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2 毫秒
1.
目的 观察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口服降糖药(OAD)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31例既往使用OAD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改用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体质指数(BMI)、C-肽(空腹及餐后2h)、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FPG、2hPG、HbA1c、体重、BMI、TC、TG、LDL-C均有明显下降(P均<0.01).C-肽(空腹及餐后2h)未发现明显变化(P>0.05).低血糖发生率为3.23%.结论 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能有效地控制T2DM患者的血糖,减轻体重,且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艾塞那肽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体质量、胰岛功能等的影响.方法 将50例T2DM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应用艾塞那肽(27例)和传统方案(23例)治疗,在用药3个月后,观察空腹和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发生率、体质量变化、血糖波动及胰岛功能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艾塞那肽组的空腹和餐后血糖、HbA1c、体质量均明显下降(均P<0.05),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 艾塞那肽可明显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及胰岛功能,降低HBA1c,使血糖达标,同时还可持续降低体质量,尤其对于初诊肥胖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二甲双胍分别联合艾塞那肽或磷酸西格列汀治疗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0例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艾塞那肽组和西格列汀组,每组70例,其中艾塞那肽组接受二甲双胍联合艾塞那肽治疗,西格列汀组接受二甲双胍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疗程均2个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纤维蛋白原(FBG)、餐后2 h血糖(2 hPG)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艾塞那肽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西格列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塞那肽组患者经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为(8.4±1.6)d,明显短于西格列汀组的(13.2±2.8)d,血糖达标率为100%,明显高于西格列汀组的8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塞那肽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8.57%,其中恶心3例、呕吐2例和腹泻1例;西格列汀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咳嗽2例、腹泻1例和鼻塞1例,发生率为5.7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低血糖发生.结论 二甲双胍分别与艾塞那肽和西格列汀联合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均能有效控制T2DM患者血糖和降低HbA1c水平,安全性均较高,但艾塞那肽的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李洁  王扬天  许一新  陈晔  王坚  彭丽 《重庆医学》2013,42(14):1630-1632
目的探讨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二甲双胍治疗中加用艾塞那肽(Exendin-4)的疗效。方法对口服最大耐受剂量二甲双胍至少2个月而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0例T2DM患者,加用艾塞那肽5μg,治疗1个月后改为10μg,治疗2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功能、血脂及体质量水平。结果治疗后血糖、HbA1c、胰岛功能、血脂、体质量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塞那肽可持续有效地控制T2DM患者的血糖,减轻体质量,改善血脂水平和胰β细胞功能,且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低,是T2DM患者治疗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艾塞那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率的影响及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 将40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艾塞那肽治疗组(观察组)和非艾塞那肽治疗组(对照组),分别记录基线及治疗3~32月后两组的HbA1C、血压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及不能坚持用药的原因.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HbA1C水平[(7.23±1.16)%、(9.05±2.11)%]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HbA1C水平[(8.00±1.65)%、(8.75±1.82)%]也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HbA1C达标率(52.48%)高于对照组(32.18%)(P<0.05).两组治疗前后BMI、WSR、SBP、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发生率(21.40%)较对照组(7.50%)高(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艾塞那肽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提高HbA1C达标率,降低血压,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是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达标患者联合用药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皮质醇变化及其与糖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 80例老年女性T2DM患者为病例组,正常值为对照组;80例按照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组:HbA1c>7%组40例,年龄(67.44±6.270)岁;HbA1c≤7%组40例,年龄(67.05±5.54)岁,分析皮质醇变化.结果 病例组血浆皮质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HbA1c>7%组日均血浆皮质醇、24 h尿游离皮质醇、空腹血糖(FPG)明显高于HbA1c≤7%组(P<0.05);老年女性T2DM患者皮质醇与FPG、HbA1c、总蛋白呈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女性T2DM患者皮质醇明显增高,血糖升高与皮质醇互为因果,良好控制血糖、监测皮质醇可以改善老年女性T2DM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经艾塞那肽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前后糖脂代谢、体成份、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探讨兰索拉唑对T2DM患者血清胃泌素(Gastrin)、胃泌酸调节素(OXM)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肥胖T2DM患者54例,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n=27)和艾塞那肽组(n=27),联合用药组治疗方案:原有降糖基础上应用艾塞那肽10 μg,早晚餐前1 h皮下注射,联合兰索拉唑15 mg,早1片治疗;艾塞那肽组治疗方案:原有降糖基础上应用艾塞那肽10 μg,早晚餐前1 h皮下注射治疗.8周后观察体质量、体成份、血压、空腹血糖(FBG)、血脂、肝肾功、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Gastrin、OXM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体质量、体成份、低密度脂蛋白(LDL)、FBG、HbA1c、HOMA-IR、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联合用药组胃肠道不良反应较艾塞那肽组减少,Gastrin水平明显升高[(160.76±8.93) vs (95.30±6.01)ng/L, P<0.05],FBG水平[(8.06±2.33) vs (8.51±2.71)mmol/L, P<0.05]、HbA1c水平[(7.79±0.78)% vs (7.87±0.81)%, P<0.05]均低于艾塞那肽组.兰索拉唑治疗前后两组ALT、AST、尿酸(UA)、血肌酐(Scr)、血尿氮(BUN)、高密度脂蛋白(HDL)、OXM等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艾塞那肽联用兰索拉唑后,Gastrin升高与其HbA1c下降相关(r=-0.302,P<0.05).结论 兰索拉唑能改善T2DM患者早期应用艾塞那肽后引起的胃肠道反应,有助于空腹血糖的控制,其作用可能与兰索拉唑提高血清Gastrin水平有关;兰索拉唑对患者血清OXM的变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选择的20例病例给予口服最大耐受剂量二甲双胍至少2个月,在此基础上加用艾塞那肽,观察期3个月,观察期间监测FPG、PPG、HbA1c、低血糖发生率、体重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患者HbA1c、FBG、2hPBG和体重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低血糖发生率不增高(P〉0.05)。结论艾塞那肽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降低HbA1c,使治疗达标,减少低血糖风险,减轻体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艾塞那肽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糖、肝脏脂肪含量及血清chemerin水平的影响。 方法 T2DM合并NAFLD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艾塞那肽组在原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艾塞那肽10 μg,早晚餐前1 h皮下注射,对照组加用甘精胰岛素,起始剂量0.2 U/kg或6~10 U。治疗12周,观察体质量(BW)、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TG、TC、HDL、LDL)、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肝酶学指标(ALT、AST)及血清chemerin水平,B超定量肝脏脂肪含量(LFC)变化。 结果 治疗12周后,艾塞那肽组BW、BMI、腰臀比(WHR)、HbA1c、FPG、TG,2hPG、ALT、AST水平均降低(P<0.05, P<0.01),FINS、HOMA-IR及chemerin水平亦降低(P<0.01),LFC减少(P<0.01)。对照组的HbA1c、FPG较治疗前降低(P<0.01)。相关回归分析显示BMI、TG、HOMA-IR、chemerin与LFC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OMA-IR、TG的下降纳入回归方程,是LFC下降的独立影响因子(β值分别为1.614、 1.360, P<0.05)。 结论 艾塞那肽能够改善糖脂代谢、肝功能,同时减轻体质量和肝脏脂肪含量,降低血清chemerin水平,有可能成为治疗T2DM合并NAFLD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和艾塞那肽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及胃肠道反应的影响。 方法选取T2DM患者93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利拉鲁肽组和艾塞那肽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脂、肾功能、胰岛功能、炎症因子水平,以及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素氮、血肌酐(SCr)降低,利拉鲁肽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治疗后利拉鲁肽组FBG、2 hPBG、HbA1c、LDLC、SCr低于艾塞那肽组,HDLC高于艾塞那肽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C肽、餐后2 h C肽、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降低,且利拉鲁肽组低于艾塞那肽组;治疗后两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升高,且利拉鲁肽组高于艾塞那肽组(P<0.05)。利拉鲁肽组和艾塞那肽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利拉鲁肽较艾塞那肽具有更佳降糖效果,胃肠道反应相当,更利于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和预后改善。  相似文献   

11.
陈梦坤 《医学综述》2014,(16):3068-3069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厦门长庚医院收治的Ⅲ期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84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药物(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妊娠率、CA125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术后妊娠率为47.62%,对照组为16.67%,两组比较观察组的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A125水平均发生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38%vs19.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合并药物治疗ⅢⅣ期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84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药物(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妊娠率、CA125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术后妊娠率为47.62%,对照组为16.67%,两组比较观察组的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A125水平均发生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38%vs19.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合并药物治疗Ⅲ期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能够有效提高妊娠率,降低CA125水平,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有效方法,水平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13.
13年来我们用丙硫咪唑治疗囊虫病82例,其中A组(皮肌型)总有效率100%,B组(脑囊虫病)总有效率90%,AB两组治疗前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采用小剂量,长疗程的服药方法,既能杀死虫体而反应轻,表明丙硫咪唑是治疗囊虫病疗效好毒性低口服方便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用推拿配合膏摩,辨症加减治疗小儿原发症遗尿症52例,其治愈率为81%,有效率为19%,总有效率为100%.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的抗抑郁剂作为辅助性干预伴有抑郁状态的癌痛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提高情况。方法:采用QOL(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DS(抑郁自评量表),HRSD(汉密顿抑郁量表)、NRS(疼痛数字分级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组,全部患者在不受干扰、继续常规应用止痛药物芬太尼透皮贴剂的同时进行抗抑郁药物辅助性干预治疗。A组:抗抑郁药物选择盐酸文拉法莘,B组:选择三环类抗抑郁药物阿米替林,分别于服药当日及服药后4周进行相关各项指标的评定比较。观察辅助性抗抑郁药物对伴有抑郁状态的癌痛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提高情况;观察联合用药对疼痛程度、强度的影响及抗抑郁药物的毒副反映情况。结果:A组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NRS在两组患者中均有明显下降(P<0.05)。A组患者在用药期间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B组患者出现口干、多语、嗜睡、视物模糊、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结论:在伴有抑郁状态的癌痛患者治疗中常规应用止痛药物同时加用抗抑郁药物非常有必要。阿米替林副反应较大不宣作为推广和首选,盐酸文拉法莘抗抑郁效果好,毒副反应小,使用安全,尤其适合体弱的晚期伴有抑郁情绪的癌痛患者。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教务处汇总处理学生学期考试成绩的工作相当繁重。在没有计算机的年代,每学期末,各学科成绩上报到教务处后,所有成绩的处理都是手工操作。近年来,计算机也只是代替了很少部分的人力,成绩的录入、校对、计算、统计汇总,以及各班班主任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等,基本上还是手工操作,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出错的几率还非常高,工作效率很低,严重影响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2000年~2007年我院对110例在术前通过B超或内镜超声确诊的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并与同期100例开腹手术者比较. 结果 2组手术均获成功,腹腔镜组胆总管Ⅰ期缝合46例,置T管引流64例.开腹组均置T管引流.2组比较,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胆瘘、出血),腹腔或切口感染率、残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 同样可起到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等微创效果, 如能在取净结石的情况下行胆总管Ⅰ期缝合, 微创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重视医疗投诉对医院医疗质量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文章论述了医疗投诉的概念、形成原因和表现形式,分析了医疗投诉能发现医院工作中的问题和患者潜在的需求,是一项重要资源.医院必须畅通投诉渠道,建立和完善投诉体系及机制,充分重视医疗投诉对医院医疗质量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A case of bilateral phaeochromocytoma with catecholamine-induced myocarditis is described. The two operations needed allowed comparison of the use of alpha-methyl-p-tyrosine alone and in conjunction with adrenergic blocks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patient. The combination of both drugs was particularly successful in the relief of symptoms and reduction of catecholamine metabolism as monitored by 4-hydroxy-3-methoxymandelic acid (HMMA) excretion. As myocarditis is a potentially fatal complication,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the combined use of alpha-methyl-p-tyrosine and adrenergic blocking drugs is suggested in the pre-operativ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phaeochromocyto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