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分析石家庄市气象因素与手足口病发病相关性及其滞后效应。方法 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17-2019年石家庄市手足口病逐日发病数据、中国气象数据网的各气象监测点地面逐小时气象数据。运用R 3.6.2软件构建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当日均气温为15~26℃时,滞后3~6 d的手足口病发病风险增加,滞后3 d时发病风险最大(RR=1.03,95%CI:1.00~1.06)。当日均相对湿度>80%时,滞后5~18 d的手足口病发病风险增加,滞后9 d时发病风险最大(RR=1.04,95%CI:1.02~1.06)。当日均气压为999~1 007 hPa时,滞后5~8 d的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增加,滞后6 d时的发病风险最大(RR=1.01,95%CI:1.00~1.02)。当日降水量为15~32 mm时,滞后3~18 d的手足口病发病风险增加,滞后6 d的发病风险最大(RR=1.11,95%CI:1.02~1.19)。结论 2017-2019年石家庄市气象因素中,日均气温较高(15~26℃)、日均相对湿度较高(>80%)、日均气压较低(999~1 007 hPa)和日降水量较高(15~32 mm)都会增加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均与手足口病发病存在相关性,并有一定的滞后性,可作为手足口病疫情预警的参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我国手足口病的时空特征,探讨社会、经济、人口和卫生服务等因素对我国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为手足口病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贝叶斯时空模型对手足口病数据进行拟合,评估手足口病的时空变化,并识别手足口病发病风险与社会、经济、人口和卫生服务等因素的潜在关联。结果 2011-2018年,我国共报告手足口病例17 118 050例,死亡2 283例,2011-2014年报告发病率呈波动上升趋势,2014-2018年报告发病率呈波动下降趋势,报告死亡率一直呈波动下降趋势。手足口病的发病具有空间聚集性,报告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为华南地区且为热点区域及高风险区域,报告发病率最低的为西北地区,冷点区域及低风险区域也集中在其部分区域。手足口病发病风险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RR=3.54)、每万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RR=1.61)、城市化率(RR=3.00)、人口出生率(RR=2.36)、每万人医疗机构床位数(RR=3.40)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RR=0.57)有关。结论 2011-2018年我国手足口病防控重点区域为东南沿海地区,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需考虑增加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以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厦门市气象因素对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为手足口病的预警预测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R3.4.3软件对2013-2017年厦门市日平均本站气压、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气温、日照时数等气象因素资料和日手足口病发病数进行相关分析和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结果 厦门市2013-2017年共报告手足口病36 464例,发病数呈上升趋势(F=40.359,P=0.008)。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与手足口病发病呈正相关(r>0),日平均本站气压与手足口病发病呈负相关(r<0)。在滞后0~5 d的情况下,日平均本站气压>1 005 hPa时,随着气压的增高,手足口病发病风险逐渐增加;发病风险随着滞后天数的增加而减弱;气压为1 017 hPa滞后0 d时发病风险最高(RR=1.14,95% CI:0.67~1.94)。相对湿度>95%时,随着相对湿度增加,手足口病发病风险逐渐增加,滞后时间分布在0~10 d,以第4、5天最为明显,相对湿度为100%滞后5 d时发病风险最高(RR=1.32,95% CI:1.02~1.71)。>28℃和<8℃时对手足口病发病都是危险因素,但滞后时间不一致,低温时滞后15~20 d相对危险度最高,而高温时滞后时间主要分布在5~15 d,以日平均气温28℃滞后4 d发病风险最高(RR=1.10,95% CI:0.94~1.29)。日照时数较长时(>12 h)滞后0~3 d对手足口病发病呈现危险性,其中日照均数13 h滞后0 d发病风险最大(RR=1.20,95% CI:1.05~1.36)。结论 日平均本站气压、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气温、日照时数等气象因素与厦门市手足口病发病相关,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可以考虑纳入手足口病预警预测体系。  相似文献   

4.
ARIMA乘积季节模型在陕西省手足口病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应用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ARIMA)乘积季节模型预测陕西省手足口病发病人数。方法 利用R软件对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手足口病数据构建ARIMA乘积季节模型,同时利用2015年7-12月实际发病人数与模型拟合数据比较,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预测2016-2017年的手足口病发病人数。结果 陕西省手足口病发病人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建立了ARIMA(2,1,0)×(1,1,0)12乘积季节模型,预测方程为(1-B)(1-B12)Ln(Xt)=((1-1.000B)/((1-0.532B-0.363B2)(1-0.644B12-0.454B122)))εt,与2015年7-12月实际发病人数比较,绝对误差的平均值为531.535,相对误差的平均值为0.114,预测2016-2017年陕西省手足口病发病人数与2015年基本保持一致。结论 ARIMA(2,1,0)×(1,1,0)12乘积季节模型可用于陕西省手足口病的发病人数预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HBsAg阳性母亲的HBeAg与新生儿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含量的关系以及对增加新生儿HBV宫内传播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择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分娩的270对HBsAg阳性母亲及其新生儿,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及分娩情况等资料,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和化学发光免疫试验(CLIA)检测母婴外周血HBV DNA及HBV血清学标志物;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新生儿外周血Treg等免疫细胞含量。结果 母亲HBeAg阳性是HBV宫内传播的危险因素(OR=4.08,95% CI:1.89~8.82);母亲HBeAg阳性者新生儿Treg含量高于阴性者(Z=2.29,P=0.022);按母亲HBeAg滴度分为5组,各组间新生儿Treg、HBeAg及母亲HBV DNA随母亲HBeAg滴度增高呈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73,P<0.001;χ2=181.60,P<0.001;χ2=183.09,P<0.001)。偏相关分析中控制母亲HBV DNA以及新生儿HBeAg后,母亲HBeAg与新生儿Treg呈正相关(rs=0.19,P=0.039)。新生儿Treg与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CD4+T淋巴细胞含量为负相关(rs=-0.21,P=0.017;rs=-0.23,P=0.009)。结论 HBsAg阳性母亲的HBeAg可能通过上调新生儿Treg含量,影响树突状细胞和效应T淋巴细胞的功能及其对HBV的免疫应答,从而增加新生儿发生HBV宫内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叶酸与p16蛋白在宫颈癌变中的作用及其相互效应。方法 选取经病理学确诊的80例正常宫颈(NC)妇女、55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Ⅰ)患者、55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Ⅱ/Ⅲ)患者、6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SCC)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微生物法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其血清叶酸水平和p16蛋白的表达量。同时采用体外细胞实验研究方法,对HPV阴性的宫颈癌细胞C33A和HPV16阳性的宫颈癌细胞Caski进行不同浓度叶酸干预,检测两种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以及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NC组、CINⅠ组、CINⅡ/Ⅲ组和SCC组血清叶酸含量分别为(5.96±3.93) ng/ml、(5.08±3.43) ng/ml、(3.92±2.59) ng/ml、(3.18±2.71) ng/ml,p16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80±0.32、1.33±0.52、1.91±0.77、2.09±0.72;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血清叶酸含量逐渐降低(趋势检验 χ2=32.71,P<0.001),p16蛋白表达量逐渐升高(趋势检验 χ2=56.06,P<0.001)。在CINⅠ、CINⅡ/Ⅲ、SCC组中血清叶酸缺乏与p16蛋白高表达均存在正相加交互作用。体外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叶酸浓度的增加,宫颈癌细胞的增殖抑制率(C33A:r=0.928,P=0.003;Caski:r=0.962,P=0.001)和凋亡率(C33A:r=0.984,P<0.001;Caski:r=0.986,P<0.001)均上升,p16蛋白表达量逐渐降低(C33A:r=-0.817,P=0.025;Caski:r=-0.871,P=0.011),且p16蛋白表达量与宫颈癌细胞的增殖抑制率(C33A:r=-0.935,P=0.002;Caski:r=-0.963,P=0.001)和凋亡率(C33A:r=-0.844,P=0.017;Caski:r=-0.898,P=0.006)均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血清叶酸缺乏与p16蛋白高表达均可增加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发病风险,两者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中存在正相加交互作用。补充叶酸可逆转p16蛋白的异常表达,有效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15-2016年我国手足口病哨点监测系统的手足口病特征,探讨建立手足口病哨点监测的可行性、优势及不足。方法 数据来源于11个国家级哨点监测点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手足口病监测数据,描述手足口病的病原特征、代表性和重症病例并发症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手足口病哨点监测样本阳性率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有4 783例手足口病病例样本,其中轻症病例3 390例,重症病例1 390例,死亡3例。肠道病毒(EV)阳性率为81.43%(3 895/4 783),轻症病例优势血清型为其他EV(52.68%,1 482/2 813),重症病例优势血清型为EV71(65.31%,706/1 081)。哨点监测显示的优势血清型与同时期现有监测血清型基本一致。其他EV所致病例中低年龄组儿童所占比例高于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χ2=130.17,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样本阳性率高与男性、高发月份病例、儿童医院病例、样本为粪便、及时采样有关。不同类型样本阳性率均呈现随发病-采样间隔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的趋势(粪便趋势χ2=14.47,P<0.001;咽拭子趋势χ2=31.99,P<0.001;肛拭子趋势χ2=24.26,P<0.001)。无菌性脑膜炎、非脑干脑炎、脑干脑炎为重症病例最常见的3种并发症,EV71和其他EV所致重症病例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哨点监测发现性别、发病月份、接诊医院类别、标本类型、采样及时性是影响手足口病样本阳性率的5个独立影响因素。哨点监测可以收集这些影响因素以提升监测质量。设立手足口病国家级哨点监测在我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天津市2005-2017年医疗机构新报告HIV/AIDS特征,为更好地在医疗机构中开展相关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新报告HIV/AIDS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同时回顾调查2005-2017年医疗机构新报告HIV/AIDS的科室来源及主要就诊疾病。结果 2005-2017年天津市医疗机构新报告HIV/AIDS 3 035例,医疗机构报告HIV/AIDS病例年均增长24.8%,其中49.2%(1 343/2 728)来源于住院病例,50.8%(1 385/2 728)来源于门诊病例,性病门诊就诊者检测在2011-2017年HIV阳性检出率呈现增长趋势(χ2=18.469,P=0.005);医疗机构住院病例、门诊病例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χ2=17.189,P=0.000)及新报告当年发生死亡比例(χ2=61.198,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新报告HIV/AIDS首次CD4值(χ2=16.751,P=0.000)及新报告当年发生死亡比例(χ2=18.926,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科室新报告HIV/AIDS首次CD4值(χ2=37.620,P=0.000)及新报告当年发生死亡比例(χ2=95.489,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005-2017年天津市医疗机构门诊新报告HIV/AIDS较为及时,二级医院新报告HIV/AIDS比三级医院及时。在医疗机构重点科室门诊积极倡导医务人员中主动提供HIV检测服务,对于天津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气象因素对我国手足口病患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层次Bayes模型[Besag, York, and Mollie''(BYM) model]对数据进行拟合, 比较空间异质模型(UH)、空间相关模型(CH)和时空交互效应模型对数据的拟合效果, 选取最优模型结合生态学分析手足口病的气象影响因素。结果 加入协变量的时空交互CH+UH拟合效果较优(DIC=35 507.2), 降水量(RR=1.051 7, 95%CI:1.050 4~1.052 5)、平均气压(RR=1.076 4, 95%CI:1.074 8~1.077 9)、平均温度(RR=1.089 6, 95%CI:1.078 1~1.106 9)、平均相对湿度(RR=1.089 0, 95%CI:1.082 1~1.091 2)和日照时数(RR=1.085 1, 95%CI:1.079 8 ~1.087 5)是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手足口病的发生具有时空聚集的特点, 气象因素与手足口病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临床分期与结局的特征及关联性,为建立临床重症病例评估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地理位置、经济状况和疫情高发水平选择河南、山东、浙江、四川和云南省,随机抽取法定传染病报告中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收集病例人口学、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等,按统一标准进行临床分期,分析各期病例构成、临床结局及其关联性。结果 共调查手足口病重症病例657例。实验室诊断病例357例,其中肠道病毒71型阳性病例326例,占91.3%(326/357)。临床分期: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病例542例、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病例99例、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病例16例,分别占重症病例数的82.5%(95%CI:79.4%~85.3%)、15.1%(95%CI:12.4%~18.0%)、2.4%(95%CI:1.4%~3.9%)。11例有后遗症,占重症病例数的1.7%(95%CI:0.9%~3.0%);8例死亡,病死率为1.2%(95%CI:0.6%~2.3%)。临床2、3和4期在各年龄组、5个省份、后遗症病例数、死亡例数的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 χ2=22.632,P=0.012;χ2=41.481,P=0.000;χ2=12.960,P=0.001;χ2=16.850,P=0.001)。结论 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临床分期与后遗症、死亡结局有关联性。临床分期可用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严重程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It's put-up-or-shut-up time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 in 1996. Two years ago, everyone talked about fixing the healthcare system. Not much happened. Last year, providers and politicians concentrated on squeezing medical costs. According to some of Modern Healthcare's key beat reports, this year it's back to the basics of running a business.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