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7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IgA肾病(primary 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IgAN)患者肾内Foxp3+调节性T细胞(foxp3-expressing regulatory T lymphocytes,Tregs)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血尿酸的关系。方法:纳入初发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74例,其中52例IgAN和22例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患者。按照肾组织是否表达Foxp3将IgAN患者分为Foxp3+和Foxp3-两个亚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式检测肾内Foxp3表达情况,记录患者入院次日清晨检测所得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和尿肌酐,采用同位素99mTc-DTPA示踪定量法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结果:较之MN组,IgAN组患者肾内Foxp3表达比例显著增高。IgAN亚组分析中,Foxp3+较Foxp3-者SUA水平和镜下血尿检出率增高,但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ACR)降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A是IgAN肾内Foxp3+Tregs是否表达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原发性IgAN患者肾内Foxp3+Tregs表达增多并受SUA水平影响,Tregs可能参与保护高尿酸血症所致肾病进展。  相似文献   
2.
3.
背景:近年研究发现尿酸与骨和软骨代谢有关,但其在骨代谢中的作用尚未明确。方法:对214名中年(45?65岁)体检人群进行横断面研究,观察尿酸与骨密度以及骨代谢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运用双能X线法测定腰椎、全髋、股骨颈及全身骨密度,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骨转换指标,包括骨形成标记物骨钙素(Osteocalcin,OC)、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rocollagen type I amino-terminal propeptide,PINP)和骨吸收标记物β-CrossLaps(β-CTX)以及25-羟基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 D3,25-OHD3),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水平。结果与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腰椎、全髋及全身骨密度呈正相关,与OC呈负相关,与logPTH和log25-OHD3呈正相关。根据血尿酸水平将所有参试者分为高尿酸组(UA≥6mg/dl)及低尿酸组(UA <6mg/dl),高尿酸组的OC,PINP和β-CTX水平均显著高于低尿酸组。将参试者根据尿酸水平分成三组,与尿酸最高的一组相比,尿酸最低的一组发生骨质疏松症和至少骨量减少(包括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机率分别增加41%和158%。本研究表明,尿酸在中国中老年人群中对骨代谢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的构成及药物敏感性变迁,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应用WHONET 5.3软件回顾分析2008~2011年华东医院中段尿培养标本所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2826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71.27%(大肠杆菌31.14%,铜绿假单孢菌9.84%),革兰氏阳性球菌占27.74%(肠球菌占20.58%),真菌占0.99%.4年来,大肠杆菌的检出率居首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的检出率始终>50%.肠球菌属、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比例逐渐升高,2011年分别位21.41%和10.29%.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和绝大多数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但对碳青酶烯类药物和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敏感率仍较高.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仍高度敏感,但已出现耐万古霉素菌株,粪肠球菌除此之外对呋喃妥因敏感率高.结论 及时分析当地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的变迁,对合理选择抗生素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腺病毒技术下调Akt/mTOR表达水平,检测Akt/mTOR基因沉默对人肾癌786-O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人肾癌及癌旁样品,RealtimePCR检测两组样品中Akt和mTOR的mRNA水平。利用病毒包装细胞293A获得靶向Akt/mTOR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感染人肾癌786-O细胞株。实验分2组:加人靶向Akt/mTOR基因的腺病毒感染的肾癌细胞组(rAd5-Am组),未处理的腺病毒感染的。肾癌细胞组(NC组)。应用Real time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干扰前后Akt和mTO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用细胞增殖及凋亡试剂盒检测Akt和mTOR沉默后,肾癌786-O细胞增殖、凋亡及PCNA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Akt和mTOR的mRNA水平在肾癌组织中分别上调了2.613和3.254倍。成功获得knockdownAkt/mTOR的rAd5-Am腺病毒及对照腺病毒,感染肾癌786一O细胞。Real time PCR显示rAd5-Am组与NC组相比Akt/mTOR的mRNA水平分别下调65.3%和77.1%,Westernblot结果显示rAd5-Am组与NC组相比Akt/mTOR的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下调78.4%和89.2%。rAd5.Am能显著降低786-O细胞中Akt/mTOR基因的表达。细胞增殖与凋亡实验表明,Akt/mTOR基因沉默后能显著抑制肾癌细胞786-O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rAd5-Am组细胞凋亡率是NC组的2.57倍)。进一步的实验结果表明,Akt/mTOR下调后能降低PCNA的蛋白量,从而抑制。肾癌细胞的增殖。rAd5-Am感染的。肾癌786-O细胞的增殖和PCNA蛋白量受到抑制,而凋亡率增加。结论构建出能稳定干扰Akt/mTOR基因表达的。肾癌786-O细胞株。Akt/mTOR腺病毒干扰载体可有效沉默肾癌786-O细胞的内源性Akt/mTOR基因,抑制肾癌786-O细胞的增殖,下调PCNA的表达,并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非生理常规含糖的乳酸盐腹膜透析液(LPDS)能降低中性粒细胞对细菌的吞噬能力及表达黏附分子受体CD11b和CD18[1]。体外试验观察到细胞与低pH的透析液接触后可导致细胞内酸中毒和功能异常。为了进一步探讨上述机制,我们观察了LPDS对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以及对细菌的吞噬和杀菌功能的影响,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腹膜透析液:为了模仿体内腹膜腔腹膜透析液的组成,我们使用新鲜透析液和透出液的混合液(9:1)。透出液从1例30岁的稳定腹膜透析患者获得。新鲜透析液是商用1.5%及4.25%L-…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重新表达的MDRD公式(reexpressed 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 study equation,rMDRD公式),以酶法检测肌酐值估测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分析rMDRD公式应用于中国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所得估算的GFR(estimated GFR,eGFR)的精确度及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893例CKD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同位素法测定的GFR为标准,分析酶法检测肌酐值代入rMDRD公式所得eGFR的精确度及准确性,并评价适当数据转换是否可以提高该公式应用于中国CKD患者的效能。结果:rMDRD公式直接应用于中国CKD患者时精确度和准确性均较低,进行数据转换后,估测效能有所提高,但仍显著低于西方人群。结论:rMDRD公式不适合直接应用于中国CKD患者,亟待开发基于酶法检测肌酐值的eGFR公式。  相似文献   
8.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液透析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肾性贫血对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于EPO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24周分别检查新进入维持性血透的27名患者的Hb、HCT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观察血压、肝素用量及内瘘等.结果患者EPO治疗前,全血高切、低切粘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EPO治疗后,Hb及HCT逐渐升高,且随治疗时间延长升高,在治疗4周及24周时相差均显著(P<0.05).血浆粘度治疗前高于正常组,但相差不显著,且随EPO治疗无显著改变(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随EPO治疗有升高趋势,但相差也不显著(均P>0.05).EPO治疗后患者高血压发生率及肝素用量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EPO治疗可致全血粘度升高,主要与贫血改善有关,而血浆粘度未受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病(atherosclerotic renal artery stenosis,ARAS)指凶动脉粥样斑块引起肾动脉狭窄和肾血流量减少而引起的肾损害,是导致老年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虽然ARAS在整个人群中的发生率尚不清楚,但其在老年人中的发生率可能超了我们的预料。有报道≥65岁人群中有诊断意义的总发生率约6.8%,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DMOG)稳定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探讨其对缺氧复氧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C)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制作无糖缺氧复氧细胞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的DMOG预处理,锥虫蓝染色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方法检测细胞活力及损伤;Annexin V和PI染色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红细胞生成素(EPO)、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HIF-1α、活性caspase-3和Bcl-2蛋白表达。 结果 正常情况下HKC细胞内几乎无HIF-1α蛋白表达,DMOG刺激6 h后HIF-1α蛋白及其靶基因EPO、HSP70和HO-1 mRNA表达均显著上调(均P < 0.01),且呈浓度依赖性。500 μmol/L或1 mmol/L DMOG预处理可明显改善缺氧复氧诱导的细胞损伤,表现为细胞存活率升高(95.6%±1.8%、96.1%±1.0%比 83.3%±3.1%);培养上清液中LDH 活性下降;细胞凋亡减少(8.6%±2.7%、6.1%±2.3%比19.2%±4.0%)(均P < 0.05)。另外,细胞内活性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下调,而Bcl-2蛋白表达则显著上调(均P < 0.05)。 结论 DMOG预处理可稳定肾小管上皮细胞内HIF-1α表达,对缺氧复氧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EPO、HSP70和HO-1表达,抑制caspase-3活化,上调Bcl-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