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目的 构建母乳喂养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为母乳喂养专科护士的选拔、培训、认证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及专家访谈初步拟订母乳喂养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初稿,并于2020年8—10月运用德尔菲法对18名专家进行2轮问卷咨询,完成指标的筛选、修订,并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 2轮专家咨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第1轮与2轮专家咨询中,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45和0.876。第2轮专家咨询一、二、三级指标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601、0.523、0.392(均P<0.001)。最终形成了由5个一级指标(母乳喂养专业能力、职业人文素养、 教育与沟通能力、自我发展能力、领导与管理能力)、11个二级指标、65个三级指标组成的母乳喂养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基于德尔菲法函询的母乳喂养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能为母乳喂养专科护士的选拔、任用、培训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神经重症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神经重症专科护士培养及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查阅国内外文献及参考相关指南,根据护士核心能力的相关要求,形成初步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神经重症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结果 该研究共纳入20名咨询专家,2轮咨询中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34、0.940;各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11~0.143和0.144~0.367(P<0.05),最终构建的神经重症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包含6项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62项三级指标的神经重症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神经重症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及可靠性,体现了神经重症护士工作所需的核心能力,为提升神经重症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改善护理质量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儿科传染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培养及考核儿科传染病专科护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查阅文献并设计儿科传染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运用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儿科传染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共纳入30名咨询专家,2轮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34、0.940;各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42~0.269和0.251~0.290(P<0.001),最终形成包括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54个三级指标的儿科传染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儿科传染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性、可靠性良好,可为儿科传染病专科护士的培训和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提高儿科传染病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公共卫生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培养及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共卫生护士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国内外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初步拟定公共卫生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全国18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并对条目进行修改、补充及删减,采用百分权重法计算各级指标条目的权重。结果 2轮专家咨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意见提出率分别为89%和67%,专家权威系数为0.864,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72~0.404和0.198~0.422(P均<0.001)。最终形成的公共卫生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包括一级指标5项(基本公共卫生实践能力、项目管理与实施的基本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流行病学调查能力、领导力)、二级指标26项、三级指标79项。结论 公共卫生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可靠性、本土适宜性及实用性,明确了公共卫生护士准入条件和工作职责,为中国未来培养及发展高素质公共卫生护理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也为医疗机构制订临床护士转岗培训方案及考核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适合我国的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养与认证管理模式,为我国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的选拔、培训、考核评价、资格认证以及持续、动态的管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在前期调查性研究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对31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结果 2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7%和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19和0.943,第2轮咨询一、二、三级指标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201、0.300和0.319(均P<0.001)。最终形成5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和90个三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专家积极性、权威程度和专家意见协调程度高,研究结果可靠,可为我国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的培养与再认证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基于核心能力的中医专科护士资质认证方案,为我国中医专科护士的资质认证做出探索和提供参考。方法 在前期构建中医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文献研究,采用Delphi法构建基于核心能力的中医专科护士资质认证方案。结果 2轮专家函询结束后,形成包含3项认证准入指标、12项高级护理实践项目和12项核心能力认证考核方式的中医专科护士资质认证方案。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947、0.950,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57、0.308(P<0.001)。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中医专科护士资质认证方案具有科学性和临床适用性,可为中医专科护士的培训与认证工作提供参考与指引,有助于提高中医专科护士培养质量,充分发挥中医专科护士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艾滋病专病护理胜任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从事艾滋病护理工作的临床护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专家小组讨论、半结构访谈和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确立艾滋病专病护理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8%和100%,第2轮函询中,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38,一、二、三级指标重要性的专家意见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451、0.323、0.255(P< 0.001),指标可操作性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436、0.304、0.248(P< 0.001)。最终形成的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核心知识体系、疾病全程管理技能、安全与风险防范能力、社会干预能力)、13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结论 该研究所构建的艾滋病专病护理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贴近临床、有专科特色,对从事艾滋病护理工作的临床护士的管理和培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霞 《中国临床护理》2020,12(2):98-101
目的 构建武汉市三级医院陪检人员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专家进行两轮函询以确定武汉市三级医院陪检人员核心能力的各级评价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通过两轮专家函询,最终形成了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两轮专家函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8和0.91,两轮函询结果各级指标的专家协调系数为0.093~0.258。结论 武汉市三级医院陪检人员核心能力各级评价指标专家咨询意见趋于一致,专家积极性和权威性高,为武汉市三级医院陪检人员核心能力的评价及培训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炎症性肠病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为临床规范化营养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以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作为框架,基于文献检索,结合临床实践,通过专家会议法初步形成了包括3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和71项三级指标的炎症性肠病患者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初稿。在北京市、湖北省、湖南省、山西省、广东省、陕西省、江苏省和山东省8个省市遴选了35名专家,运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确立了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结果 2轮函询中专家的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为0.81,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31与0.142,最终形成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59项三级指标的炎症性肠病患者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结论 构建的炎症性肠病患者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评价炎症性肠病患者营养护理质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科学系统的临床护士循证实践培训体系,为培养循证实践临床护理人才提供依据。方法 以循证实践七步模型为依据,通过文献研究、小组讨论拟定临床护士循证实践培训体系专家咨询问卷,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选取25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 2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0%、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3。最终形成的临床护士循证实践培训体系包括5项一级指标,23项二级指标和61项三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临床护士循证实践培训体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对开展临床护士循证实践培训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评指标体系,为其提供有效的考评工具。方法:在文献回顾、小组讨论以及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初步拟定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对29名护理专家就指标体系进行两轮咨询论证。结果:两轮专家咨询后形成专家一致性意见,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71.4%、82.8%,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71、0.891,专家意见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43、0.255,经检验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终形成的考评指标体系包括6项考评内容(思想品德素质、理论知识水平、临床实践能力、临床科研能力、临床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23项考评指标以及67项评价标准。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评指标体系能为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助产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评价体系。方法:选择20名专家进行德尔菲专家函询,通过2轮的函询,根据结果筛选体系指标,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结果:根据专家函询意见,形成助产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共包含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62个三级指标。2轮专家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4.7%和94.4%,权威系数分别为0.86和0.87;第2轮专家函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一级指标0.530,二级指标0.445,三级指标0.574(均P<0.0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助产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体系指标科学,内容全面、针对性强,可以作为助产专科护士培养、使用及评价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一套科学、系统的护士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技术的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为护士的培养、考核和能力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形成护士应用ECMO技术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初稿,2021年2月—4月,采用德尔菲法对6个省份的25名专家进行问卷函询,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 结果 共开展2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00%、92.59%,第2轮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86,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05(P<0.001)。最终构建的评价指标包括临床专业知识、临床实践技能、评判性思维能力、专业发展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管理能力、个人特质7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70个三级指标。 结论 构建的护士应用ECMO技术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对护士的培养、考核和能力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建立脑卒中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研究相关文献、理论分析、临床调查和定性访谈,初步建立了脑卒中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敏感度评价指标系统。采用Delphi法对32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8和0.85;第2轮咨询的一级、二级、三级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921、0.842、0.75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构建的脑卒中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包括Ⅰ级指标6个、Ⅱ级指标27个、Ⅲ级指标82个。结论脑卒中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体系内容科学、完整、可靠,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对脑卒中专科护士的评价与培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科学、可行的疼痛专科护士临床实践教学体系,为我国疼痛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提供依据。 方法 以核心胜任力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研究和半结构式访谈构建疼痛专科护士临床实践教学指标条目,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选取20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形成疼痛专科护士临床实践教学体系。 结果 2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权威系数为0.881,模块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专家意见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512、0.455、0.423(P<0.01)。最终形成的疼痛专科护士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包括4项模块指标、5项一级指标、21项二级指标。 结论 基于核心胜任力理论构建的疼痛专科护士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科学、可靠,能为我国疼痛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肺康复专科护理核心能力指标,为肺康复护士的培养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小组讨论、专家函询等方法确定肺康复专科护理核心能力的指标条目,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结果 该研究共对26名护理专家进行2轮函询,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的判断依据系数为0.938,熟悉程度系数为0.846,权威系数为0.901;2轮函询各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08~0.227和0.126~0.264,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最终形成的肺康复专科护理核心能力指标包含8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113个三级指标。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肺康复专科护理核心能力指标具有可靠性和实用性,可为肺康复护士的培养、考核、评价和资格认证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口腔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全国口腔医院32名护理专家进行2轮问卷咨询,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一、二级指标的权重,专家重要程度赋值法确定三级指标的权重。[结果]专家的判断系数(Ca)为0.8855,熟悉程度系数(Cs)为0.8839,权威系数(Cr)为0.8847,各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423,0.509、0.5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小于0.2,最终形成了包括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6个和三级条目52个的“口腔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论]口腔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权威程度高,意见集中,研究结果科学可靠,为护理管理者在培训、考核和聘用口腔专科护士时提供了客观、科学、合理的依据和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