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研究乳腺的发育和乳腺癌的发生机制,探讨乳腺移植技术和新的乳腺移植动物模型.方法 应用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小鼠的乳腺组织,移植到去除乳腺上皮的野生型小鼠的乳腺脂肪垫中,经10至12周后,摘取受体小鼠的乳腺脂肪垫,制备乳腺的组织样本,进行荧光显微镜和组织学检查.结果 发现GFP小鼠的乳腺在受体小鼠的乳腺脂肪垫中生长,并分化成管、泡状的乳腺结构.结论 GFP小鼠的乳腺能长期生长在野生小鼠的脂肪垫中并产生乳腺组织,为今后研究乳腺的分化、乳腺干细胞的培养及乳腺癌的发生机制提供了新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MMTV-PyMT小鼠为乳腺癌模型探讨枸杞多糖对乳腺癌生长和转移的作用。方法 扩群鉴定转基因自发乳腺癌MMTV-PyMT小鼠,将阳性雌性小鼠随机分为LBP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小鼠8周龄时给药,LBP组给予LBP(50 mg/kg,腹腔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每2 d给药一次测量肿瘤体积一次,4周后脱臼处死,肺Bouin’s溶液固定后观察肺表面转移结节数目,肿瘤组织固定包埋后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及血管密度。结果 MMTV-PyMT阳性小鼠成瘤率100%,与对照组相比,LBP组的肿瘤重量(4.208±0.4463 g)明显地比对照组(6.477±0.3724 g)轻,肿瘤体积也明显比对照组小;LBP组肺表面结节数目(12±1.155个)明显比对照组(20±2.745个)少,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LBP组肿瘤组织中细胞增殖数目及微血管密度明显比对照组少。结论 枸杞多糖可通过抑制MMTV-PyMT小鼠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新生,MMTV-PyMT小鼠可作为乳腺癌肺转移模型运用于抗肿瘤药物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骨转移的关系。方法 收集从2013年1月—2015年10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确诊为乳腺癌并经全身骨显像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影像学方法确诊的骨转移患者52例和无骨转移患者111例。对患者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53的测定,并对乳腺癌标本进行ER、PR、HER2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骨转移与无骨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发骨转移、多发骨转移及无转移组ER、PR、HER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单发骨转移及多发骨转移组血清CEA、CA153水平均高于无骨转移组(P?<0.05)。结论 乳腺癌骨转移与无骨转移患者间分子分型、ER、PR和HER2表达水平及血清CEA、CA153水平有差异,骨转移越严重,血清CEA、CA153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在不同分子分型的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35例浸润性乳腺癌标本中AR、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pe2,HER2)、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AR在不同分子分型、组织学类型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分子之间的关系。结果:AR在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阴性型、Luminal B型HER2阳性型、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型浸润性乳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4.5%(137/184)、56.1%(96/171)、67.8%(40/59)、56.0%(56/100)、32.2%(39/1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组织中AR阳性率为29.2%(158/542),明显低于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蛋白表达在年龄分组及组织学分级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阳性与ER、PR蛋白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而与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AR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均有一定的表达,联合检测AR和ER、PR、HER2及Ki?67对判断乳腺癌的预后和选择治疗方案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并鉴定CLCN3/MMTV-PyMT双转基因小鼠杂交群体,构建氯通道ClC-3过表达的自发乳腺肿瘤转基因小鼠模型.方法 将CLCN3转基因小鼠和MMTV-PyMT转基因小鼠分别进行繁殖,选取阳性子代鼠进行配对,培育杂交后代,然后通过PCR鉴定基因型、通过组织免疫荧光方法、Western blot检测转基因小鼠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繁育CLCN3转基因小鼠和MMTV-PyMT转基因小鼠,经PCR鉴定成功构建CLCN3/MMTV-PyMT双转基因鼠杂交群体,并成功保种和扩群,经组织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分析双转基因小鼠的ClC-3蛋白的表达高于MMTV-PyMT转基因小鼠.结论 成功构建ClC-3过表达的自发乳腺肿瘤转基因小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ClC-3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中的功能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分型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该院首诊的441例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1岁.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全组乳腺癌分型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三阴型及HER2阳性型,观察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预后,比较各型患者术后的无病生存期及生存率,多因素分析筛选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全组Luminal A型、Luminal B型、三阴型及HER2阳性型乳腺癌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9.1%、18.2%、19%和13.8%.随访3~9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1个月,61例患者复发或死亡.单因素分析示乳腺癌无病生存期与分子分型、淋巴结状态、ER及PR状态有关;多因素分析示ER、HER2-2及淋巴结状态为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能够准确反映乳腺癌的预后,Luminal型预后最好,而HER-2型预后最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组织中肿瘤抑制蛋白p53、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71例乳腺癌组织、16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组织中p53、ER和PR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p53、ER和P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4%、54.9%和52.1%,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则分别为6.3%、37.5%和31.3%;p53在乳腺癌组及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53的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与ER、PR间表达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53蛋白异常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p53、ER和PR表达对预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潜能、指导临床内分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9.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13%的患者死于乳腺癌[1].因此,早期诊断并筛选乳腺癌高危患者迫在眉睫.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因其准确、快速、方便的特点,已广泛用于临床,特别在乳腺肿瘤诊治上已成为术前判断其良恶性的主要手段,并有大量报道证实其准确可靠性[2].随着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方法的不断进展,单纯的乳腺FNAC常规HE染色检查已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尤其在术前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eceptor-2,HER2)的检测方面.本研究通过对226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细针穿刺,除常规涂片外,将细胞制成细胞蜡块,切片后进行ER、PR、HER2的免疫组化检测,与术后活检组织对照分析,旨在评估原发性乳腺癌细针穿刺标本病理及相应的生物学指标可否代表瘤体本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与浸润性导管癌(IDC)的临床资料,探讨IMP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达、分子分型及预后(生存曲线)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经病理检查确诊的42例IMPC患者(IMPC组)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病理及分子分型特点,抽取同期乳腺癌中的136例IDC患者(IDC组)作为对照。结果与IDC组比较,IMPC组在生育状态、乳腺良性病史、淋巴结转移、淋巴管侵犯、软组织侵犯、乳头侵犯、TNM分期、雌激素受体(ER)表达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民族、月经状况、肿瘤家族史、临床表现、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分子分型、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无瘤生存和总生存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淋巴结转移、ER阴性和病理分期Ⅲ期的患者2年预后较差。结论既往有乳腺良性病史与未育女性中IMPC组发病危险性较高,其2年无瘤生存情况可能与淋巴结转移、ER和病理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赫赛汀(Herceptin,HER)对HER2高表达胃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效应及其相应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ER2细胞皮下注射到Balb/c裸鼠体内4w后,用HER处理裸鼠移植瘤模型3w,测量各组移植瘤的体积大小,同时观察移植瘤的组织结构。并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细胞Ki-67蛋白的表达变化,以检测移植瘤细胞的增殖活性。果HER作用组能显著减小HER2高表达胃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体积并有效改变其组织病理结构,同时还能在体内显著抑制HER2阳性胃癌细胞的增殖活性。结论应用HER能够有效抑制HER2高表达胃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两种ErbB2/Neu阳性-PTEN缺失的乳腺癌基因工程小鼠模型并比较其生物学特征。 方法:利用先前建立的由鼠乳腺肿瘤病毒(MMTV) 启动子同时驱动活化型ErbB2/Neu基因和重组酶Cre表达的FVB/N-MMTV-NIC小鼠与Flox-PTEN小鼠交配;或将由内源性启动子驱动活化型ErbB2/Neu基因表达的FVB/N-ErbB2KI、FVB/N-MMTV-Cre及Flox-PTEN三种基因工程小鼠交配; PCR分别扩增Neu、Cre和PTEN基因,对其子代小鼠进行基因型鉴定;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组织ErbB2/Neu和PTEN蛋白表达。对两种模型的成瘤时间、肿瘤数目、肺转移等生物学特征进行比较,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细胞Ki-67表达,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水平。 结果:经基因型鉴定和组织蛋白表达分析,获得了两种ErbB2/Neu阳性-PTEN纯合型缺失的乳腺癌基因工程小鼠模型:一是由MMTV外源性启动子同时驱动活化型ErbB2/Neu和Cre表达,抑癌基因PTEN条件性敲除的NIC/PTEN-/-模型;二是由MMTV-Cre使内源性启动子驱动ErbB2/Neu基因表达,PTEN条件性敲除的ErbB2KI/PTEN-/-模型。NIC/PTEN-/-模型的平均成瘤时间低于ErbB2KI/PTEN-/-模型(30 d与368 d,P<0.01);肿瘤数目、肺转移率均高于ErbB2KI/PTEN-/-模型(分别为10个与1~2个,75.0%与37.5%,均P<0.01);两种模型肿瘤呈现不同的组织病理形态,肿瘤细胞凋亡水平相当(P>0.05);NIC/PTEN-/-模型Ki-67阳性细胞百分率高于ErbB2KI/PTEN-/-模型(86.9%±2.8%与37.4%±7.2%,P<0.01)。 结论:两种不同表型的ErbB2/Neu阳性-PTEN缺失的乳腺癌基因工程小鼠为探索ErbB2/HER2阳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规律及更有效的防治方案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转录因子FOXC1、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在乳腺癌各分子亚型中的表达情况,探讨FOXC1、MMP-7对乳腺癌分子亚型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105例乳腺癌患者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R、PR、HER2、CK5/6、CK14、EGFR结果分为四型:腔型、HER2阳性型、基底细胞样型(BLs型)及正常乳腺样型(NBLs型)。观察各乳腺癌分子亚型的临床特征及与FOXC1、MMP-7的关系。结果:在105例乳腺癌患者中腔型、HER2阳性型、BLs型和NBLs型乳腺癌所占比例分别为52.4%(55/105)、16.2%(17/105)、17.1%(18/105)、14.3%(15/105)。腔型和(或)NBLs型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HER2阳性型和(或)BLs型患者(log-rank值为22.161,P<0.01)。FOXC1阳性表达共28例,阳性表达率为26.7%(28/105),FOXC1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远处转移及患者5年生存率有关,而且FOXC1在BLs型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其他分子亚型乳腺癌(χ2=30.108,P<0.01)。MMP-7阳性表达共71例,阳性表达率为67.6%(71/105),MMP-7与患者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患者5年生存率有关。MMP-7在BLs型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也高于其他分子亚型乳腺癌(χ2=11.328,P<0.05)。FOXC1与MMP-7的表达呈正相关(r=0.325, P<0.01)。结论:腔型和NBLs型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好,HER2阳性型和BLs型乳腺癌预后较差。FOXC1可能作为BLs型乳腺癌的特异性潜在分子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MMP-7可能作为判断乳腺癌侵袭性、恶性程度及评估预后的有用指标。FOXC1与MMP-7在分子机制上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Luminal亚型乳腺癌中临床病理因子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ER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的分子生物学指标。结果按年龄将患者分为3组:40岁以下为青年组,40岁-59岁为中年组,60岁及以上为老年组。 T分期与N分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72,P=0.001。 ER与PR表达强度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69,P=0.000。年龄与HER2表达强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97,P=0.17。结论原发肿瘤越大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越高,ER和PR表达强度密切相关,年龄与HER2表达强度呈负相关,年龄越大,HER2表达强度越低。 Luminal亚型乳腺癌中PR、HER2是进一步分型和治疗选择的重要参考指标,准确检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Basal-like breast cancer has an unfavorable prognosis. Immunohistochemically, they are predominantly estrogen receptor (ER), progesterone receptor (PR) and CerbB2 receptor (HER2)-negative, show expression of Cytokeratins (CKs) 5/6, CK14, CK 17 and P-cadherin and are associated with germline BRCA1 mutations. Immunohistochemistry (IHC) is an easily available and relatively inexpensive technique that can detect this cancer subtype, and patients can benefit from aggressive management protocol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xpression of CK 5/6 and CK14 in breast cancer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age, tumor grade, tumor size, histomorphological pattern, nodal status, ER, PR, HER2/neu, and Ki-67 index.MethodsFifty treatment-naїve patients of breast carcinoma who underwent surgery constituted the study group. No core cut biopsy specimens were considered.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along with IHC was performed for CK5/6, CK14, ER, PR, HER2/neu, and Ki-67. Comparison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CK5/6 and CK14 with age, tumor size, tumor grade, histological subtype, nodal status, ER, PR, HER2/neu, and Ki-67 expression was performed using SPSS 20 version software.ResultsTwenty-six percent of cases showed expression of CK5/6 and CK14. CK5/6 and CK14 expression correlated strongly with ER/PR negativity, young age, and Ki-67 proliferative index greater than 15%. 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ith HER2/neu negativity was demonstrated. Contrasting results were obtained between CK5/6 and CK14 expression with respect to tumor grade and lymph node status.ConclusionIHC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patients with basal phenotype breast cancer with good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and such patients can benefit from aggressive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HER3)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阳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曲妥珠单抗治疗疗效、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肿瘤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235例可手术HER2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手术标本中HER3的表达情况,分析HER3在不同分子亚型HER2阳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不同HER3表达组的无复发生存时间及其对曲妥珠单抗治疗疗效的影响。结果 HER3在Luminal B ( HER2+)型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4.1%(100/135),在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中的表达率为85.0%(85/100),2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Luminal B(HER2+)型乳腺癌中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在不同HER3表达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中,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在不同HER3表达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分子亚型的HER2阳性乳腺癌中HER3阴性表达组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均高于HER3阳性表达组。在Luminal B(HER2+)型乳腺癌并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中,不同HER3表达组的无复发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1±177;0.5)个月vs (21.3±177;0.7)个月,P=0.080],但在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中不同HER3表达组的无复发生存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6.4±177;0.4)个月vs (23.4±177;0.8)个月,P=0.036]。结论 HER3与HER2阳性表达乳腺癌的预后不良相关,针对HER3的靶向治疗有望改善HER2和HER3阳性乳腺癌的预后。在HER2过表达型且HER3阴性乳腺癌患者中曲妥珠单抗治疗更能获益。  相似文献   

17.
刘志勇  欧阳忠 《四川医学》2010,31(6):714-716
目的探讨VEGF-D及Ki-67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90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D和Ki-67的表达。结果①VEGF-D阳性率在淋巴结转移组为82%(41/50),显著高于未转移淋巴组37.5%(15/40),(P〈0.01)。Ki-67阳性率在淋巴结转移组为84%(42/50),显著高于未转移淋巴组42.5%(17/40),(P〈0.05),且VEGF-D与Ki-67的表达显著相关(P〈0.05);②VEGF-D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型、临床分级、ER、PR无关,与CerbB-2表达显著相关(P〈0.05)。Ki-67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VEGF-D和Ki-67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能促进了乳腺癌淋巴管的生成和增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HER2基因扩增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11月至2009年8月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标本105例,采用FISH方法检测HER2基因扩增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同时比较FISH与免疫组化(IHC)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105例乳腺癌中共有39例HER2基因扩增,阳性率为37.1%(39/105),其扩增与HER2蛋白过表达、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均P〈0.05)状态有关;FISH与IHC两种方法检测HER2结果密切相关(rs=0.680,P〈0.05)。结论:HER2基因扩增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乳腺癌治疗的理想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6)在不同侵袭性乳腺癌细胞系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株的表达及干扰表达后与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关系。 方法 采用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不同侵袭性乳腺癌细胞系(SK-BR-3、MCF-7、MDA-MB-231)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中CXCR6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采用慢病毒RNA干扰技术沉默MDA-MB-231乳腺癌细胞系中CXCR6的表达,并利用噻唑蓝(MTT)实验、Transwell小室、Real time-PCR〔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研究CXCR6在MDA-MB-231乳腺癌细胞中的作用。 结果 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中CXCR6表达最低,不同侵袭性的乳腺癌细胞系中CXCR6的表达不同,高侵袭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明显较低侵袭性乳腺癌细胞SK-BR-3和MCF-7表达高(PVEGF表达水平降低(P均<0.05)。 结论 CXCR6在乳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与细胞的侵袭性有关,干预癌细胞中的CXCR6表达将可能降低癌细胞的体外恶性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