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风湿性心脏病心肌中Ⅰ、Ⅲ型前胶原mRNA和c myc基因的表达定位情况及意义。方法:用人Ⅰ、Ⅲ型前胶原cDNA探针和c myc基因探针,对32例风湿性二尖瓣乳头肌进行分子原位杂交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①病变心肌间质中Ⅰ、Ⅲ型前胶原mRNA阳性表达明显增强,Ⅰ型较正常成年心肌中增高167倍,Ⅲ型增高436倍;②病变心肌细胞核内出现Ⅰ、Ⅲ型前胶原mRNA和c myc基因阳性表达,胎儿心肌亦有类似表达;③Ⅰ、Ⅲ型前胶原mRNA阳性表达量与c myc基因阳性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①发现在病理情况下心肌细胞参与了胶原的生成与代谢,对胶原的合成和分泌具有重要作用。②c myc基因对风湿性病变心肌的胶原代谢过程起调控作用。③风心病心肌胶原增生和调控发生在转录和转录后水平,心肌细胞重现了胎儿期合成胶原的表型。  相似文献   

2.
Ⅰ型Ⅲ型前胶原mRNA在风心病心肌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和定位,以及胶原改建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人Ⅰ,Ⅲ型前胶原cDNA探针,对32例我湿性二尖瓣乳头肌进行分子原位杂交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病变心肌间质中Ⅰ,Ⅲ型前胶原mRNA阳性表达明显增多,1型较正常成年心肌中增高1.67倍,Ⅲ型增高4.36倍;病变心肌细胞核内出现Ⅰ,Ⅲ型前胶原mRNA阳性表达,胎儿心肌亦有类似表达,Ⅰ,Ⅲ型前胶原mRN  相似文献   

3.
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了54例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bcl-2mRNA和c-mycmRNA表达水平,并与患儿临床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小儿ALLbcl-2MRNA和c-mycmRNA表达与非白血病对照组比较普遍增高,呈显著性差异(P〈0.01);bcl-2mRNA与c-mycmRNA表达水平呈明显相关(r=0.8048,P〈0.01);两者的表达水平表明复发病例明显高于初诊病  相似文献   

4.
川芎嗪和764—3对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川芎嗪和764-3均有抑制纤维化的作用。本工作观察了川芎嗪和764-3对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川芎嗪24h对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加入764-324h对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加入764-3(终浓度为15μg/ml)24h对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无明显作用,对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非但不抑制反而有明显促进作用。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增生性瘢痕(H)和瘢痕疙瘩(K)组织中Ⅰ、Ⅲ型前胶原及TGF-β1基因表达改变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总RNA抽提试剂盒抽提总RNA,斑点杂交检测Ⅰ、Ⅲ型前胶原及TGF-β1mRNA稳态水平的改变。结果:H和K组织中TGF-β1mRNA(1.197±0.237,1.204±0.243)表达均高于正常瘢痕和正常皮肤(0.327±0.081,0.331±0.078),P<0.01;K选择性地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增强,而H组织中Ⅰ、Ⅲ前胶原mRNA表达均增强,导致KⅠ、Ⅲ前胶原mRNA比值明显高于H(8.164±0.300,1.666±0.201,P<0.01)。结论:K和H组织中胶原蛋白基因表达类型及强度不同,提示在K和H发生发展中具有不同的分子机理:TGF-β1在增生性瘢痕疙瘩的发病机理中具有不同的分子机理;TGF-β1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发病机理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癌基因结构及表达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作者在于考察胶质瘤中c-myc基因的状况.方法:采用Southernblot杂交和RNA打点杂交的方法以正常人脑组织为对照观察了7例人脑胶质瘤组织中c-myc基因在DNA和RNA水平的改变.结果:7例人脑胶质瘤标本中c-myc基因有不同程度的扩增和重排,其c-mycmRNA表达幅度是正常组织的1.6~4.0倍,结论:在胶质瘤中有c-myc基因的异常.  相似文献   

7.
SD鼠未成熟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期c-fos,c-myc mRNA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研究未成熟细胞缺氧/复氧期间c-fos,c-myc的表达。方法 建立S大鼠未成熟心肌细胞原代培养及缺氧/复氧模型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观察c-fos,c-myc在心肌细胞核内的表达。结果 未成熟心肌细胞在缺氧前c-fos,c-myc,mRNA无表达,对照(1)组和(2组)c-fos,c-myc mRNA在缺氧120min开始表达,复氧60min表达程度进一步升高。牛磺酸保护组(Ⅲ)组在缺氧1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人宫颈癌组织中c-myc基因的表达。方法应用Dig标记cDNA探针,DNA-mRNA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7例人宫颈鳞状细胞癌内癌基因c-mycmRNA。结果37例中16例有c-mycmRNA表达,检出率为43.24%,c-mycmRNA主要分布在癌细胞胞浆内。结论c-myc癌基因表达在宫颈癌发生中可能起作用,宫颈癌的发生可能还有更多的癌基因参与。  相似文献   

9.
探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转化生长因子-β及其受体的表达对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斑点杂交技术,观察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过程肝内TGF-β1,TGF-βRⅡ和Ⅰ、Ⅲ型前胶原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肝内TGF-β1、TGF-βRⅡ和Ⅰ、Ⅲ型前胶原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TGF-β1与Ⅰ、Ⅲ型前胶原mR  相似文献   

10.
应用生物素标记的c-myc,N-rascDNA探针对21例肝细胞癌石蜡切片进行原位杂交研究,结果显示,在21例肝癌组织中9例呈c-myc阳性(42.9%),4例为N-ras阳性(19%),而癌旁肝组织中仅有4例呈c-myc弱阳性,1例呈N-ras弱阳性.C-myc,N-ras,mRNA多分布于肝癌细胞胞浆中,显微分光光度计检测结果显示,肝癌细胞中c-myc,N-ras,mRNA阳性信号明显高于癌旁肝细胞.作者认为,c-myc,N-ras癌基因在肝细胞癌中均可呈较高水平表达.二者参与了肝癌的恶性转化过程并在肝癌的发生过程中相互协同以维持肝癌的恶性表型.  相似文献   

11.
人脑胶质瘤组织中c—myc基因的扩增和重排及异常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癌基因结构及表达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作者在于考察胶质瘤中c-myc基因的状况。采用Southern blot杂交和RNA打点杂交的方法以正常人脑组织为对照观察了7例人脑胶质瘤组织中c-myc基因在DNA和RNA水平的改变。7例人脑胶质瘤标本中c-myc基因有不同程度的扩增和重排。其c-myc mRNA表达幅度是正常组织的1.6-4.0倍。在胶质瘤中有c-myc基因的异常。  相似文献   

12.
利用Northern印迹杂交技术对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α1(Ⅰ)、α1(Ⅲ)及α1(Ⅳ)3种前胶原mRNA的表达状况进行观察。结果证实α1(Ⅰ)、α1(Ⅲ)及α1(Ⅳ)3种前胶原mRNA的表达均有增加,但三者的变化并不同步。纤维化早期首先是α1(Ⅳ)前胶原mRNA表达增加。随后是α1(Ⅲ)前胶原mRNA,后者在整个肝纤维化过程中呈优势性表达。α1(Ⅰ)前胶原mRNA的增加又滞后于α1(Ⅲ  相似文献   

13.
川芎嗪和764-3均有抑制纤维化的作用。本工作观察了川芎嗪和764-3对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川芎嗪(终浓度30μg/ml)24h对I、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加入764-3(终浓度为15μg/ml)24h对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无明显作用,对I型前胶原mR-NA表达非但不抑制反而有明显促进作用。作者对764-3这种作用的可能原因做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4.
利用Northern印迹杂交技术对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α1(Ⅰ)、α1(Ⅲ)及α1(Ⅳ)3种前胶原mRNA的表达状况进行观察。结果证实α1(Ⅰ)、α1(Ⅲ)及α1(Ⅳ)3种前胶原mRNA的表达均有增加,但三者的变化并不同步。纤维化早期首先是α1(Ⅳ)前胶原mRNA表达增加。随后是α1(Ⅲ)前胶原mRNA,后者在整个肝纤维化过程中呈优势性表达。α1(Ⅰ)前胶原mRNA的增加又滞后于α1(Ⅲ)且上升缓慢,至第20周时才逐渐与α1(Ⅲ)前胶原mRNA含量相近。可能是由于存在反馈性抑制的缘故,使得前胶原基因表达的上调并非呈直线递增而是曲线上升。  相似文献   

15.
李瑞琴  包国跃 《铁道医学》1997,25(4):214-215
目的 研究人宫颈癌组织中c-myc基因的表达。方法 应用Dig标记cDNA探讨,DNA-mRNA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7例人宫颈鳞状细胞癌内癌基因c-myc mRNA。结果 37例中16例有c-myc mRNA表达,检出率为43.24%,c-myc mRNA主要分布在癌细胞胞浆内。结论 c-myc癌基因表达在宫颈癌发生中可能起作用,宫颈癌的发生可能还有更多的癌基因参与。  相似文献   

16.
乳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c—myc和TGF—β1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梅英  文继舫 《湖南医学》1998,15(4):195-197
应用ABC免疫组化法研究50例乳腺癌和12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c-myc蛋 TGF-β1表达有意义。c-myc蛋白、TGF-β1在乳腺癌和良性变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36%和91.1%,66.7%;c-myc蛋白阳性率在乳腺癌和良性病变中有显著差异;乳腺癌Ⅰ级、要巴结转移和肿块最大径≤3cm者c-myc和TGF-β1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有淋巴结转移,肿块〉3cm以上的Ⅲ级病例,但与乳腺癌的内分泌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弄清P53、c-myc基因和细胞增殖活性与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30例肝细胞癌(HCC)组织中P53、c-myc基因蛋白产物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P53,c-myc基因表达率分别为46.7%和567%。p53在Ⅰ、Ⅱ、Ⅲ级肝癌组织的表达率有递增趋势;而c-nlyC基因在三级间的表达率却无明显区别。p53与c-myc基因的同时表达率为233%。PCNA阳性细胞的分布在HCC中呈四种类型:散在型、边缘型、镶嵌型和弥漫型。PCNA标记指数与HCC的分级相关。p53阳性的HCC中PCNALI为53.8±24.3,阴性的为33.1±15.7(P<0.05);c-mpc基因表达阳性与阴性的PCNALI分别为38、7±22.9、42.8±21.6(P>0.05)。结论p53、c-myc基因均与HCC的发生、发展有关,但两者之间无依存关系;伴有p53基因突变的HCC中癌细胞增生活跃,恶性程度高。  相似文献   

18.
p53和c—myc异常表达与胃癌细胞多药耐药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勇  路名芝 《九江医学》1996,11(4):197-200
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67例胃标本中p53和c-myc的表达与多药耐药性(MDR)的关系,结果显示本组胃癌中P53阳性32例,阳性率47.8%;c-myc阳性37例,阳性率55.2%;P-gp阳性39例,阳性率58.2%。P53的异常表达与MDR-1基因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37,P〈0.05),而c-myc和mdr-1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提示P53异常表达可增加mdr-1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心肌胶原重构的细胞分子机制。方法:将19只自发性易卒中型高血压大鼠SHRsp(S)及13只正常血压大鼠WKY(W)分为34周龄(S346只;W344只;)和54周龄(S5413只;W549只)2组心肌进行胶原特染,mRNA原位杂交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S和W比较,心肌间质胶原容积百分比:34周龄组增加了39倍,54周龄组增加了59倍;血管周围胶原面积/血管内径面积之比:34周龄组增加了54倍,54周龄组增加了34倍;间质成纤维细胞增生活跃;心肌间质细胞有丰富表达的Ⅰ及Ⅲ型胶原mRNA。结论:高血压心肌胶原重构与心肌间质成纤维细胞增生活跃,胶原基因表达、合成和分泌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旨在从基因转录水平确定培养的人太体上皮细胞是否具有表达Ⅰ、Ⅲ型胶原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人眼晶状体囊膜进行晶状体上皮细胞体外的原代培养;细胞融合后,抽提RNA,应用Northernblot分析技术进行探测人昌状体上皮细胞的基因转录产物。结果 人晶 状体上皮细胞的基因转录存在有Ⅰ、Ⅲ型胶胶原mRNA的表达,表达的二型前胶原mRNA均存在有长度为5.8、5.4、4.8kb的片段,Ⅰ型前胶原mR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