区的130AA内同源性为97.7%.不同生物间的同源性平均达40.79%.生物软件预测:Eg.ferritin的分子量约16.7 kD,含非极性氨基酸68个,预测其抗原表位肽段为7N-12E,36H-43V,55S-62H,69Q-76R,82A-89E,102I-107E,117A-124S,129L-136T.结论 Eg.ferritin的结构和功能及其抗原表位的预测对选取有价值的抗原肽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