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路志正"持中央"而"调升降"以治燥痹学术思想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志正教授是著名的中医药学大家,临床经验丰富,在治疗慢性病和疑难病方面疗效卓著.脾胃为水谷之海、气机升降之枢、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功能正常在气、血、津、液的生成与运行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讨论调理脾胃在临床上的指导作用,以总结路志正教授"持中央"而"调升降"的学术思想,及其在治疗干燥综合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3,(7):1323-1324
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在多年临证过程中总结出"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为其调理脾胃学术思想的核心。"持中央,运四旁"指调理脾胃是治疗脾胃乃至五脏六腑、经脉、肌肉、四肢百骸疾病的核心。"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分别是指调理脾胃的三大法则:疏肝解郁,调脾和胃;升降相因,燮理气机;燥湿相济,健脾和胃。"纳化常"是调理脾胃的最终目的,即恢复脾胃正常的受纳与运化功能。  相似文献   

3.
冉青珍  路洁 《陕西中医》2013,34(5):613-614
<正>国医大师路志正崇尚脾胃学说,在李杲《脾胃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70余载的行医经验,形成了在当今社会因时制宜的脾胃治疗大法,提出了调理脾胃十八字诀:"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可谓其脾胃升降学说的精髓。路师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升清,胃主降浊,  相似文献   

4.
试从“持中央以运四旁”理论,对通元针法的取穴特点及作用机制进行阐述。通元针法腹部取穴如神龟匍伏于神阙之上,其作用机制包括持先天真元及后天脾胃,可运轴行轮、生化气血、调畅气机、秘精养神。  相似文献   

5.
路志正“持中央”而“调升降”以治燥痹学术思想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志正教授是著名的中医药学大家,临床经验丰富,在治疗慢性病和疑难病方面疗效卓著。脾胃为水谷之海、气机升降之枢、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功能正常在气、血、津、液的生成与运行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讨论调理脾胃在临床上的指导作用,以总结路志正教授"持中央"而"调升降"的学术思想,及其在治疗干燥综合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路志正教授是著名的中医药学大家,临床经验丰富,在治疗慢性病和疑难病方面疗效卓著。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顾护脾胃的正常功能,在风湿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情绪亦在风湿病病情的变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介绍路志正教授"持中央,怡情志"的学术思想,并就脾胃与情志的关系加以论述,以说明其在治疗风湿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郭孝伟  耿强 《环球中医药》2022,15(2):269-272
袁红霞教授认为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推崇《黄帝内经》"以平为期,贵在中和"的学术理念,临证注重中焦脾胃平衡理论.本篇介绍总结袁红霞教授治疗脾胃病之学术经验,以阴阳平衡为总纲,通过调气机、调寒温、调动静、调润燥,使中焦不偏不倚、和谐平衡,脾胃气血正常运行而百病消除.最后附验案一则,探究其学术思想在脾胃病治疗上的应用,为临床治疗脾胃病寻求更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周英信 《四川中医》2008,26(8):35-36
脾胃与肝生理病理密切相关,脾胃病独重调肝而和脾胃。调肝之法强调调畅气机,贵在肝木条达;调和气血,贵在气血冲和;调运水湿,贵在气化;调平阴阳,贵在制化。调肝之剂宜平和、和缓,调肝而脾胃自和。  相似文献   

9.
岭南名医陈瑞芳教授是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熟读中医经典,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脾胃病。陈教授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全身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胃脘痛无论外感还是内伤所致,最终都会伤及气血,气血不通是胃脘痛的根本原因,故陈教授提出"和脾胃、调气血"治疗胃脘痛的学术思想,其学术思想将进一步为中医理论和实践引入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探讨何新慧教授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认为该病基本病机为多种因素导致的脾胃升降失常,提出"脾胃诸疾,治宜和理"的观点,即顺应脾胃的生理特性,从升降、气血、寒热、虚实等方面入手调其不和,并注重调肝以和脾胃,使中焦恢复"中和"状态。治疗慢性胃炎以自拟"和胃清化汤"随症加减。并附验案2则。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属于祖国医学"胸痹心痛"与"真心痛"的范畴。其病位虽在心,但与脾胃关系密切,心脾气血相互影响,脾胃与心之经络相通,心脾神志相合。脾胃功能失调,子病及母,母子同病,致心脉失养或者心脉堵塞,故胸痹心痛发作。治疗当补益心脾气血、温补脾阳、化痰祛瘀、调畅情志。  相似文献   

12.
药对是中医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物的配伍形式,具有组成结构简单、配伍取效特点明确的优势,有着内在的组合变化规律与丰富的科学内涵,体现了中医遣方用药的特色优势。魏玮教授临证近三十载,继承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在疾病论治方面"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的学术思想,在脾胃病的诊治方面学验颇丰,治病用药以培固脾胃阴阳正气为基础,着眼整体,注重调畅气机,顾全润燥,气血并调等,擅用经方化裁,遣方讲求配伍严谨、精简有道、尊古而不泥古,其常用药对体现着其学术思想和用药原则,具有特色鲜明,疗效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正脾胃系疾病是一类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中医学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论》中讲到"百病皆由脾胃而生";《金匮要略》也指出"四季脾旺,不受邪";张景岳曰:"善治脾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能治脾胃,使食进胃强,即所以安五脏也",均说明调理脾胃是中医防治疾病的关键环节。脾胃与五脏关系密切,脾胃调则五脏调,因此脾胃系统一旦出现了结构或功能的紊乱,必将影响到其他各系统的脏器功能,故防治疾病可从脾胃论治。目前西医治疗多应用抑酸、黏膜保护、促进胃肠动力等药物进行治疗,并采用饮食、运动疗法,来恢复紊乱的脾胃功能。  相似文献   

14.
路志正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药学大家、首届国医大师,他精通中医理论,临床经验丰富.文章总结了路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疾病的临床经验,反映了路老"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调理脾胃学术思想在治疗心悸病中的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程志强教授指出冲任失调乃妇科病首要病机,而冲任二脉总由阳明统控,且脾胃生化有源冲任气血乃可满溢,提出妇科病多从脾胃论治的治疗法则,即"调脾胃即是调冲任"的学术思想,并从妇科病最常见的4个基础证型即阳虚、肝郁、血瘀、痰湿方面介绍了以平调脾胃为基础治则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靳三针以长于治神调神为其主要特色。笔者从气血的角度总结、分析靳三针"以气御神、以血调神"的独特理念和治疗思路,并运用健脑调神、宁心安神、补益脾胃、疏经通络等治法,达到行气导气入脑以御神,调心调血以阴养阳而调神,调气血生化之源以养神,疏通气血通道以助神的目的。通过"以气御神、以血调神",不拘泥于局部,兼顾全面调理,可提高治神调神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补中益气汤双向调节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气和脾胃的生理及脾胃气虚的病理,阐述脾胃气虚证候的复杂性、双重性。剖析补中益气汤的组方,探及本方双向调节机理的关键在于调升降、调气血、调虚实、调脏腑。  相似文献   

18.
<正>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认为胃脘痛与脾胃、肝关系最为密切。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行属土,而肝火旺盛,常常克伐脾土,故治疗胃脘痛,需要在调理脾胃的基础上清泻肝火。治疗腹胀病,从"重形神-调气血-平升降-衡出入"着手,采用益气活血、养心安神、理  相似文献   

19.
<寿世保元>一书重脾胃,通过分析脾胃与脏腑气血的关系,论述如何调理脾胃,并对部分医案作出评析,而总结其保元即调元.调元即调脾胃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20.
介绍朱莹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朱教授善调脾胃,在治疗脾胃相关疾病时强调顾护脾胃、调畅情志、辨证施治,其擅用药对,常用药对有枳实、白术,海螵蛸、瓦楞子,蒲公英、白及、黄连等.其认为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则气血充,气血充则正气盛,正气盛则病自愈.在临床过程中,朱教授还注重患者心理情志因素的调整,在临床中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