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
王月爱  余习蛟  阳力  杨体骠 《当代医师》2013,(11):1552-155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评价腹膜透析对腹膜影响方面的应用。方法选取50例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按透析时间分为A1组、A2组)、3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B组)及30例未透析患者(C组)。对四组进行常规超声四个象限的腹膜壁层厚度测定。结果(1)A2组和A1组的腹膜壁层厚度均大于B组及C组(P〈0.01,P〈0.05);(2)A2组的腹膜壁层厚度大于A1组(P〈0.05);(3)B组和C组的腹膜壁层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腹膜超滤功能与腹膜透析时间成反比。结论患者腹膜透析时间〉3年,其透析效果逐渐下降,可能与腹膜壁层厚度的变化有关,采用高频超声技术可有效评价腹膜壁层厚度的变化对腹膜透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腹膜透析置管的疗效及早期与晚期并发症。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月1日-2013年6月1日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符合 CKD5诊断标准)患者135例,根据患者意愿选择手术方式,43例行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A组),92例行开腹腹膜透析置管术(B组),均采用标准Tenckhoff导管,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化指标水平、围手术期情况、腹膜透析导管(腹透管)使用寿命、术后早期与晚期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两组术后肌酐(Scr)、尿素氮(BUN)及血磷水平明显低于术前,而血红蛋白(Hb)、血钙水平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术后 Scr、BUN、Hb、血钙及血磷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围手术期疼痛方面优于 B组,但 A组手术相关费用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1个月及6个月腹透管使用寿命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 A组1、2、3及4 a腹透管生存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术后早期并发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主要表现为早期移位及切口疼痛(P <0.05~0.01);B组晚期移位率、腹透管堵塞率明显高于 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腹膜炎、腹壁疝、腹透液渗漏、出口及隧道感染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两种腹膜透析置管术各有利弊。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具有创伤小、腹透管使用寿命长、术后近期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但对经济条件差、心肺功能差而不能耐受全麻及合并症多的患者建议选择开腹置管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终末期肾脏病患者80例根据透析方式分为联合组48例(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和腹透组32例(腹膜透析)。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肌酐、尿素氮、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O.05);且联合组治疗后各指标均优于腹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在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改善中毒状态,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和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4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无效例数、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神经功能评分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显示。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0.0%,对照组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并且安全、简便和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镇静药物应用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静脉置管并发症和对病情观察、预后、费用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23例静脉置管的有机磷农药中、重度中毒患者回顾性分析,分为镇静治疗组140例,非镇静治疗组83例,比较两组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治愈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镇静药物对病情观察的影响。结果镇静治疗组深静脉置管并发症24例,非镇静治疗组深静脉置管并发症21例,两组比较导管脱出率、动脉损伤局部渗血率有差异(P〈0.05);镇静治疗组与非镇静治疗组比较患者瞳孔直径、心率、皮肤干燥无明显差异(P〉0.05);镇静治疗组与非镇静治疗组比较患者治愈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两组无差异(P〉O.05)。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静脉置管时给予镇静治疗可以减少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镇静治疗不影响患者病情观察,临床上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6.
床边插管腹膜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床边插管腹膜透析(PD)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33例SAP患者随机分治疗组16例(行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床边插管PD)和对照组17例(仅采用内科常规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病情及生化指标的变化以及床边插管PD的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治疗期间发生脏器功能损害9例次(56.25%),明显低于对照组30例次(176.47%)(P〈0.叭);治疗组病死率(18.75%)明显低于对照组(47.06%)(P〈0.05)。治疗组治疗48h后,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淀粉酶(AMS)、脂肪酶(LPS)下降水平与治疗48h、72h后APACHEⅡ评分降低水平,分别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1例因插管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床边插管PD是治疗SAP安全、简单、有效的方法,早期配合PD治疗,可明显降低SAP的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诊患者深静脉置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措施。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行深静脉置管的6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导致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640例深静脉置管患者中有62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9.69%;与深静脉置管感染有关的因素较多,其中年龄方面:观察组的平均年龄为(63.20±10.52)岁,高于对照组的(52.11±9.41)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时间:观察组为(26.40±5.48)d,高于对照组的(17.30±5.1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次数:观察组(2.20±0.79)次,高于对照组的(1.30±0.48)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换药频次:观察组(2.40±0.52)次/d,高于对照组的(1.40±0.52)次/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部位:股静脉插管感染28例,高于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插管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刺激性药物、激素及伴随糖尿病等疾病者感染率高于未使用者及无伴随疾病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与患者的年龄、导管留置时间、置管次数及插管部位有关。结论患者的年龄、导管留置时间、置管次数及插管部位是深静脉置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这些因素,可以有效降低深静脉置管的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左旋卡尼汀对尿毒症腹透患者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15例和治疗组15例,对照组给予维持性的腹膜透析,治疗组在维持性腹膜透析同时予左旋卡尼汀治疗.疗程均为30d。分别于治疗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有效率为9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P〈0.01)。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心输出量及左室射血分数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腹膜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同时使用左旋卡尼汀,心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对尿毒症患者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 用火焰及无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30例尿毒症患者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前及透析1月后血清铜、锌、铁的含量及腹膜透析透出液中铜、锌、铁、钙、镁、磷、钾元素的含量,分析腹膜透析前后尿毒症患者血清及透出液中微量元素的变化。结果 尿毒症患者透析后血清铁及锌的浓度均明显高于透析前(P〈0.05),而血清铜透析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腹膜透析透出液中铜、锌、镁、钾、钙、磷含量透析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腹膜透析透出液中铁浓度透析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经CAPD治疗后尿毒症患者铜、锌、铁、磷、钾的异常代谢可得到部分纠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透析方法在糖尿病肾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糖尿病肾衰竭患者8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透析治疗,治疗组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结果:透析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5.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治疗组的尿素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肌酐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在糖尿病肾衰竭治疗中的应用能有效改善肾功能指标,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床边插管腹膜透析(PD)治疗慢性肾脏病发生急性肾衰(A/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床边插管PD治疗26例A/C患者的疗效与转归,观察患者PD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钾(K^+)、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水平的变化以及床边插管PD的并发症、结果大多数A/C患者经PD治疗后短期内血BUN、Scr、K^+、CO2CP下降非常明显(P〈0.01),18例患者肾功能恢复到基础水平,脱离透析;8例患者肾功能无明显改变,其中1例进入维持性透析、无1例因插管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床边插管PD治疗A/C是一种安全、简单、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持续地行PD治疗有利于改善A/C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王晓刚  李秋  李永柏 《重庆医学》2003,32(6):674-675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时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的特点。方法 对26例ARF采用血液速析(HD),3例ARF患儿应用腹膜透析(PD)治疗,1例采用HD PD治疗。结果 ARF患儿透析后血BUN、Cr显著下降,同时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纠正或改善。ARF患儿经过透析后25例临床治愈,血BUN、Cr恢复正常,4例明显好转出院。结论 (1)HD和PD是ARF患儿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2)HD和PD可改善ARF患儿危急的状况,但ARF患儿预后与ARF发病年龄、原发疾病严重程度、ARF是否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诊断治疗时机及治疗方案选择等密勿相关。  相似文献   

13.
28例急性药物、毒物中毒应用血透和腹透治疗,临床表现为重度中毒,有昏迷,低血压,呼吸抑制,急性肾衰等。血透24例,存活22例(92%),死亡2例(8%),血透中凝血和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率较高,腹透4例,存活4例(100%),均采用床边临时穿刺法腹透。讨论了急性中毒血透的指征、优点、并发症和腹透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维持性肾替代治疗患者腹膜透析转血液透析的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卫刚  张苗  卢景奎 《现代医学》2011,39(4):419-423
目的:分析终末期肾病患者腹膜透析转血液透析的原因,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76例行腹膜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退出腹膜透析转向血液透析的患者设为转换组,继续行维持性非卧床腹膜透析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并行对比分析。结果:176例腹膜透析患者中有23例(13.1%)改为血液透析治疗,其中7例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6例为透析不充分,5例为腹透管功能障碍,3例为超滤衰竭(ultrafiltration failure,UFF),其他2例。与对照组相比,转换组患者年龄较大,文化程度低,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较多,开始透析时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更低,营养不良及贫血程度较严重(P<0.05)。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仍然是腹膜透析技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早期肾脏替代治疗,规范患者操作程序,改善患者贫血及营养状况有助于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技术存活率。  相似文献   

15.
腹膜透析治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 (PD)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回顾 88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 ARF行 PD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 36例术后早期 (术后 3d)内就行 PD治疗 ,另外 5 2例术后 3d后行 PD治疗。分析 PD前后血尿素氮 (BU N)、肌酐 (Cr)、钾离子 (K+ )、碳酸氢根离子 (HCO3- )浓度的变化 ,对其中 36例术后 3d内就行 PD治疗的患者 PD前后的血流动力学进行分析。 结果 :PD后 1 d血 [K+ ]恢复正常 ,1~ 4d内血 [HCO3- ]恢复正常 ,4~ 6 d内 BU N下降 4 9.2 % ,Cr下降 4 2 .6 % (P<0 .0 5 ) ,Cr在 3~ 1 6 d时恢复到术前水平 ,PD治疗后 3~ 39d内肾功能恢复。 36例术后 3d内就行透析的患者 ,平均动脉压 (MAP)和心脏指数 (CI)在 PD后有所上升 ,但与PD前相比无显著差异。 结论 :PD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 ARF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对心脏术后合并 ARF者 ,应及早进行 PD治疗 ,并且需强调 PD的持续性与充分性 ,以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16.
李强  曾华君 《医学综述》2013,(2):368-369
目的比较腹膜透析(PD)与血液透析(HD)改善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31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PD组(13例)和HD组(18例)。两组开始治疗时均未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1个月后均加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2个月时均增加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透析前及透析后1、2、3个月的血红蛋白(Hb)变化。结果 PD组和HD组的Hb值在透析治疗前未见显著差异(P>0.05);两组Hb值在治疗1、2、3个月后与透析前比较显著升高P<0.01)。结论 PD和HD均能改善尿毒症贫血状态,而PD效果优于HD,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尿毒症导致肾性贫血状态有较好调节作用,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汪宏  姚永兴  方靖  刘鲲 《安徽医学》2012,33(8):1001-1003
目的分析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退出原因并讨论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1年黄山市人民医院CAPD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原因。结果共有63例CAPD患者退出腹膜透析治疗,原因依次为:死亡(50.8%)、转血液透析(31.7%)、失访(12.7%)、放弃治疗(3.2%)、肾移植(1.6%)。死亡原因分别是心血管疾病(33.3%)、肺部感染(30.2%)、脑血管疾病(23.2%)、腹膜炎(10.0%)、消化道出血(3.3%)。结论 CAPD患者退出的首要原因是由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对CAPD患者应充分透析,限制水盐摄入,制定个体化透析处方。  相似文献   

18.
腹膜透析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先心病术后ARF行PD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调查。结果:全组经PD治疗后的病死率为30.6%,其中单纯ARF的病死率12.5%,显著低于合并其他系统器官衰竭组的45%(P〈0.05)。PD3~30d内肾功能恢复,其中1~2d内血K^+恢复正常,2~5d内血碳酸氢根(HCO3^-)恢复正常,4~6d内血尿素氮下降49.2%,血肌酐下降42.6%。结论:对小儿先心病术后ARF及早进行PD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对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及治疗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访对照研究,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病例各18例,按K/DOQI指南建议在适当控制饮食基础上使用碳酸钙控制血磷水平,同时根据患者血钙、血磷、钙磷乘积以及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按K/DOQI推荐和药物应用指南应用活性维生素D3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随访12个月,比较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治疗及疗效的差异。结果:经过12个月的随访治疗,与治疗前比较,腹膜透析患者血磷水平、钙磷乘积及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显著下降(均P〈0.05),在碳酸钙及活性维生素D3的应用剂量显著增加的同时,腹膜透析组患者高钙血症发生率较血液透析组患者低(均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较血液透析患者对碳酸钙和(或)活性维生素D3治疗的耐受性好,在钙磷代谢紊乱控制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治疗上存在明显的优势,但其机制尚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0例,其中32例行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联合组),48例仅进行腹膜透析(腹透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肾功能均得到改善,联合组肌酐、尿素氮均低于腹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高于腹透组,甲状旁腺素水平低于腹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治疗中并发症少于腹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可明显改善肾功能,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