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系指因冠状动脉循环系统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障碍,促使冠状动脉血流无法有效满足心肌供血需求导致的病症~([1])。冠心病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可引发血管腔阻塞或狭窄,造成心肌缺氧、缺血,合并心律失常,进而损害患者健康与生活质量。而心律失常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引发心悸、胸闷甚至猝死,故需尽早诊断,并进行有效处理~([2])。动态心电图可长时间、无间断地对患者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记录,可有效提高非持续性心律失常、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临床检出率,在非创伤性心血管疾病检查中具有重要作用~([3])。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  相似文献   

2.
李广阳  郑存梅 《吉林医学》2010,31(29):5127-5128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术和血管内超声显像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近年来,冠心病的无创诊断技术发展较快,其中,腺苷负荷试验结合超声心动图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冠脉造影术前的筛查手段,提高冠脉造影的阳性率[1]。  相似文献   

3.
郭锐 《黑龙江医学》2019,43(1):90-91
冠心病是一种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或者阻塞引起心肌缺氧缺血、坏死的心脏病。近些年来,冠心病发病率日益提高。何如尽早诊断冠心病,预防急性心血管事件成为了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经临床研究发现,在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方面,冠状动脉与颈动脉的关系十分密切。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可对冠状动脉病变进行预测。为此,本文现对颈动脉超声预测冠心病的研究予以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的是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血管腔阻塞或狭窄,引发心肌缺氧、缺血甚至坏死,在临床中又常称作为冠心病。一旦未能及时接受诊治,病情加重,极易会引发心力衰竭或是猝死,严重危及人们生命安全。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阐述在冠心病诊断中采用运动平板与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苏晓丽  余彦玲  吴小丽 《吉林医学》2011,(32):6966-6967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饮食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先进仪器的功能,作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与创伤性心导管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照探讨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对15 0例临床症状明显,年龄>6 0岁以上,心电图显示有缺血性改变,诊断冠心病人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检出冠状动脉狭窄和室壁运动异常者,再进一步有创心导管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进行对照。结果:15 0例临床初诊冠心病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出14 2例为冠状动脉主干狭窄,右冠状动脉主干狭窄明显,共78例,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4 9例,双冠状动脉主干狭窄15例,全部经有创心导管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了12 7例冠心病的诊断。部分病人并行支架手术。结论: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与有创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照,肯定了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冠心病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和/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临床上常根据典型的胸痛、心电图ST—T改变、心肌酶谱正常而诊断。但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普及,却发现一些临床诊断明确的病例冠状动脉造影并无异常。现将我院2005--2010年收治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管腔狭窄或阻塞,从而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坏死、心肌纤维化、心脏性猝死的心脏病[1]。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患者群亦年轻化,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是临床的常见疾病,临床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该疾病的诊断。对于该疾病的诊断,心电图检查必不可少,常规心电图是最简便、常用的方法,而12导联动态心电图(DCG)是一种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脏病.二维超声心动图虽然在心底短轴位上可部分显示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近端,但不能完整显示冠状动脉主干.颈动脉表浅,易被体表超声检测,是超声检测体表动脉粥样硬化最常用的部位.近年来临床研究证实冠状动脉与颈动脉在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上密切相关,故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  相似文献   

10.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狭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性质、程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65例经过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常规做颈动脉超声检查。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狭窄组和未狭窄组。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3个亚组,即轻度、中度、重度狭窄组。结果冠脉狭窄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内膜病变率和粥样斑块性质与未狭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明显增加(P<0.01)。经相关性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检出率和病变性质均呈正相关。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有显著的相关性;对于冠心病高危人群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可用于估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状况。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和几种检查手段诊断效果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和几种检测手段诊断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国内近10年来发表的临床诊断或拟诊冠心病。且行冠状动脉造影和心电图和/或动态心电图、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超声心动图的病例,对其归纳分析。结果 在临床诊断或拟诊冠心病19180例病例中,有66.6%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以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作为对照,核素心肌显像的诊断灵敏度为88.7%,静息超声心动图为65.7%,负荷超声心动图为74.2%,负荷心电图69.2%,运动心电图74.3%,动态心电图为63.0%。结论 建议对有胸痛、胸闷主诉且静息心电图有ST—T阳性改变的患者,临床进行冠心病诊断时应当谨慎,选择适当的辅助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颈动脉超声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勇  李自成 《广东医学》2003,24(2):210-212
近年来超声检查发展迅速 ,高分辨率超声成像技术的出现使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颈动脉超声作为颈动脉病变的无创性检测技术 ,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本文主要就颈动脉二维超声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讨论。1 颈动脉疾病与冠心病的关系  很多证据证明了颅外颈动脉疾病与冠状动脉疾病的联系 :①临床上TIA患者大部分死于冠心病 ;②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联系 ;③颅外颈动脉狭窄与冠心病的发生相关 ;④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亦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⑤颅外颈动脉壁内 -中膜厚度 (IMT)与冠心病…  相似文献   

13.
季美荣 《中外医疗》2009,28(32):161-161
目的分析7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心电图和超声资料,评价常规超声和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价值。方法比较7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心电图和超声资料,评价其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结果心电图在心绞痛组较超声敏感。在心肌梗死组两种方法均有很高诊断价值。在对照组,两种方法诊断冠心病有假阳性。结论诊断冠心病,超声和心电图阳性率大于90%。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较能客观的显示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狭窄程度的一种可靠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而冠心病在传统中医的认识中,多归属于胸痹、真心痛等范畴。本文通过对114例中医诊断为胸痹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与其中医病证诊断结果分析,以讨论冠心病与传统中医认识中的胸痹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而危害严重的心脏病,冠心病是指供应心脏的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硬化、狭窄或阻塞疾病的简称,以冠状动脉粥样性狭窄多见。当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斑块增生或合并血栓形成,造成血管狭窄、阻塞,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和猝死。冠心病以前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病,现在在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中也时有发生,发病年龄越来越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男性冠心病发病率较以往提高26.1%,女性提高19.0%,预计到2020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结合动态心电图(Holter)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的相关性,评价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结合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脏事件预测的可能性。方法:对278例疑似冠心病的研究对象经CAG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均行超声观察颈动脉斑块及动态心电图结果,分析颈动脉斑块检出率、Holter、颈动脉斑块结合Holter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呈明显的相关性。颈动脉斑块阳性对诊断冠心病敏感度69.2%,特异度62%,Youden指数J=0.53,Kappa值Κ=0.53。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72.5%,特异度68.8%,Youden指数J=0.58,Kappa值Κ=0.62。Holter结合颈动脉斑块对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为91%,特异度76.4%,Youden指数J=0.82,Kappa值Κ=0.80。Holter、颈动脉斑块,Holter结合颈动脉斑块检查之间敏感度、特异度比较:Holter与颈动脉斑块比较无统计学差异;Holter结合颈动脉斑块检查与Holter或颈动脉斑块检查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斑块检测在一定程度上诊断冠心病并且可反应冠心病的严重程度,颈部动脉斑块的存在可以预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存在。Holter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较优于颈部动脉斑块,对诊断存在较高的一致性。Holter同时结合颈动脉斑块检查可显著提高冠心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徐卫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6,46(1):131-131,134
目的 进一步证实运动试验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并与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作比较。方法 应用Infinia双探头单光子断层显像仪(SPECT),分别检测42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至少1支主要冠状动脉狭窄≥70%)和42例健康人(对照组)。结果 42例冠心病患者中,运动试验心肌灌注显像出现异常改变(左心室大小异常或心肌放射性稀疏或缺损)的患者有35例(83.33%),心电图出现缺血改变(ST_T改变)的患者18例(42.86%)。超声心动图检出有节段性室壁活动异常的患者17例(40.48%),42例健康人中,运动试验心肌灌注显像出现异常改变的患者5例(11.9%)。结论 运动试验心肌灌注显像是一种诊断冠心病的最可靠的无创性的方法,且优于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金指标”,因其为有创检查,设备技术要求高,限制了其普及和应用。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的常见手段,方法简便,价格低廉,但影响因素多,准确率低。我们对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ECG)、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PCT)、超声心动图(UCG)三种心脏检查,并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作对比分析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左或右冠状动脉或其分支因粥样硬化而产生管腔狭窄或阻塞所引起的心脏病变。目前,除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临床上尚无冠状动脉病变本身可靠的诊断方法,除非心肌已受到冠状动脉血供不足的影响。在欧洲、尤其是英国,多将冠心病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此名称确有可取之处,不过缺血性心脏病所包含的范围较冠心病为广,诸如高度主动脉瓣狭窄、明显主动脉瓣关闭不  相似文献   

2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