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探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TGFβ1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ASON)对大鼠肝脏星状细胞激活及其胶原生成的作用,作者合成了特异性的针对TGFβ1 mRNA转译起始区的硫代磷酸ASON及其对照(正义、错义寡核苷酸),并和阳离子脂质体形成复合物.通过测定细胞内32P标记的ASON的放射量来观察ASON的细胞摄入率,用细胞免疫化学分析α-SMA的表达来观察星状细胞的激活 .结果显示:阳离子脂质体可以明显增加TGFβ1 ASON的细胞摄入率(P<0.05);阳离子脂质体-TGFβ1 ASON复合物和单独使用TGFβ1 ASON相比,在相同浓度下(ASON浓度为1μmol/L)可以明显增高ASON对星状细胞激活的抑制作用,而单独使用阳离子脂质体或阳离子脂质体-正义或错义TGFβ1寡核苷酸复合物在相同浓度下未见抑制效应.ASON或阳离子脂质体-ASON复合物均无细胞毒性作用.由此提示,阳离子脂质体-ASON复合物可能发展成一种治疗肝纤维化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TGFβ1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ASON)对大鼠肝脏星状细胞活化及其胶原生成的作用,作者合成了特异笥的TGFβ1硫代磷酸ASON及其对照(正义,错义寡核苷酸),并将其加入至培养的肝脏星状细胞中。通过细胞免疫化学方法分析α-SMA的表达来观察肝脏星状细胞的活化,肝脏星状细胞产生TGFβ的水平用生物学方法测定,以^3H-脯氨酸掺入抑制率的测定观察胶原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处理的人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增殖,活化及TGFβ信号转导的影响,探索BMP-7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80、40、20 ng/ml)BMP-7及TGFβ1(5 ng/ml)处理人肝星状细胞LX-2,CCK8法检测LX-2增殖,免疫化学染色法观察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与Ⅰ型胶原的表达,RT-PCR检测TGFβⅠ、Ⅱ型受体mRNA,Smad3、Smad7 mRNA的表达.结果 经TGFβ1刺激后,LX-2增殖能力无明显改变.BMP-7(80、40、20 ng/ml)处理后,LX-2细胞增殖均被抑制,抑制率分别为28.9%、19.6%、10.5%(P<0.01).TGFβ1处理组与细胞对照组比较,LX-2表达α-SMA 和Ⅰ型胶原增加(P<0.01),加入BMP-7(20、40、80 ng/ml)处理48 h后可抑制细胞活化和胶原表达,抑制作用随处理浓度增强而增强(P<0.01, P<0.05).5 ng/ml TGFβ1处理48 h后,TβRⅠ、TβRⅡ、Smad3 mRNA表达增加(P<0.01),Smad7 mRNA表达减少(P<0.01).BMP-7可减少Smad3 mRNA表达(P<0.01),增加Smad7 mRNA表达(P<0.01, P<0.05),但对TβR mRNA的表达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 BMP-7可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减少Ⅰ型胶原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为抑制TGFβ/Smad通路中Smad3 mRNA表达,增加Smad7 mRNA表达,从而拮抗TGFβ1的促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TGFβ1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ASON)对大鼠肝脏星状细胞激活及其胶原生成的作用,作者合成了特异性的针对TGFβmRNA转译超始区的硫代磷酸ASON及其对照(正义、错义寡核苷酸),并和阳离子脂质体形成复合物。通过测定细胞内^32P标记的ASON的放射量来观察ASON的细胞摄入率,用细胞免疫化学分析α-SMA的表达来观察星状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丹参素对肝星状细胞增殖、活化及TGF β,BMP受体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索丹参素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25、0.125、0.062 5 mmol/L)的丹参素作用于经TGFβ1(5 ngml)处理人肝星状细胞LX-2 48 h,CCK8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化学染色法观察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RT-PCR检测TGFβⅠ、Ⅱ型受体,BMPⅡ型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TGFβ1 5 ng/ml处理48 h后,LX-2细胞的增殖与细胞对照组无明显差异,高,中,低浓度丹参索处理组的细胞增殖受到浓度依赖性抑制(P<0.01).TGF β1诱导的细胞活化也可被丹参素浓度依赖性抑制.丹参素可浓度依赖性减少TβR Ⅰ、Ⅱ和增加BMPRⅡmRNA表达(P<0.01).结论:丹参素可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和TGFβ1诱导的肝星状细胞活化,负性调控肝纤维化过程,其机制可能为抑制TGFβ受体表达并拮抗TGFβ引起的BMP受体表达下调,进而影响下游Smad分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复方保肝宁对HSC-T6细胞表达TGFβ1含量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保肝宁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制备复方保肝宁药物血清,温育培养HSC-T6细胞48h。采用TGFβ1细胞免疫组化法和貂肺上皮细胞MV-1-Lu增殖抑制生物学方法测定TGFβ1表达。结果:传代培养48h的HSC细胞爬片可见TGFβ1阳性表达,阳性表达产物主要见于胞质或胞膜。二倍剂量保肝宁药物血清培养48h的HSC细胞爬片TGFβ1表达强度明显减少。二倍剂量保肝宁药物血清能明显抑制HSC-T6细胞TGFβ1的分泌量。结论:该方抑制HSC活化增殖的机理可能在于抑制细胞TGFβ1的表达及其自分泌,并可能通过TGFβ1生成的减少,影响TGFβ1细胞内信号转导,从而下调型胶原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槲皮素对活化大鼠肝星状细胞TGF-1信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槲皮素对肝脏星状细胞 (HSCs)通过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诱导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纤维连接素 (FN)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胶原酶与链霉蛋白酶原位灌注、Nycondenz一步法梯度离心分离雄性 Wistar大鼠 HSCs。培养活化的 HSCs无血清饥饿后与 10 - 9~ 10 - 5m ol/ L浓度的槲皮素孵育 2 4 ,4 8或 72h。以流式细胞术测定 TGFβ1的表达与分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 CTGF基因表达 ,免疫组化检测FN表达。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荧光强度显示 10 - 8~ 10 - 5m ol/ L浓度槲皮素可抑制 HSCs TGFβ1表达 ;10 - 7mol/ L浓度槲皮素孵育 4 8h可显著抑制 HSCs TGFβ1表达 (特异性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 13.33± 2 .4 4和 18.0 8±2 .5 4 ,t=16 .5 2 ,P<0 .0 1)。 TGFβ1可明显促进活化 HSCs CTGF m RNA表达 ,但 10 - 7mol/ L浓度槲皮素在 72 h内几乎可完全拮抗此效应。与对照相比 ,10 - 7mol/ L浓度槲皮素孵育 4 8h可显著抑制 HSCs FN表达。结论 槲皮素可抑制 TGFβ1信号通路 ,包括抑制 TGFβ1、FN表达及 CTGF的基因表达 ,具有潜在的抗肝纤维化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丹参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链蛋白酶、胶原酶离体灌注大鼠肝脏 ,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肝星状细胞 (HSC)体外培养。不同浓度的丹参处理 ,用RT -PCR法半定量检测HSC的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 β1)mRNA与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 :丹参对HSC的TGF - β1与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结论 :丹参抗肝纤维化作用可能与TGF - β1和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9.
槲皮素对活化大鼠肝星状细胞TGF-β1信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槲皮素对肝脏星状细胞(HSCs)通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纤维连接素(FN)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胶原酶与链霉蛋白酶原位灌注、Nycondenz一步法梯度离心分离雄性Wistar大鼠HSCs.培养活化的HSCs无血清饥饿后与10-9~10-5mol/L浓度的槲皮素孵育24,48或72 h.以流式细胞术测定TGFβ1的表达与分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TGF基因表达,免疫组化检测FN表达.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荧光强度显示10-8~10-5 mol/L 浓度槲皮素可抑制HSCs TGFβ1表达;10-7 mol/L 浓度槲皮素孵育48 h可显著抑制HSCs TGFβ1表达(特异性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13.33±2.44和18.08±2.54,t=16.52, P<0.01).TGFβ1可明显促进活化HSCs CTGF mRNA表达,但10-7 mol/L 浓度槲皮素在72 h内几乎可完全拮抗此效应.与对照相比,10-7 mol/L 浓度槲皮素孵育48 h可显著抑制HSCs FN表达.结论槲皮素可抑制TGFβ1信号通路,包括抑制TGFβ1、FN表达及CTGF的基因表达,具有潜在的抗肝纤维化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牛磺酸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牛磺酸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保护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牛磺酸组,采用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研究牛磺酸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透明质酸(HA)、Ⅱ型前胶原(PCI)、肝药酶和抗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以及对激活的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牛磺酸组ALT、HA、PCⅡ水平降低,肝细胞色素P450、细胞色素bs含量提高,TGF—β1的表达明显减少,同时促进了激活的肝星状细胞凋亡,明显减轻纤维化程度。结论牛磺酸有抑制TGF—β1的表达,促进激活的肝星状细胞凋亡的作用,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15d-PGJ2对肝星状细胞株(HSC-T6)前胶原α1(Ⅰ)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PPARγ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SC-T6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对照组和15d-PGJ2处理组,TGF-β对照组和15d-PGJ2处理组均给予TGF-β因子(终浓度3 ng/ml)共孵育6 h,15d-PGJ2处理组再用1、2、3μmol/L的PPARγ激动剂15d-PGJ2作用24 h。应用RT-PCR、Westernblot方法观察分析各组间肝星状细胞PPARγ、前胶原α1(Ⅰ)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15d-PGJ2能够显著上调PPARγ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15d-PGJ2处理组的相对吸光度值较空白对照明显升高(P<0.05),而TGFβ-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TGFβ-刺激下,TGF-β对照组前胶原α1(Ⅰ)mRNA水平均升高,同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5d-PGJ2处理组细胞前胶原α1(Ⅰ)mRNA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与TGFβ-对照组相比,其表达明显受抑制(P<0.05)。结论PPARγ激动剂15d-PGJ2能够通过上调PPARγ表达而抑制前胶原α1(Ⅰ)转录,提示PPARγ可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瘦素通过何种机制诱导人肝星状细胞(HSCs)活化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瘦素处理体外培养HSCs细胞的方法,模拟高瘦素血症对肝纤维化影响的研究模型,经过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的瘦素处理后,Western-blot方法检测TGF-β1、SREBP-1c、α-SMA和Ⅰ型胶原的蛋白表达量。结果瘦素可以促进HSCs表达α-SMA、Ⅰ型胶原和TGF-β1的表达,而抑制SREBP-1c的蛋白表达。结论瘦素活化人肝星状细胞参与肝纤维化过程,其中机制可能与激活TGF-β1通路和抑制SREBP-1c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氧化苦参碱对大鼠肝星状细胞产生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氧化苦参碱对传代大鼠肝星状细胞自分泌产生TGFβ1的影响。方法用链酶蛋白酶和胶原酶原位灌流消化正常大鼠肝脏,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肝星状细胞并传一代,药物作用于传代HSC,以貂肺上皮细胞(My—l—Ln)生长抑制MTI’法检测培养上清中他隋活性及分泌总量,并抽取HSC的mRNA,RT—PCR半定量分析药物对HSC他F住mRNA的表达。结果氧化苦参碱可减少HSC’rG耶。的分泌总量,并抑制‘IGF任的活化及mRNA的表达。结论氧化苦参碱能抑制肝星状细胞‘rGFA产生并活化可能是与其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研究WNT信号通路中卷曲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相关蛋白复合受体(Frizzled/LRP)在体外培养活化大鼠肝星状细胞(aHSCs)中的表达及龙血素A(Loureirin A)干预对大鼠肝星状细胞(aHSC)增殖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分泌的影响,探讨龙血素A抗肝纤维化的细胞分子机制.方法 分离SD大鼠肝星状细胞,体外传代培养诱导细胞活化,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肝星状细胞活化前后形态学变化,用不同浓度龙血素A处理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aHSCs).MTT法测定龙血素A对肝星状细胞的生长抑制率;Western Blot方法从蛋白水平检测肝星状细胞中Frizzled-4受体蛋白;Elisa测定药物干预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α-SMA和TGFβ1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龙血素A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并有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IC50=0.30 μg/μL;龙血素A在蛋白水平显著下调受体蛋白Frizzled-4表达,同时抑制肝星状细胞分泌α-SMA、TGFβ1(P<0.05).结论 Frizzled-4受体蛋白在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aHSCs)中高表达,经龙血素A干预后,Frizzled-4表达量明显降低,细胞增殖受到抑制,α-SMA、TGFβ1合成和分泌量下降,这提示龙血素A可能与WNT信号通路调节肝纤维发生和血管新生的分子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苦参、茯苓两种中药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将苦参和茯苓两种中药用于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和大鼠肝星状细胞(HSC)。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检测血透明质酸酶、Ⅳ型胶原含量;MTT法检测HSC细胞增殖抑制率;免疫组化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药处理组的HSC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血清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含量减少(P0.05);肝组织TIMP-1、TGFβ1及PDGF的表达均减少(P0.05)。结论两种中药均能减缓大鼠肝纤维化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这些中药能下调TGFβ1及PDGF表达、抑制HSC增殖活化、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减少肝纤维结缔组织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细胞培养的方法,体外观察疏肝健脾活血方药物血清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诱导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T6)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大鼠血清组,疏肝健脾活血方低剂量组,疏肝健脾活血方中剂量组,疏肝健脾活血方高剂量组。以疏肝健脾活血方给大鼠灌胃,腹主动脉采血并制备血清。采用TGFβ1诱导HSC-T6作为活化的肝星状细胞的研究模型,以不同浓度的疏肝健脾活血方药物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SC-T6,分别作用24 h、48 h后,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疏肝健脾活血方药物血清对HSC-T6增殖的影响。结果:疏肝健脾活血方药物血清作用于TGFβ1诱导的HSC-T6,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各组作用48 h后,空白对照组OD值为(0.617±0.061),疏肝健脾活血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OD值分别为(0.446±0.091)、0.417±0.103)、(0.376±0.065),疏肝健脾活血方各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大鼠含药血清组OD值为(0.506±0.01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活血方药物血清对TGFβ1诱导的HSC-T6细胞活化作用增殖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对肝细胞和肝星状细胞产生胶原能力的影响.方法 分离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实验动物的肝细胞和肝星状细胞.收集细胞培养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中的细胞外基质;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不同剂量和时间的BMP-7处理后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受体和磷酸化Smad信号通道蛋白的改变;并运用实时PCR从mRNA的水平上检测TGF-β1的表达.结果 50 mg/L的BMP-7分别处理肝细胞和肝星状细胞后,肝细胞中Ⅰ、Ⅲ、Ⅳ型胶原的产生(83%±6%、79%±8%、82%±13%)与对照组(100%)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星状细胞中Ⅳ型胶原的产生(78%±9%)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Ⅰ、Ⅲ型胶原的产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0%±8%、40%±6%,均P<0.01);相同浓度的BMP-7处理组中,未发现TGF-β1结合受体蛋白的表达变化,而Smad2/3通道蛋白的表达减弱;实时荧光定量PCR表明TGF-β1基因在BMP-7处理后表达水平降低了88%(1-0.12).结论 BMP-7具有抑制激活的肝星状细胞中Ⅰ、Ⅲ型胶原蛋白产生的作用,其机制为抑制细胞中促纤维化生长因子TGF-B1的信号通道蛋白Smad2/3的活性,并抑制TGF-β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肝星状细胞 (hepaticstellatecells ,HSCs)活化是肝纤维化发生的细胞学基础 ,在肝脏微循环调节以及门脉高压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HSCs的活化是通过各种细胞因子经旁分泌或自分泌途径作用的结果 ,其中转化生长因子 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 β1,TGF β1)是最关键的因子。被激活的HSCs具有舒缩功能 ,Ca2 在介导HSCs舒缩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试图通过体外实验 ,探讨抗TGF β1抗体对HSCs内Ca2 的影响 ,从而为肝纤维化防治探索一条可能的途径1 材料和方法1.1 四氯化碳 (CCl4 )和抗TGF β1抗体处理肝星状细胞 :肝星状细…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ADMA)对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活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原代分离和培养SD大鼠HSC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ADMA(1,3或10 μmol/L)孵育12至48 h.细胞组织化学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Ⅰ型胶原的合成;逆转录PCR检测HSC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mRNA水平;荧光发光法检测细胞内氧自由基(reactive oxidant species,ROS)生成;凝胶电泳迁移率试验检测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活性.结果:ADMA能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上调HSC TGF-β1 mRNA水平,增加α-SMA阳性细胞数和促进Ⅰ型胶原的合成.同时,ADMA能显著增加细胞内ROS生成和诱导NF-κB活化,而预处理抗氧化剂四氧化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能抑制ADMA(10 μmol/L)诱导的NF-κB活化和TGF-β1 mRNA水平上调.结论:ADMA能诱导HSC的激活(包括收缩和分泌功能),其作用与激活细胞内ROS-NF-κB途径,上调TGF-β1表达有关.因此,ADMA可能是一种新的HSC功能调节因子,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受体拮抗剂(AT1RA)对体外培养的肝星状细胞Ⅰ型胶原蛋白合成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HSC-T6肝星状细胞系作为活化的肝星状细胞的研究模型。将培养的肝星状细胞分为对照组、AngⅡ组、AT1RA组和AngⅡ+AT1RA组。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Ⅰ型胶原蛋白的含量。RT-PCR法检测肝星状细胞中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Ⅰ型胶原蛋白含量及肝星状细胞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AngⅡ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1RA组与AngⅡ+AT1RA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Ⅱ能够促进肝星状细胞Ⅰ型胶原蛋白的合成及其mRNA的表达,而AT1RA能够明显抑制这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