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胃癌术后梗阻性黄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梗阻性黄疸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胃癌术后出现梗阻性黄疸28例,其中良性梗阻性黄疸2例,肿瘤复发性梗阻性黄疸26例,后者行切除手术5例,改道手术10例,非手术疗法11例.结果胃癌术后良性梗阻性黄疸经对症治疗及时治愈,肿瘤复发性梗阻性黄疸经切除手术、改道手术、非手术疗法,其1年生存率分别为60%、50%、27%,2年生存率分别为20%、20%、0.结论胃癌术后梗阻性黄疸多为胃癌术后复发所致,早期发现是治疗的关键,积极治疗可以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吴秋萍  余菊  苗莹  姜敏  解慧 《大家健康》2016,(1):241-241
目的:观察和分析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胆汁外引流术(PTCD)/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PTBS)后的护理,并探讨其处理的相关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例89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观察分析这6个月内并发症情况,总结相关处理措施和经验。结果:89例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于PTCD/PTBS术后出现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41.5%,其中出血15例、逆行胆管感染13例、引流管堵塞和脱位3例、支架再狭窄及移位胆汁外溢2例、急性胰腺炎2例、电解质紊乱2例,37例并发症患者中死亡2例(2.2%),35例(39.3%)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PTBD或PTBS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极为重要。绝大多数病人可转危为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结石性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后MOF的机制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 0年手术治疗的30 7例老年梗阻性黄疸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因胆道感染出现SIRS的1 1 2例中ASC 32例,SIRS者术后易发生MOF(P <0 .0 1 ) ,MOF中以循环功能衰竭最常见( 69.33% ) ,术后共发生MOF 75例( 2 4 .43% ) ,MOF病人病死率为5 0 .67%。结论 SIRS至MOF是一连续过程,这过程的本质是SIRS ,降低老年梗阻性黄疸病人手术后MOF ,需要预防胆道感染,早期认识SIRS ,治疗心血管等疾病,手术时机应选择适当,尽量减少手术打击,降低胆红素水平,控制内毒素血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管—十二指肠T管架桥内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对3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取胆管—十二指肠T管架桥内引流术治疗。结果除有1例出现胆瘘延期出院外,其余病人均顺利恢复,术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降低50%。经3~12个月随访,30例黄疸消退,2例轻度黄疸。结论本术式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减退黄疸效果良好,手术并发症少,能有效地延长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5.
术前降低血清胆红素在重度梗阻性黄疸手术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的增高对梗阻性黄疸(梗黄)手术治疗的影响.方法 总结该院收治的43例梗阻性黄疸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血清胆红素增高对梗阻性黄疸手术的效果影响,提示在围手术期应注意的问题.结果 良性梗黄组29例术后半月,死亡1例,恶性梗黄组14例术后半月死亡4例,全组死亡率11.6%,死亡原因为消化道出血、肝功能衰竭和肾功能衰竭,发生原因与围手术期处理不当或恶性梗黄病人手术贪大求全有关.结论 对于梗阻性黄疸血清胆红素大于342μmol/L的患者围手术期应注意改善肝功能、凝血功能和纠正低蛋白血症等.手术术式的选择力求简单有效,去除病灶,解除梗阻,通畅引流,同时需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6.
高原高龄梗阻性黄疸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如珍 《中国医刊》2004,39(6):44-44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高龄梗阻性黄疸外科治疗特点.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实施外科手术的193例70岁以上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有合并症129例(占66.8%),术后并发症63例(占32.6%).结论高原高龄梗阻性黄疸患者合并症和并发症均高于平原,手术危险性较大,手术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梁立世  高飞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3):3019-3020
目的 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治疗中手术方式的选择及价值.方法 13例不能根治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不同减黄手术,观察其手术效果、并发症及生存期.结果 患者肝功能在术后1周开始明显改善,平均生存时间20周.主要并发症有胆管炎2例,胆道出血1例,十二指肠梗阻1例.结论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治疗主要是解除胆道梗阻,改善肝功能,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吴骏  温思齐  谢锷 《海南医学》2005,16(7):123-123,64
目的探讨如何更好地防止重度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后出现的肝肾综合征。方法选择1990年6月至2004年6月间重度梗阻性黄疸173例,分成A,B二组,A组为1990年6月至1999年8月间病例128例,术中均未应用20%甘露醇(20%Mannitol),本组死亡14例,其中死于HRS者10例。B组为1998年9月以后病例,共45例,术中均在解除胆道梗阻后应用20%Mannitol进行静脉滴注,死亡2例,其中死于HRS者1例。结果经对A、B二组术前肝肾功能的比较,B组较A组差,有显著差异(P<0.05),而B组术后HRS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A组明显降低。结论HRS对重度梗阻性黄疸手术病人存在很大危害,在适当时机应用20%Mannitol对保护肾脏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是有效阻止HRS的发生、发展并提高对重度梗阻性黄疸手术病人治愈率关键。  相似文献   

9.
[背景 ]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后并发肾功能衰竭的防治方法 .[病例报告 ]144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中 2 1例在术后并发肾功能衰竭 ,其中 8例死亡 .[讨论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术后常见并发症 ,死亡率高 .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应防止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一旦发生 ,应采用各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梗阻性黄疸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疽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演变和存在的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方法:回顾了1980-2001年共21年中三所医院在不同时期经外科治疗的169例梗阻性黄疸病例的临床资料,按不同的年代将资料分为三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三组病人的诊断方法不同,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第一组从1980年至1982年14例,死亡2例(占7%)。第二组从1983年至1996年间手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病例共124例,术后1个月内死亡8例(占6.5%)。第三组病例从1997年至2001年共31例,术后一月内死亡1例(占3.1%)。结论:影像学的发展为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帮助,使梗阻性黄疸的病因和定位诊断更精确。胆道手术技术的提高和微创外科技术在胆道外科的应用使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更合理,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死亡率明显下降,根据不同黄疽病人合理选择使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和治疗方法是提高梗阻性黄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如何更好地防止重度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后出现的肝肾综合征.方法选择1990年6月至2004年6月间重度梗阻性黄疸173例,分成A,B二组,A组为1990年6月至1999年8月间病例128例,术中均未应用20%甘露醇(20%Mannitol),本组死亡14例,其中死于HRS者10例.B组为1998年9月以后病例,共45例,术中均在解除胆道梗阻后应用20%Mannitol进行静脉滴注,死亡2例,其中死于HRS者1例.结果经对A、B二组术前肝肾功能的比较,B组较A组差,有显著差异(P<0.05),而B组术后HRS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A组明显降低.结论 HRS对重度梗阻性黄疸手术病人存在很大危害,在适当时机应用20%Mannitol对保护肾脏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是有效阻止HRS的发生、发展并提高对重度梗阻性黄疸手术病人治愈率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辅佐下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并胆道支架种植术对复发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发恶性梗阻性黄疸超声辅佐下PTCD并胆道支架置入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其中21例成功行PTCD并胆道支架种植术,3例行单纯PTCD.4例患者出现出血(腹腔出血,胆道出血),1例出现肝功能衰竭,无胆漏、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结论 PTCD并支架置入术是一种较好的姑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方法,对无手术机会的复发恶性梗阻患者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特点、围手术期处理和手术原则。方法 对 1990年 1月至 2 0 0 3年 1月收治的 65岁以上梗阻性黄疸患者 4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治疗 42例中治愈或好转出院 3 8例 ( 90 .5 % ) ,死亡 4例 ( 9.5 % ) ,均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出现并发症 14例 ( 3 3 .3 % )。非手术治疗 5例 ,其中胆石症 3例好转出院 ,肝门部胆管癌和胰头癌各 1例均于 1个月内死亡。结论 老年梗阻性黄疸的病因绝大部分为胆石症和肿瘤 ,多数就诊延迟、病情复杂 ,加强合理的围手术期治疗、及早手术、正确把握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是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经皮肝穿胆道内外引流治疗梗阻性黄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皮肝穿胆道内外引流术(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了经皮肝穿胆道内外引流术治疗,其中胆管癌7例,胰头癌12例,胆囊癌2例,肝门淋巴结转移癌7例;胆总管结石1例,肝血管瘤介入术后1例。内引流8例,外引流21例。结果PTCD成功率为96.7%。血清总胆红素及转氨酶均明显下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TCD是治疗梗阻性黄疸有效的和安全的方法,特别是手术不能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及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处理措施。方法:恶性梗阻性黄疸261例,其中166例行PTCD,91例行胆道支架置入术,4例未完成手术。分析术后2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发生并发症68例,发生率26.05%。胆道感染21例,胆道出血13例,引流管脱出、阻塞11例,胆瘘7例,胆心反射5例,急性胰腺炎5例,支架再狭窄3例,胆汁性胸膜炎1例,肝脓肿1例,死亡1例。除死亡病例外,其余患者经过积极处理,病情好转平稳。介入治疗后黄疸明显减轻。结论:PTCD及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正确的手术操作及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对降低并发生的发生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唐历  梁朝群 《陕西医学杂志》2002,31(11):1030-1032
梗阻性黄疸对机体多个系统器官造成损害 ,大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但手术病死率较高[1]( 4%~ 43 % )。恰当的围手术期治疗是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的重要手段。我院自 1 991年 6月至2 0 0 0年 1 2月收治梗阻性黄疸患者 83例 ,在围手术期根据梗阻性黄疸的病理变化做了相应的处理 ,现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 83例 ,男 47例 ,女 3 6例。年龄 3 8~ 81岁 ,平均 56.7岁。经彩超检查 83例 ,术后彩超复查 40例 ,CT检查 43例 ,ERCP5例 ,PTC 3例 ,手术探查及术后病理证实 ,良性病变引起的梗阻性黄疸 62例占 74.7% (胆总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7年间收治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43例,根据梗阻部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以手术为主,部分施行术前减黄,均通过手术作内引流。结果43例病人通过治疗生活质量提高,生存期延长。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疾病一经诊断应尽早手术,手术以根治为主,治疗目的是切除病灶,引流减黄维持肝功能,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术(PTCD)术后并发症,总结并发症的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8例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治疗后23例患者近期(2周内)出现并发症情况,总结其发生原因和治疗方法。【结果】23例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于PTCD术后出现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3.8%,其中肾功能衰竭5例;消化道出血4例;胆系感染11例;急性胰腺炎3例。23例并发症患者中死亡3例(4.4%),20例(29.4%)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PTCD是治疗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安全有效方法,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对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无根治性手术机会的恶性梗阻性黄疸内引流手术的有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5年10月1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行姑息性胆管-十二指肠T管架桥内引流术的方法与疗效。结果,应用本术式10例,9例顺利恢复,1例出现胆瘘延期出院,所有病例黄疸均减退,至死亡时仅有2例轻度黄疸,其余黄疸均未复发。表明T管架桥引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减退黄疸效果好,手术并发症少,能有效地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20.
对18例梗阻性黄疸病人进行围手术期全胃肠外营养支持(TPN)治疗,结果:能使病人安全渡过手术期,营养状况都有显著改善,仅2例出现导管感染,无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治疗效果良好,结果表明对梗阻性黄疸病人进行TPN治疗,可以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